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一種空氣凈化設計方法,尤其是一種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
背景技術:
空氣凈化設計在現代社會比較常見,一般使用濾棉或者活性炭作為凈化介質,由于活性炭及濾棉是消耗性物品,給使用此類凈化物品的單位或者個人增加了使用成本,甚至有單位或者個人為了節約成本,少使用或不使用空氣凈化物品或者將未處理的廢氣直接排放進大氣,使人員健康及周圍環境遭受損害。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如下設計方法:一種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在一個可流通空氣的空間內放置表面濕潤的材料,流通空氣和材料濕潤的表面能充分接觸,這樣空氣中的顆粒物會和材料表面的水分子接觸并被吸附,實現凈化效果。同時,材料表面吸附的顆粒物可以被水沖洗掉,實現循環、持續凈化。
上述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其可流通空氣的空間,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進氣端。
上述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其可流通空氣的空間,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出氣端。
上述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其表面濕潤的材料,可放置一個或者多個。
上述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其表面濕潤的材料,可以自己吸水浸濕。
上述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其表面濕潤的材料,可以被噴水浸濕。
上述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其表面濕潤的材料,浸濕后可以維持濕潤狀態大于1秒。
上述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其環境溫度低于零攝氏度時,可由外界加熱防止裝置內部水結冰。
按本發明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制作的空氣凈化裝置可以重復使用;裝置有清潔功能,長時間無需更換內部材料,維護成本低;由于使用水作為過濾介質,因此節約了使用成本,也更為環保。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闡述本發明空氣中顆粒物水吸附凈化裝置的設計方法內容,舉某實施例如下:
以一根兩端開通的圓形管子作為流通空氣的空間,管子內徑5厘米,長度50厘米,管子中塞入外徑4厘米,長度50厘米的圓形實心棉條,棉條已浸濕,此時將需要凈化的空氣氣流通過圓形管子,空氣中的顆粒物會被棉條表面的水分子吸附,實現凈化效果。過程中,周期性用干凈水通過圓形管子,沖洗棉條表面的顆粒物,實現循環、持續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