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技術領域,具體講是一種滑彈整理劑反應釜。
背景技術:
現有一種滑彈整理劑反應釜,包括釜體、釜蓋和用于封堵釜體和釜蓋結合部的旋轉式連接件,釜體與旋轉式連接件之間設置有安全聯鎖機構,安全聯鎖機構包括安裝座、活塞和聯鎖桿,安裝座設置于釜體的側壁上,安裝座的下半部分為封閉的腔室,上半部分為安裝室,活塞可上下活動的設置于腔室內,并將腔室隔成上半腔室和下半腔室,下半腔室與釜體的內腔連通,聯鎖桿可上下活動的配合在安裝座上,聯鎖桿的下端伸入腔室與活塞固接,上端穿出安裝座的頂部作為聯鎖端,聯鎖桿上穿套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的下端與固定在聯鎖桿上的升降托板相抵,上端與安裝室的頂部相抵,旋轉式連接件上設置有聯鎖孔,聯鎖孔與聯鎖桿的聯鎖端相對設置,安裝座的側壁上設置有用于驅動聯鎖桿上升的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升降氣缸和連接板,連接板的一端與升降氣缸的活塞連桿固接,另一端上下滑動配合在位于下彈簧墊塊下方的聯鎖桿上。以上滑彈整理劑反應釜,由于設置了安全聯鎖機構,當釜體內余壓未完全卸凈時,釜蓋無法打開,從而可確保操作安全。但是該結構設計的滑彈整理劑反應釜存在以下問題:驅動機構為升降氣缸,升降氣缸是安裝在安裝座的側壁上的,再通過連接板連接活塞連桿與下彈簧墊塊,以此通過活塞連桿的伸出來驅動彈簧墊塊上升,進而驅動聯鎖桿上升插入至聯鎖孔中。由于下彈簧墊塊以及聯鎖桿上升時還需要克服復位彈簧的彈力做功,所以連接板在頂著下彈簧墊塊上升時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而且升降氣缸位于一側,所以連接板受力極不均勻,在工作過程中很容易折彎甚至折斷,需要經常更換維修,使用壽命短。如果一旦連接板出現問題而又沒有得到及時更換維修,聯鎖桿就無法上升鎖住釜蓋,整個安全聯鎖機構就會失效,進而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案由此而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工作穩定可靠、使用壽命長的滑彈整理劑反應釜。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滑彈整理劑反應釜,包括釜體、釜蓋和用于封堵釜體和釜蓋結合部的旋轉式連接件,釜體與旋轉式連接件之間設置有安全聯鎖機構,安全聯鎖機構包括安裝座、活塞和聯鎖桿,安裝座設置于釜體的側壁上,所述安裝座的上半部分為封閉的腔室,下半部分為安裝室,活塞可上下活動的設置于腔室內,并將腔室隔成上半腔室和下半腔室,下半腔室與釜體的內腔連通,聯鎖桿可上下活動的配合在安裝座上,聯鎖桿的下端伸入腔室與活塞固接,上端穿出安裝座的頂部作為聯鎖端,旋轉式連接件上設置有聯鎖孔,聯鎖孔與聯鎖桿的聯鎖端相對設置,聯鎖桿的下端向下延伸伸入安裝室內并固定有升降托板,升降托板的主體關于聯鎖桿的中心軸對稱設置,安裝室內位于聯鎖桿的外周均勻設置有若干導向桿,升降托板可上下滑動地配合在導向桿上,每個導向桿上位于升降托板與安裝室的頂壁之間均穿套有復位彈簧,安裝室內位于升降托板的正下方設置有升降氣缸,升降氣缸的活塞連桿伸出時可頂著升降托板上升。
進一步地,所述旋轉式連接件上設置有凸耳,聯鎖孔位于凸耳上。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滑彈整理劑反應釜,通過對升降氣缸的合理布局,并配合以升降托板以及導向桿,能夠穩定的驅動聯鎖桿上升,升降托板在工作過程中受力均勻,不易折彎,從而確保安全聯鎖機構穩定可靠的工作,同時又可延長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滑彈整理劑反應釜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1、釜體 2、旋轉式連接件 3、釜蓋 4、安裝座 5、上半腔室 6、下半腔室 7、安裝室 8、升降氣缸 9、活塞 10、聯鎖桿 11、復位彈簧 12、聯鎖孔 13、升降托板 14、凸耳 15、連通孔 16、導向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闡述。
如圖1所示:一種滑彈整理劑反應釜,包括釜體1、釜蓋3和用于封堵釜體1和釜蓋3結合部的旋轉式連接件2。本滑彈整理劑反應釜開釜時,需要先將旋轉式連接件2旋轉一定的角度,然后才能打開釜蓋3,本案為專為該類滑彈整理劑反應釜作出的改進。釜體1與旋轉式連接件2之間設置有安全聯鎖機構。安全聯鎖機構包括安裝座4、活塞9和聯鎖桿10,安裝座4設置于釜體1的側壁上。安裝座4的上半部分為封閉的腔室,下半部分為安裝室7。活塞9可上下活動的設置于腔室內,并將腔室隔成上半腔室5和下半腔室6,下半腔室6通過連通孔15與釜體1的內腔連通。聯鎖桿10可上下活動的配合在安裝座4上。聯鎖桿10的下端伸入腔室與活塞9固接,上端穿出安裝座4的頂部作為聯鎖端。聯鎖桿10的下端向下延伸伸入安裝室7內并固定有升降托板13,升降托板13的主體關于聯鎖桿10的中心軸對稱設置。安裝室7內位于聯鎖桿10的外周均勻設置有若干導向桿16,升降托板13可上下滑動地配合在導向桿16上,每個導向桿16上位于升降托板13與安裝室7的頂壁之間均穿套有復位彈簧11。安裝室7內位于升降托板13的正下方設置有升降氣缸8,升降氣缸8的活塞連桿伸出時可頂著升降托板13上升,進而帶動聯鎖桿10一并上升。當聯鎖桿10上升時,復位彈簧11在安裝室7的頂部與升降托板13之間被壓縮。旋轉式連接件2上設置有聯鎖孔12,聯鎖孔12與聯鎖桿10的聯鎖端相對設置,以使聯鎖桿10上升時聯鎖端能插入至聯鎖孔12中鎖住釜蓋3。
本實施例中,旋轉式連接件2上設置有凸耳14,聯鎖孔12位于凸耳14上。
本實用新型滑彈整理劑反應釜,將升降氣缸8設置在升降托板13的正下方,也就是聯鎖桿10的正下方,并配合以導向桿16對升降托板13的導向作用,能夠穩定的驅動聯鎖桿10上升,升降托板13在工作過程中受力均勻,不易折彎,從而確保安全聯鎖機構穩定可靠的工作,同時又可延長使用壽命。
本使用新型滑彈整理劑反應釜工作原理:釜蓋3蓋合后,控制升降氣缸8的活塞連桿伸出,頂著升降托板13上升,進而帶動聯鎖桿10上升,使聯鎖桿10的聯鎖端插入到聯鎖孔12中,此時,復位彈簧11被壓縮。升降托板13在上升的過程中沿著導向桿16滑動,可確保平穩上升而不會發生偏移。當釜體1內通入蒸汽后,控制升降氣缸8的活塞連桿縮回,此時,蒸汽已進入下半腔室6內,蒸汽所形成的壓強將頂住活塞9,使活塞9、聯鎖桿10以及升降托板13無法下降。當釜體1內的余壓未完全卸凈時,聯鎖桿10插入聯鎖孔12中鎖住釜蓋3,釜蓋3因旋轉式連接件2無法轉動而無法打開。當釜體1內的余壓卸凈時,蒸汽所形成的壓強消失,升降托板13、活塞9以及聯鎖桿10在復位彈簧11的作用下下降,升降托板13下降至與升降氣缸8的活塞連桿相抵,聯鎖端從聯鎖孔12中滑出,此時,可轉動旋轉式連接件2,釜蓋3可打開。如此,便能有效避免操作人員的誤操作,保障操作人員的人生安全和設備安全。
以上所述依據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保護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