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改進潤滑油油路的摩托車曲軸連桿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摩托車發動機曲軸連桿構件設計領域,涉及對摩托車曲 軸連桿機構的潤滑油油路布置設計。
背景技術:
目前的摩托車發動機曲軸連桿構件的構成見圖1,它是由左曲軸1、右曲
軸2、曲柄銷3、曲柄銷塞4、曲柄銷滾針軸承5和連桿6組成。左曲軸1、 右曲軸2、連桿6三件通過曲柄銷3和曲柄銷滾針軸承組合在一起,曲柄銷塞 4壓在曲柄銷3外。在右曲軸2上有第一主油孔7和斜油孔9,第一主油孔7 和斜油孔9連通,潤滑油就只有一處油路通過右曲軸2的第一主油孔7流向 斜油孔9潤滑曲柄銷滾針軸承5。而無經過右曲軸2向左曲軸1噴油的油孔, 因此與左曲軸1相配合的運動件潤滑效果差,從而引起左曲軸1和與之配合 的運動件的磨損。故這樣的油路結構還存在一定的不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具有改進潤 滑油油路的摩托車曲軸連桿機構,以使與左右曲軸的配合運動的構件都能得
到有效潤滑。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具有改進潤滑油油路的摩托車曲軸連桿機構,它包括左曲軸、右曲 軸、曲柄銷、曲柄銷塞、曲柄銷滾針軸承和連桿;所述左曲軸、右曲軸和連 桿三件通過曲柄銷和曲柄銷滾針軸承組合在一起,曲柄銷塞壓在曲柄銷外; 在右曲軸中有第一主油孔和與之連通并通向曲柄銷的斜油孔。在現有的上述
油路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在第一主油孔的前端連接有一噴射油孔,噴射油 孔的孔徑小于第一主油孔;并在左曲軸中設置有第二主油孔,第二主油孔與 右曲軸的噴射油孔相對對中,且第二主油孔的孔徑大于噴射油孔;在左曲軸 的壁上設有用于潤滑左曲軸和與左曲軸相配合零部件的油孔,且與第二主油 孔相連通。
通過增加上述油路,使潤滑油通過右曲軸的第一主油孔流向斜油孔潤滑 曲柄銷滾針軸承的同時,還有一部份潤滑油通過右曲軸的噴射油孔噴射到左 曲軸的第二主油孔內,由于油孔的直徑小于第一主油孔的直徑,且第二主油 孔的直徑大于右曲軸上的噴射油孔,所以就有足夠的壓力噴射到并能順利的 進入左曲軸的第二主油孔內,從而經過左曲軸的油孔潤滑與左曲軸配合的運 動部件,提高發動機左曲軸和與之配合的運動部件的耐磨性,提高發動機使 用壽命。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在無需增加任何零部件的情況下改善左 曲軸和與之配合的運動件的潤滑效果,且可以通過改變油孔的大小改變潤滑 油的油量,因此,具有成本低、易實現的優點。
圖1是現有的摩托車曲軸連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改進后的摩托車曲軸連桿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案
參見圖2,本摩托車曲軸連桿機構包括左曲軸1、右曲軸2、曲柄銷3、 曲柄銷塞4、曲柄銷滾針軸承5和連桿6。左曲軸1、右曲軸2、連桿6三件 通過曲柄銷3和曲柄銷滾針軸承5組合在一起,曲柄銷塞4壓在曲柄銷3夕卜。 在右曲軸2中有第一主油孔7和連通至曲柄銷3的斜油孔9,還有設置在第一
主油孔7前端的噴射油孔8,噴射油孔8的孔徑小于第一主油孔7,第一主油 孔7、噴射油孔8和斜油孔9連通。在左曲軸1中也設置有第二主油孔10, 且第二主油孔10的孔徑大于右曲軸2上的噴射油孔8,并與之相對對中,在 左曲軸1的壁上還設有用于潤滑左曲軸1和與左曲軸1相配合零部件的油孔 11,且與第二主油孔10相連通,所以發動機機油泵泵入右曲軸2內的第一主 油孔7內的潤滑油就有足夠的壓力噴射到并能勝利的進入左曲軸1的第二主 油孔10內,從而經過左曲軸1的油孔11潤滑與左曲軸1配合的運動部件, 提高發動機左曲軸1和與之配合的運動部件的耐磨性,提高發動機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改進潤滑油油路的摩托車曲軸連桿機構,它包括左曲軸(1)、右曲軸(2)、曲柄銷(3)、曲柄銷塞(4)、曲柄銷滾針軸承(5)和連桿(6);所述左曲軸(1)、右曲軸(2)和連桿(6)三件通過曲柄銷(3)和曲柄銷滾針軸承(5)組合在一起,曲柄銷塞(4)壓在曲柄銷(3)外;在右曲軸(2)中有第一主油孔(7)和與之連通并通向曲柄銷(3)的斜油孔(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主油孔(7)的前端連接有一噴射油孔(8),噴射油孔(8)的孔徑小于第一主油孔(7);并在左曲軸(1)中設置有第二主油孔(10),第二主油孔(10)與右曲軸(2)的噴射油孔(8)相對對中,且第二主油孔(10)的孔徑大于噴射油孔(8);在左曲軸(1)的壁上設有用于潤滑與左曲軸(1)相配合零部件的油孔(11),油孔(11)與第二主油孔(10)相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摩托車曲軸連桿構件的潤滑油路布置,它包括左曲軸、右曲軸、曲柄銷、曲柄銷塞、曲柄銷滾針軸承和連桿;所述左曲軸、右曲軸和連桿通過曲柄銷和曲柄銷滾針軸承組合在一起,曲柄銷塞壓在曲柄銷外;在右曲軸中有第一主油孔和與之連通并通向曲柄銷的斜油孔,在第一主油孔的前端連接有一噴射油孔,噴射油孔的孔徑小于第一主油孔;并在左曲軸中設置有第二主油孔,第二主油孔與右曲軸的噴射油孔相對對中,且第二主油孔的孔徑大于噴射油孔;在左曲軸的壁上設與第二主油孔相通。本實用新型在無需增加任何零部件的情況下改善左曲軸和與之配合的運動件的潤滑效果,且可以通過改變油孔的大小改變潤滑油的油量,具有成本低、易實現的優點。
文檔編號F01M1/06GK201202506SQ200820098449
公開日2009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08年5月30日 優先權日2008年5月30日
發明者王樹貴 申請人:翁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