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屬于煉鋼除塵裝置領域,包括外殼,外殼設置進氣口和排氣口,進氣口和排氣口之間設有過濾器,外殼底部設有儲油腔,外殼上設有循環管,循環管一端穿過外殼,進入儲油腔內,另一端穿過外殼,位于過濾器上方,循環管路上設有循環泵,長期處理不會發生堵塞。
【專利說明】
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屬于煉鋼除塵裝置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煉鋼時產生的廢氣中往往摻雜大量粉塵,若不及時將廢氣處理掉會影響煉鋼的質量,現有的方式為使用布袋除塵器進行除塵,但是布袋除塵器在除塵過程中需要時常清理灰塵,清理灰塵時需要伴隨煉鋼設備的停機,而且清理灰塵時,灰塵易發生二次飛揚,效果不好,同時如果清理不及時非常容易發生堵塞,導致煉鋼系統癱瘓,影響生產,可靠性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長期處理不會發生堵塞。
[000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包括外殼,外殼設置進氣口和排氣口,進氣口和排氣口之間設有除塵器,外殼底部設有儲油腔,外殼上設有循環管,循環管一端穿過外殼,進入儲油腔內,另一端穿過外殼,位于除塵器上方,循環管路上設有循環栗。
[0005]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儲油腔用于儲存清潔用的油,并提供沉降空間供清洗后的油中的雜質進行沉降,并為油路循環提供油的儲存,油被循環栗抽到除塵器上方,使油分布到除塵器內的列管管壁中,而混雜有粉塵的氣體由循環栗下方進入,并穿過列管,并由外殼上方的出氣口排出,混雜有粉塵的氣體在除塵器中與滴落下的油進行充分的混合,并充分的清洗,然后清洗后的氣體繼續向上由排氣口排出,而清洗后的油則向下滴落入儲油腔內,由循環栗再次抽出,形成循環,整個過程中,油不斷對除塵器和穿過除塵器的氣體進行沖刷,使油將粉塵帶走,使粉塵不會形成殘留,且油中的粉塵在儲油艙內進行沉淀,而循環管位于儲油艙內一端則位于油位較高位置,保證了被抽出的油的情節性,避免了堵塞的情況發生。
[0006]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除塵器包括冷卻腔,冷卻腔內設有貫穿冷卻腔的列管,冷卻腔設有冷卻水進、出水管,冷卻水進水管連接到冷卻水源。冷卻腔穿插有多個列管,列管位于冷卻腔內,由冷卻腔內的循環冷卻水進行冷卻,通過密集的列管的列管壁進行熱交換,使熱交換面積非常的大,并且通過眾列管將高溫的氣體分割在每個列管內,使少量的高溫氣體可以擁有非常大的熱交換面積,因煉鋼抽出的氣體溫度很高,可達100?500°C,冷卻腔可以有效的將高溫氣體降溫到安全的溫度排出;同時列管頂部與底部與冷卻腔的外邊面平齊,使油滴落在冷卻腔的上表面后,不會直接從列管中灌下,而是流到列管上方的管口處,并沿管壁下流,在較長的管壁中,可以充分的與氣體發生反應,避免了油直接灌下導致影響氣流的流動,從而提高了過濾的效率。
[0007]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循環管位于除塵器上方一端通過分支管道連接有噴頭。可以充分的將油分散,使油可以均勻的從各個列管中流下,避免了各個列管中油量不均勻,導致過濾的效率降低。
[0008]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出氣口下方設有空氣除塵器。空氣除塵器為列管過濾的補償過濾裝置,列管中未被過濾掉的極少量粉塵可以在排除前通過空氣除塵器進行過濾,空氣除塵器可對處理后的空氣進行更高層次的除塵,同時去除空氣中帶出的油霧,使排出的空氣更加潔凈。
[0009]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循環管上設有液體過濾器。液體過濾器可以將循環栗抽出的油中的未來得及沉降的雜質進行過濾,保證了抽出的有的潔凈性。
[0010]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外殼底部設有排污口。利用油中的雜質比油重的原理,打開排污口,雜質可以隨底部的油流出,有效的排出了油中沉降的雜質,但不需要停止過濾。
[0011]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循環管位于抽油腔內一端上方設有液位開關,外殼外設有聲光報警器和繼電器,聲光報警器的電源端通過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連接到電源,繼電器的線圈一端通過液位開關連接到輔助電源,繼電器的線圈的另一端接地。當油位低于循環管時,循環栗是無法將油抽出的,在打開排污口放出雜質時,必然會造成油位的降低,當油位低于循環管上方的液位開關時,液位開關閉合,繼電器的線圈與輔助電源接通,輔助電源為低電壓直流電源,使繼電器的常開觸點閉合,聲光報警器的電源端與電源接通,使聲光報警器發出聲光報警,提醒工作人員及時的加入油。
[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
[0013]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儲油腔用于儲存清潔用的油,并提供沉降空間供清洗后的油中的雜質進行沉降,并為油路循環提供油的儲存,油被循環栗抽到除塵器上方,使油滴落入除塵器中,而混雜有粉塵的氣體由循環栗下方進入,并穿過除塵器,并由外殼上方的出氣口排出,混雜有粉塵的氣體在除塵器中與滴落下的油進行充分的混合,并充分的清洗,然后清洗后的氣體繼續向上由排氣口排出,而清洗后的油則向下滴落入儲油腔內,由循環栗再次抽出,形成循環,整個過程中,油不斷對除塵器和穿過除塵器的氣體進行沖刷,使油將粉塵帶走,使粉塵不會形成殘留,且油中的粉塵在儲油艙內進行沉淀,而循環管位于儲油艙內一端則位于油位較高位置,保證了被抽出的油的情節性,避免了堵塞的情況發生。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5]圖2為液位開關安裝位置圖;
[0016]圖3為電氣原理圖。
[0017]圖中:1、排氣口;2、外殼;3、列管;4、冷卻腔;5、除塵器;6、進氣口;7、儲油腔;8、排污口;9、液體過濾器;10、循環栗;11、循環管;12、噴頭;13、空氣除塵器;14、液位開關;15、繼電器;16、聲光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本實用新型對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做進一步說明:
[0019]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包括外殼2,外殼2設置進氣口 6和排氣口 I,進氣口 6和排氣口 I之間設有除塵器5,外殼2底部設有儲油腔7,外殼2上設有循環管11,循環管11 一端穿過外殼2,進入儲油腔7內,另一端穿過外殼2,位于除塵器5上方,循環管11路上設有循環栗10。
[0020]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除塵器5包括冷卻腔4,冷卻腔4內設有貫穿冷卻腔4的列管3,列管3頂部的管口與冷卻腔4上表面平齊,油均勻的滴落到冷卻腔4表面,油通過冷卻腔4表面流入冷卻管,并沿列管3壁流下,冷卻腔4設有冷卻水進、出水管,7令卻水進水管連接到冷卻水源,冷卻水通過列管3的管壁對油和氣體進行降溫,避免煉鋼生成的高溫氣體過熱排出。
[0021]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循環管11位于除塵器5上方一端通過分支管道連接有噴頭12,通過噴頭12將油均勻的噴灑在冷卻腔4表面。
[0022]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出氣口下方設有空氣除塵器13。
[0023]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循環管11上設有液體過濾器9。
[0024]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外殼2底部設有排污口8。
[0025]實施例2:在實施例1所述的結構基礎上,如圖2和圖3所示,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循環管11位于抽油腔內一端上方設有液位開關14,外殼2外設有聲光報警器16和繼電器15,聲光報警器16的電源端通過繼電器15的常開觸點連接到電源,繼電器15的線圈一端通過液位開關14連接到輔助電源,繼電器15的線圈的另一端接地。
[0026]具體方法為:
[0027](I)通過循環栗10將油抽出,并通過噴頭12灑下;
[0028](2)將廢氣通入外殼2內,廢氣由輸入壓力帶動穿過列管3;
[0029](3)在廢氣穿過列管3的同時,油從列管3管壁內流下,使油在列管3中與廢氣相互接觸,使油對廢氣充分清洗,同時流下的油對列管3的管壁進行了清洗;
[0030](4)清洗后的油從列管3內流出并滴落到儲油腔7內;
[0031](5)被油清洗后的空氣經過空氣除塵器13,從排氣口 I排出;
[0032](6)油滴落儲油腔7后,清洗的粉塵在儲油腔7內沉淀,并通過外殼2底部的排污口 8排出;
[0033](7)以此形成循環。
【主權項】
1.一種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包括外殼(2),其特征在于,外殼(2)設置進氣口(6)和排氣口(I),進氣口(6)和排氣口(I)之間設有除塵器(5),外殼(2)底部設有儲油腔(7),外殼(2)上設有循環管,循環管一端穿過外殼(2),進入儲油腔(7)內,另一端穿過外殼(2),位于除塵器(5)上方,循環管路上設有循環栗(1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其特征在于,除塵器(5)包括冷卻腔(4),冷卻腔(4)內設有貫穿冷卻腔(4)的列管(3),冷卻腔(4)設有冷卻水進、出水管,冷卻水進水管連接到冷卻水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其特征在于,循環管位于除塵器(5)上方一端通過分支管道連接有噴頭(12)。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其特征在于,出氣口下方設有空氣除塵器(13)。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其特征在于,循環管上設有液體過濾器(9)。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其特征在于,外殼(2)底部設有排污口(8)。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煉鋼專用油膜式除塵冷卻器,其特征在于,循環管位于抽油腔內一端上方設有液位開關(14),外殼(2)外設有聲光報警器(16)和繼電器(15),聲光報警器(16)的電源端通過繼電器(15)的常開觸點連接到電源,繼電器(15)的線圈一端通過液位開關(14)連接到輔助電源,繼電器(15)的線圈的另一端接地。
【文檔編號】B01D47/06GK205699922SQ20162040609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6日
【發明人】鄭志, 郭金光, 張貴華, 邱延亮, 徐宏亮
【申請人】山東伯仲真空設備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