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生態浮床的,特別涉及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
背景技術:
1、在社會實踐中發現,城市河道、公園景觀水體治理悄然興起了生態浮床技術。將水生植物種植在浮床單體上,通過水生植物根系的截留、吸附、吸收和水生動物的攝食以及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尤其對氮磷、有機物有較好的持續去除效果。生態浮床既能凈化水體,還具有造景和觀賞的功能,因而備受青睞,市場前景廣闊。通過深入的市場調研,目前生態浮床行業仍處于起步階段,其工程應用普遍存在一些市場痛點:
2、1.景觀效果單一。浮床植物品種單一、植物群落結構單一,浮床設計在生態位分布上平面化,不能構建豐富的浮島生物群落。
3、2.浮床水生植物品種較少,培育存活率低。大部分的植物都不能過冬,且有地區限制。
4、3.現有浮床單體結構形式刻板,浮床形態較單一。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既環保實用又可以發揚傳統文化,通過生態浮床的升級改造,將大大提升生態浮床的景觀性,豐富生物多樣性。為了實現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優點,提供了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包括:
2、多個第一浮床單體與多個第二浮床單體,每個第一浮床單體與第二浮床單體之間卡接;
3、多個第一浮床單體與多個第二浮床單體之間拼接形成浮床,且位于所述浮床邊沿處第一浮床單體或第二浮床單體上卡接有生態緩坡;
4、第一浮床單體或第二浮床單體上卡接有鳥類休息組件,所述浮床上卡接有多個鳥類休息組件,所述鳥類休息組件用于休息覓食。
5、優選的,所述第一浮床單體包括第一本體,位于所述第一本體的中間開設有第一定植籃安裝孔,所述第一本體上開設有多個第一安裝孔,多個所述第一安裝孔位于所述第一定植籃安裝孔的周圍,所述第一安裝孔上開設有多個卡接槽。
6、優選的,第一本體的每個側面上固接有卡條,所述卡條的中間開設有第一卡槽。
7、優選的,第二浮床單體包括第二本體,所述第二本體的中間部位開設有第二定植籃安裝孔,所述第二本體上開設有第二安裝孔,且所述第二本體的側面上均開設有第二卡槽。
8、優選的,所述生態緩坡包括平面段、與所述平面段一體式連接的臺階段,臺階段的上表面與第一浮床單體或第二浮床單體的表面平齊。
9、優選的,鳥類休息組件包括站立圓板、與站立圓板固接的第一中間支撐桿及與第一中間支撐桿固接的第一安裝柱,所述第一安裝柱與第二安裝孔過盈連接;
10、或第一安裝柱上固接有卡塊,所述卡塊與卡接槽相匹配。
11、優選的,鳥類休息組件包括圓柱站臺、與圓柱站臺固接的第二中間支撐桿及與第二中間支撐桿固接的第二安裝柱,所述第二安裝柱上固接有卡塊,所述卡塊與卡接槽相匹配。
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申請的浮生床對環境水體具有較好的水質凈化功能。第一浮床單體與第二浮床單體采用定制形圓形或六邊形,通過鳥類休息組件為涉禽、水鳥等提供一個特殊的休息吃食的平臺。第一浮床單體與第二浮床單體上均開設有多個安裝孔,通過安裝孔為植物根系透氣,也可為同時作為鳥類休息組件的卡位。通過生態緩沖坡的設置,可以為兩棲動物上浮島提供通道。通過生態緩沖坡與類休息組件可以為生態浮島引入鳥類和兩棲動物,顯著增加生物多樣性。所述可提升河道或者湖泊環境的景觀效果,提供更加豐富的生態多樣性。考慮了水鳥、兩棲動物的需求,豐富了生態浮床的功能。生態浮島搭建更簡易、環保,成本低廉。第一浮床單體與第二浮床單體之間通過卡接的連接方式,如榫卯連接方式進行連接,既環保美觀又可以宣傳中國的傳統文化。
1.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浮床單體包括第一本體,位于所述第一本體的中間開設有第一定植籃安裝孔,所述第一本體上開設有多個第一安裝孔,多個所述第一安裝孔位于所述第一定植籃安裝孔的周圍,所述第一安裝孔上開設有多個卡接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其特征在于,第一本體的每個側面上固接有卡條,所述卡條的中間開設有第一卡槽。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其特征在于,第二浮床單體包括第二本體,所述第二本體的中間部位開設有第二定植籃安裝孔,所述第二本體上開設有第二安裝孔,且所述第二本體的側面上均開設有第二卡槽。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態緩坡包括平面段、與所述平面段一體式連接的臺階段,臺階段的上表面與第一浮床單體或第二浮床單體的表面平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其特征在于,鳥類休息組件包括站立圓板、與站立圓板固接的第一中間支撐桿及與第一中間支撐桿固接的第一安裝柱,所述第一安裝柱與第二安裝孔過盈連接;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復合型生態浮床,其特征在于,鳥類休息組件包括圓柱站臺、與圓柱站臺固接的第二中間支撐桿及與第二中間支撐桿固接的第二安裝柱,所述第二安裝柱上固接有卡塊,所述卡塊與卡接槽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