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木質地板生產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木質地板雙面涂膠裝置。
背景技術:
木質地板美觀自然,天然的木材年輪、紋理給人一種回歸自然發璞歸真的的感覺,本身不具有污染源,有益于健康,而且容易加工,質量較輕,便于運輸,保溫性耐久性好,能夠緩和沖擊,不過木質地板容易受潮發霉,較容易磨損,所以木質地板的生產過程中一般都需要打磨涂膠。
傳統的涂膠方式為人工輥涂方式,生產速度慢,而且如果膠水量太少,很難涂抹均勻,而如果膠水量增加,往往會浪費很多膠水。
并且傳統的涂膠一般都對地板單面涂膠,地板的另一面沒有涂膠使得地板使用壽命低下。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以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正是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木質地板雙面涂膠裝置,可以對地板進行雙面涂膠,并且能夠膠水循環利用,涂膠均勻,防止漏涂。
一種木質地板雙面涂膠裝置,包括輸送帶、機架,所述機架頂部設置有高臺,所述高臺上設置有儲膠池和供膠池,所述輸送帶上下端分別設置有上涂輥和下涂輥,所述上涂輥與下涂輥固定在所述機架上,所述下涂輥下端設置有膠水收集池,所述膠水收集池底部設置有膠水泵,所述膠水泵連接有膠水管,所述膠水管連接儲膠池,所述儲膠池連接供膠池,所述供膠池連接供膠管,所述供膠管連接供膠器,所述供膠管上還設置有控制閥。
進一步的,所述輸送帶為滾棒輸送帶,所述輸送帶包括若干滾棒,所述滾棒包括棒體和支撐塊,所訴支撐塊為圓形,固定在所述棒體上。
進一步的,所述儲膠池設置有過濾裝置。
進一步的,所述供膠器包括灑膠板,所述灑膠板與水平面平行,長度大于20mm。
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和有益效果為:高臺上設置有儲膠池和供膠池,在高臺上由工作人員對所述供膠池中的膠水進行檢查和調配,使得膠水的輸出處于最佳狀態,防止了由于膠水質量導致的涂膠不均勻,漏涂,膠層過厚的現象,并且防止雜質混入膠中。
分別設置有上涂輥和下涂輥,實現對地板的雙面涂膠。所述膠水收集池底部設置有膠水泵,膠水泵連接有膠水管通向儲膠池,將參加完對地板涂膠的剩余膠水收集起來,循環利用,降低成本,所述儲膠池設置有過濾裝置,過濾掉儲膠池中膠水中的雜質,膠水由供膠管流入水平放置的灑膠板上,由水平設置的灑膠板中均勻溢出,使得膠水均勻落到所述上涂輥上,防止涂膠不均勻,所述供膠管上還設置有控制閥,方便工作人員控制供膠速度。
綜上,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對地板的雙面涂膠,可以將膠水循環利用,并且有效防止了涂膠不均勻,漏涂,所涂膠水含有雜質等問題。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就行優選地描述,其中,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控制閥的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滾棒的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供膠器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和圖4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木質地板雙面涂膠裝置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木質地板雙面涂膠裝置,包括輸送帶1、機架2,所述機架2頂部設置有高臺3,所述高臺3上設置有儲膠池4和供膠池5,在所述高臺3上由工作人員對所述供膠池5中的膠水進行檢查和調配,使得膠水的輸出處于最佳狀態,防止了由于膠水質量導致的涂膠不均勻,漏涂,膠層過厚的現象,并且防止雜質混入膠中。
所述輸送帶1上下端分別設置有上涂輥6和下涂輥7,所述上涂輥6與下涂輥7固定在所述機架2上,上涂輥6的膠水由供膠器12提供,下涂輥7的膠水由膠水收集池8提供,實現對地板的雙面涂膠。
所述下涂輥7下端設置有膠水收集池8,所述膠水收集池8底部設置有膠水泵9,所述膠水泵9連接有膠水管10,所述膠水管10連接儲膠池4,將參加完對地板涂膠的剩余膠水收集起來,循環利用,降低成本,所述儲膠池4連接供膠池5,所述儲膠池4設置有過濾裝置,過濾掉經過所述儲膠池4中膠水中的雜質,所述供膠池5連接供膠管11,所述供膠管11連接供膠器12所述供膠器12包括灑膠板18,所述灑膠板18與水平面平行,長度大于20mm,膠水由所述供膠管11流入水平放置的灑膠板18上,由水平設置的灑膠板18中均勻溢出,使得膠水均勻落到所述上涂輥6上,防止涂膠不均勻,所述供膠管11上還設置有控制閥13,方便工作人員控制供膠速度。
所述輸送帶1為滾棒輸送帶,所述輸送帶1包括若干滾棒14,所述滾棒14包括棒體15和支撐塊16,所訴支撐塊16為圓形,固定在所述棒體15上,有所述支撐塊16支撐地板,所述棒體15之間出現大的空隙,使得膠水更容易漏下,進入膠水收集池8。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