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起動裝置以及用于裝配起動裝置的方法。
背景技術:
由文獻de29801079u1已知一種起動裝置,其具有第一軸,該第一軸用于驅動第二軸。第二軸可移動地布置在第一軸上。止擋裝置用于限制第二軸在一方向上的移動路徑。
在該文獻中公開的止擋裝置主要包括三個零件。屬于此的是具有沿周向伸延的槽口的第一軸、放入槽口中的卡環和實際的止擋元件,該止擋元件推到卡環之上。通過該推移防止卡環沿徑向擴張。對此,卡環防止止擋元件沿軸向移位。此類止擋裝置的拆卸非常麻煩并且典型地僅可通過破壞止擋環來實現。
技術實現要素:
根據第一方面,根據本發明的裝置的優點是,通過所選的布置方案使得能夠實現拆卸止擋裝置。由此還能拆卸第二軸與第一軸。根據另一方面,止擋件具有引導區域,該引導區域具有外側。第二軸同樣具有引導區域,該引導區域具有內部區段。止擋件的引導區域的外側和第二軸的內部區段彼此相對而置并且相匹配,使得第二軸的內部區段通過引導區域的外側來引導。根據另一方面規定,軸環部分具有齒部,并且止擋件同樣具有齒部。兩個齒部彼此匹配,使得軸環部分的齒適配于止擋件的齒槽,并且止擋件的齒適配于軸環部分的齒槽。這引起齒部可推入彼此中。
根據另一方面規定,止擋件的齒部如此布置,即,止擋件的齒與軸環部分的齒重疊。在此規定齒彼此面對面。根據另一方面規定,固定機構防止止擋件相對于軸環部分的相對轉動。作為固定機構,可考慮粘合材料以及機械式固定元件。特別優選的是,固定機構包括至少一個插銷,該插銷布置在軸環部分的齒槽和止擋件的齒槽中。由此實現插銷可防止軸環部分和止擋件的相對轉動。特別優選的是,插銷由此來固定,即,其傳力連接并位置固定地布置,并且在此至少止擋件的壓力作用到插銷上。根據另一方面規定,插銷形狀配合連接并位置固定地布置。并且在此鉤子從后面抓到止擋件的齒上。根據另一方面規定,止擋件具有工具接合部,其用于使止擋件的齒部相對于軸環部分的齒部轉動。這使得能夠從外部簡單地實現止擋件的齒部的轉動。
此外,提出了一種用于裝配第一軸與第二軸的方法。在此規定,制造出具有軸環部分的第一軸,軸環部分與第一軸一件式地實施,并且在推上第二軸之后,止擋件布置在第一軸的齒部和軸環部分之間并且由此限制第二軸的移動路徑。就此而言,特別優選的是,止擋件的引導區域的外側沿著第二軸的引導區域的內部區段推移。根據另一方面規定,止擋件以齒部推移通過軸環部分的齒部。這引起,齒部尤其在很大數量的單齒的情況下引起止擋力很好地分布在軸環部分處。與此相應地,負荷、尤其材料應力很好地分布。如果止擋件的齒部相對于軸環部分的齒部轉動,使得齒部的齒彼此對準,則在碰撞時的負荷特別好地分布。
附圖說明
下面借助若干附圖闡述本發明。其中:
圖1示出了起動裝置的原理上的構造,
圖2示出了第一軸的側視圖,
圖3部分地示出了第一軸的軸環部分的橫截面,
圖4示出了止擋件的縱截面,
圖5示出了止擋件的立體圖示,
圖6示出了第一軸和第二軸如何彼此接合,
圖7示出了止擋件如何推到第二軸的端側的開口中。止擋件在此以其齒部向前推到第一軸的齒部中,
圖8示出了止擋件在完全推到端側的開口中之后的位置,
圖9示出了轉動的止擋件,
圖10示出了固定機構如何處于齒部的齒槽之前,
圖11示出了固定機構如何插入齒部的齒槽中,
圖12a)至圖12d)示出了固定機構的不同的變體,
圖13示出了固定機構的另一變體。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示出了電機,其用作內燃機4的起動裝置1。起動裝置1具有小齒輪2,為了起動內燃機4,該小齒輪與內燃機4的齒圈3嚙合。為此,在第一軸5上,使在面向齒圈3的端部處承載有小齒輪2的第二軸15在第一軸5上沿第一軸的轉動軸的方向移動。因此,如通過雙箭頭表示的那樣,小齒輪2可沿軸向移動地支承在第一軸5上。在此,小齒輪2借助于第二軸15通過在此未示出的多頭螺紋接合部與第一軸5不可相對轉動地耦聯。小齒輪2與內燃機4的齒圈3的退回的脫離位置和前移的嚙合位置通過起動繼電器6來調整,該起動繼電器構造成電磁式的并且包括可通電的線圈組件7以及銜鐵8,銜鐵在線圈組件7通電時沿軸向拉入到該線圈組件中。銜鐵8通過接合杠桿9在運動學上與小齒輪2耦聯,從而將銜鐵8在靜止位置和調整位置之間的軸向的調整運動轉變成小齒輪2在脫離位置和嚙合位置之間的相應的軸向的調節運動。
第一軸5或小齒輪2的轉動的驅動運動借助于電起動馬達11產生,電起動馬達在行星齒輪傳動機構的作用下與第一軸5耦聯。在操縱電起動馬達11時將第一軸5以及小齒輪2置于轉動中。起動裝置1配有調節或控制器10,通過該調節或控制器控制起動繼電器6以及起動馬達11的功能。
起動裝置1配有調節或控制器10,通過該調節或控制器控制起動繼電器6以及起動馬達11的功能。
在圖2中作為單個零件示出了第一軸5。在左端存在所謂的滾子軸環16,其是未示出的單向離合器(freilauf)一部分。沿著旋轉軸線18朝止擋件20的方向,該止擋件在此優選地布置在最右端或離滾子軸環16最遠的最外端22。緊接滾子軸環16的是支承座24,該支承座優選地用于位置固定地支承在起動裝置1的未示出的殼體中。緊接支承座的是引導區段26,該引導區段在其外周邊具有沿縱向方向,即,在旋轉軸線18的方向上延伸的槽口28,該槽口可用作潤滑劑的儲藏處。緊接引導區段26的是多頭螺紋接合部的內部部分30(齒部)。內部部分已知為齒部。在內部部分30之后并且在軸環部分20之前的是一圈槽口32。
沿著截面線iii-iii部分地示出了軸環部分20的齒部34。齒部34在其外周邊具有齒36和與齒交替的齒槽38。
在圖4中示出了止擋件40的縱截面。止擋件40具有縱軸線43,多個功能區段沿著該縱軸線延伸。柱狀外側46是引導區域49的一部分。工具接合部55始于第一端側52沿著縱軸線43的方向延伸。筒狀的容納腔58從第一端側52在內部中延伸。始于第二端側60并且與第二端側毗鄰布置地同樣存在具有齒66和齒槽69的齒部63。不同于之前提到的是外齒部的齒部34,在此提到的齒部63是內齒部。
在圖5中示出了止擋件40的立體圖示。
在圖6中示出了第一軸和第二軸如何彼此接合。
第二軸15具有不同的引導區域,并且在它們之間具有多頭螺紋的外部部分72。因此,第二軸15在其在此靠近滾子軸環16布置的右端具有引導區段75,該引導區段與第一軸5的引導區段26共同作用。引導區段75優選筒狀地實施。在朝小齒輪2的軸向方向緊接引導區段75的是多頭螺紋的外部部分72。緊接多頭螺紋的外部部分72的又是另一引導區段78,其同樣優選筒狀地、即空心柱狀地實施。在根據圖6的圖示中,第二軸15已經沿軸向盡可能遠地推到第一軸5上。即,多頭螺紋的內部部分30和外部部分72在最大的寬度上接合。此時,在該位置中,將止擋件40推到第二軸15的端側的開口81中。在圖7中可很好地看出該步驟。
在圖8中示出了止擋件40在完全推到端側的開口81中之后的位置。在此,齒部63在軸向上完全位于第一軸5的齒部34之后。即,止擋件40的齒部63現在完全位于槽口32中。
在圖9中示出了轉動的止擋件40。在根據圖8的圖示和圖9中的圖示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于,在此期間通過未示出的工具接合到工具接合部55中,以使止擋件40轉動。而在轉動之前止擋件40的齒66仍處在齒槽38的軸向的延長部中,因此,止擋件40的齒66在轉動之后自此之后沿軸向位于齒36之后。因此,在該位置中,止擋件40鎖定多頭螺紋的外部部分72的沿徑向向內指向的花鍵齒的另一途徑。這意味著,止擋件40常規地為用于多頭螺紋的外部部分72的剛剛提到的齒的止擋。
在圖10中示出了具有至少一個插銷(在此在該情況下兩個插銷87)的固定機構84如何處在齒部34的齒槽38之前。固定機構84的插銷87不僅推到齒部63的齒槽69中,而且推到齒部34的齒槽38中。通過推到齒槽69中可在一拉出固定機構84之后就實現止擋件40的轉動。
如之前提到的那樣,止擋件40具有工具接合部55,其用于使止擋件40的齒部63相對于軸環部分20的齒部34轉動,從而可到達止擋件40的在圖9中示出的位置。至少一個插銷87,根據圖11,兩個插銷87,分別位置固定地并傳力連接地布置,從而至少止擋件40的壓力作用到至少一個插銷87上。該壓力由于壓迫止擋件40的齒66的齒側而發生。通過固定機構84防止止擋件40相對于軸環部分20的相對轉動。通過固定機構84不僅實現軸環部分20的齒36與止擋件40的齒66在軸向方向上重疊,而且還在運行中保持這種重疊。如圖7中示出的那樣,軸環部分20具有齒部34,并且止擋件具有齒部63,它們彼此匹配,使得軸環部分20的齒36適配于止擋件40的齒槽69,并且止擋件40的齒66適配于軸環部分20的齒槽38。因此,止擋件40可推移通過軸環部分20的齒部34。根據上述說明規定,止擋件40兼有引導區域49,其優選地構造為筒狀體、具有優選柱狀的外側46。第二軸15同樣具有引導區段78,該引導區段實施為空心柱狀的內部區段。在裝配的關系中,止擋件40的引導區域49的外側46和第二軸15的內部區段(即,引導區段78)彼此相對而置。
因此,公開了具有第一軸5的起動裝置1,第一軸用于驅動第二軸15。第二軸15可移動地布置在第一軸5上。止擋裝置用于限制第二軸15在一方向上的移動路徑a。止擋裝置為此具有軸環部分20,該軸環部分與第一軸5成一體,并且止擋件40布置在第一軸5的齒部30和軸環部分20之間。止擋件40限制第二軸15的移動路徑a。
備選地,固定機構48還可通過粘合固定。此外,插銷87可形狀配合連接并位置固定地布置,其中,鉤子從后面抓在止擋件40的齒66上。在這種情況下,齒部63的齒66設定成稍許更短,以便在該部位處為鉤子留有空間。
根據上述說明,還公開了一種用于裝配第一軸5與第二軸15和止擋裝置的方法,止擋裝置用于限制第二軸15在一方向上的移動路徑a,其中,第二軸15推到第一軸5上。在此,第一軸5加工有軸環部分20,該軸環部分與第一軸5實施成一體。在推上第二軸15之后,將止擋件40布置在第一軸5的齒部30和軸環部分20之間并且由此限制第二軸15的移動路徑a。此外規定,止擋件40的引導區域49的外側沿著第二軸15的引導區段78的內部區段推移。在此,止擋件40以齒部63推移通過軸環部分40的齒部34。此后,在穿過軸環部分的齒部34之后,使止擋件40的齒部63相對于軸環部分40的齒部34轉動。在此,止擋件40的齒部63相對于軸環部分20的齒部34如此轉動,使得齒部63、34的齒66、36彼此對準。還規定,為了使止擋件40轉動,使未示出的工具接合到止擋件40的工具接合部55中,并且轉矩作用到止擋件40上以使其轉動。
在圖12中示出了用于備選的固定機構84的實施例。圖12a示出了固定機構84的視圖,其中,插銷87分別具有平整部90。在此,根據圖12b,兩個平整部90可彼此布置在一個平面中。根據圖12c,平整部90還可彼此平行地布置。在此,特別優選的是,每個平整部相對于固定機構的通過兩個插銷84形成的平面的角度γ根據齒部的接觸角來設計。由此增大重疊。按照根據圖12d的另一備選方案,平整部90還可對向地朝彼此轉動地布置。
在圖13中示出了固定機構84在插銷87的端部處分別具有已經提到的鉤子93。在此特別優選的是,鉤子93是平的并且切成鉤狀。如已經提到的那樣,這種鉤子93從后面抓在軸環部分20的齒36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