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泥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污泥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當前我國污泥處理技術大致可分為焚燒和干化。但污泥焚燒所需的投資大,運行費用高,所以無特殊要求,一般不采用直接焚燒的方法。污泥干化是目前運用最廣的方法,經過幾十年的發(fā)展,污染干化技術的優(yōu)點正顯現出來,主要有污泥顯著減容;形成顆?;蚍蹱罘€(wěn)定產品,污泥性狀大大改善;產品無臭且無病原體;產品具有多種用途。
現有的污泥干化裝置一般都是直接加熱或者間接加熱的方式對污泥進行干燥,但是加熱的效果不理想,而且能源消耗比較大,而且結構復雜,操作不方便,不利于廣泛應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泥處理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污泥處理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內部一側設有蓄電池,所述底板的內部另一側設有無線控制器,所述底板的頂部設有發(fā)熱器,所述底板的外側固定設有透明擋板,所述透明擋板兩側的頂端內側均設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電動滑塊,所述電動滑塊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透明擋板的頂端鉸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頂部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有光伏發(fā)電組件,所述光伏發(fā)電組件與蓄電池電性連接,所述光伏發(fā)電組件的中間部位設有凸透鏡,所述蓄電池、發(fā)熱器和電動滑塊均與無線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底板的底部對稱設有四組伸縮支腿,所述發(fā)熱器內部設有S型發(fā)熱電阻絲,所述透明擋板的內部設有排水孔,所述無線控制器的內部設有濕度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yōu)點:該污泥處理裝置,通過光伏發(fā)電組件和凸透鏡可以充分利用陽光的熱能為污泥烘干,同時還可以以把光能轉換成電能供設備使用,電動滑塊在滑槽內滑動帶動連接板移動為污泥翻土,便于加快污泥烘干,發(fā)熱器可以在底部為污泥提供熱量,加快污泥烘干速度,透明擋板內部的排水孔可以方便積水流出,該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調節(jié)和維護,節(jié)能環(huán)保,造價成本低,便于普及和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板、2蓄電池、3無線控制器、4發(fā)熱器、5透明擋板、6滑槽、7電動滑塊、8連接板、9伸縮桿、10光伏發(fā)電組件、11凸透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2所示的一種污泥處理裝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底部對稱設有四組伸縮支腿,所述底板1的內部一側設有蓄電池2,所述底板1的內部另一側設有無線控制器3,所述無線控制器3的內部設有濕度傳感器,所述底板1的頂部設有發(fā)熱器4,所述發(fā)熱器4內部設有S型發(fā)熱電阻絲,所述底板1的外側固定設有透明擋板5,所述透明擋板5的內部設有排水孔,所述透明擋板5兩側的頂端內側均設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內部滑動連接有電動滑塊7,所述電動滑塊7之間固定連接有連接板8,所述透明擋板5的頂端鉸接有伸縮桿9,所述伸縮桿9的頂部通過固定件固定連接有光伏發(fā)電組件10,所述光伏發(fā)電組件10與蓄電池電性連接,所述光伏發(fā)電組件10的中間部位設有凸透鏡11,所述蓄電池2、發(fā)熱器4和電動滑塊7均與無線控制器3電性連接。
該污泥處理裝置,工作時,把污泥倒放在底板1頂部,調節(jié)好伸縮支腿和凸透鏡11的角度,使污泥的積水從透明擋板5內部的排水孔流出,且陽光能夠聚焦照射在污泥表面,然后通過控制手柄控制無線控制器3,無線控制器3讓發(fā)熱器4和電動滑塊7工作,使給污泥底部加熱的同時電動滑塊7帶動連接板8給污泥表面翻土,該裝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便于調節(jié)和維護,節(jié)能環(huán)保,造價成本低,便于普及和推廣。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