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脫水裝置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國內在處理污泥的過程中,都要經過污泥脫水的過程,而螺旋擠壓脫水機可廣泛應用于高濕糟渣物料干燥前的脫水作業。
目前應用的單級螺旋脫水裝置在處理污泥脫水時存在問題是最終含水率高,且處理量較小,因此,本實用新型發明人尋求一種新的路徑,增加一級可加外壓力的螺旋,來提高處理量并保證經過其脫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以解決現有情況下,單級螺旋脫水裝置在處理污泥脫水時最終含水率較高,且處理量較小的問題,且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能夠縮短污泥處理時間、且提高污泥脫水效果、減少占地面積,具有良好脫水作用,同時具有結構簡單、結構強度高、安全性能好、操作簡便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包括:撬座、以及安裝在所述撬座上且沿撬座長度方向依次相連的一級脫水裝置和二級脫水裝置,以能夠分級對污泥進行深度處理;
所述撬座兩端還安裝有能夠驅動一級脫水裝置和二級脫水裝置運行的一級傳動機構和二級傳動機構驅動;其中,
所述一級脫水裝置頂端設有進料口,所述二級脫水裝置底端設有出泥口,所述一級脫水裝置和二級脫水裝置底端均設有多個用于脫水的網孔。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脫水裝置和二級脫水裝置通過連接器相連且為同軸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脫水裝置包括一級反繞篩筒以及套設在一級反繞篩筒內的一級螺旋芯軸,所述二級脫水裝置包括二級反繞篩筒以及套設在二級反繞篩筒內的二級螺旋芯軸;其中,
所述一級反繞篩筒和二級反繞篩筒通過法蘭相連接,所述一級螺旋芯軸和二級螺旋芯軸為同軸設置并通過連接器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連接器能夠帶動所述一級螺旋芯軸和二級螺旋芯軸同向異步轉動。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傳動機構和一級螺旋芯軸通過傳動連接,所述撬座和一級反繞篩筒固定連接,所述一級螺旋芯軸上均勻纏繞著螺旋槳葉,所述進料口設置在一級反繞篩筒頂端;
所述二級傳動機構和二級螺旋芯軸通過傳動連接,所述撬座和二級反繞篩筒固定連接,所述二級螺旋芯軸為空心芯軸,且所述二級螺旋芯軸包括沖孔套管、套設在沖孔套管內部的內置篩管以及均勻纏繞在沖孔套管管壁的螺旋槳葉,所述出泥口設置在所述二級反繞篩筒底端。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螺旋芯軸與一級反繞篩筒之間形成空腔的體積沿所述撬座長度方向為由大到小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二級螺旋芯軸與二級反繞篩筒之間形成空腔的體積沿所述撬座長度方向為由大到小設置。
進一步地,所述二級脫水裝置一側設置有用于接入氣源的接氣口。
進一步地,所述接氣口處設有動態密封盒。
進一步地,所述一級傳動機構和二級傳動機構分別通過緊固件與撬座相連。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具
有以下優勢: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旨在加化學藥劑時,在保證泥供給前提下,通過本脫水裝置的分級脫水處理,達到污泥深度快速脫水的目的,且實現了污泥快速深度脫水,達到處理量大,出來后的污泥含水率低的效果。分級脫水處理不但能縮短污泥處理時間、而且提高了污泥脫水效果、減少占地面積,具有良好脫水作用,同時具有結構簡單、結構強度高、安全性能好、操作簡便等特點。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基于圖1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的連接器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10-撬座; 20-一級脫水裝置; 30-二級脫水裝置;
40-一級傳動機構; 50-二級傳動機構; 60-連接器;
70-緊固件; 80-螺旋槳葉; 90-網孔;
21-進料口; 22-一級反繞篩筒; 23-一級螺旋芯軸;
31-出泥口; 32-接氣口; 321-動態密封盒;
33-二級反繞篩筒; 34-二級螺旋芯軸; 341-沖孔套管;
342-內置篩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基于圖1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的連接器60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包括:撬座10、以及安裝在上述撬座10上且沿撬座10長度方向依次相連的一級脫水裝置20和二級脫水裝置30,以能夠分級對污泥進行深度處理;上述撬座10兩端還安裝有能夠驅動一級脫水裝置20和二級脫水裝置30運行的一級傳動機構40和二級傳動機構50;其中,上述一級脫水裝置20頂端設有進料口21,上述二級脫水裝置30底端設有出泥口31,上述一級脫水裝置20和二級脫水裝置30底端均設有多個用于脫水的網孔90。進一步地,上述一級水裝置20和二級脫水裝置30通過連接器60相連且為同軸設置。進一步地,上述一級脫水裝置20包括一級反繞篩筒22以及套設在一級反繞篩筒22內的一級螺旋芯軸23,上述二級脫水裝置30包括二級反繞篩筒33以及套設在二級反繞篩筒33內的二級螺旋芯軸34;其中,上述一級反繞篩筒22和二級反繞篩筒33通過法蘭相連接,上述一級螺旋芯軸23和二級螺旋芯軸34之間均通過連接器60相連通且為同軸設置。進一步地,上述連接器60能夠帶動上述一級螺旋芯軸23和二級螺旋芯軸34同向異步轉動。進一步地,上述一級傳動機構40和一級螺旋芯軸23通過傳動連接,上述撬座10和一級反繞篩筒22固定連接,上述一級螺旋芯軸23上均勻纏繞著螺旋槳葉80,上述進料口21設置在一級反繞篩筒22頂端;上述二級傳動機構50和二級螺旋芯軸34通過傳動連接,上述撬座10和二級反繞篩筒33固定連接,上述二級螺旋芯軸34為空心芯軸,且上述二級螺旋芯軸34包括沖孔套管341、套設在沖孔套管341內部的內置篩管342以及均勻纏繞在沖孔套管341管壁的螺旋槳葉80,上述出泥口31設置在上述二級反繞篩筒33底端。進一步地,上述一級螺旋芯軸23與一級反繞篩筒22之間形成空腔的體積沿上述撬座10長度方向為由大到小設置。進一步地,上述二級螺旋芯軸34與二級反繞篩筒33之間形成空腔的體積沿上述撬座10長度方向為由大到小設置。進一步地,上述二級脫水裝置30一側設置有用于接入氣源的接氣口32。進一步地,上述接氣口32處設有動態密封盒321。進一步地,上述一級傳動機構40和二級傳動機構50分別通過緊固件70與撬座10相連。
其中,一級傳動機構40、二級傳動機構50均包括電機,電機通過鏈輪機構分別帶動一級螺旋芯軸23、二級螺旋芯軸34轉動。
如圖2所示,連接器60連接一級水裝置20和二級脫水裝置30,其中,采用油封以及O型圈進行密封,以帶動泥水混合物經由連接器60從一級水裝置20流入二級脫水裝置30,實現一級螺旋芯軸23和二級螺旋芯軸34同向轉動,一級螺旋芯軸23和二級螺旋芯軸34的異步轉動是由一級傳動機構40和二級傳動機構50控制。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雙級螺旋污泥脫水裝置的工作流程:工作時,撬座10固定,一級螺旋芯軸23、二級螺旋芯軸34通過一級傳動機構40、二級傳動機構50帶動,絮凝的污泥從進料口21進入,首先通過一級螺旋芯軸23和一級反繞篩筒22進行第一道濾水,經過第一道濾水的污泥,通過第一道螺旋槳葉80的壓力,進入二級反繞篩筒33和二級螺旋芯軸34的空間,二級傳動機構50給二級螺旋芯軸34,二級反繞篩筒33的螺旋槳葉80開始旋轉加壓,同時從接氣口32接入壓縮空氣,由于正壓力且大于大氣壓,使得污泥快速深度脫水;或從接氣口32接入環式真空系統,產生負壓,通過和大氣壓進行相互抵消,形成負壓,使得污泥快速深度脫水后,污泥從出泥口31排出,脫泥后的水從網孔90排出。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