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供氣式粉煤灰多級浮選分離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利用粉煤灰制造活性炭,更具體地講,本發明涉及一種自供氣式粉煤灰多級浮選分離系統。
背景技術:
粉煤灰是我國當前排量較大的工業廢渣之一,現階段我國年排渣量已達3000萬噸。隨著電力工業的發展,燃煤電廠的粉煤灰排放量逐年增加。粉煤灰中含有大量未燃燒的碳顆粒,經浮選后,可用作制造活性炭的原料。中國專利200810031474. 7公開了一種粉煤灰專用浮選柱,在浮選柱筒體頂部裝有礦漿分配器,筒體內設多段鼓泡板,筒體下部設多點旋流裝置和多點尾灰溢流孔,礦漿分配器周圍裝置礦漿分配管,筒體周邊裝置循環 管道,循環管道上端與礦漿分配管連接連通, 下端與旋流裝置連接連通,礦漿分配管接口和進出料口分別連接循環泵兩端,在浮選柱上部還裝有高碳灰均衡溢流板及高碳灰溢流收集口,尾灰溢流孔通過管道連接安裝有尾灰自動調節箱。中國專利200920064391. 8公開了一種循環流化床鍋爐粉煤灰專用浮選柱,在頂部裝有礦漿分配器,內設多段鼓泡板,下部設多點旋流裝置,底部連接安裝錐形尾灰收集槽,礦漿分配器周圍裝置礦漿分配管,周邊裝置循環管道,礦漿分配管連接循環泵,在浮選柱上部還裝有高碳灰均衡溢流板及收集口,錐形尾灰收集槽其底端連接的尾灰管道連接至尾灰自動調節箱。中國專利200920261379. 6公開了一種垃圾微波裂解生產活性炭使用的攪拌浮選設備;該攪拌浮選設備包括機體部分F、動力部分G和攪拌浮選部分H。機體部分F包括 攪拌浮選缸、機架、浮選物出口和混合物出口,動力部分G包括攪拌浮選電機和攪拌浮選軸,攪拌浮選電機固定設置在所述的機架上,攪拌浮選電機與攪拌浮選軸連接。攪拌浮選部分H包括攪拌葉片和浮選葉片,攪拌葉片固定設置在所述的攪拌浮選軸底部,浮選葉片固定設置在所述的攪拌浮選軸上部。中國專利200920063583. 7公開了一種用粉煤灰制取活性炭的新設備,包括依次連接的粉煤灰原灰進灰斗、電子計量秤、箱式沖灰器、礦漿預處理器、第一級浮選柱、第二級浮選柱、第一濃縮機、第一過濾機、第一烘干機、活性炭專用磨、油水分離器、第二烘干機;礦漿預處理器和第二級浮選柱還連接有分散劑及復合浮選劑的自動加藥機,活性炭專用磨還連接有高壓蒸汽管道。中國專利200820046239. 2公開了一種粉煤灰浮選炭生產裝置,粉煤灰浮選炭生產裝置包括可對粉煤灰粒度進行篩選的篩分模塊、攪拌模塊,可把精煤和尾灰分離的浮選模塊、脫水模塊以及把以上模塊依次有機聯系成整體的輸送機構。上述技術方案的缺點是1、需要在浮選分離裝置或浮選分離系統內設置單獨的噴氣裝置,增加了制造成本;2、浮選產物的灰分含量高。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點,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不需要單獨的噴氣裝置的浮選分離系統。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供氣式粉煤灰多級浮選分離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兩個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該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筒體、 位于筒體內的浮選板、分配裝置、循環裝置、溢流收集段、尾灰收集段;其中,浮選板上有多個孔;該浮選板的作用有兩個一是使具有不同浮力的不同物料分層;二是通過浮選板上的孔的孔徑限制氣泡的大小。浮選板上的孔的孔徑為0.5厘米-5厘米,浮選板可為金屬、各種塑料或其它材料制成,其具體可為單層或多層,優選為間隔設置的多層,例如2-5層,以利于將筒體內的物料分成多層,使比重較大的灰分沉到底層,使含碳量較高的顆粒浮到頂層。溢流收集段位于筒體的上段的外部,其底端低于筒體的頂端,用于收集從浮選段溢流出的顆粒物,溢流收集段的底端設有出料口 ;例如,溢流收集段可為底板上有孔的圓柱形容器,筒體的頂端從其底板上的孔穿出,這樣,筒體內浮選出的顆粒物不斷地向上 堆積, 就越過筒壁流進溢流收集段內;又如,筒體的頂部外壁上設有溢流孔或溢流管,溢流收集段為位于該溢流孔或溢流管下方的容器;尾灰收集段位于所述筒體的底端,其設有尾灰出口 ;分配裝置位于溢流收集段上方,其為下部或底端設置有多條分配管道的容器;分配管道的末端可位于頂層浮選板的上方,也可以位于任意一層浮選板之下;循環裝置包括循環管道及與位于循環管道上的循環泵;循環管道設有文丘里管結構,并在對應于文丘里管結構、形成負壓的循環管道側壁處,設置有補氣裝置,例如,該補氣裝置可包括補氣口及連接于該補氣口的補氣管,并在補氣管的末端設有用于遮擋雨水的擋雨帽;其中,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出料口通過出料管道與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相連通。這里的文丘里管結構為制造成文丘里管一樣的結構,例如,包括圓形入口部分、漸縮部分、圓筒形喉部和漸擴部分。本發明中,利用文丘里管的異形結構使流經該管流體的速度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差壓,并通過補氣裝置使外部的氣體進入循環管道,并隨著物料一起進入筒體內,從而在筒體內形成氣泡,避免了設置單獨的供氣裝置,節省了設備的制造成本。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粉煤灰的主要成分為碳顆粒及灰分。加入浮選劑和/或捕收劑和/或其它助劑后,粉煤灰中的顆粒與氣泡接觸、碰撞,可浮性好的碳顆粒選擇性地粘附于氣泡,并被攜帶上升,實現浮選。而可浮性差的灰分則向下沉。本發明的工作流程可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浮選分離裝置內的第一階段和在第二浮選分離裝置內的第二階段。其中第一階段為(以下部件均屬于第一浮選分離裝置)分配裝置內的粉煤灰原料和浮選劑的混合物經位于分配裝置下部或底端的多條分配管道進入筒體內,落到頂層的浮選板上。然后向下穿過層層浮選板,到達筒體的底部,進入循環管道,并從循環管道重新回到筒體內。循環管道內的文丘里管結構產生負壓,使外部的氣體從補氣口進入循環管道,并隨著物料一起進入筒體內,從而在筒體內形成氣泡。碳顆粒在浮選劑的作用下粘附于氣泡,四散漂浮并向上運動,順利通過各層浮選板上的孔,落到最上層的浮選板上,實現碳顆粒的浮選。可浮性差的灰分則未通過浮選板浮選,落到尾灰收集段。浮選出的碳顆粒被收集到溢流收集層內,并從出料口經出料管道進入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內,開始了浮選的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的是以第一階段浮選出的碳顆粒作為原料進一步浮選,以制造含碳量更高的顆粒。其流程與第一階段類似,具體為(以下部件均屬于第二浮選分離裝置) 分配裝置內的粉煤灰原料和浮選劑的混合物經位于分配裝置下部或底端的多條分配管道進入筒體內,落到頂層的浮選板上。然后向下穿過層層浮選板,到達筒體的底部,進入循環管道,并從循環管道重新回到筒體內。循環管道內的文丘里管結構產生負壓,使外部的氣體從補氣口進入循環管道,并隨著物料一起進入筒體內,從而在筒體內形成氣泡。碳顆粒在浮選劑的作用下粘附于氣泡,四散漂浮并向上運動,順利通過各層浮選板上的孔,落到最上層的浮選板上,實現碳顆粒的浮選。浮選出的碳顆粒被收集到溢流收集層內,可浮性差的灰分則未通過浮選板浮選,落到尾灰收集段。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第一浮選分離裝置還包括儲料裝置,該儲料裝置的下部或底端設有送料管道,該送料管道通向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待浮選的粉煤灰在儲料裝置里添加浮選劑、捕收劑等化學藥劑,然后經位于儲料裝置的下部或底端的送料管道進入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該儲料裝置內可設有攪拌裝置,用于將粉煤灰原料漿和浮選劑充分攪拌。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第二浮選分離裝置還包括儲料裝置,該儲料裝置的下部或底端設有送料管道,該送料管道通向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出料口連接出料管道,該出料管道通向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儲料裝置。設置該儲料裝置的目的在于,在該儲料裝置內向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浮選產物中添加浮選劑、捕收劑等化學藥劑,以利于進行第二級浮選。類似地,該儲料裝置內可設有攪拌裝置。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上述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內,循環管道包括物料收集段、物料泵送段、物料補氣段;筒體的側壁連接物料收集段,物料收集段連接物料泵送段,物料泵送段連接物料補氣段,物料補氣段連接至筒體的側壁;循環泵設置于物料泵送段。筒體內的物料在循環泵的抽吸作用下,從筒體進入物料收集段,然后經物料泵送段進入物料補氣段,最后從物料補氣段回到筒體內。具體而言,物料收集段和物料補氣段與筒體側壁的連接點均位于底層浮選板的下方。物料補氣段設有文丘里管結構,補氣裝置為一端連接物料補氣段、另一端開口的補氣管。這樣,外部的氣體從補氣管進入,并隨著物料補氣段內的物料進入筒體,即物料循環了一周回到筒體以后,向筒體內帶進了外部的氣體。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上述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內,循環管道還包括物料分流段,該物料分流段可為,例如,水平設置的圓環狀,物料補氣段通過該物料分流段連接于物料泵送段。另外,連接于該物料分流段的物料補氣段可為多條,物料泵送段內的物料先進入物料分流段,然后從物料分流段進入各條物料補氣段。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上述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內,尾灰收集段為尖端向下的錐斗狀,尾灰出口位于其底部的尖端處。尾灰出口連接尾灰管道,例如,該尾灰管道的末端的高度位于頂層浮選板之上。進一步地,尾灰管道的末端設有調節浮選分離裝置內液面高度的液面調節裝置,該液面調節裝置具體可包括插在尾灰管道內的細管,該細管的外徑和尾灰管道的內徑一致,該細管上部的側壁上設有多個孔;連接于細管并能調整細管高度的絲桿。其中,絲桿可以固定連接于細管的側壁或其封蓋上。尾灰管道內的尾灰從細管側壁上的孔流出,通過調節細管側壁上孔的高度,可以調節浮選分離裝置內的液面高度。具體而言,絲桿上設有旋柄,通過旋轉旋柄使絲桿轉動, 從而帶動插在尾灰管道內的細管上下運動。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上述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還包括尾灰箱,尾灰箱位于尾灰管道的末端,且套在尾灰管道之外,尾灰箱的下部或底端開有排灰口。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筒體為圓筒或方筒。方筒的拐角處能形成反射,而圓筒內的顆粒及氣泡的分布更加均勻。另外,筒體內尾灰收集段的上方可以設置過濾板,以減緩物料的下行速度。
根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方式,每一浮選分離裝置還包括位于筒壁上的物理分離裝置。通過設置物理分離裝置,有效地打破碳顆粒與灰分之間的結合,大大提高了碳的浮選率。該物理分離裝置具體可為超聲分離裝置或超聲破散裝置,通過發射超聲波提高碳顆粒和灰分的剝離,例如,形成粒度達一萬目的超細的碳顆粒。具體而言,該超聲分離裝置或超聲破散裝置包括超聲波發射器及配套的輔助裝置。另外,每一浮選分離裝置也可設置動力驅動的供氣裝置,以提供自供氣以外的外供氣,例如,該供氣裝置可包括鼓風機及連接于該鼓風機的通向浮選分離裝置內的送氣管道。本發明的第一浮選分離裝置可有一個或多個,例如3-5個;第二浮選分離裝置可有一個;多個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出料口均通過出料管道與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相連通,即多個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浮選產物進入第二浮選分離裝置進行再次浮選,以提高最終浮選產物的含碳量。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文丘里管的異形結構使流經該管流體的速度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差壓,并通過補氣裝置使外部的氣體進入循環管道,并隨著物料一起進入筒體內,從而在筒體內形成氣泡,避免了設置單獨的供氣裝置,節省了設備的制造成本;2、通過設置兩個以上浮選分離裝置,提高了最終浮選產物的含碳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的實施例1中的液面調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1包括兩個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其中,第一浮選分離裝置包括儲料裝置8、分配裝置1、豎直設置的筒體2、溢流收集段3、尾灰收集段4、多層浮選板5、循環裝置6、尾灰箱7、液面調節裝置9。其中,儲料裝置8內設有攪拌裝置801,用于將粉煤灰原料漿和浮選劑充分攪拌。 儲料裝置8的下部設有送料管道802,送料管道802上設有渣漿泵803,該送料管道802通向分配裝置1。筒體2內設有間隔設置的多層浮選板5 (例如3層)。溢流收集段3位于筒體2上段的外部,且筒體2的頂端位于溢流收集段3的頂端和底端之間;溢流收集段3的底端設有出料口 301。出料口 301連接出料管道302,出料管道302上設有渣漿泵303。 尾灰收集段4位于筒體2底部,其為尖端向下的錐斗狀,其底部的尖端處設有尾灰出口 401。尾灰出口 401連接尾灰管道402,該尾灰管道402的末端的高度位于頂層浮選板 5之上,以調整浮選分離裝置內的液面高度。尾灰管道402的末端設有液面調節裝置9(如圖2所示),液面調節裝置9包括插在尾灰管道402內的細管901、固定連接于細管901頂端的封蓋903、固定連接于封蓋903頂端的絲桿904,其中細管901的外徑和尾灰管道402 的內徑一致,且細管901上部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長孔902 ;絲桿904上設有旋柄905,通過旋轉旋柄905使絲桿904轉動,從而帶動插在尾灰管道402內的細管901上下運動,通過調節尾灰流出的長孔902的高度調節筒體2內的液面。尾灰箱7位于尾灰管道402的末端,且套在尾灰管道402之外,尾灰箱7的下部開有排灰口 701。分配裝置1為下部設置有多條(例如4條)分配管道103的容器,其位于溢流收集段3上方,分配管道103的末端位于頂層浮選板5的上方;分配裝置2上設有進料口 102, 送料管道802的另一端連接到該進料口 102。循環裝置6包括物料收集段61、物料泵送段62、物料分流段63、物料補氣段64。其中,物料收集段61包括多條(例如4條)出料段611及收集段612。該多條出料段611的一端均連接于筒體2的側壁,且連接點位于底層浮選板5的下方,另一端均連接于收集段612。收集段612為豎直設置的半圓環狀。物料泵送段62的一端連接收集段612 ;循環泵621位于該物料泵送段62上。物料泵送段62的另一端連接物料分流段63,該物料分流段63為水平設置的圓環狀。物料補氣段64有多條(例如4條),該多條物料補氣段64的一端均連接于物料泵送段62,另一端均連接于筒體2的側壁,且連接點位于底層浮選板5的下方。每條物料補氣段64內均設有文丘里管結構641,每條物料補氣段64的側壁、對應于文丘里管結構641形成負壓的位置設有補氣裝置,該補氣裝置包括補氣口及連接于該補氣口的補氣管642。第二浮選分離裝置包括分配裝置1’、豎直設置的筒體2’、溢流收集段3’、尾灰收集段4’、多層浮選板5’、循環裝置6’、尾灰箱7’、液面調節裝置。
其中,筒體2’內設有間隔設置的多層浮選板5’ (例如3層)。
溢流收集段3’位于筒體2’上段的外部,且筒體2’的頂端位于溢流收集段3’的頂端和底端之間;溢流收集段3’的底端設有出料口 301’。尾灰收集段4’位于筒體2’底部,其為尖端向下的錐斗狀,其底部的尖端處設有尾灰出口 401,。尾灰出口 401,連接尾灰管道402,,該尾灰管道402,的末端的高度位于頂層浮選板5’之上,以調整浮選分離裝置內的液面高度。尾灰管道402’的末端設有液面調節裝置(圖中未示),液面調節裝置包括插在尾灰管道402’內的細管、固定連接于細管頂端的封蓋、固定連接于封蓋頂端的絲桿,其中細管的外徑和尾灰管道402’的內徑一致,且細管上部的側壁上設有多個長孔;絲桿上設有旋柄,通過旋轉旋柄使絲桿轉動,從而帶動插在尾灰管道402’內的細管上下運動。進而調節筒體2’內的液面。尾灰箱7,位于尾灰管道402,的末端,且套在尾灰管道402,之外,尾灰箱7,的下部開有排灰口 701,。分配裝置1’為下部設置有多條(例如4條)分配管道103’的容器,其位于溢流收集段3’上方,分配管道103’的末端位于頂層浮選板5’的上方;分配裝置2’上設有進料口 102’,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出料管道302的另一端連接到該進料口 102’。循環裝置6’包括物料收集段61’、物料泵送段62’、物料分流段63’、物料補氣段 64,。其中,物料收集段61,包括多條(例如4條)出料段611,及收集段612,。該多條出料段611’的一端均連接于筒體2’的側壁,且連接點位于底層浮選板5’的下方,另一端均連接于收集段612’。收集段612’為豎直設置的半圓環狀。物料泵送段62,的一端連接收集段612’ ;循環泵621’位于該物料泵送段62’上。物料泵送段62’的另一端連接物料分流段63’,該物料分流段63’為水平設置的圓環狀。物料補氣段64’有多條(例如4條),該多條物料補氣段64’的一端均連接于物料泵送段62’,另一端均連接于筒體2’的側壁,且連接點位于底層浮選板5’的下方。每條物料補氣段64’內均設有文丘里管結構641’,每條物料補氣段64’的側壁、對應于文丘里管結構641’形成負壓的位置設有補氣裝置,該補氣裝置包括補氣口及連接于該補氣口的補氣管642’。實施例2如圖3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2與實施例1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第二浮選分離裝置還包括儲料裝置8’,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出料管道302通向該儲料裝置8,。儲料裝置 8,內設有攪拌裝置801’,儲料裝置8’的下部設有送料管道802’,送料管道802’上設有渣漿泵803,,該送料管道802,連接到分配裝置1,的進料口 102,。實施例3如圖4所示,本發明的實施例3與實施例2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第一浮選分離裝置和第二浮選分離裝置均不設置尾灰管道、液面調節裝置、尾灰箱。實施例4本發明的實施例4與實施例1相似,其不同之處在于1、第一浮選分離裝置有三個,該三個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出料口均通過出料管道連接到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2、每一浮選分離裝置中,分配管道的數目為6條;3、每一浮選分離裝置中,浮選板的數目為4層;4、每一浮選分離裝置中,出料段的數目為6條;5、每一浮選分離裝置中,物料補氣段有8條;6、每一浮選分離裝置中,分配管道的底端位于頂層浮選板之下。
雖然本發明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實施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發明范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改進,即凡是依照本發明所做 的同等改進,應為本發明的發明范圍所涵蓋。
權利要求
1.一種自供氣式粉煤灰多級浮選分離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兩個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所述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筒體、位于所述筒體內的浮選板、分配裝置、循環裝置、溢流收集段和尾灰收集段;其中,所述的溢流收集段設置于所述筒體的上段的外部,其底端設有出料口 ;所述的尾灰收集段設置于所述筒體的底端,其設有尾灰出口 ;所述的分配裝置位于所述溢流收集段上方,其為下部或底端設置有多條分配管道的容器;以及所述的循環裝置包括循環管道及與位于所述循環管道上的循環泵;所述循環管道設有文丘里管結構,并在對應于文丘里管結構、形成負壓的循環管道側壁處,設置有補氣裝置;其中,所述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出料口通過出料管道與所述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相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選分離系統,其中,所述第一浮選分離裝置還包括儲料裝置, 所述儲料裝置的下部或底端設有送料管道,該送料管道通向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選分離系統,其中,所述第二浮選分離裝置還包括儲料裝置, 所述儲料裝置的下部或底端設有送料管道,該送料管道通向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出料口連接出料管道,該出料管道通向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儲料直ο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選分離系統,其中,所述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內,所述的循環管道包括物料收集段、物料泵送段和物料補氣段;其中,所述筒體的側壁連接所述物料收集段,所述物料收集段連接所述物料泵送段,所述物料泵送段連接所述物料補氣段,所述物料補氣段連接至所述筒體的側壁;所述循環泵設置于所述物料泵送段;所述物料補氣段內設所述的文丘里管結構;所述的補氣裝置為一端連接所述物料補氣段、另一端開口的補氣管。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浮選分離系統,其中,所述循環管道還包括物料分流段,所述物料補氣段通過所述物料分流段連接于所述物料泵送段。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浮選分離系統,其中,所述的物料補氣段有多條,所述的多條物料補氣段的另一端連接于所述物料分流段。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浮選分離系統,其中,所述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內,所述尾灰收集段為尖端向下的錐斗狀,所述尾灰出口位于其底部的尖端處。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浮選分離系統,其中,所述尾灰出口連接尾灰管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浮選分離系統,其中,所述尾灰管道的末端設有調節浮選分離裝置內液面高度的液面調節裝置;所述液面調節裝置包括插在尾灰管道內的細管,該細管的外徑和尾灰管道的內徑一致,該細管上部的側壁上設有多個孔;連接于所述細管并能調整其高度的絲桿。
10.如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浮選分離系統,其中,每一所述浮選分離裝置內還包括尾灰箱,所述尾灰箱位于尾灰管道的末端,且套在尾灰管道之外,所述尾灰箱的下部或底端開有排灰口。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自供氣式粉煤灰多級浮選分離系統,該系統包括至少兩個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該自供氣式浮選分離裝置包括豎直設置的筒體、浮選板、分配裝置、循環裝置、溢流收集段、尾灰收集段;其中,循環管道設有文丘里管結構。其中,第一浮選分離裝置的出料口通過出料管道與第二浮選分離裝置的分配裝置相連通。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利用文丘里管的異形結構使流經該管流體的速度發生變化從而產生差壓,并通過補氣裝置使外部的氣體進入循環管道,并隨著物料一起進入筒體內,從而在筒體內形成氣泡,避免了設置單獨的供氣裝置,節省了設備的制造成本;2、通過設置兩個以上浮選分離裝置,提高了最終浮選產物的含碳量。
文檔編號B03D1/14GK102319637SQ201110185140
公開日2012年1月18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4日
發明者許閩清 申請人:福建省龍巖龍能粉煤灰綜合利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