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環保木材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環保炭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根據2015年1月份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企業應當優先使用清潔能源,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的要求,因此,本項目建設積極響應國家對環境保護的規定,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
近年來,各省市當地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的相關法規,開始全面整頓木炭市場,陸續頒發“禁止砍伐木材燒炭”的禁令。傳統的以樹木燒炭的木炭廠紛紛停產。
當今時代我國正處于經濟高速發展時期,木炭的需求量逐年遞增,據專家估計,目前國內僅化工,冶金行業木炭需求量達600萬噸,農業,畜牧業,木炭年需求量達500萬噸。人們生活領域木炭年需求量達700萬噸,每年出口創匯到日本,韓國,東南亞,美國非洲等國達1000萬噸。國內機制木炭原材料成本一般只在600-1000元/噸左右,其每噸木炭毛利潤在500-800元/噸左右。
近年來,各省市根據《中人民共和國森林法》和相關的地方法規,開始全面整頓木炭市場,封殺以樹木為原料燒炭的炭廠。這樣做,既保護了森林資源,又防止水土流失,調整了生態氣候平衡,造福于子孫后代。
但木炭畢竟是我國活性炭、結晶硅、二硫化碳炸藥,保溫材料的生產,以及冶煉廠、蚊香廠、鋼廠、橡膠廠等需要大量的木炭,農業的土壤改良,畜牧業疾病防疫,生活領域“冬季燒火取暖燒烤燒鍋爐”等行業不可缺少的原料和增加劑。也是農業、冶金等行業不可缺少的燃料。因此,在禁伐燒炭的同時,國家大力提倡資源利用,發展循環經濟鼓勵開發新一代機制環保炭替代天然木炭。不但緩解了因禁止伐木燒炭而造成木炭緊缺的危機,從而為貫徹執行國家和地方保護森林資源的各項政策法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謂伐木燒炭的紅燈亮,清潔環保炭綠燈亮。
我國是木炭生產大國,每年木炭生產量達千萬噸以上。近年來,我國政府把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提到議事日程。
“十三五”期間開始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嚴格限制利用天然成型林木材用于燒木炭。許多原來的木炭廠都紛紛停產或轉產,我國的木炭市場形成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國際、國內市場對機制環保炭的需求極大,每年都有大批韓國、日本、東南亞、美國中國、中國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客商來尋找環保炭資源。
綜上所述,目前的環保炭制備方法生產能力低,根本滿足不了市場需求;目前市場上賣的炭一是有煙及有害物質排放,二是它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要經過燒制、炭化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及氣體。三是它的原料是木材及樹木,每生產1噸炭得5噸木材。使森林面積大符度減小破壞生態平衡系統。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炭及其制備方法,旨在解決目前市場上缺乏一種生產能力高、環保性良好同時節約木材能源的環保炭制備方法的問題。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環保炭的制備方法,以占環保炭總質量70%的蘭炭為生產原料,首先將蘭炭經過篩選和粉碎,加工成40目~50目的粉末狀;
添加分別占環保炭總質量8%的粘合劑、3%的澎潤土、4%的腐植酸鈉、15%的水玻璃;用碾壓式攪拌機充分碾壓、攪拌,使蘭炭粉末狀顆粒與澎潤土、腐植酸鈉、水玻璃互相粘結,放入制棒機經過高壓成型機使之成薪棒;
然后放入烘干房進行烘干,烘干溫度50攝氏度~60攝氏度,制成環保炭。
進一步,所述將蘭炭經過篩選和粉碎還需進行蘭炭烘干或晾曬,使粉碎后的蘭炭含水量小于6%。
進一步,所述高壓成型機使用400噸的壓強成型機。
本發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保炭,該環保炭按質量比例組分包括:蘭炭70%、粘合劑8%、澎潤土、3%、腐植酸鈉4%、水玻璃15%。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上述環保炭的制備方法制備的用于農業的高溫炭。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上述環保炭的制備方法制備的用于飼料業的高溫炭。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上述環保炭的制備方法制備的用于餐飲業的高溫炭。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上述環保炭的制備方法制備的用于人們生活取暖的高溫炭。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上述環保炭的制備方法制備的用于燒烤涮鍋的高溫炭。
本發明的機制環保炭與普通樹炭相比,具有機械強度好,含碳量高,發熱量大,灰分小,燃燒時間長(一般為普通樹炭的2~4倍),且無煙無味等特性。根據生產工藝的不同,可將機制炭分為低溫炭、中溫炭、高溫炭。
低溫炭--炭質疏松較輕,機械強度差,表面裂紋較多,含碳量及發熱量都較低,揮發份≥20%,燃燒時火苗高度≥15cm。
中溫炭--炭質適中,有分量,比重≤水的比重,機械強度好于前者,裂紋少而細,含碳量≥75%,發熱量≥6200大卡,灰分≤16%,揮發份≤20%,燃燒時火苗高度≤10cm。
高溫炭--炭質較硬、比重≥1克/cm3,沉于水中。機械強度高,熱強度大,敲打時發出鋼音。含碳量≥80%,高達90%,發熱量≥7000大卡,灰分≤10%,揮發份≤11%,燃燒時間最長,幾乎看不到火苗。
根據機制木炭的分類,其用途也分為以下三大類。
低溫炭用于冶煉業的還原劑,如煉單晶硅、煉銅、煉鋼;農牧業中的肥料、飼料的添加劑;含碳產品的生產原料等;
中溫炭除用于上述的行業外,還用于餐廳、賓館、野外的燒烤燃料。
高溫炭除可作上述的所有用途外,更用于農業、飼料業、餐飲業、人們生活取暖.燒烤涮鍋等。
機制環保炭可代替天然木炭,既節約了木材,又有效的保護了森林資源,既防止水土流失,調整了生態平衡,又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造福于子孫后代。
本發明從節能和新能源應用技術以及廢物利用、變廢為寶的角度出發,來滿足我國工業、農業、畜牧業、冶金等行業不可缺少的木炭原料和添加劑,以及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燃料需求。本發明原材料以蘭炭為原料,經過粉碎,高溫高壓制成優質、環保高效機制炭。清潔無毒、無煙、無味,熱效率高,市場需求量大,前景廣闊。
本發明可為民生和國家創造較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發明正常投產后,年實現銷售收入達人民幣2000萬元,年均創稅可達人民幣290萬元,凈利潤300萬元。
本發明符合資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區域規劃、行業發展規劃要求,符合國家技術政策和產業政策、保護環境、節能節水、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目前市場上賣的炭一是有煙及有害物質排放,二是它在生產過程中必須要經過燒制、炭化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質及氣體。三是它的原料是木材及樹木,每生產1噸炭得5噸木材。這樣使我們的森林面積大符度減小破壞生態平衡系統,與目前國家的保護森林資源的法律法規相抵觸。本發明就是要解決以上各種問題為治理霧霾做貢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環保炭的制備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應用原理作詳細描述。
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環保炭的制備方法,包括:
S101:以占環保炭總質量70%的蘭炭為生產原料,首先將蘭炭經過篩選和粉碎,加工成40目~50目的粉末狀。
S102:添加分別占環保炭總質量8%的粘合劑、3%的澎潤土、4%的腐植酸鈉、15%的水玻璃;用碾壓式攪拌機充分碾壓、攪拌,使蘭炭粉末狀顆粒與澎潤土、腐植酸鈉、水玻璃互相粘結,放入制棒機經過高壓成型機使之成薪棒。
S103:然后放入烘干房進行烘干,烘干溫度50攝氏度~60攝氏度,制成環保炭。
進一步,所述將蘭炭經過篩選和粉碎還需進行蘭炭烘干或晾曬,使粉碎后的蘭炭含水量小于6%。
進一步,所述高壓成型機使用400噸的壓強成型機。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環保炭,該環保炭按質量比例組分包括:蘭炭70%、粘合劑8%、澎潤土3%、腐植酸鈉4%、水玻璃15%。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描述。
本發明可實現年產10000噸機制環保炭,本發明有市場供求分析、建設規模、產品方案、選址、工藝流程、節能環保、資金籌措以及成本與效益、風險分析等內容。
本發明的原則包括:合法性原則;社會、生態、經濟綜合效益原則;實事求是、科學性原則;實用性、可操作性原則;
實施例:
(1)擬建地點
酒泉市肅州區南工業園。
(2)建設規模與目標
建設規模:該項目一期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合10.5畝)。地上總建筑面積6600平方米,包括一棟車間、一棟倉庫、一棟辦公綜合區;其中車間、倉庫建筑面積為6600平方米,辦公綜合區建筑面積為400方米。
目標:實現年產10000噸環保機制炭。
(3)主要建設條件
A、符合規劃要求和國家產業政策。本發明符合國家“十三五”工業發展規劃要求,符合肅州區總體規劃與肅州區區域發展規劃。
B、產品市場前景好。本發明市場前景廣闊,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市場將處于需求大于供給的態勢。
C、交通運輸條件優越。擬建廠區位于酒泉市肅州區南工業園區(酒泉職業技術學院農林實訓基地內),距離酒火公路2公里。
D、原材料供應有保障。本發明主要原材料是蘭炭,我國蘭炭資源供應充足且價格合理,能保證企業之需。
E、本發明依托條件好。本發明可依托成熟的市場需求、儲運設施等富余資源及低廉的勞動力資源、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從而加快項目建設進度,降低成本,節約投資,提高綜合效益。
(4)效益情況
本發明達產期年均銷售收入為人民幣2000萬元,年均利潤總額為人民幣300萬元,年均稅額為人民幣290萬元。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應用原理作進一步的描述。
1.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
1.1建設規模
根據國內經濟發展形勢和甘肅省“十三五”工業發展規劃綱要,通過市場容量、經濟狀況分析,本發明預計規模為在正常生產運營年份內達產10000噸機制環保炭。
建設內容:本發明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合10.5畝)。地上總建筑面積6600平方米,包括一棟車間、一棟倉庫、一棟辦公生活綜合區;其中車間、倉庫建筑面積為6000平方米,辦公綜合區建筑面積為400方米。購置國內最先進的破碎機、制棒機、烘干機等設備,配套環保、給排水、變電系統、照明、道路、綠化等輔助設施。
1.2產品方案
建成后,可年生產10000噸機制環保炭。
2.原材料與資源綜合利用分析
2.1 原料資源
2.1.1原材料及主要輔助材料供應
本發明原料主要是蘭炭。項目年產機制環保炭10000噸。根據測算,按照0.88:1分析年需蘭炭8800噸。二是紙箱外包裝。按照8公斤包裝,年需紙箱125萬只。這些包裝物的供應在本市生產廠家都可以完全供應。
2.2資源利用分析
我國擁有豐富的蘭炭資源,目前國內蘭炭主場地主要為:陜西神木蘭炭廠最多,據中國蘭炭信息網實地保守統計年產60萬噸以上的企業30家,年產蘭炭2000噸左右,加上周邊府谷、靖邊等生產企業,年產量在4000萬噸左右,占全國蘭炭產量的50%以上;另外新疆地區大約1500萬噸左右;內蒙古、寧夏地區大約1600萬噸左右。預計我國蘭炭年產量在6500萬噸左右。
3.建設條件與廠址選擇
3.1肅州區概況
肅州區位于甘肅省西北部,酒泉市東部,祁連山北麓、河西走廊中西部,地理坐標為東經98°20′—99°18′,北緯39°10′—39°59′,東與祁連山與肅南縣交界,西與嘉峪關毗鄰,北抵金塔夾山與金塔縣相連。東西長104公里,南北寬84公里,總面積3353.74平方公里。肅州區轄6個街道、7個鎮、9個鄉,共154個社區,總人口40.64萬人,有漢族、回族、裕固族等15個民族。
境內公路四通八達,312國道、109國道和214省道貫穿全境,全區輻射的公路網絡已初具規模,全市通車公路里程15368公里。毗鄰連霍高速,規劃中的酒航高速即將開工建設。
3.2建設條件
工程地質
工程地質條件較好,周邊地質已經勘測,項目區已有幾家企業在建廠時進行過工程地質勘探,沒有壓覆重要礦床,有利于工程建設,主要建筑和構筑物不需要打樁。
地下水:地下水位在18-25米之間,不腐蝕鋼筋混凝土。
廠址穩定
近場區自新生代以來新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有規律的升降運動,運動速度緩慢而平衡;歷史上近場區未有破壞性地震的發生,現代地震活動的強度和頻度相對較低擬選廠址區基本處于穩定狀態。
根據《甘肅省地震烈度區劃圖》,地震基本烈度為VII度,擬選廠址不在地災危險易發區內,處于相對穩定區、適宜建廠。
肅州區周邊地勢較高,可避免50年一遇洪水災害。該地區為松散巖系孔隙水分布區,含水層顆粒較細,厚度較大,坡度平緩,水量豐富,水質優良,埋藏淺,便于開發利用。
地下水水質較好,礦化度小,一般每升0.4~0.6克,鹽度每升小于10毫克當量,堿度每升小于4毫克當量,適于農灌、飲用。
市區地下水較豐富,水質良好。一般靜水位1.4米。全市地下水淺水層開采量為15~20立方米/平方千米·年。
4.技術、設備和工程方案
4.1技術方案
4.1.1生產方法
機制環保炭生產流程主要分為:原料備制、制棒、烘干三大部分:
(1)原料備制是一系統包括篩選、粉碎、攪拌組成;
(2)制棒工序是由沖壓制棒、薪棒切斷、薪棒收集組成;
(3)烘干工序是由薪棒運輸、薪棒碼放組成;
生產過程中如原料較粗不細可配備粉碎機,原料水分過多,可配備烘干機。機制環保炭生產是將原料粉碎成40-50目粉末狀,烘干或晾曬后使含水量小于6%,添加粘合劑經過碾壓攪拌后,進入制棒機經過高壓成型機使之成薪棒,然后放入烘干房進行烘干,制成機制環保炭。
4.1.2生產工藝流程
4.1.3工藝要點
機制環保炭主要以蘭炭為主要生產原料,首先將蘭炭經過篩選和粉碎,加工成40-50目的粉末狀,添加粘合劑后,用碾壓式攪拌機充分碾壓、攪拌,在攪拌過程中,發生一系列復雜化學反應,產生很多新生產物,放入高壓成型機使用400噸的壓強壓制成型,達到冷強度要求。
冷強度達到要求后,將成型的半成品送至烘干房進行干燥處理,進一步使成型的環保炭冷強度增加,達到出廠要求。
4.2主要設備方案
4.2.1主要設備要求
(1)專用設備本身使用的材料應符合安全要求,不允許使用對人體有害的材料和未經檢驗合格的材料。
(2)專用設備的外形應平整光滑,避免有尖銳的棱角。
(3)專用設備機械傳動的外露部分應安裝防護裝置,碾壓式的工作部分應安裝安全裝置。
(4)專用設備的控制機構應符合下要求。
設有防止意外啟動而造成危險的保護裝置;
控制線路應保證線路損壞后也不會發生危險;
自動或半自動控制系統,應在功能順序上保證排除意外造成危險的可能性或設有可靠的保護裝置;
當偶然斷電時,制動、夾緊等工序不應中斷;供電恢復后,設備不會自動啟動;
對危險性較大的專用設備應配置監控裝置。
4.2.2主要設備選擇
(1)主機部分:破碎機2臺、粉碎機2臺、烘干機2臺、自動篩網機2臺、成型機2臺。
(2)卷揚機8臺、自動流水線2套、電腦自動控制臺2套。
(3)變壓器2臺、相關線路若干。
(4)空氣凈化器2套。
(5)輔機部分:電控總成2套等。焊機1臺、砂輪機1臺、常用機電修理工具一套。
4.3工程方案
4.3.1工程設計依據
(1)《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12;
(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
(3)《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11;
(4)《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20010-2010;
(5)《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
4.3.2工程設計結構安全等級及結構重要性系數
(1)車間、倉庫:安全等級二級,結構重要性系數1.0;
(2)辦公樓:安全等級二級,結構重要性系數1.0;
(3)其它附屬建筑:安全等級二級,結構重要性系數1.0。
4.3.3結構方案
(1)設計采用的規范
有關主導專業所提供的資料及要求;
國家及安徽省現行的有關建筑結構設計規范、規程及規定;
當地地形、地貌等自然條件。
(2)結構設計基礎數據
基本風壓:0.4KN/㎡
基本雪壓:0.4KN/㎡
根據2016年6月1日實施的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可確定本項目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05(相當于原地震烈度小于七度);因此,本項目可不考慮抗震設防。
工程地質
本區尚未進行巖土勘探,本發明可參照鄰近地塊考慮。(建議企業在工程項目初步設計前完成場地地質詳勘)
(3)主要建筑物結構設計
車間與倉庫: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磚砌外墻作圍護結構,基礎采用淺基礎及地梁拉接,并在適當位置設置伸縮縫。
綜合辦公區:采用現澆鋼筋砼框架結構,共建一層。
(4)主要材料選用
砼:墊層C10,現澆構建C25;
鋼筋:Ⅰ級鋼Φ,fy=210N/㎡;Ⅱ級鋼Φ,fy=310N/㎡;
砌體:±0.000以下部分采用MU10機制磚,M10水泥砂漿砌筑;±0.000以上采用MU7.5機制磚,M5混合砂漿砌筑。
(5)建筑立面設計
為使建筑物整體風格具有時代特征,更加具有強烈的視覺效果,更加耐人尋味、引人入勝。建筑外形設計時盡可能簡潔明了,重點把握個體與部分之間的比例美與邏輯美,并注意各線、面、形之間的相互關系,充分利用方向、形體、質感、虛實等多方位的建筑處理手法。
5.公用輔助工程
5.1公用工程
5.1.1給水工程
(1)水源與水質、水壓
水質應滿足“GB5749-8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并達到城市供水行業發展規劃中一類水質標準。水壓應滿足管網末梢自由水頭為0.25Mpa。
本工程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取自市政供水系統,水質、水量、水壓均有保證。
5.12用水量估算
生活用水量:根據工業企業一般生活用水定額30-50L/人班(含淋浴用水)。本項目的生活用水定額按30L/人班,職工人數10人計,則項目的生活用水量應為0.4t/d。
工業用水量:本發明年生產用水5t/d。
其它用水量:主要為綠化及汽車沖洗等用水,估算為0.1t/d。
項目總用水量為:5.5t/d。
5.1.3排水工程
(1)排水量
排水量按最大日用水量90%計,為0.45t/d,年排水量約4.5噸。
(2)排水體制
排水體制為雨、污分流制。
(3)污水排放
以糞便污水為主的生活廢水經化糞池處理達標后排放。
5.1.4供電工程
(1)配電
根據企業的設備用電負荷以及用電性質,場地內擬建變配電間,安裝S9-1000/10型電力變壓器一臺,裝機容量為1×125KVA.負責對整個場地的高壓配電。
從變配電間至車間配電間為高壓配電,從車間配電間至各用電設備均為低壓配電。配電方式一般為放射式,部分場所可采用樹干式,配電電壓為380V、220V。車間配電間0.4KV電源將經低壓配電屏(箱)輸出,通過電纜(線)饋給用電設備。根據車間平面布置情況,合理分配各支路用電負荷。在設備相應集中處,配置XL-21或XL-35型動力配電箱。在生產場地用電設備大且功率低的車間進行無功率補償。各生產場地動力配電和照明配電實行合一配電。線路敷設均采用VV-1KV型電力電纜穿鋼管沿電纜溝,埋地暗敷等方式。
(2)電氣安全
防雷
本工程建筑高度15m以上及大屋面廠按三級防雷設防雷裝置,屋面設避雷帶,煙囪設避雷針,盡量利用建筑結構內鋼筋作防雷下引線和接地級。
煤氣管道必須做好跨接和接地,以防靜電感應。
接地
本工程主變壓器中心點做好工作接地:35KV高壓側所有電氣設備,電纜橋架、穿管等,均要做好接地保護;0.4KV低壓側所有電氣設備、電纜橋架、穿管等,均要做好接零保護,最后所有接地裝置都應牢固連接一起。
微機系統、自動化儀表等要單獨接地,以防干擾。
5.1.5采暖、通風
(1)編制依據
《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50019-2015)
業主單位生產工藝要求和人員工作環境要求等。
(2)采暖與空氣調節
在工藝生產需要和人員經常停留的場所設置空調,
(3)通風
新建廠房和車間應內設機械通風設備,通風口可設置在廠房或車間上部區域,排風量不小于每小時1次換氣。
(4)管材、保溫材料
空調、通風系統的風管均采用鍍鋅鋼管,采暖、空調系統的水管均采用焊接鋼管。
(5)消聲、減振與防火
車間噪聲級應符合GBJ87的要求,振動級應符合GB10434、GB/T13442和JB/T6056的要求,設備運轉時的噪聲值不應超過80dB。噪聲級超過85dB的工作場所應采取措施加以改造。
為降低噪音,空調機組、風機均選用高效、低噪聲設備,落地設備的基礎采用減振支座,空調機、風機的進出口處風管均采用柔性連接。
所有空調、通風設備、管件,保溫材料均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空調風管穿過機房處均裝設防火閥。
6.節能措施
6.1節能編制依據
1、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建設部國資源[1997]2542號文件《關于固定資產投資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節能篇(章)編制與評估的規定》的通知;
2、《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4、國家發改委《“十三五”資源綜合利用指導意見》;
5、建設部《建筑節能技術政策》;
6、建設部《建筑節能“十三五”計劃和2016年規劃》。
6.2節能原則
認真貫徹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節能設計規范,不采用落后、淘汰及能耗高的設備和工藝原則。
節能與投資、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綜合考慮原則。
6.3節能措施
采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回收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預余熱,余壓及可燃氣體。
對工藝裝置及熱力管網系統分別采取有效的保溫措施
合理利用熱能,盡可能避免生產工藝中能量的不合理轉換。
建筑物朝向盡量為南北向,避免東曬與西曬。
借鑒傳統建筑設計手法,利用風壓、熱壓作用,改善自然通風。
6.4節水措施
給排水系統采用新型材料和節能設備,并合理設計控制系統,配備沖洗閥,綠化噴頭采用電控旋轉360度自動噴灑噴頭,以達到節約水源的目的。
生活廢、污水經處理后,可用于綠地或農田灌溉,以提高其回收率和復生利用率,并可保護環境。
供水系統采取防滲、防漏措施,降低供水損耗率。
生產過程中的冷卻水進行循環使用,同時針對當地雨量充沛的特點,加強對雨水的收集、貯存和處理。
7結論
(1)大氣
本發明產生的廢氣主要為粉碎機產生的粉塵及烘干爐的燃燒產物,主要為二氧化碳和水蒸汽。
粉塵處理:環評要求建設單位通過吸風系統將粉塵納入脈沖式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15m高的排氣筒排放。脈沖式除塵器除塵效率可達99%以上。采取上述措施后,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二級標準排放要求。
烘干廢氣:烘干工序燃料采用的是煤燃燒后產生的熱量進行烘干處理。因此燃燒產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汽。環評要求建設單位采通過15米高排氣筒排放。
生產車間應加強通風。
(2)噪聲
粉碎機、布袋除塵器引風機等設備噪聲源強約為85~96dB(A)。經過隔聲、消聲、減振設施,采用低噪聲設備,合理布局,修建圍墻,滿足《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1類標準。
(3)廢水
本發明生產用水為冷卻循環水,不外排。
(4)固體廢物
本發明產生的固體廢物為包裝物廢料,環評要求建設單位收集并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理。采取上述措施后本項目產生的固體廢物對環境影響較小。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選生產工藝及規模不違反國家產業政策,占地為鄉鎮企業建設用地,在嚴格采取環評報告規定的環境保護對策后,各污染源所排放污染物可以達標排放,對環境影響較小,僅從環保角度來看本發明建設是可行的。
本發明估算投資總額為2200萬元,達產期年銷售收入達2000萬元,年平均利潤總額為300萬元,年平均稅費總額為290萬元,投資利稅率為13.2%,投資回收期為5年;因此,本發明產品方案與生產規模是科學合理的,技術設備、原輔材料均符合生產要求,資金估算、資金來源均能保證產品的設計與生產需要,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行業、投資者的要求,項目抗風險能力較強,在經濟上是完全可行的。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