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輪胎生產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輪胎內腔噴膠機。
背景技術:
汽車輪胎是汽車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的輪胎制造工藝過程中,一般會在輪胎內部加入一層保護層,以增強輪胎的安全性能。現有的技術工藝過程一般熔膠、傳輸膠料、噴料、冷卻。噴料的工藝中,一般是輪胎固定,然后噴頭對輪胎內部進行噴灑膠料。這種噴涂方法很容易造成膠料噴涂不均勻,影響輪胎質量。并且,輪胎噴料后,需要人工移動輪胎到下一個冷卻工序,不僅工作效率低,而且輪胎上尚未完全冷卻定型的高溫膠料很容易對人體造成燙傷。針對現存的問題,有必要提供一種具體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的技術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輪胎內腔噴膠機,具有噴料均勻,自動化程度高等特點,大大提高了輪胎的質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人員工作的安全性。其具體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輪胎內腔噴膠機,包括箱體,箱體內部設有輸料腔、噴料腔,輸料腔與噴料腔之間用輸料通孔連通;輸料腔內設有輸料結構,噴料腔內設有噴淋輔助結構。
噴料腔頂部設有出風機,噴料腔遠離輸料腔的一側設有進風機。
輸料結構包括有滑動裝置、承載臺、加熱桶、熔料桶、過濾器、增壓泵、出料管、攪拌輪、攪拌電機、增壓電機;承載臺通過滑動裝置連接在輸料腔的底面;承載臺的上表面設有加熱桶、過濾器、增壓泵;加熱桶上設有熔料桶;熔料桶從右到左用輸料管道依次連接過濾器、增壓泵、出料管;出料管遠離增壓泵一端設有“y”型雙噴頭;出料管能穿過輸料通孔進入噴料腔;攪拌電機、增壓電機設在承載臺上,攪拌輪設在熔料桶內,增壓電機連接增壓泵的轉動軸,攪拌電機連接攪拌輪的轉動軸。
噴淋輔助結構包括有滾動結構、定位結構、升降臺、第一導桿、第二導桿;滾動結構的端部連接電機;滾動結構上方設有定位結構;滾動結構下方設有升降臺、第一導桿、第二導桿;升降臺設在噴料腔的遠離輸料腔的一側;滾動結構、第一導桿、第二導桿之間相互平行;第一導桿上設有第一氣缸,第一氣缸的活動端上設有限位滾輪;第二導桿上設有第二氣缸,第二氣缸的活動端上設有限位滾輪。
進一步地,滑動裝置包括有底板、第一傳動結構、第二傳動結構,底板設在輸料腔的底面,承載臺設在底板上;底板下表面以及承載臺的下表面均設有導軌槽,底板下表面的導軌槽與輸料腔底面的第一導軌配合連接,底板上表面設有第二導軌,承載臺下表面的導軌槽與第二導軌配合連接;第二導軌與第一導軌垂直;底板與輸料腔內部底面之間設有第一傳動結構;底板與承載臺之間設有第二傳動結構。
進一步地,第一傳動結構包括第一絲桿、第一傳動電機,第一絲桿與第一傳動電機轉軸連接,第一絲桿上還設有第一移動塊;第一絲桿與第一傳動電機設在輸料腔內底面,第一移動塊連接在底板上;第二傳動結構包括第二絲桿、第二傳動電機,第二絲桿與第二傳動電機轉軸連接,第二絲桿上還設有第二移動塊;第二絲桿與第二傳動電機設在底板上,第二移動塊連接承載臺。
進一步地,定位結構為兩組對稱的定位輪,定位輪為長軸狀,定位輪與滾動結構垂直,定位輪設在滾動結構端部的上方;進風機設在定位輪上方。
進一步地,升降臺包括有固定座、升降氣缸、升降板,固定座與噴料腔遠離輸料腔的一側連接,升降氣缸的固定端設在固定座上,升降氣缸活動端與升降板連接。
進一步地,滾動結構包括兩個平行的滾軸,滾軸與定位輪垂直;滾軸兩端與噴料腔兩側連接;其中一個滾軸端部連接有電機;滾軸、第一導桿、第二導桿之間相互平行。
進一步地,“y”型雙噴頭的兩個噴頭之間的夾角為85-120度。
進一步地,加熱桶的上表面設有凹口、進油管,熔料桶設在凹口內。
進一步地,加熱桶的上表面設有凹口、進油管,加熱桶表面的凹口為熔料桶。
進一步地,加熱桶、過濾器、增壓泵、出料管內均設有加熱棒以及溫度感應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利用油加熱,膠料加熱均勻;在過濾器、增壓泵、出料管內設置加熱棒,物料傳輸溫度恒定;采用y型雙噴頭,并且在噴涂膠料過程中,輪胎保持轉動,噴涂均勻;設有過濾器,能過濾膠料中的雜質;噴料過程自動化程度高。本發明能大大提高輪胎的質量與工作效率,提高工作人員操作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俯視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工作狀態1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的工作狀態2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技術手段以及所達到的具體目的、功能,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輪胎內腔噴膠機,包括箱體,箱體內部設有輸料腔2、噴料腔1,輸料腔2與噴料腔1之間用輸料通孔連通;輸料腔2內設有輸料結構,噴料腔1內設有噴淋輔助結構。
噴料腔1頂部設有出風機19,噴料腔1遠離輸料腔2的一側設有進風機18。
輸料結構包括有滑動裝置、承載臺21、加熱桶22、熔料桶23、過濾器24、增壓泵25、出料管26、攪拌輪231、攪拌電機、增壓電機;滑動裝置包括有底板36、第一傳動結構、第二傳動結構,底板36下表面以及承載臺21的下表面均設有導軌槽,底板36下表面的導軌槽與輸料腔2底面的第一導軌31配合連接,底板36上表面設有第二導軌32,承載臺21下表面的導軌槽與第二導軌32配合連接;第二導軌32與第一導軌31垂直;底板36與輸料腔2內部底面之間通過第一傳動結構連接;底板36與承載臺21之間通過第二傳動結構連接。第一傳動結構包括第一絲桿35、第一傳動電機,第一絲桿35與第一傳動電機轉軸連接,第一絲桿35上還設有第一移動塊33。第一絲桿35與第一傳動電機固定連接在輸料腔2底面,第一絲桿35與第一導軌31平行。第一移動塊33連接在底板36上。第二傳動結構包括第二絲桿34、第二傳動電機,第二絲桿34與第二傳動電機轉軸連接,第二絲桿34上還設有第二移動塊;第二絲桿34與第二傳動電機固定連接在底板36上,第二絲桿34與第二導軌32平行。第二移動塊連接承載臺21。第一傳動結構與第二傳動結構帶動底板36與承載臺21,從而使承載臺21能夠相對于輸料腔2做前后左右的移動。
承載臺2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加熱桶22、過濾器24、增壓泵25;加熱桶22內設有加熱棒以及溫度感應器。過濾器24的作用是過濾熔融狀態的膠料中的雜質,防止雜質堵塞輸料管道,還能提高輪胎5的質量。加熱桶22呈空心形狀,加熱桶22有一個進油管221,進油管不僅有進油的作用,還能保持加熱桶內氣壓不變,防止加熱時候發生爆炸。加熱桶22的表面有凹口,熔料桶23設在凹口內。油從進油管221進入加熱桶22,通過加熱棒對油進行加熱,然后油的熱量傳到熔料桶23,對膠料進行加熱。優選地,熔料桶23與加熱桶22連為一體,加熱桶22的凹口部分就是熔料桶23。熔料桶23從右到左用輸料管道依次連接過濾器24、增壓泵25、出料管26。出料管26遠離增壓泵25一端設有“y”型雙噴頭261。“y”型雙噴頭261的兩個噴頭之間的夾角為85-120,優選地,夾角為105度。
承載臺21為空架形狀,承載臺21內固定連接有攪拌電機、增壓電機,鏈條穿過承載臺表面的開孔連接增壓電機的轉動軸與增壓泵25的轉動軸。增壓泵25的作用是給輸料過程以及噴料過程提供夠動力。攪拌輪231設在熔料桶23內,攪拌輪231的作用是使膠料加熱均勻,幫助膠料融化。攪拌輪231的轉動軸伸出加熱桶22外面,鏈條穿過承載臺表面的開孔連接攪拌電機的轉動軸與攪拌輪231的轉動軸。過濾器24、增壓泵25、出料管26內均設有加熱棒以及溫度感應器,可以感知溫度并保持溫度恒定。
噴淋輔助結構包括有滾動結構、定位結構、升降臺13、第一導桿14、第二導桿15;定位結構為兩組對稱的定位輪12,定位輪12為長軸狀,定位輪12與滾動結構垂直并且位于滾動結構的兩端部上方,定位輪12固定連接在噴料腔1的側邊。滾動結構包括兩個平行的滾軸11,其中一個滾軸11端部連接有電機。帶電機的滾軸11的表面有粗糙的條紋,作用是增大滾軸與輪胎的摩擦力,更好的帶動輪胎。
滾軸11兩端、第一導桿14兩端、第二導桿15兩端分別與噴料腔1的兩側邊連接。滾軸11、第一導桿14、第二導桿15之間相互平行。第一導桿14上設有第一氣缸141,第一氣缸141的活動端上設有限位滾輪。第一氣缸141能在第一導桿14上左右移動,其作用是把輪胎5從出料管26附近推到進風機18附近,進行冷卻。第一氣缸141活動端上的限位滾輪與遠離輸料腔的兩個定位輪12組成一個限定結構。第二導桿15上設有第二氣缸151,第二氣缸151能在第二導桿15上左右移動,其作用是根據不同類型的輪胎來調節第二氣缸151與輸料腔2一側的距離。第二氣缸151活動端上的限位滾輪與靠近輸料腔的兩個定位輪12組成一個限定結構,限定輪胎5位置。定位輪12以及限位滾輪可以轉動,在限定輪胎5位置的同時,減少輪胎5與限定結構之間的摩擦,增強輪胎5轉動的穩定性。
升降臺13包括有固定座、升降氣缸、升降板,固定座與噴料腔1遠離輸料腔2的一側連接,升降氣缸的固定端連接在固定座上,升降氣缸活動端與升降板連接。氣缸帶動升降板,使升降板做上下移動。升降板上有一個能與第一氣缸141配合的缺口。
本發明工作過程:
1、往熔料桶23加入膠料,往加熱桶22內加入油并對油進行加熱。通過加熱桶22把物料加熱到一定溫度,優選的為230攝氏度,使加料融化。攪拌輪231攪拌,加快膠料熔化。然后在增壓泵25的帶動下,類液體的膠料通過管道流進過濾器24,過濾掉雜質,再通過增壓泵25進入出料管26。
2、把輪胎5放到滾軸11上,輪胎5靠近輸料腔2的一側。
3、第二氣缸151的活動端升起,然后調節第二氣缸151在第二導桿15上的位置,使第二氣缸151的活動端靠近或者貼合輪胎5的側邊。第二氣缸151活動端與靠近輸料倉2一側的兩個定位輪12把輪胎5固定。
4、承載臺21移動,使出料管26穿過輸料通孔后進入噴料腔1,并且調整出料管26的位置,使y型雙噴頭261在輪胎5內腔上方附近。
5、滾軸11帶動輪胎5轉動,出料管26噴料。y型雙噴頭261把膠料噴到輪胎5的內部兩側邊,然后在輪胎5轉動離心力的作用下,膠料沿著輪胎5內側弧形面,從輪胎5內兩側面匯合到輪胎5內側中間部分,這樣就能把膠料均勻涂滿輪胎5內側面。在輪胎5轉動的同時,第二氣缸151活動端的限位滾輪與兩個定位輪12會跟著轉動,這樣就能在限定輪胎5的同時,還能減少輪胎與第二氣缸151活動端、定位輪12之間的摩擦。
6、第一氣缸初141始位置在靠近輸料腔2的一側。噴料完成后,第一氣缸141的活動端升起,此時第一氣缸141的活動端在輪胎5的右側。然后第一氣缸141在第一導桿14上的從右移動到左,把輪胎5推到噴料腔1左側,并且第一氣缸141的活動端與噴料腔1左側的定位輪12共同限定輪胎5。在移動的過程中,輪胎5是保持轉動的。
7、輪胎5限定在噴料腔1左側后,輪胎5繼續轉動,進風機18吹風,對輪胎5進行冷卻16分鐘。
8、等到冷卻完成后,升降臺13的升降板上升,把輪胎5頂起,然后人工取出輪胎。第一氣缸141的活動端下降,然后移回到噴料腔1右側的初始位置。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