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凈水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水路板及凈水器。
背景技術:
:目前,凈水器中各個濾芯、控制閥及其他輔助元件均通過連接管或快接頭進行連接,因此,整機內部需要為這些連接管或管接頭預留安裝空間,隨著整機內部的水路越來越復雜,這些連接部件的所需的安裝空間越來越大,如此,一方面,造成漏水風險高,且制造裝配難度大;另一方面,導致整機的體積偏大、不便于用戶安置。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凈水器,旨在解決現有的凈水器難以裝配、漏水風險高、且體積偏大的技術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水路板,用于連接多個濾芯,所述水路板的內部具有水流通道;所述水路板包括頂面、與所述頂面相對的底面,以及位于所述頂面與底面之間的多個側面;所述水路板上設有進水管及至少一個出水管;所述水路板的所述側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貫穿所述底面的凹口,所述凹口用以與所述濾芯的頭部卡接,所述凹口的壁面與所述濾芯的頭部抵接。優選地,所述凹口設置在相鄰兩所述側面的連接處。優選地,每相鄰兩個所述側面延伸面的交線都相互平行。優選地,相鄰兩所述所述側面相互垂直。優選地,所述凹口的壁面設有用以與所述濾芯連接的接口。優選地,所述凹口的壁面與所述側面圓弧過渡連接,以形成供所述濾芯裝入的擴口。優選地,所述凹口的壁面跨接有用以環扣所述濾芯的箍帶。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凈水器,該凈水器包括至少一個濾芯,以及所述水路板,其中,所述水路板包括頂面、與所述頂面相對的底面,以及位于所述頂面與底面之間的多個側面;所述水路板上設有進水管及至少一個出水管;所述水路板的所述側面上開設有至少一個貫穿所述底面的凹口,所述凹口用以與所述濾芯的頭部卡接,所述凹口的壁面與所述濾芯的頭部抵接;所述濾芯的頭部卡接在所述凹口內,所述濾芯與所述水路板的水流通道連通。優選地,所述凈水器還包括外殼,所述水路板及濾芯均安裝在所述外殼內,所述進水管、出水管凸設于所述側面上,所述外殼設有供所述進水管及出水管外露的避位孔。優選地,所述外殼包括殼身及上蓋,所述殼身呈一端敞口設置,所述上蓋蓋合在殼身的敞口處。優選地,所述濾芯為超濾膜濾芯或低壓反滲透濾芯。本實用新型凈水器通過將連接各濾芯的水路集成在水路板中,降低了漏水風險;通過在水路板的側面開設用以卡接濾芯的凹口,在實現水路連接的同時,牢固限位了濾芯,并充分利用了各濾芯之間的空間,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凈水器結構更緊湊、體積小,擴大了用戶安置凈水器的選擇范圍。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凈水器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凈水器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1中凈水器去除外殼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水路板與箍帶的組件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水路板132出水管3箍帶11頂面14凹口4外殼12底面141接口41殼身13側面142擴口42上蓋131進水管2濾芯421避位孔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水路板。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如圖1至圖4所示,該水路板用于連接多個濾芯2,所述水路板的內部具有水流通道,其中,水路板1包括頂面11、與頂面11相對的底面12,以及位于頂面11與底面12之間的多個側面13;水路板1上設有進水管131及至少一個出水管132;水路板1的側面13上開設有至少一個貫穿所述底面12的凹口14,所述凹14口用以與所述濾芯2的頭部卡接,所述凹口14的壁面與所述濾芯2的頭部抵接。在本實施例中,水路板1內部集成有水路,通常由多塊疊合的板圍合形成。水路的層數視具體的安裝空間以及濾芯2的數量而定,常見的一般為雙層或三層。進水管131用于向水路板1輸入原水,至少一個出水管132用于輸出凈水,當出水管132設有兩個時,一般一個用于輸出凈水,另一個用于輸出廢水。凹口14一般呈與濾芯2周面形狀適配的半圓形或拱形,以使凹口14的壁面可以對濾芯2形成夾持或限位作用。濾芯2用以對原水進行過濾凈化,不同的濾芯2一般處于不同的過濾等級,即與不同的過濾等級的水路連接,通常濾芯2被設置成逐級過濾的過濾方式。本實用新型的水路板應用于凈水器是,通過將連接各濾芯2的水路集成在水路板1中,降低了漏水風險;通過在水路板1的側面13開設用以卡接濾芯2的凹口14,在實現水路連接的同時,牢固限位了濾芯2,并充分利用了各濾芯2之間的空間,使得本實用新型的凈水器結構更緊湊、體積小,擴大了用戶安置凈水器的選擇范圍。進一步地,凹口14設置在相鄰兩側面13的連接處。如此,有利于在水路板1的中部形成較大塊的水路區域,降低凹口14的設置對水路區域的擠壓。具體地,濾芯2的周面相切過渡連接,從而使凈水器的俯視橫截面形狀為多邊形,且濾芯2位于多邊形的角部。優選地,每相鄰兩個側面13延伸面的交線都相互平行。如此,凈水器的外形可構成大致的棱柱狀,即各濾芯2的軸向平行,減少彼此的干涉。凈水器的中心更為居中,有利于凈水器放置后的穩固性。進一步地,相鄰兩側面13相互垂直,從而,凈水器的俯視橫截面為矩形,當濾芯2的大小一致時,具體地,凈水器的俯視橫截面為方形。進一步地,凹口14的壁面設有用以與濾芯2連接的接口141。如此,濾芯2可以沿水平方向與水路板1插接,并且可以接口141的插接力進一步地固定濾芯2,限制濾芯2從凹口14中脫出。為了便于將濾芯2橫向卡入凹口14,凹口14的壁面與側面13圓弧過渡連接,以形成供濾芯2裝入的擴口142。為了更進一步地固定濾芯2,凹口14的壁面跨接有用以環扣濾芯2的箍帶3。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凈水器,包括至少一個濾芯2,以及水路板1,所述濾芯2的頭部卡接在所述凹口14內,所述濾芯2與所述水路板1的水流通道連通。該水路板1的具體結構參照上述實施例,由于本凈水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實施例的全部技術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進一步地,該凈水器還包括外殼4,水路板1及濾芯2均安裝在外殼4內,所述進水管131、出水管132凸設于所述側面上,外殼4設有供進水管131及出水管132外露的避位孔421。在本實施例中,外殼4可以對其內部的水路板1及濾芯2提供防護,同時可以進一步地固定或支撐濾芯2。優選地,外殼4包括殼身41及上蓋42,殼身41呈一端敞口設置,上蓋42蓋合在殼身41的敞口處。裝配時,水路板1和濾芯2可以自敞口裝入殼身41,然后在將上蓋42蓋合,完成整機的裝配。進一步地,濾芯2為超濾膜或低壓反滲透濾芯2。在本實施例中,超濾膜濾芯或低壓反滲透濾芯所需的壓力較小,無需使用增壓泵,就可以實現過濾,由此可進一步地減小凈水器整機的體積。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實用新型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