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生物質炭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連續生產箱式炭化爐。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生物質能源極為豐富,每年農村中農作物秸稈產量約為7億噸,可作為能源用途的約3億噸,約折合1.5億噸標準煤。然而有不少地區卻將農田中的秸稈直接焚燒處理,不僅對能源造成了巨大的浪費,而且滾滾濃煙對大氣、環境也造成了巨大的污染。可見發展生物質能源、生物質炭化技術對我國建設生態文明有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
現階段,有很多廠家投入到了生物質再生設備的研究中,但整體技術水平都比較低,功能不齊全,綜合利用性差;比較先進的移動式箱式爐,也存在炭化周期長,設備成本高,占地面積大,機械化自動化水平低等缺點;圓筒形的連續生產旋轉炭化爐存在儲料空間小,炭化爐直徑不宜過大的缺陷。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連續生產箱式炭化爐。該裝置可根據需要進行較大范圍的擴大或縮小,便于形成系列化的設備。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能連續生產箱式炭化爐,它包括炭化室、炭化產氣室、成品下料區、油氣收集罐、成品料收集倉,炭化室為一箱式結構,且炭化室由上至下分為生料層、半炭化層和炭化成品層,炭化產氣室設置在炭化室的炭化成品層的兩側,且炭化產氣室與炭化室之間通過濾網,在炭化室的側壁上設置有數個點火口和數個進氧口,炭化產氣室與油氣收集罐通過輸氣管道連通;成品下料區設置在炭化室的炭化成品層的下端,炭化成品層的料進入到成品下料區,成品料收集倉設置在成品下料區的下端,通過成品下料區向成品料收集倉下移成品料;整個爐體下方有數支支撐部支撐。
進一步地,所述炭化室的箱式結構由內部高溫不銹鋼材料層、中間耐高溫珍珠砂隔熱層和外部不銹鋼材料層依次連接而成;箱式結構上部的外緣設置有角鋼或槽鋼焊接而成密封槽。
進一步地,所述炭化室的側壁上設置有數個溫度檢測口。
進一步地,所述炭化產氣室為雙層保溫結構,中間用耐高溫珍珠砂隔熱。
進一步地,所述炭化產氣室根據爐體不同的長度,分為相互獨立的數段,每段上有管道通往油氣收集罐,各管道上留有分氣管閥門。
進一步地,所述油氣收集罐上設置有開關總閥門和出氣門法蘭接口。
進一步地,所述成品下料區根據爐體的長度方向上,水平排布數支下料器,下料器兩端有軸承支座將其支撐,一頭有傳動齒輪傳遞電機傳來的動力,下料區兩側有護網。
進一步地,所述成品料收集倉的截面形狀呈三角形,下部圓弧形,內部有螺旋送料裝置,收集倉外部有電機動力裝置帶動內部的螺旋送料裝置旋轉。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本實用新型可實現生物質原料的連續性炭化,炭化過程中不需要停火,生產效率高。整個生產過程中環境污染小,人工投入費用低,自動化程度高,通過變頻調速等功能,生產的產品質量穩定、可靠、易于控制。相比較圓筒形的連續生產旋轉炭化爐,本實用新型儲料倉容積可根據需要進行較大范圍的擴大或縮小,便于形成系列化的生產設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能連續生產箱式炭化爐,它包括炭化室1、炭化產氣室2、成品下料區3、油氣收集罐4、成品料收集倉5,炭化室1為一箱式結構,且炭化室1由上至下分為生料層、半炭化層和炭化成品層,炭化產氣室2設置在炭化室1的炭化成品層的兩側,且炭化產氣室2與炭化室1之間通過濾網,在炭化室1的側壁上設置有數個點火口6和數個進氧口,炭化產氣室2與油氣收集罐4通過輸氣管道8連通;成品下料區3設置在炭化室1的炭化成品層的下端,炭化成品層的料進入到成品下料區3,成品料收集倉5設置在成品下料區3的下端,通過成品下料區3向成品料收集倉5下移成品料;整個爐體下方有數支支撐部9支撐。
所述炭化室1的箱式結構由內部高溫不銹鋼材料層、中間耐高溫珍珠砂隔熱層和外部不銹鋼材料層依次連接而成;箱式結構上部的外緣設置有角鋼或槽鋼焊接而成密封槽。
所述炭化室1的側壁上設置有數個溫度檢測口。
所述炭化產氣室2為雙層保溫結構,中間用耐高溫珍珠砂隔熱。
所述炭化產氣室2根據爐體不同的長度,分為相互獨立的數段,每段上有輸氣管道8通往油氣收集罐4,各輸氣管道8上留有分氣管閥門10。
所述油氣收集罐4上設置有開關總閥門11和出氣門法蘭接口12。
所述成品下料區3根據爐體的長度方向上,水平排布數支下料器13,下料器13兩端有軸承支座14將其支撐,一頭有傳動齒輪15傳遞電機傳來的動力,下料區兩側有護網16。
所述成品料收集倉5的截面形狀呈三角形,下部圓弧形,內部有螺旋送料裝置,收集倉外部有電機動力裝置帶動內部的螺旋送料裝置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