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發電機組,具體涉及一種防水汽油發電機組。
背景技術:
汽油發電機組是由動力系統、控制系統、消音系統、減震系統、排氣系統組成,由柴油機驅動,將燃料燃燒產生的能量轉化為機械能傳給發電機,再由發電機轉換為電能,輸出到用電設備上使用。但由于汽油發電機組在工作中會發熱且產生CO、氮化物等有害氣體,所以在使用時一般放置在室外通風干燥處。但是由于日曬雨淋等天氣原因,會造成汽油發電機組使用故障,影響其使用壽命。所以公告號為CN204024811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可防水遮陽的汽油發電機組,但是這種發電機組將側門關閉后,汽油發電機本體處于密閉空間,汽油發電機本體由于發電而產生的熱量無法排出,高溫密閉空間會加速汽油發電機本體一些元件的老化速度。在雨天時對汽油發電機組檢修,側門開啟后,只能看到汽油發電機組側面的上半部分,無法對汽油發電機組的頂部和下半部分進行檢查維修,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散熱好且可對汽油發電機本體進行全面檢修的防水汽油發電機組。
本方案中的防水汽油發電機組,包括汽油發電機本體,所述汽油發電機本體外套設有防護罩,所述防護罩包括底座、支架、頂板和側門;所述底座為方形環狀結構,所述支架有四個并與底座的四角垂直且固定連接,所述側門有四個且與底座的四邊鉸接;所述頂板為方形結構且大于底座,頂板位于支架上方且通過伸縮桿與底座連接,頂板上設有進油口和密封蓋;所述支架橫截面為直角,支架表面固定連接有磁條,側門的高度小于支架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由于側門高度小于支架高度,所以當側門與支架貼合即才側門關閉時,頂板與側門之間形成排熱口,汽油發電機本體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會上升并從該排熱口排出,方形環狀結構的底座下方的冷空氣進入,形成氣流自循環,加速散熱。由于側門與底座的邊鉸接,當側門打開后,可看到汽油發電機本體的全部側門,且側門不會阻礙維修人員的工作。由于頂板通過伸縮桿與底座連接,當需要查看汽油發電機本體的頂部時,只需要將頂板向上拉即可,同時頂板依然可以防止汽油發電機本體日曬雨淋,且便于檢修。
進一步,所述頂板的四邊固定連接有擋雨條,所述擋雨條向底座方向傾斜。可防止傾斜落下的雨水從頂板與側門之間進入保護罩內,進一步保證汽油發電機本體工作環境干燥。
進一步,所述進油口設有內螺紋,密封蓋設有與進油口相配合的內螺紋;所述密封蓋上開有凹槽,凹槽內轉動連接有拉環。通過拉環不僅可轉動密封蓋并將其拉起;在密封蓋與進油口螺紋連接時,通過拉環還可將頂板拉起,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防水汽油發電機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防水汽油發電機組實施例的打開示意圖。
圖中,1為底座,2為側門,3為密封蓋,4為頂板,5為伸縮桿,6為支架,7為磁條,8為排熱口,9為擋雨條,10為拉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根據圖1、2所示,防水汽油發電機組,包括汽油發電機本體,該汽油發電機本體外套設有防護罩。防護罩包括底座1、支架6、頂板4和側門2。底座1為方形環狀結構,四個支架6分別位于底座1的四角處且與底座1垂直焊接,四個側門2分別與底座1的四邊鉸接。支架6橫截面為直角,支架6表面固定連接有磁條7,側門2的高度小于支架6的高度。頂板4為方形結構且大于底座1,伸縮桿5有四個且位于支架6直角內,伸縮桿5一端與頂板4卡接,另一端與底座1卡接。當將側門2豎起并與磁條7貼合,頂板4與支架6頂端相抵,頂板4與側門2之間形成排熱口8,汽油發電機本體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會上升并從該排熱口8排出,方形環狀結構的底座1下方的冷空氣進入,形成氣流自循環,利于散熱。頂板4的四邊一體設有擋雨條9,該擋雨條9向底座1方向彎折,可防止傾斜落下的雨水從頂板4與側門2之間進入保護罩內。頂板4上設有與汽油發電機本體的注油孔相通的進油口以及與進油口相配合的密封蓋3,進油口設有內螺紋,密封蓋3設有與進油口相配合的內螺紋。密封蓋3上開有凹槽,凹槽內卡接有拉環10。
當需要對汽油發電機本體進行故障檢修時,若僅需要查看汽油發電機本體的側門2,通過向上提拉拉環10,將頂板4拉起一小段距離,即可將側門2向下翻轉打開,這樣也不必在側門2上安裝用于開關門的把手,節約材料和空間。再將頂板4下按至與支架6相抵,即可對汽油發電機本體的側面進行全面檢測。若需要對汽油發電機本體的頂部進行檢測,將頂板4拉起至最高處即可。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