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反應釜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反應釜,其特別涉及一種自動加料的反應釜。
背景技術:
目前,在化學藥品實驗或合成的制備過程中,反應釜的使用非常常見,例如微生物的發酵生產脫鹵酶,在發酵過程中,需要間隔向發反應釜內增加微生物原料,然而,在添加微生物原料過程中,大多數均是采用手動加入,自反應釜釜蓋上的進料口,往釜體內添加微生物原料,整個過程中,不僅勞動強度較大,而且使得處于發酵中脫鹵酶與空氣接觸,大量的有害菌體進入釜體內,直接影響了脫鹵酶的活性和品質,同時生產脫鹵酶的效率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進的自動加料的
反應爸。為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反應釜,其包括釜體和攪拌裝置,該釜體包括釜身和與釜身密封連接的釜蓋,特別是,反應釜還包括自動加料系統,所述自動加料系統包括帶有計量裝置的暫儲罐、分別有一端部與暫儲罐連通的進料管和加料管、分別設置在進料管和加料管上的第一控制閥和第二控制閥,加料管的另一端部與釜身連通;計量裝置包括設置暫儲罐上的計量標尺、用于感應暫儲罐內部物料的感應器以及能夠接收感應器信息的控制系統,第一控制閥包括第一控制閥體和用于控制第一控制閥體打開或關閉狀態的第一控制系統,控制系統與第一控制系統相連接;第二控制閥包括第二控制閥體和用于控制第二控制閥體打開或關閉狀態的第二控制系統,控制系統與第二控制系統相連接。優選地,反應釜還包括設置在釜蓋上的視鏡手孔和伸入釜體內的視燈。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具體實施,視燈與視鏡手孔分別相對的設置在所述釜蓋上,這樣能夠最大化的觀看釜體內物料的反應進度,同時視燈為耐腐防暴視燈,使用壽命長,節約成本。優選地,進料管和加料管并列的設置在暫儲罐下端并與暫儲罐連通。進一步地,自動加料系統還包括與暫儲罐的另一端連通的送料管以及設置在送料管與釜蓋之間的第三控制閥,所述第三控制閥包括第三控制閥體和用于控制第三制閥體打開或關閉狀態的第三控制系統,控制系統與第二控制系統相連接。進一步地,送料管設置在暫儲罐上端并與暫儲罐連通。由于以上技術方案的實施,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能夠實現間斷地向反應釜中自動添加物料,同時整個添料過程都是在密閉狀態下進行,防止有害菌體進入反應釜中,提高反應后產物的品質和效率。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為根據本發明反應釜的結構示意 其中1、釜體;10、釜身;11、釜蓋;100、出料口 ;110、進料口 ;2、攪拌裝置;3、暫儲罐;4、進料管;5、加料管;6、第一控制閥;60、第一控制閥體;7、第二控制閥;70、第二控制閥體;8、計量標尺;9、視鏡手孔;12、視燈;13、送料管;14、第三控制閥;140、第三控制閥。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的反應釜,其包括釜體I、攪拌裝置2、視鏡手孔9、視燈10以及自動加料系統,其中釜體I包括釜身10和與釜身10密封連接的釜蓋11,釜身10的下部設有出料口 100,釜蓋11上設有進料口 110,攪拌裝置3也采用已知的那些形式,本例中不 在詳述,其中視燈12與視鏡手孔9分別相對的設置在釜蓋11上,視燈12為本領域常用的耐腐防暴視燈,提高視燈12的使用壽命,更方便觀察處于釜體2內物料反應進度。自動加料系統包括暫儲罐3、進料管4、出料管5、第一控制閥6以及第二控制閥7,具體的結構關系如下。進料管4與出料管5 —起并列設置在暫儲罐3的底部,并與暫儲罐3連通,其中暫儲罐3上設有計量器標尺8和用于感應暫儲罐3內部物料的感應器(圖中未顯示)以及能夠接收感應器信息的控制系統,只要當處于暫儲罐3內的物料碰到感應器,該感應器就發出信息,由控制系統接收,感應器和控制系統都是本領域人員常用的那些形式,在此不做詳述。此外,其中第一控制閥6包括第一控制閥體60和用于控制第一控制閥體60打開或關閉狀態的第一控制系統,控制系統與第一控制系統相連接;第二控制閥7包括第二控制閥體70和用于控制第二控制閥體70打開或關閉狀態的第二控制系統,控制系統與第二控制系統相連接;
本例中的自動加料系統還包括設置在暫儲罐3上端的送料管13和第三控制閥14,其中送料管13的兩端分別與釜蓋21和暫儲罐3連通,第三控制閥14包括設置在送料管13上的第三控制閥體140和用于控制第三控制閥體140打開或閉合狀態的第三控制系統,并且第三控制系統也與第二控制系統連通。當第三控制閥體打開時,由處于釜體2內的氣體將處于暫儲罐3和加料管5內物料壓向釜體2內,防止物料在暫儲罐3和加料管5內的殘留,提高物料流入釜體2內的速度,提高效率。本實施例子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
根據反應釜內物料反應的進度,設置相對應的大小容量的暫儲罐,并在暫儲罐上設有計量標尺和感應器,此時處于加料管上的第二控制閥體和處于送料管上第三控制閥體均處于關閉狀態,而處于進料管上的第一控制閥體處于打開狀態,物料自進料管流入到暫儲罐內,當處于暫儲罐內的物料碰到處于暫儲罐內的感應器時,由控制系統接收感應器的信息后,將第一控制閥體關閉,并打開第二控制閥體,物料自暫儲罐流向反應釜中,同時可以打開第三控制閥體,由處于釜體內的氣體將處于暫儲罐和加料管內物料擠壓到釜體內,提高物料進入釜體的速度,防止物料在暫儲罐和加料管內的殘留。當暫儲罐內的物料全部添加到反應釜中后,再次關閉第二和第三控制閥體,打開第一控制閥體,物料再次從進料管流向暫儲罐內,并且由具體的反應進度,確定物料的流速,當處于暫儲罐內物料與感應器接觸時,反應釜體內物料反應完成,然后關閉第一控制閥體,打開第二控制閥體,物料自暫儲罐流向反應釜中,同時可以打開第三控制閥體,由處于釜體內的氣體將處于暫儲罐和加料管 內物料擠壓到釜體內,提高物料進入釜體的速度,防止物料在暫儲罐和加料管內的殘留。如此,反復進行此操作過程,實現間斷地相反應釜體內自動添加物料。綜上所述,本發明能夠實現間斷地向反應釜中自動添加物料,同時整個添料過程都是在密閉狀態下進行,防止有害菌體進入反應釜中,提高反應后產物的品質和效率。以上對本發明做了詳盡的描述,但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的實施例。凡根據本發明的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反應釜,其包括釜體(I)和攪拌裝置(2),該釜體(I)包括釜身(10)和與所述釜身(10)密封連接的釜蓋(11),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釜還包括自動加料系統,所述自動加料系統包括帶有計量裝置的暫儲罐(3)、分別有一端部與所述暫儲罐(3)連通的進料管(4)和加料管(5 )、分別設置在所述進料管(4 )和所述加料管(5 )上的第一控制閥(6 )和第二控制閥(7),所述的加料管(5)的另一端部與所述釜身(10)連通;所述的計量裝置包括設置所述暫儲罐(3)上的計量標尺(8)、用于感應所述暫儲罐(3)內部物料的感應器以及能夠接收所述感應器信息的控制系統,所述的第一控制閥(6)包括第一控制閥體(60)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閥體(60)打開或關閉狀態的第一控制系統,所述的控制系統與所述的第一控制系統相連接,所述的第二控制閥(7)包括第二控制閥體(70)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閥體(70)打開或關閉狀態的第二控制系統,所述的控制系統與所述的第二控制系統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應釜還包括設置在所述釜蓋(21)上的視鏡手孔(9 )和伸入所述釜體(2 )內的視燈(12 )。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視燈(12)與所述的視鏡手孔(9)分別相對的設置在所述釜蓋(11)上。
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視燈(12)為耐腐防暴視燈。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料管(4)和加料管(5)并列的設置在所述暫儲罐(3)下端并與所述暫儲罐(3)連通。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動加料系統還包括與所述暫儲罐(3)的另一端連通的送料管(13)以及設置在所述送料管(13)與所述釜蓋(11)之間的第三控制閥(14),所述的第三控制閥(14)包括第三控制閥體(140)和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制閥體(140)打開或關閉狀態的第三控制系統,所述的控制系統與所述的第二控制系統相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料管(13)設置在所述暫儲罐(3)上端并與所述暫儲罐(3)連通。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反應釜,其包括釜體和攪拌裝置,該釜體包括釜身和與釜身密封連接的釜蓋,反應釜還包括自動加料系統,該自動加料系統包括帶有計量裝置的暫儲罐、分別有一端部與暫儲罐連通的進料管和加料管、分別設置在進料管和加料管上的第一控制閥和第二控制閥,加料管的另一端部與釜身連通;計量裝置包括設置暫儲罐上的計量標尺、用于感應暫儲罐內部物料的感應器以及能夠接收感應器信息的控制系統。本發明能夠實現間斷地向反應釜中自動添加物料,同時整個添料過程都是在密閉狀態下進行,防止有害菌體進入反應釜中,提高反應后產物的品質和效率。
文檔編號B01J19/18GK102861547SQ20121036349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6日
發明者胡曉東, 朱蘭蘭 申請人:蘇州漢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