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發電裝置領域,具體講是一種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太陽能作為一種新能源,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也是人類可以利用的最豐富 的能源,且具有清潔環保的優點, 一直是人類開發新能源所研究的熱點。太陽能熱 能發電是太陽能利用的重點,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主要是利用太陽能轉化為熱能, 熱能再轉化為發電機轉動的動能的原理。其結構目前一般包括,汽輪機、發電機、 水箱、冷凝器、聚光裝置、太陽能收集器,汽輪機與發電機連接,聚光裝置的下方 設有水箱,水箱的上部對應聚光裝置焦點的位置設有太陽能收集器,水箱上設有冷 水進口和蒸氣出口,冷水進口通過管道與冷凝器相連,蒸氣出口通過管道接入汽輪 機,汽輪機與冷凝器之間設有水泵。該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是通過聚光裝置,把大 面積的太陽光聚焦到一起后對水箱內的水進行加熱產生水蒸氣,水蒸氣推動汽輪機 的渦輪旋轉,再帶動發電機轉動發電,水蒸氣從汽輪機出來后由水泵直接送入冷凝 器進行冷卻后返回水箱循環利用。以上所述的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在實際的應用 過程中,存在一些不足
采用單一的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由于水蒸氣的噴射有一定的時間間隔,所以 不能提供持久穩定、且壓力足夠大的水蒸氣來推動渦輪的旋轉,除非加大聚光裝置
的面積,這樣就會增加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的生產成本,加重使用者的負擔;再者,
汽輪機渦輪的轉動帶走了大量的熱量,使太陽能利用率降低。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產生持久穩定、且壓力足夠大的 水蒸氣,且太陽能利用率高的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它包 括水箱、太陽能集熱管、冷凝器,所述太陽能集熱管的一端與水箱連通,所述的水 箱、太陽能集熱管、冷凝器均為兩個,所述兩個冷凝器與兩個水箱交叉連通,即所述的冷凝器II與水箱I連通,冷凝器I與水箱II連通;它還包括兩個氣缸及與兩個 氣缸活塞桿連接的轉動曲軸,所述轉動曲軸的輸出端和發電機的轉子同軸連接,轉 動曲軸的尾端還設有一驅動飛輪;所述每個氣缸上均設有一個噴嘴和一個排氣口, 所述太陽能集熱管的另一端與噴嘴連通,所述排氣口與冷凝器連通;所述噴嘴和排
氣n處均設有溫度傳感控制器探頭,所述溫度傳感控制器探頭與溫度傳感控制器的
控制電路電連接。
采用以上結構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采用兩個太陽能 集熱管產生熱水,經由溫度傳感控制器控制噴嘴交替打開產生的水蒸氣推動兩個氣 缸的活塞來帶動轉動曲軸的轉動,而不是采用水蒸氣推動渦輪機的渦輪從而帶動發 電機發電,且兩個氣缸的交替運動使轉動曲軸轉動,能產生持久穩定、且壓力足夠 大的水蒸氣。再者該發電裝置熱能的損失小,太陽能的利用率高,可推廣使用。
作為一種改進,所述冷凝器與水箱之間的連通管上還設有一安全閥。當氣缸內的 水蒸氣壓力過大,排氣口在短時間內無法及時泄壓,此時安全閥自動打開泄壓,確 保整個裝置壓力的穩定。
圖l是本實用新型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在圖1中A部的放大結構示意圖。
圖中所示
1、進水管,2、控制閥,3、水箱I , 4、太陽能集熱管I , 5、冷凝器I , 6、 安全閥I , 7、驅動飛輪,8、氣缸I, 9、氣缸II, 10、轉動曲軸,11、安全閥II, 12、冷凝器II, 13、太陽能集熱管II, M水箱II, 15、活塞I , 16、活塞II, 17、 排氣口I, 18、噴嘴I , 19、噴嘴II, 20、排氣口II, 21、溫度傳感控制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可知。
本實用新型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它包括水箱、太陽能集熱管、冷凝器,所述太 陽能集熱管的一端與水箱連通,所述的水箱、太陽能集熱管、冷凝器均為兩個,所 述兩個冷凝器與兩個水箱交叉連通,即所述的冷凝器I112與水箱I 3連通,冷凝器
I 5與水箱II 14連通;它還包括兩個氣缸及與兩個氣缸活塞桿連接的轉動曲軸10,一,、i、. j-上一I j_l j-丄-八.,-/—;入 ,l,上山-rn 一1—丄it 上乙~t* rzm ^丄*一丄^v /-./- 一f. .11. i丄-a上/_ i—i、 >- 、n/
尸/r處將別tuj糊iu tfj布〖ffi糊和A屯個幾tf、j符丁問糊迎伎,符別ra糊iutfj;毛頓論議節一 驅動飛輪7;所述每個氣缸上均設有一個噴嘴和一個排氣口,所述太陽能集熱管的另 一端與噴嘴連通,所述排氣口與冷凝器連通;所述噴嘴和排氣口處均設有溫度傳感 控制器探頭,所述溫度傳感控制器探頭與溫度傳感控制器21的控制電路電連接。
所述的溫度傳感控制器21是指熱敏開關,此為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不作詳細 說明。
所述的太陽能集熱管I 4的一端與水箱I 3連通,另一端與氣缸I 8的噴嘴I 18
連通;太陽能集熱管ni3的一端與水箱ni4連通,另一端與氣缸H9的噴嘴ni9連通。
所述氣缸的排氣口與冷凝器連通,是指所述的氣缸I 8的排氣口 I 17與冷凝器I 5連通,所述的氣缸I19的排氣口 1120與冷凝器II 12連通。
所述兩個冷凝器與兩個水箱交叉連通,是指所述的冷凝器II 12與水箱I 3連通,
冷凝器15與水箱n 14連通。
所述兩個水箱的左端還設有一個進水管l,所述進水管1與兩個水箱之間還設有
一個控制閥2。
所述冷凝器與水箱之間的連通管上還設有一安全閥,即冷凝器ni2和水箱i3 之間設有安全閥nii,冷凝器15和水箱ni4之間設有安全閥16。當氣缸內的水蒸 氣壓力過大,排氣口在短時間內無法及時泄壓,此時安全閥自動打開泄壓,確保整 個裝置壓力的穩定。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兩個水箱內通過進水管i充入一定量的水,當兩個
太陽能集熱管末端水溫上升到設定值時,采用外力啟動驅動飛輪7,通過轉動曲軸 10帶動活塞I 15和活塞II 16運動,當活塞15從左端向右運動,活塞II16從右向左 運動,氣缸I8內產生負壓,氣缸H9內產生正壓,此時噴嘴I 18和排氣口 1120經 由溫度傳感控制器21控制打開,熱水經噴嘴I 18霧化后迅速氣化,此時外力取消, 反過來氣缸活塞桿推動轉動曲軸IO轉動。同理,當活塞II16從左向右運動,活塞I 15從右向左運動,氣缸H9內產生負壓,氣缸I8內產生正壓,此時噴嘴II19和排 氣口I17打開,熱水經噴嘴I119霧化后迅速氣化,推動活塞II 16向右運動。氣缸I 8做功時,帶動氣缸I19通過排氣口 1120排出水汽,排出的水汽經過冷凝器I112冷卻后,通過壓力回流到水箱I3,同時為噴嘴I 18提供水壓,反之亦然。如此反復動
作,使水蒸氣由兩個噴嘴交替噴出,從而使氣缸活塞桿平穩、持久地推動轉動曲軸
轉動發電。
權利要求1、一種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它包括水箱、太陽能集熱管、冷凝器,所述太陽能集熱管的一端與水箱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箱、太陽能集熱管、冷凝器均為兩個,所述兩個冷凝器與兩個水箱交叉連通,即所述的冷凝器II(12)與水箱I(3)連通,冷凝器I(5)與水箱II(14)連通;它還包括兩個氣缸及與兩個氣缸活塞桿連接的轉動曲軸(10),所述轉動曲軸(10)的輸出端和發電機的轉子同軸連接,轉動曲軸(10)的尾端還設有一驅動飛輪(7);所述每個氣缸上均設有一個噴嘴和一個排氣口,所述太陽能集熱管的另一端與噴嘴連通,所述排氣口與冷凝器連通;所述噴嘴和排氣口處均設有溫度傳感控制器探頭,所述溫度傳感控制器探頭與溫度傳感控制器(21)的控制電路電連接。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太陽能發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器與水箱之間的連通管上還設有一安全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太陽能熱能發電裝置,它包括兩個水箱、兩個太陽能集熱管、兩個冷凝器,太陽能集熱管的一端與水箱連通,兩個冷凝器與兩個水箱交叉連通,即所述的冷凝器II與水箱I連通,冷凝器I與水箱II連通;它還包括兩個氣缸及與兩個氣缸活塞桿連接的轉動曲軸,所述轉動曲軸的輸出端和發電機的轉子同軸連接,轉動曲軸的尾端還設有一驅動飛輪;所述每個氣缸上均設有一個噴嘴和一個排氣口,太陽能集熱管的另一端與噴嘴連通,排氣口與冷凝器連通;所述噴嘴和排氣口處均設有溫度傳感控制器探頭,所述溫度傳感控制器探頭與溫度傳感控制器的控制電路電連接,該裝置能產生持久穩定、且壓力足夠大的水蒸氣,且太陽能利用率高。
文檔編號F03G6/06GK201373587SQ200820170650
公開日2009年12月30日 申請日期2008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08年12月23日
發明者應涵秉, 沈文杰 申請人: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