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能夠安裝以保護立軸式沖擊破碎機內的轉子免受進給到轉子中的材料影響的中央區(qū)域的耐磨蝕磨損分布板。
背景技術:
立軸式沖擊(VSI)破碎機被廣泛地用于破碎各種堅硬材料諸如巖石、礦石、拆除的建筑材料等。典型地,VSI破碎機包括外罩,該外罩容納在基本豎直地延伸的主軸處安裝的水平地對準的轉子。轉子設有頂部孔隙,所要破碎的材料從升高的位置在重力下通過所述頂部孔隙而被進給。自旋中的轉子的離心力朝著被壓實的進給材料形成的壁或者特別地是多個鐵砧或者保留的材料形成的壁拋射材料,從而在與鐵砧和/或保留的材料發(fā)生沖擊時,進給材料被破碎成期望的尺寸。
轉子通常包括水平的上盤和水平的下盤。上盤和下盤被多個豎立的轉子壁部軸向地連接起來和分離。頂部孔隙在上盤內形成,從而材料在壁部之間向下朝向下盤流動,并且然后在高速下朝向鐵砧拋射。可更換的分布板在中心處被安裝在下盤上,并且起作用,用于保護下盤免受材料進給影響。在WO 95/10359;WO 01/30501;US 2006/0011762;US 2008/0135659和US 2011/0024539中描述了實例VSI破碎機分布板。
由于可破碎材料的磨蝕性質,分布板遭受顯著磨蝕磨損并且要求定期維修或者更換。由于板的尺寸和重量,操縱該板并在轉子處安裝和移除該板是一項通常困難的任務。WO 2008/147274和WO 2011/025432描述了可以以較小區(qū)段引入和從轉子移除的模塊化分布板,用以高度方便操縱。然而,雖然有利于降低健康和安全風險,但是這種板可能難以在轉子內組裝和拆卸,這是因為經由破碎機檢查孔的通路典型地受到限制。相應地,要求一種解決以上問題的分布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立軸式沖擊(VSI)破碎機分布板,該分布板被構造用以耐受與通過破碎機轉子的可破碎進給材料流接觸而引起的操作性磨蝕磨損。特殊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盡可能延長的操作壽命的板,該板可以在轉子處方便地安裝和移除,同時適合于經由適當的附接元件在轉子處方便地鎖定附接和釋放。進一步的特殊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分布板,該分布板構造用以通過在破碎操作期間提供增強的材料通過轉子的流動速率,盡可能增大VSI破碎機的效率并且特別地是破碎能力。
這些目的部分地通過提供一種模塊化分布板組件實現,該模塊化分布板組件由被選擇以優(yōu)化該板(及其構件)以便最大化耐磨性、最小化厚度和重量以及簡化在轉子處的附接/脫離聯(lián)接的組成材料形成。特別地是,本發(fā)明的分布板包括由第一材料形成的工作板,該工作板安裝由具有大于工作板的耐磨蝕磨損性的第二材料形成的嵌件(例如磚片)。相應地是,除了最小化分布板的組合重量以便操縱之外,磚片和工作板的組合的厚度(在垂直于分布板的接觸面的平面中)得到最小化。相對于傳統(tǒng)布置結構具有減小的厚度的分布板有利于增加分布板上方的自由流動體積,這有效地使材料的通流最大化并避免堵塞。
本發(fā)明的分布板進一步有利的是包括一安裝構造,所述安裝構造具有構造用以唯一地在板的周界處以及在板的周界外將板緊固在轉子處的附接構件。相應地是,維修人員僅需要在轉子處的附接和移除期間進出分布板周圍的區(qū)域,這因此減少了破碎機的停機時間。板的不引入注意外形的構造使得能夠實現相應的不引入注意外形的安裝組件,從而最大化板上方的可用自由體積,這有利于增加破碎能力和效率。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能夠可釋放地安裝用以保護立軸式沖擊(VSI)破碎機內的轉子免受進給到轉子中的材料影響的分布板組件,該組件包括:主體,其包括在分布板組件的周界內連續(xù)地延伸的至少一個板;至少一個耐磨性嵌件,其在主體處安裝,以代表在破碎機內沿著面向上的方向定位以接觸進給到轉子中的材料的主體的接觸面的至少一部分,該嵌件的耐磨性大于主體的耐磨性;設置在主體的周界處的多個附接元件;多個附接凸緣,其能夠在主體的周界外安裝到轉子,以與附接元件配合,以將主體沿著軸向可釋放地夾持到轉子上。
優(yōu)選地是,包括嵌件的主體的接觸面是基本平面的。另外,限定主體的板是基本平面的,包括相對置的平面端面。這種布置結構有利于最小化板的厚度。相應地是,在主體的周界內,包括嵌件的板的厚度是基本均勻的。可選地是,包括嵌件的主體沿著軸向方向的厚度可以小于40mm。可選地是,包括嵌件的主體的厚度可以處于20到40mm,并且可選地是28到32mm的范圍中。這種構造有利于最大化轉子內的自由空間并且繼而優(yōu)化破碎能力。
優(yōu)選地是,設置在主體的周界處和/或主體的周界外的附接元件和附接凸緣被構造用以唯一地在轉子處緊固分布板,并且將分布板在軸向上且旋轉地鎖定在轉子處。特別地是,與傳統(tǒng)的布置結構相對照,本發(fā)明的分布板組件不包括用于在板的周界內并且特別地是經由板的中央區(qū)域在轉子處沿著軸向安裝該板的裝置。相應地是,包括主體和嵌件的分布板組件可以作為單獨的單一形體在轉子處安裝和取出,并且唯一地經由周界安裝件安裝就位。
優(yōu)選地是,附接元件包括從主體沿著軸向向下凸出的突耳,每一個突耳具有相應的狹槽或者孔,以接收相應的附接凸緣的至少一部分。優(yōu)選地是,附接凸緣包括多個螺栓和板狀條帶或者桿,所述板狀條帶或者桿具有用于接合狹槽或者孔的第一區(qū)域并且具有第二區(qū)域,所述第二區(qū)域用于接收螺栓,以向下夾持到轉子上并且將分布板沿著軸向向下鎖定到轉子上。附接凸緣可以由彈簧或者高碳鋼形成。相應地是,本發(fā)明的分布板經由將軸向力施加到條帶或者桿上的螺栓而被可釋放地鎖定在轉子處,條帶或者桿用以壓靠板的主體,以迫使它與基板形成夾持接合,基板則被可釋放地附接到VSI破碎機軸和/或軸的端帽,在此處安裝轉子。相應地是,鋼條狀附接凸緣是用于將分布板緊固到位的不引人注意外形的機構。
可選地是,主體包括用于形成組件的上部的工作板和用于形成組件的下部的支撐板。可選地是,工作板包括第一材料并且支撐板包括耐磨性比第一材料低的第二材料。可選地是,工作板包括耐磨鋼,諸如錳鋼。這種雙層組件有利于最小化耐磨蝕磨損材料的體積,以在分布板組件的上側區(qū)域處形成工作板,同時支撐板可以包括耐磨性低的材料。可選地是,包括嵌件的工作板的厚度可以處于10到30mm或者可選地是15到20mm的范圍中。可選地是,支撐板的厚度可以處于5到15mm或者可選地是8到12mm的范圍中。
根據本發(fā)明的方面,通過獨立于將分布板緊固到轉子的附接凸緣和附接元件的結合或者機械聯(lián)接,工作板和支撐板被聯(lián)接到一起,這些結合和機械聯(lián)接提供可以在轉子處被共同安裝和移除的單體式聯(lián)接組件。可選地是,工作板和支撐板經由鉚焊和/或粘結劑聯(lián)接起來,從而作為單體結構被永久地附接。這種布置結構便于分布板朝向和離開轉子的操控,并避免了在轉子內原位組裝這些板的需要。
可選地是,嵌件可以包括至少一個陶瓷磚片或者顆粒。優(yōu)選地是,磚片或者顆粒包括的材料包括氧化鋁、氧化鋯和/或碳化硅。這種材料相對于傳統(tǒng)的碳化鎢提供增強的耐磨性,以延長該組件的操作壽命并且提供一種更加輕質的板,以便在維修期間操控。
可選地是,該組件可以進一步包括間隔板,間隔板被定位成抵靠主體的下側表面并且抵靠轉子設置,從而能夠在主體的周界處和/或主體的周界外唯一地經由附接元件和附接凸緣而被機械地限制(trapped)在轉子和主體之間。間隔板有利于調節(jié)分布板相對于沿著徑向向外設置的磨損板的軸向位置,并且相應地調節(jié)在磨損板之上的材料流動路徑,以適合材料進給尺寸和其它進給特性。經由分布板的不引入注意外形的構造,本發(fā)明的布置結構提供不同的磨損構件的軸向定位的靈活性,這繼而有益于延長在轉子內的其它磨損構件(諸如碳化物尖端板)的操作壽命。
有利地是,本發(fā)明的組件的重量可以小于15kg并且可以處于5到15kg或者5到10kg的范圍中。可選地是,工作板、支撐板和/或間隔板可以形成為實心板,或者可以包括網格、蜂窩或者帶有空穴的其它內部結構,以進一步減小板組件的總體重量。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包括如在這里要求保護的分布板組件的立軸式沖擊破碎機。
附圖說明
現在將僅僅通過實例并且參考附圖描述本發(fā)明的具體實現,其中:
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現的具有被壁部分離的上盤和下盤的VSI破碎機轉子的外部透視圖;
圖2是圖1的轉子的透視圖,其中為了示意性的意圖,上盤與壁和磨損板之一被移除;
圖3是圖2的轉子的下盤的平面視圖;
圖4是圖3的轉子的進一步放大的透視圖;
圖5是圖4的轉子的中央分布板的上側透視圖;
圖6是圖5的分布板的工作板部分的下側透視圖;
圖7是圖5的分布板的下側透視圖;
圖8是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具體實現的分布板組件的部分的透視圖;
圖9是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具體實現的分布板組件的部分的透視圖;
圖10是根據本發(fā)明的具體實現的沿著徑向安裝在圖4的轉子的中央分布板外的磨損板的上側透視圖;
圖11是通過圖5的分布板的區(qū)域的截面視圖;
圖12是根據本發(fā)明另一具體實現的通過分布板的上側區(qū)域的截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考圖1,立軸式沖擊(VSI)破碎機的轉子100包括形式為具有上磨損板103的上水平盤101的頂板,和形式為下水平盤102的底板。上盤和下盤101和102被壁106分離,壁106引導通過轉子100的材料流。下盤102焊接到轂105,轂105則連接到用于在VSI破碎機的主外罩(未示出)內旋轉轉子100的立軸(未示出)。上盤101具有中央孔隙104,所要破碎的材料可通過中央孔隙104而被進給到轉子100中。針對從上方沖擊轉子100的可破碎材料,上水平盤101受到頂部磨損板103保護。
圖2示意轉子100,其中為了示意性的意圖,上盤101和壁106的部分被移除。利用三個磨損板201(僅僅在下盤102上示意了兩個)針對磨損保護上盤和下盤101、102這兩者。分布板200在中心處安裝在轂105上方,從而被升高到下盤102上方。板200被構造用以分布通過孔隙104接收的進給材料,并且針對通過與進給材料的磨蝕性接觸引起的磨損和沖擊損壞保護下盤102。分布板200沿著軸向方向是模塊化的并且包括三個豎直堆疊的板,這些板特別地包括最上工作板205、中間支撐板206和最下間隔板207。板207直接地附接到被直接地緊固到轂105的最上端的基板408,從而在轉子100處提供支撐板206和工作板205的間接安裝。工作板205包括六邊形主體,形式為六邊形磚片的耐磨蝕磨損嵌件213被安裝在六邊形主體內。相應地是,分布板200的接觸面216由工作板205的最上表面和每一個耐磨磚片212的相應的最上表面的組合限定。分布板200被總體上利用附圖標記208示意的多個附接構件可釋放地安裝在轉子100處(經由基板408)。構件208在分布板200處并且圍繞其外側周界定位,并且專門地提供用于將板200附接到轉子100并且特別地是附接到轂105的機構。
磨損板201被定位,用以至少部分地包圍分布板200的周界,并且針對磨蝕磨損,至少部分地覆蓋下盤102(和上盤101)的暴露表面。參考圖2和3,每一個板201沿著徑向位于基本環(huán)形的盤102的外周界300之間,并且包括大致地位于分布板200的周界處的圓形中央開口301。每一個磨損板201是基本伸長的,并且在圍繞環(huán)形盤102的部分周向路徑中延伸,從而提供材料可以沿著參考圖3如由箭頭A示意的徑向向外方向流動經過的磨損表面。為了增加耐磨性,每一個板201包括多個耐磨蝕磨損嵌件213。類似分布板嵌件212,磨損板嵌件213由非金屬材料諸如陶瓷形成。每一個板201包括雙層結構,該雙層結構具有安裝嵌件213的工作板407和沿著軸向位于工作板407和盤102中間的支撐板400。根據具體實現,嵌件212和213被形成為磚片,并且包括氧化鋁陶瓷。根據進一步的實施例,磚片212、213包括氧化鋯或者非鎢碳化物,諸如碳化硅,同時板205、201的主體由金屬合金、典型地是鋼形成。
壁部202從下盤102豎直向上地延伸并且被夾靠于上盤101。每一個壁在后端處與后壁210接界。磨損尖端護罩204在壁部202和后壁210的結合部處沿著徑向向外延伸,以從盤的外周界300豎直向上地延伸。壁部202的相反端與保持器211接界,保持器211分別地安裝伸長磨損尖端209,該伸長磨損尖端也垂直地對準并且從每一個磨損板201的一端向上延伸。每一個磨損板201被直角托架214在下盤102處保持就位,直角托架214被構造用以接合從每一個板201的縱長端伸出的臺階401(并且特別地參考圖10的臺階401的表面905)。經由多個楔形插塞215,每一個板201的大部分長度的部分被進一步抵靠壁部202得到緊固,插塞215延伸通過壁部202并且鄰靠到每一個板201的面向上的表面。
如在圖3中示意的那樣,通過轉子100的材料被構造為落到中央分布板200上、沿著箭頭A的方向被向外拋擲到下磨損板201之上并且然后經由位于每一個磨損尖端護罩204和相應的磨損尖端209之間的流出開口203而離開轉子100。磨損板201還被緊固在上盤101的下側表面上,并且被相應的插塞215和托架214緊固就位。相應地是并且在使用中,材料床受到引導,以抵靠著壁部202被聚集在上和下磨損板201之間。
參考圖5和6,經由三個附接構件208,分布板200被可釋放地鎖定在轉子100處。每一個構件208主要地包括可釋放地栓接到轉子100的一組托架,該一組托架僅在板200的外周界處并且圍繞其外周界接合分布板200的部分。特別地是,三個突耳402從支撐板206向下凸出,以提供構造為被形式為短條或者板狀托架的三個凸緣403接合的三個區(qū)域。每一個凸緣403被可釋放地抵靠分別的承座(shoe)405夾持,承座405則從直接安裝到轂105上的基板408的周界區(qū)域沿著徑向向外凸出。特別地是,經由分別的螺栓406,每一個凸緣403被抵靠每一個承座405夾持。
每一個突耳402是基本平坦的,并且由并不超過分布板200的周界507延伸的短板狀形體形成。每一個突耳402從支撐板206向下凸出,從而延伸到板206的面向下的表面503下方。每一個突耳402的軸向最下區(qū)域沿著軸向位于面503下方,并且包括穿過突耳402橫向延伸并且與表面503的平面基本共面對準的伸長狹槽509。每一個突耳402圍繞板周界507以均勻的分離距離隔開。根據該具體實現,板200包括六邊形輪廓,每一個突耳402從該六邊形的三條邊沿著軸向向下凸出。每一個狹槽509的尺寸適于接收板狀凸緣403的第一端513,同時第二端514包括用于接收螺栓406的螺紋軸511的孔隙602,螺栓406則被構造用以沿著軸向接合承座405,并且通過與螺栓頭512接觸而在軸向上將凸緣403沿著軸向向下夾緊在基板408上。相應地是,凸緣403的最下表面510被朝著限定狹槽509的下壁601壓迫,從而通過螺栓406在承座405中的配合,支撐板206被沿著軸向向下夾持到轂105上。根據該具體實現,分布板200包括軸向最下間隔板207,間隔板207是自立式的,從而被夾在支撐板206和基板408之間。間隔板207包括三個切出的凹口500,凹口500凹進到板207的周界中,以提供用于突耳402和凸緣端513的最下側區(qū)域的間隙。經由間隔板207的基本面向上的平面表面501和支撐板206的面向下的平面表面503之間的接觸,支撐板206抵靠間隔板207配合。
經由在支撐板206的面向上的表面504和工作板205的面向下的平面表面505之間的配合接觸,支撐板206被不可脫離地聯(lián)接到工作板205。根據該具體實現,板205、206經由粘結劑被膠合到一起。根據另一具體實現,工作板205、206可以經由包括例如鉚焊、熱結合的機械附接或者諸如銷釘、螺釘或者螺栓的其它機械附接而聯(lián)接起來。根據該具體實現,工作板205沿著軸線107的方向的厚度處于15到20mm的范圍中,同時支撐板206的相應的厚度處于8到12mm的范圍中。可選的間隔板207可以包括在20到30mm的范圍中的厚度。根據一個實施例,分布板200包括大致30mm的沿著軸線107的方向的總厚度。對于使得在相對的下盤102和上盤101之間的轉子100內的可用(自由)空間最大化從而使得材料的通流且相應地使破碎機的能力最大化而言,這種不引入注意外形的構形是有利的。部分地通過組成材料的選擇實現了分布板200的盡可能小的厚度。特別地是,工作板205包括耐磨金屬合金,包括例如球墨鑄鐵或者高碳鋼。支撐板206可以包括被選擇用于提供充分的結構強度同時是輕質的較不耐磨的鋼。支撐板206并且可選的間隔板207可以包括實心構造,或者可以被形成為網格、蜂窩或者可以包括開口結構,以進一步減小分布板200的重量,并且有助于向著轉子100、來自轉子100和在轉子100內的操縱和操控。對于例如具有變化的進給尺寸和水分含量的特殊材料的加工而言,相對于附接/結合工作和適配的板205、206提供獨立的間隔板207是有利的。通過選擇具有預定軸向厚度的間隔板207(或者通過省略間隔板207)而調節(jié)接觸面216在轉子100內的相對軸向位置,能夠優(yōu)化接觸面216在下盤102和上盤101之間的軸向位置,并且特別是優(yōu)化接觸面216相對于磨損板201和碳化物尖端209的位置。相應地是,可以延長磨損板201和尖端209的使用壽命。
單體式的工作板205形成有各種孔515,這些孔被包含在板周界507內,并且在最上工作表面506和結合到支撐板表面504的最下安裝表面505之間軸向延伸。每一個孔515的尺寸對應于每一個磚片212的周界516的形狀輪廓,以便分別地以緊密配合摩擦接觸方式將每個磚片212安裝在工作板205的主體內。根據該具體實現,每一個磚片212利用粘結劑緊固在每一個相應的孔515內。特別地是,并且參考圖11,每一個孔515由與軸線107平行對準的側壁916限定。每一個磚片212的周界516由也與軸線107平行對準并且垂直于面向上的平面磨損表面914和相應的面向下的平面配合表面915的側面917限定。每一個磚片212包括等于工作板205的厚度的沿著軸線107的方向的厚度,從而板工作表面506與相應的嵌件磨損表面914共面對準,從而形成限定接觸面216的看似單一連續(xù)的平面表面。根據該具體實現,接觸面216是作為由嵌件磨損表面914與工作板工作表面506的暴露區(qū)域組合形成的復合表面。嵌件配合表面915與支撐板的面向上的表面504配合,這為每一個磚片212提供安裝支撐,用于保持在工作板孔515內。
圖12示意另一實施例,通過該實施例,磚片212被安裝并保持在工作板205處。根據該另一實施例,磚片212的側面917是漸縮的,以橫向于軸線107延伸,從而在截面中,每一個磚片212包括截頭錐形輪廓。相應地是,板側壁916還相對于軸線107傾斜。在這個布置結構中,每一個磚片212從安裝表面505下方插入工作板205中,以便經由在表面917和壁916之間的漸縮接觸而沿著軸向楔入工作板205中。粘結劑可以位于表面917和壁916之間,或者可以僅通過工作板205與支撐板206的焊接而將磚片212保持就位。
根據另一實施例,磚片212可以包括在工作表面506處嵌入工作板205內的高耐磨材料制成的顆粒、碎屑或者尺寸隨機的小片,以形成單一連續(xù)平面表面,以限定接觸面216。
參考圖7,支撐板206包括在下面503和上面504之間沿著軸向延伸穿過板206的中央孔701。相應的通孔700也在最下間隔板207內在下面502和上面501之間延伸,以沿著軸向與支撐板的孔701共同對準。相應地是,分布板200適合于方便地在轉子100內操控,以定中到轂105上。特別地是,沿著軸向延伸的定位主軸(未示出)從轂105沿著軸向向上凸出,以延伸通過基板408,并且被接收在板207、206的中央孔700、701內。孔700、701每一個包括單一柱形表面,以當分布板200如在圖2到4中所示的那樣安裝到位時圍繞定位主軸設置。孔700、701和定位主軸之間的鄰靠不提供板200在轉子100處的任何軸向鎖定,并且僅適合于定中。分布板200僅通過圍繞板200的周界507分布的附接構件208來可釋放地安裝在轉子100處并且特別地是轂105處。這種構造有利于極大地方便在轉子100處安裝和拆卸工作板200,這是因為人員僅需要能夠進出板200周圍的區(qū)域,而不要求將板200組裝在板周界507內的中央安裝位置處,這在傳統(tǒng)布置結構的情況下典型地是需要的。相應地是,在轉子100處組裝和拆卸板200是時間有效的,并且減少了在經由破碎機檢查孔進行維修期間的破碎機停機時間。根據具體實現,包括工作板205、支撐板206和間隔板207的分布板200的總重量處于6到8kg的范圍中。相應地是,工作板205、支撐板206和磚片212可以在安裝和移除期間方便地作為統(tǒng)一結構進行處理,這避免了對于否則會要求在轂105處進行組裝的模塊化或者分段式構造的需要。附接構件208提供板200到轂105上的軸向鎖定,并且還在軸線107處旋轉地鎖定板200。
圖8和9中示意了分布板200的進一步的具體實現。根據圖8的另一實施例,工作板205包括在板205的平面中具有圓形輪廓的多個孔801,以分別地安裝具有柱形側壁或者面800的多個圓盤形磚片212。根據圖5和8的實施例,磚片212的組合的磨損表面914的總表面積大于暴露的工作表面506的表面積,從而嵌件磨損表面914限定接觸面216的大部分表面積。參考圖9的實施例,磚片212可以是被鑲嵌的,以形成安裝在支撐板206上的聯(lián)鎖布置結構。特別地是,每一個磚片212包括側面901、902和903,該側面901、902和903布置成與安裝在支撐板206上方的相鄰接界的磚片212的相應的側面901、902、903直接接觸。因此,板周界507由嵌件側面902限定,而其余的三個側面901、902、903設置成與相鄰的磚片212觸碰接觸。根據這種實施例,分布板200不包括最上工作板205,這是因為每一個磚片212經由支撐板表面504和每一個磚片212的面向下的配合面915之間的配合接觸而獨立地結合到支撐板206上。每一個磚片212經由粘結劑、鉚焊和/或諸如螺栓、銷釘、螺釘等的其它機械附接而聯(lián)接到支撐板206。相應地是,接觸面216僅由共面的磚片212的磨損表面914限定。
參考圖10,安裝在下盤102和上盤101兩者處的每一個磨損板201包括具有第一端918和第二端919的基本伸長形狀的輪廓。每一個板201包括雙層,其具有機械地附接和/或結合到軸向下側支撐板400的最上工作板407。每一個板407、400是基本平面的,并且經由工作板407的面向下的表面909和支撐板400的面向上的平面表面910之間的配合而被不可脫離地聯(lián)接起來。板407、400的統(tǒng)一組件經由支撐板400的安裝面911而能安裝在每個相應的盤101、102處,支撐板400則經由附接構件215、214、401而沿著軸向壓靠在盤101、102上。最上平面表面908代表板201的接觸面的大部分,材料則被構造為在通過轉子100時在該接觸面上流過。根據該具體實現,工作板407和支撐板400可以包括與參考圖5和6的分布板200描述的工作板205和支撐板206相同的構成材料和相對厚度。
為增強每一個板201的耐磨蝕磨損性,耐磨磚片213延伸板201在端部918、919之間的長度的一部分。磚片213還被布置成在寬度方向上在板201上在第一側邊緣906和相反的第二側邊緣907之間延伸。特別地是,磚片213在板201上安裝在與材料通過對應于流路A的流出開口203被從中央分布板200沿著徑向向外拋擲時的材料的流路相對應的位置處。根據該具體實現,每一個磚片213包括與分布板磚片212相同的耐磨材料。每一個磨損板磚片213在磨損板201處的安裝還對應于如參考圖11或者可選地是參考圖12描述的分布板磚片212在工作板205處的附接機構。即,每一個磚片213包括側面913,側面913與在工作表面908和安裝表面909之間穿過工作板407延伸的相應的壁912的側壁912配合。每一個磚片213的磨損表面914與工作表面908形成看似單一連續(xù)的平面表面。
根據另外實施例,每個工作板201可以包括單一板400,該單一板安裝多個鑲嵌的耐磨磚片,以形成如參考圖9描述的聯(lián)鎖結構,其中每一個板201的接觸面僅由每一個磚片213的磨損表面914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