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破碎效果高的破碎機。
背景技術:
破碎機一般指碎石機,碎石機按照大類可分為醫用碎石機和礦業碎石機,礦業碎石機原理上適應于海量礦山硬巖破碎,其典型花崗巖出料粒度小于等于四十毫米,破碎機能處理邊長一百至五百毫米以下物料,其抗壓強度最高可達三百五兆帕,具有破碎比大,破碎后物料呈立方體顆粒等優點,礦業碎石機械是指排料中粒度大于三毫米的含量占總排料量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粉碎機械。
破碎機作為礦山硬巖破碎的主要設備,使用量和使用效率都比較大,但是,目前市場上的破碎機一般都只是采用單一的破碎裝置,達不到更好的破碎效果,降低了破碎的效率,增加了工作的時間和勞動力的使用,提高了經濟成本支出,進而影響礦石的后期加工處理,縮短了對礦石加工處理的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破碎效果高的破碎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破碎效果高的破碎機,包括外殼,所述外殼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破碎箱,并且第一破碎箱的頂部連通有進料口,所述外殼內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破碎箱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破碎箱,所述第一破碎箱通過輸料管與第二破碎箱連通,并且第二破碎箱的底部連通有出料管,所述外殼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并且第一電機的轉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遠離第一電機的一端從右至左依次貫穿外殼和第一破碎箱且延伸至第一破碎箱的內 部,所述第一連接桿延伸至第一破碎箱內部一端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旋轉軸,并且旋轉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破碎裝置,所述第一連接桿遠離第一電機的一端與第一破碎箱活動連接。
所述外殼遠離第一電機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并且第二電機的轉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連接桿遠離第二電機的一端從左至右依次貫穿外殼和第二破碎箱且延伸至第二破碎箱的內部,所述第二連接桿延伸至第二破碎箱內部一端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的第一破碎輪,并且第二連接桿遠離第二電機的一端與第二破碎箱內壁活動連接,所述第二破碎箱的內壁且與第一破碎輪相對應的位置活動連接有旋轉桿,并且旋轉桿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破碎輪,所述第一破碎輪和第二破碎輪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破碎齒牙。
優選的,所述外殼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立柱,并且立柱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的表面設置有防滑螺紋。
優選的,所述第一破碎箱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凸點,并且凸點以等距的方式排列。
優選的,所述破碎裝置包括固定板,并且固定板的底部與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的頂部通過連接板固定連接有破碎板,并且破碎板的一側開設有凹槽。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破碎效果高的破碎機,通過在外殼的內部分別固定連接有的第一破碎箱和第二破碎箱,在第一破碎箱的內部設置有旋轉軸,旋轉軸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的破碎裝置,在第二破碎箱的內部設置有的第一破碎輪,而且在第二破碎箱的內壁活動連接有的第二破碎輪,以及在第一破碎輪和第二破碎輪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的破碎齒牙,解決了目前市場上破碎機一般都只是采用單一破碎裝置的情況,達到了更好的破碎效果,極大的提高了破碎的效果,降低了工作時間和勞動力的使用, 縮短了經濟成本的支出,保證了礦石后期的正常加工處理,提高了對礦石加工處理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正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破碎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外殼、2第一破碎箱、3進料口、4第二破碎箱、5輸料管、6出料管、7第一電機、8第一連接桿、9旋轉軸、10破碎裝置、101固定板、102連接板、103破碎板、104凹槽、11第二電機、12第二連接桿、13第一破碎輪、14旋轉桿、15第二破碎輪、16破碎齒牙、17立柱、18防滑套、19凸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破碎效果高的破碎機,包括外殼1,外殼1底部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立柱17,并且立柱17的底端固定連接有防滑套18,防滑套18的表面設置有防滑螺紋,外殼1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破碎箱2,第一破碎箱2呈圓柱型,第一破碎箱2的表面固定連接有凸點19,并且凸點19以等距的方式排列,并且第一破碎箱2的頂部連通有進料口3,外殼1內壁的底部且位于第一破碎箱2的底部固定連接有第二破碎箱4,第一破碎箱2通過輸料管5與第二破碎箱4連通,并且第二破碎箱4的底部連通有出料管6,外殼1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一電機7,并且第一電機7的轉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桿8,第一連接桿8遠離第一電機7的一 端從右至左依次貫穿外殼1和第一破碎箱2且延伸至第一破碎箱2的內部,第一連接桿8延伸至第一破碎箱2內部一端的表面固定連接有旋轉軸9,并且旋轉軸9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破碎裝置10,破碎裝置10的數量至少為十二個,并且破碎裝置10以等距的方式排列,破碎裝置10包括固定板101,并且固定板101的底部與旋轉軸9固定連接,固定板101的頂部通過連接板102固定連接有破碎板103,并且破碎板103的一側開設有凹槽104,第一連接桿8遠離第一電機7的一端與第一破碎箱2活動連接。
外殼1遠離第一電機7的一側固定連接有第二電機11,并且第二電機11的轉軸通過聯軸器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桿12,第二連接桿12遠離第二電機11的一端從左至右依次貫穿外殼1和第二破碎箱4且延伸至第二破碎箱4的內部,第二連接桿12延伸至第二破碎箱4內部一端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的第一破碎輪13,并且第二連接桿12遠離第二電機11的一端與第二破碎箱4內壁活動連接,第二破碎箱4的內壁且與第一破碎輪13相對應的位置活動連接有旋轉桿14,并且旋轉桿14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二破碎輪15,第一破碎輪13和第二破碎輪15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破碎齒牙16,通過在外殼1的內部分別固定連接有的第一破碎箱2和第二破碎箱4,在第一破碎箱2的內部設置有旋轉軸9,旋轉軸9的表面固定連接有的破碎裝置10,在第二破碎箱4的內部設置有的第一破碎輪13,而且在第二破碎箱4的內壁活動連接有的第二破碎輪15,以及在第一破碎輪13和第二破碎輪15的表面均固定連接有的破碎齒牙16,解決了目前市場上破碎機一般都只是采用單一破碎裝置的情況,達到了更好的破碎效果,極大的提高了破碎的效果,降低了工作時間和勞動力的使用,縮短了經濟成本的支出,保證了礦石后期的正常加工處理,提高了對礦石加工處理的工作效率。
工作人員在使用時,先啟動第一電機7和第二電機11,第一電機7通過第一連接桿8帶動旋轉軸9表面固定連接有的破碎裝置10進行旋轉,第二電 機11則通過第二連接桿12帶動第一破碎輪13進行旋轉,工作人員在將需要進行破碎的物料從進料口3倒入第一破碎箱2內部,破碎裝置10第一次對物料進行快速破碎處理,處理后的物料由輸料管5進入到第二破碎箱4內部,第一破碎輪13和第二破碎輪15對物料進行第二次破碎,破碎后的物料再從出料管6流出。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