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線材表面涂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金屬線材表面潤滑涂層的自動涂覆系統。
背景技術:
金屬線材的表面潤滑特性對其連續墩制的生產過程具有重要的影響,較好的表面潤滑特性有利于墩制后的產品脫模并對模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目前針對于表面潤滑特性較差的金屬線材常用的改性方法是對金屬表面涂覆潤滑涂層。常見的金屬線材表面潤滑涂層的涂覆方式主要有膠輥涂覆、噴涂和新型浸潤式涂覆。膠輥涂覆和噴涂的方式均存在表面涂層不均勻、有結瘤現象、涂層附著不牢固、潤滑劑浪費嚴重等問題。公開號分別為【CN105236206A】 和【CN105107703A】的專利文獻中采用的新型浸潤式涂覆方式雖然克服了膠輥涂覆和噴涂方式的部分問題,但由于其設計存在缺陷導致涂覆速度不穩定、收線中心高、設備穩定性差、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以上表面涂覆的方式均存在設備結構復雜、涂層不均勻、操作環境差、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金屬線材表面潤滑涂層的自動涂覆系統,解決了現有設備結構復雜、涂層不均勻、操作環境差、自動化程度低等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金屬金線材表面潤滑涂層的自動涂覆系統,包括被動放線架,被動放線架的輸出端與平立輥矯直器相配合;平立輥矯直器的右側設有拋光機;拋光機的線材輸出端設有涂覆裝置;涂覆裝置內設有夾送折彎機;夾送折彎機的輸出端與收線機相配合;涂覆裝置的上方、夾送折彎機的折彎圓弧處設有感應加熱烘干系統。
所述的夾送折彎機包括機架、夾送裝置、折彎裝置、電機和減速器;機架固定在地面上;夾送裝置由一個夾送定輥、一個夾送動輥、夾送支架、夾送螺母和夾送絲杠組成;折彎裝置由兩個折彎定輥、一個折彎動輥、折彎支架、折彎螺母和折彎絲杠組成;夾送定輥和兩個折彎定輥安裝在機架的同一水平線上,其中夾送支架安裝在夾送定輥正下方的機架上,夾送絲杠穿過固定在夾送支架上的夾送螺母,夾送絲杠與夾送動輥相連,通過旋轉夾送絲杠調節夾送動輥與夾送定輥之間的距離;折彎支架與夾送支架設在機架的同一水平線上,位于兩個折彎定輥中間部位的正下方;折彎絲杠穿過固定在折彎支架上的折彎螺母,與折彎動輥相連;通過旋轉折彎絲杠調節折彎動輥與折彎定輥之間的距離;減速器固定在機架上,電機連接減速器后帶動夾送定輥和折彎定輥旋轉運動。
所述的涂覆裝置包括有機體、導向支撐板、U型導向組件、支撐導輪、涂覆罐、原液桶、攪拌裝置、蠕動泵、排氣裝置;導向支撐板、蠕動泵及原液桶與固定在地面上的機體相連接,U型導向組件、支撐導輪及涂覆罐依次沿折彎圓周方向安裝在導向支撐板的前面,可沿折彎圓弧徑向進行調整;涂覆罐位于折彎圓弧的8點鐘方位;攪拌裝置由氣動馬達和攪拌葉輪組成,攪拌葉輪與固定在原液桶上的氣動馬達的軸相連接;機體設有蠕動泵,蠕動泵兩端分別連接涂覆罐的下端進液口和原液桶,涂覆罐的上端回液口與原液桶相連;排氣裝置由風機和排氣管道組成,排氣管道一端連接在導向支撐板的背面,另一端通向室外,機體上設有風機,風機位于排氣管道的中部,其兩端連接著排氣管道。
所述的感應加熱烘干系統包括電源柜、槽路柜和感應線圈;電源柜設在涂覆裝置背后的地面上;感應線圈的固定端與槽路柜相連接,槽路柜固定在涂覆裝置的機體上,感應線圈的線圈部分位于導向支撐板的前面,感應線圈與U型導向組件、支撐導輪及涂料罐沿折彎的圓周方向分布。
所述的感應線圈位于涂覆罐的上方、折彎圓弧的9點鐘方向。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夾送折彎機組合了夾送和折彎功能,有效的避免了僅靠線材折彎過程提供動力時存在打滑而速度不穩定的問題,同時穩定的速度也保障了涂覆過程中金屬線材表面涂層的均勻性及前后設備速度的匹配。
2)涂覆系統采用下折彎涂覆的形式有效的降低了后續收線機設備的收卷中心高度,降低了設備的制造成本并方便人工操作。
3)系統設計選用了蠕動泵作為涂覆溶液的供給動力源,徹底避免了涂覆溶液長期與泵體元器件進行接觸而損壞輸送泵,保障了系統長期運行的穩定性及可靠性。
4)系統設計的涂覆裝置為密閉式結構并帶有排氣裝置,可將涂覆過程中產生的揮發物及時的排出,有效的凈化和提高了操作環境。
5)系統設計采用環氧板作為導向支撐板并在感應線圈前后采用非金屬的支撐導輪,有效的解決了加熱烘干過程中感應線圈對周圍裝置的影響,保證了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緊湊、成本低、自動化程度高、涂覆效果穩定可靠。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涂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夾送折彎機、涂覆裝置和感應加熱烘干系統的主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夾送折彎機、涂覆裝置和感應加熱烘干系統的左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夾送折彎機的夾送裝置和折彎裝置的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涂覆裝置的局部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U型導向組件的示意圖。
圖中:1.被動放線架,2.平立輥矯直器,3.拋光機,4.感應加熱烘干系統,4-1.電源柜,4-2.槽路柜,4-3感應線圈,5.夾送折彎機,5-1.機架,5-2.夾送裝置,5-2-1.夾送定輥,5-2-2.夾送動輥、5-2-3.夾送支架,5-2-4.夾送螺母,5-2-5.夾送絲杠,5-3.折彎裝置,5-3-1.折彎定輥,5-3-2.折彎動輥、5-3-3.折彎支架,5-3-4.折彎螺母,5-3-5.折彎絲杠,5-4.電機,5-5.減速器,6.涂覆裝置,6-1.機體,6-2.導向支撐板,6-3.U型導向組件,6-4.支撐導輪,6-5.涂覆罐,6-6.原液桶,6-7.攪拌裝置,6-7-1.氣動馬達,6-7-2.攪拌葉輪,6-8.蠕動泵,6-9.排氣裝置,6-9-1.風機,6-9-2.排氣管道,7.收線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和工作原理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2,一種用于金屬線材表面潤滑涂層的自動涂覆系統,包括有被動放線架1、平立輥矯直器2、拋光機3、夾送折彎機5、涂覆裝置6、感應加熱烘干系統4、收線機7。
參見圖3、4、5,所述的夾送折彎機5包括有機架5-1、夾送裝置5-2、折彎裝置5-3、電機5-4和減速器5-5;機架5-1固定在地面上;夾送裝置5-2由一個夾送定輥5-2-1、一個夾送動輥5-2-2、夾送支架5-2-3、夾送螺母5-2-4和夾送絲杠5-2-5組成;
折彎裝置5-3由兩個折彎定輥5-3-1、一個折彎動輥5-3-2、折彎支架5-3-3、折彎螺母5-3-4和折彎絲杠5-3-5組成;
夾送定輥5-2-1和兩個折彎定輥5-3-1安裝在機架5-1的同一水平線上,其中夾送支架5-2-3安裝在夾送定輥5-2-1正下方的機架5-1上,夾送絲杠5-2-5穿過固定在夾送支架5-2-3上的夾送螺母5-2-4,夾送絲杠5-2-5與夾送動輥5-2-2相連,夾送動輥5-2-2通過夾送絲杠5-2-5的旋轉來調節其與夾送定輥5-2-1之間的距離;折彎支架5-3-3與夾送支架5-2-3安裝在機架5-1的同一水平線上,并位于兩個折彎定輥5-3-1中間部位的正下方;折彎絲杠5-3-5穿過固定在折彎支架5-3-3上的折彎螺母5-3-4,與折彎動輥5-3-2相連;折彎動輥5-3-2通過折彎絲杠5-3-5的旋轉來調節其與折彎定輥5-3-1之間的距離;減速器5-5固定在機架5-1上,電機5-4連接減速器5-5后帶動夾送定輥5-2-1和折彎定輥5-3-1旋轉運動。
參見圖3、4、6、7,所述的涂覆裝置6包括機體6-1、導向支撐板6-2、U型導向組件6-3、支撐導輪6-4、涂覆罐6-5、原液桶6-6、攪拌裝置6-7、蠕動泵6-8、排氣裝置6-9組成;導向支撐板6-2、蠕動泵6-8及原液桶6-6與固定在地面上的機體6-1相連接,U型導向組件6-3、支撐導輪6-4及涂覆罐6-5依次沿折彎圓周方向安裝在導向支撐板6-2的前面,并可沿折彎圓弧徑向進行調整;涂覆罐6-5位于折彎圓弧的8點鐘方位;攪拌裝置6-7由氣動馬達6-7-1和攪拌葉輪6-7-2組成;攪拌葉輪6-7-2與固定在原液桶6-6上的氣動馬達6-7-1的軸相連接;固定在機體6-1上的蠕動泵6-8兩端連接著涂覆罐6-5的下端進液口和原液桶6-6,涂覆罐6-5的上端回液口與原液桶6-6相連通;排氣裝置6-9由風機6-9-1和排氣管道6-9-2組成,排氣管道6-9-2的一端連接在導向支撐板6-2的背面,另一端通向室外,風機6-9-1固定在機體6-1上,風機6-9-1位于排氣管道6-9-2的中部,其兩端連接著排氣管道6-9-2。
參見圖1、2,所述的感應加熱烘干系統4包括電源柜4-1、槽路柜4-2和感應線圈4-3,電源柜4-1放置在涂覆裝置6背后的地面上;感應線圈4-3的固定端與固定在涂覆裝置6的機體6-1上的槽路柜4-2相連接,感應線圈4-3的線圈部分伸出到涂覆裝置6的導向支撐板6-2的前面,感應線圈4-3與涂覆裝置6的U型導向組件6-3、支撐導輪6-4及涂料罐6-5一同沿折彎的圓周方向分布;感應線圈4-3位于涂覆罐6-5的上方、折彎圓弧的9點鐘方向。
本實用新型用于金屬線材表面潤滑涂層自動涂覆的工作過程是:
1)將金屬線材盤圓料裝夾在放線架上。
2)將金屬線材盤圓料的料頭依次穿過平立輥矯直器和拋光機后牽引至夾送折彎機的夾送定輥處,旋轉夾送絲杠以調整夾送動輥與夾送定輥之間的距離來壓緊料頭,旋轉折彎絲杠以調整折彎動輥與兩個折彎定輥之間的距離使調整折彎后線材的圓弧直徑為1000mm。
3)啟動排氣裝置和夾送折彎機,使金屬線材下折彎后依次經過沿折彎圓周方向分布的U型導向組件、支撐導輪、涂覆罐、感應線圈。
4)啟動蠕動泵,將原液桶內的涂覆溶液輸送至涂覆罐內;啟動感應加熱烘干系統將線材表面涂覆的潤滑涂層進行烘干;同時運行夾送折彎機將金屬線材不斷的折彎后向前推進,最終表面涂覆潤滑涂層的線材自動被收線機進行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