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發明涉及含有特定的二硫化鎢粉末的潤滑脂組合物及密封有該潤滑脂組合物的軸承。
背景技術:用于交流發電機、汽車空調器用電磁離合器、中間滑輪和電風扇馬達等汽車電裝部件、發動機的輔助設備等的軸承,在高溫、高速、高負荷和振動環境等嚴酷環境中使用。在這樣的嚴酷環境中使用的軸承的固定圈中,確認到在理論上推定的計算壽命的1/10以下那樣極短時間內發生剝離的問題。作為此種剝離的主要原因,可列舉:嚴酷環境中使用的潤滑脂、因潤滑脂中的水分的劣化而產生的氫等直接作用于軸承的滾動體和固定圈之間的滾動接觸表面(鋼面),從而導致鋼的組織變化。此外,產生該氫的原因已知有由使用軸承而產生的靜電而導致潤滑脂、潤滑脂中的水分的分解。因此,報道有以解決此類問題為目的的潤滑脂。例如,專利文獻1和2中公開了通過制成含有規定極壓添加劑的潤滑脂來提高潤滑脂的耐摩耗性的方案,但是并未考慮到提高潤滑脂的導電性。此外,專利文獻3和4中公開了含有規定金屬粉末的潤滑脂,但是并未公開有關通過使金屬粉末的平均粒徑為規定范圍從而提高潤滑脂的導電性的方案。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第3512183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專利第4102627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07-46753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2008-266424號公報
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潤滑脂組合物,其通過含有具有規定平均粒徑的二硫化鎢粉末,從而使導電性特別優異,因此能夠迅速地除去在軸承的使用中產生的靜電。本發明的潤滑脂組合物含有基礎油、增稠劑及二硫化鎢粉末,其中,二硫化鎢粉末的平均粒徑為0.5~5.0μm,相對于基礎油和增稠劑的總含量100質量份,二硫化鎢粉末的含量為2.0~4.0質量份。優選的是,該組合物相對于基礎油和增稠劑的總含量100質量份,還含有0.1~0.5質量份的平均粒徑0.5~2.0μm的鎢粉末。此外,本發明的軸承的特征在于,密封有上述的潤滑脂組合物而成。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維持耐摩耗性、極壓性和聲學特性并且導電性特別優異的潤滑脂組合物。此外,通過制成密封有該潤滑脂組合物的軸承,從而能夠迅速地除去因軸承的使用而產生的靜電,由此能夠提供滾動接觸表面的剝離受到抑制且長壽命的軸承。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中使用的導電性測定裝置系統的概略圖。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的潤滑脂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基礎油、增稠劑及二硫化鎢粉末,其中,二硫化鎢粉末的平均粒徑為0.5~5.0μm,相對于基礎油和增稠劑的總含量100質量份,二硫化鎢粉末的含量為2.0~4.0質量份。作為上述基礎油,只要是潤滑脂組合物中使用的通常的基礎油,則沒有特別的限定,可以使用下列各項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例如通過適當組合減壓蒸餾、溶劑脫瀝青、溶劑萃取、氫解、溶劑脫蠟、硫酸洗滌、粘土精制和加氫精制等處理而從原油中精制的礦物油;例如癸二酸二丁酯、癸二酸二-2-乙基己酯、己二酸二辛酯、己二酸二異癸酯、己二酸雙十三烷基酯、戊二酸雙十三烷基酯、蓖麻油酸甲基乙?;サ榷ハ岛铣捎?;例如偏苯三酸三辛酯、偏苯三酸三癸酯、均苯四酸四辛酯等芳香族酯系合成油;例如三羥甲基丙烷辛酸酯、三羥甲基丙烷壬酸酯、季戊四醇-2-乙基己酸酯、季戊四醇壬酸酯等多元醇酯系合成油;例如作為多元醇與二元酸和一元酸的混合脂肪酸的低聚酯的合成酯油等酯系合成油;例如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單醚、聚丙二醇單醚等聚二醇系合成油;例如單烷基三苯基醚、烷基二苯基醚、二烷基二苯基醚、五苯基醚、四苯基醚、單烷基四苯基醚、二烷基四苯基醚等苯基醚系合成油;例如正鏈烷烴、異鏈烷烴、聚丁烯、聚異丁烯、1-癸烯低聚物或1-癸烯與乙烯的共聚低聚物等聚-α-烯烴或它們的加氫物等合成烴油;例如二甲基聚硅氧烷、二苯基聚硅氧烷、烷基改性聚硅氧烷等有機硅系合成油;以及例如全氟聚醚等氟系合成油等。尤其從耐熱性、耐剝離性良好的方面出發,更優選烷基二苯基醚油。作為上述增稠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