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潤滑油,具體是一種中高速筒狀活塞柴機油。
背景技術:
柴油機的熱效率高、經濟性好、起動容易、對各類船舶有很大適應性,問世以后很快就被用作船舶推進動力。至20世紀50年代,在新建造的船舶中,柴油機幾乎完全取代了蒸汽機。船用柴油機已是民用船舶、中小型艦艇和常規潛艇的主要動力。船用柴油機按其在船舶中的作用可分為主機和輔機。主機用作船舶的推進動力,輔機用來帶動發電機、空氣壓縮機或水泵等。
低速柴油機多數為二沖程機,中速柴油機多數為四沖程機,而高速柴油機則兩者皆有。大功率中、低速柴油機廣泛采用重油作為燃料,高速柴油機仍多用輕柴油。
中、低速船舶柴油機由于主要以燃用重質燃料為主,柴油機油更多地強調酸中和能力,尤其是低速柴油機潤滑油是“一次性”燃燒,是一種與中高速柴油機完全不同的體系。
公開號為cn103184091a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艦船通用柴油機用潤滑油組合物,其組分和含量按重量百分比計:高溫清凈劑5.2-7.4%、無灰分散劑2.6-5.2%、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鋅抗氧劑0.6-1.7%、甲基硅油抗泡劑0.0015-0.0050%,余量為基礎油,基礎油是由石蠟基溶劑精制中性基礎油80-95%和溶劑精制重組分基礎油20-5%構成,高溫清凈劑由硫化烷基酚鹽15-25%,低堿值磺酸鈣14-25%、烷基水楊酸鹽余量復合構成。其通過四種清凈分散劑的復配較好地解決了艦船油的分水性能與清凈分散性、防銹性能互抑的矛盾;通過低堿磺酸鹽的合理加入,解決了二沖程發動機的排煙性能,實現了二沖程、四沖程發動機潤滑油的通用。但在粘度和成本上仍有改進的空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另一種中高速筒狀活塞柴機油。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這種中高速筒狀活塞柴機油,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份的組分制成:
500n基礎油80-90
150bs基礎油50
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t155a1-2.5
高堿值硫化烷基酚鈣清凈劑t115b1.0-2.0
含氮硼酸酯0.4-0.6
長鏈線型烷基苯高堿值合成磺酸鈣t106d2-4
高分子量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分散劑t161a1-2
硫磷雙辛伯烷基鋅鹽抗氧抗腐劑t2031-5
酚酯型抗氧劑0.2-0.5
二壬基二苯胺抗氧劑0.1-0.3
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劑t6020.1-0.3
摩擦改進劑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鉬t4620.2-0.5
粘度指數改進劑t6140.1-0.4。
甲基硅油抗泡劑t9010.0015-0.0020
進一步的優選方案是:
500n基礎油84.2
150bs基礎油5
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t155a2.0
高堿值硫化烷基酚鈣清凈劑t115b1.5
含氮硼酸酯0.5
長鏈線型烷基苯高堿值合成磺酸鈣t106d2.5
高分子量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分散劑t161a0.5
硫磷雙辛伯烷基鋅鹽抗氧抗腐劑t2031.3
酚酯型抗氧劑0.2
二壬基二苯胺抗氧劑0.3
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劑t6020.2
摩擦改進劑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鉬t4620.3
粘度指數改進劑t6140.2。
甲基硅油抗泡劑t9010.0015-0.0020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作為在嚴苛工況下運作之高輸出功率的專用潤滑油,具有極佳的清凈分散性及抗熱、抗氧化穩定性,極佳的防銹防腐蝕性以及酸中和能力、堿值保持性,能長期穩定有效地中和抵制高含硫燃燒后生成的酸性強腐蝕性物質,確保發動機活塞、軸承尤其是有色金屬不受腐蝕、腐蝕的侵壞及腐蝕性磨損,減輕活塞環與氣缸壁、以及軸承的磨損,延長發動機的維修周期。廣泛應用于大型船舶輔機、發電機、電動機以及陸上大型柴油發電機組之中高速筒狀活塞柴油機。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將500n基礎油843.5公斤和150bs基礎油50公斤加入到調和釜中,升溫至55℃。將20公斤t155a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15公斤t115b高堿值硫化烷基酚鈣清凈劑、0.5公斤含氮硼酸酯、25公斤t106d長鏈線型烷基苯高堿值合成磺酸鈣清凈劑、5公斤t161a高分子量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分散劑、13公斤t203硫磷雙辛伯烷基鋅鹽抗氧抗腐劑、3公斤酚酯型抗氧劑、2公斤二壬基二苯胺抗氧劑、2公斤t602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劑、3公斤t462摩擦改進劑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鉬、18公斤t614粘度指數改進劑加入混合,溫度保持在50-55℃,攪拌10分鐘,最后加入15克t901甲基硅油抗泡劑,不斷攪拌至常溫,過濾后得到成品油。
實施例2:
將500n基礎油848公斤和150bs基礎油50公斤加入調和釜中,升溫至55℃,將10公斤t155a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20公斤t115b高堿值硫化烷基酚鈣清凈劑、5公斤含氮硼酸酯、20公斤t106d長鏈線型烷基苯高堿值合成磺酸鈣、5公斤t161a高分子量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分散劑、13公斤t203硫磷雙辛伯烷基鋅鹽抗氧抗腐劑、2公斤酚酯型抗氧劑抗氧劑、3公斤二壬基二苯胺抗氧劑、2公斤t602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劑、4公斤t462摩擦改進劑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鉬、18公斤t614粘度指數改進劑加入混合,溫度保持在50-55℃,攪拌10分鐘,最后加入15克t901甲基硅油抗泡劑,不斷攪拌至常溫,過濾后得到成品油。
實施例3:
將500n基礎油851.5公斤和150bs基礎油50公斤加入調和釜中,升溫至55℃,將15公斤t155a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10公斤t115b高堿值硫化烷基酚鈣清凈劑、5公斤含氮硼酸酯、25公斤t106d長鏈線型烷基苯高堿值合成磺酸鈣、5公斤t161a高分子量聚異丁烯基丁二酰亞胺分散劑、13公斤t203硫磷雙辛伯烷基鋅鹽抗氧抗腐劑、2公斤酚酯型抗氧劑、3公斤二壬基二苯胺抗氧劑、2公斤t602聚甲基丙烯酸酯降凝劑、3.5公斤t462摩擦改進劑二烷基二硫代磷酸氧鉬、15公斤t614粘度指數改進劑加入混合,溫度保持在50-55℃,攪拌10分鐘,最后加入15克t901甲基硅油抗泡劑,不斷攪拌至常溫,過濾后得到成品油。
對實施例1-3的潤滑油進行性能測試,結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