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管件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管件加工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多數汽車轉向系統用的管件涂油、清洗、吹干加工單位相比于國外加工單位相對落后,經常會出現涂油不均勻、清洗不干凈、吹不干凈等缺陷。汽車管件采購后必須進行人工涂油、清洗、吹干。作為轉向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油缸起到活塞轉向的作用,如果管件內壁有類似缺陷,則會增加油缸壓力不穩、轉向失靈、漏油的風險。但人工涂油、清洗、吹干等工序效率低下,產能不足和工藝不穩,需要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管件加工裝置,加工效果好。
一種管件加工裝置,用于對管件進行加工,包括支架、橫梁、儲液箱、烘干箱、烘干機構、移動件、第一動力單元、第二動力單元、支撐件、托盤組件;
橫梁水平安裝在支架上;
儲液箱、烘干箱均安裝在支架上,儲液箱、烘干箱沿橫梁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
移動件可移動安裝在橫梁上;
第一動力單元用于驅動移動件移動;
第二動力單元安裝在移動件上,第二動力單元用于驅動支撐件沿豎直方向移動;
托盤組件包括托盤、多個壓持單元、兩擋板,托盤安裝在支撐件上,多個壓持單元沿托盤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壓持單元包括壓板、多個壓塊,壓板水平布置,壓板的長度方向與托盤的長度方向垂直,壓板與托盤可拆卸連接;多個壓塊均安裝在壓板的下表面,多個壓塊沿壓板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各壓塊上均設有第一凹槽;
托盤的上表面設有多個支撐單元,多個支撐單元與多個壓持單元一一對應設置,支撐單元包括多個支撐塊,多個支撐塊與多個壓塊一一對應設置,支撐塊的上表面設有與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凹槽;
兩個擋板均安裝在托盤上,兩個擋板分別置于支撐單元的兩側,擋板的長度方向與托盤的長度方向垂直,擋板上設有通孔,通孔的孔徑效果管件的內徑;
烘干機構與烘干箱連接,烘干機構和烘干箱用于對管件進行烘干;
托盤組件具有第一位置狀態和第二位置狀態,當托盤組件處于第一位置狀態時,托盤組件置于儲液箱內;當托盤組件處于第二位置狀態時,托盤組件置于烘干箱內。
優選的,托盤的第一端與支撐件鉸接;
還包括連接件、第三動力單元,第三動力單元安裝在移動件上,第三動力單元通過連接件與托盤的第二端鉸接,第三動力單元用于驅動托盤轉動。
優選的,烘干箱上設有多個錯落布置的出氣孔;
烘干機構包括氣泵、出氣管,氣泵通過出氣管與出氣孔連接。
優選的,出氣管的內周向表面設有溝槽,溝槽自出氣管的第一端向出氣管的第二端延伸,溝槽成螺旋狀布置。
優選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表面均覆蓋有橡膠層。
本實用新型中,將管件沿托盤的長度方向放置在第二凹槽上,利用壓板、壓塊壓在管件上,利用第二動力單元,通過支撐件帶動托盤上升,利用第一動力單元驅動移動件移動,將托盤組件放置在儲液箱內,在儲液箱內放置油物,讓管件置于油物內,對管件進行涂油,利用第三動力單元、連接件帶動托盤轉動,便于讓管件內的鐵削等雜物出來,也便于讓管件更好的浸泡在油物中,管件涂油更加均勻,速度更快,效果好。
管件涂油后,進入烘干箱進行烘干處理即可。
本實用新型能夠對多個管件進行涂油,涂油均勻,涂油效果好,速度快,大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向的放大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的結合;下面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參照圖1、2: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管件加工裝置,用于對管件進行加工,包括支架1、橫梁2、儲液箱3、烘干箱4、烘干機構、移動件5、第一動力單元6、第二動力單元7、支撐件8、托盤組件、連接件17、第三動力單元18。
橫梁2水平安裝在支架1上。
儲液箱3、烘干箱4均安裝在支架1上,儲液箱3、烘干箱4沿橫梁2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
移動件5可移動安裝在橫梁2上。
第一動力單元6用于驅動移動件5移動。
第二動力單元7安裝在移動件5上,第二動力單元7用于驅動支撐件8沿豎直方向移動。
托盤組件包括托盤9、多個壓持單元、兩擋板10,托盤9安裝在支撐件8上,多個壓持單元沿托盤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壓持單元包括壓板11、多個壓塊12,壓板11水平布置,壓板11的長度方向與托盤的長度方向垂直,壓板11與托盤可拆卸連接;多個壓塊12均安裝在壓板11的下表面,多個壓塊12沿壓板11的長度方向依次布置,各壓塊12上均設有第一凹槽13。
托盤9的上表面設有多個支撐單元,多個支撐單元與多個壓持單元一一對應設置,支撐單元包括多個支撐塊14,多個支撐塊14與多個壓塊12一一對應設置,支撐塊14的上表面設有與第一凹槽13相配合的第二凹槽15;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5圍成的空間可以略大于管件的外徑,管件能夠靈活轉動,能夠靈活移動,提高涂油效果。
兩個擋板10均安裝在托盤上,兩個擋板10分別置于支撐單元的兩側,擋板10的長度方向與托盤的長度方向垂直,擋板10上設有通孔16,通孔16的孔徑效果管件的內徑;便于油物進入管件內,能夠對管件內壁進行涂油,也便于管件內的雜物排出;兩個擋板10之間的間距可以適當大于管件的長度,這樣管件能夠在一定范圍內移動,提高涂油效果。
烘干機構與烘干箱4連接,烘干機構和烘干箱4用于對管件進行烘干。
托盤組件具有第一位置狀態和第二位置狀態,當托盤組件處于第一位置狀態時,托盤組件置于儲液箱3內;當托盤組件處于第二位置狀態時,托盤組件置于烘干箱4內。
本實施例中,托盤9的第一端與支撐件8鉸接;第三動力單元18安裝在移動件5上,第三動力單元18通過連接件17與托盤的第二端鉸接,第三動力單元18用于驅動托盤轉動;能夠讓托盤轉動,提高涂油速度,提高涂油效果。
本實施例中,烘干箱4上設有多個錯落布置的出氣孔19;烘干機構包括氣泵20、出氣管21,氣泵20通過出氣管21與出氣孔19連接;利用氣體對管件進行烘干,設置多個出氣孔19,提高烘干速度。
進一步的,出氣管21的內周向表面設有溝槽,溝槽自出氣管21的第一端向出氣管21的第二端延伸,溝槽成螺旋狀布置;氣泵20噴出的氣體經過溝槽的帶動能夠成螺旋狀轉動,經過出氣孔19噴出后形成螺旋狀氣體,噴射范圍更廣,烘干效果更好。
進一步的,第一凹槽13和第二凹槽15的表面均覆蓋有橡膠層;避免損壞管件。
將管件沿托盤9的長度方向放置在第二凹槽15上,利用壓板11、壓塊12壓在管件上,利用第二動力單元7,通過支撐件8帶動托盤上升,利用第一動力單元6驅動移動件5移動,將托盤組件放置在儲液箱3內,在儲液箱3內放置油物,讓管件置于油物內,對管件進行涂油,利用第三動力單元18、連接件17帶動托盤轉動,便于讓管件內的鐵削等雜物出來,也便于讓管件更好的浸泡在油物中,管件涂油更加均勻,速度更快,效果好。
管件涂油后,進入烘干箱4進行烘干處理即可。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實用新型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