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其特征在于:發電機(1)的發電機軸(2)同軸設有第一發電機軸(3)和第二發電機軸(8),發電機(1)的第一發電機軸(3)利用第一聯軸器(5)與第一風輪軸(6)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一風輪軸(6)上固定套裝第一風輪軸套(35),第一風輪軸套(35)上固定第一風輪葉片(21),構成第一風輪,發電機(1)的第二發電機軸(8)利用第二聯軸器(10)與第二風輪軸(11)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二風輪軸(11)上固定套裝第二風輪軸套(36),第二風輪軸套(36)上固定第二風輪葉片(22),構成第二風輪。本實用新型最大的利用風能,做到了風輪旋轉就可以發電,具有生存空間寬廣的特點。
【專利說明】
一種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風力發電機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作為世界能源消耗大國和環境保護重要力量,中國積極實施電動汽車科技戰略,促進汽車工業產業結構升級和動力系統電動化轉型,培育和發展電動汽車社會,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面臨著續航時間短,蓄電池充電時間長、不能長途長時間行駛的弊端、充電車輛不能大型化、亟需完善的必要性,降低交通領域溫室氣體排放是解決全球氣候變化重要手段,是建設可持續發展電動汽車社會前提條件。我國進入了電動汽車社會“科技引導”初期發展階段。該階段(“十五”時期和“十一五”前期)以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研發為主要特征,著重開展電動汽車關鍵技術原始創新和系統集成創新、測試環境建設、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技術標準體系搭建、開放協同創新環境建設等一系列活動?!笆濉逼陂g,以攻克電動汽車科技問題為切入點,在充分考慮到我國工業基礎薄弱、科研實力不強、企業R&D投入有限等現狀,發揮我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科技部創造性提出了“三縱三橫”電動汽車研發戰略規劃布局,全面部署電動汽車關鍵技術攻關,從而完成了我國電動汽車關鍵技術的原始創新和系統集成創新。“十一五”期間,在認真總結前期研究成果基礎上,聚焦電動汽車動力系統技術平臺和關鍵零部件研發,加強規模產業化技術攻關。到目前為止國內外還沒有任何一家成功把風力發電機運用到車上。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有安裝在車上的風力發電機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研制了一種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使用了全阻力型渦輪以求達到高效的風能利用,在車輛行駛中為蓄電池充電達到增加續航能力的目的,具有生存空間寬廣的特點,對環境無污染,噪音低影響較小充分利用再生資源。實現本發明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包括有發電機、發電機軸、發電機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連接線、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與蓄電池連接線、蓄電池、蓄電池與直流控制分配器連接線、直流控制分配器、直流控制分配器與負載電器連接線及負載電器,發電機、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蓄電池、直流控制分配器、及負載電器安裝在電動車安裝孔上,利用發電機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連接線將發電機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連接,利用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與蓄電池連接線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與蓄電池連接,利用蓄電池與直流控制分配器連接線將蓄電池與直流控制分配器連接,利用直流控制分配器與負載電器連接線將直流控制分配器與負載電器連接,其特征在于:發電機的發電機軸同軸設有第一發電機軸和第二發電機軸,發電機的第一發電機軸利用第一聯軸器與第一風輪軸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一風輪軸上固定套裝第一風輪軸套,第一風輪軸套上固定第一風輪葉片,構成第一風輪,發電機的第二發電機軸利用第二聯軸器與第二風輪軸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二風輪軸上固定套裝第二風輪軸套,第二風輪軸套上固定第二風輪葉片,構成第二風輪,第一風輪和第二風輪結構相同,所述的第一風輪葉片和第二風輪葉片分別為若干個;所述的第一風輪軸設置在第一風輪支架內,第一風輪支架由第一立支撐和第一橫支撐構成,第一風輪軸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第一軸承和第二軸承分別設置在第一軸承套和第二軸承套內,第一軸承套和第二軸承套分別固定在第一立支撐的內側;第一風輪葉片固定在第一風輪軸上;所述的第二風輪軸設置在第二風輪支架內,第二風輪支架由第二立支撐和第二橫支撐構成,第二風輪軸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三軸承和第四軸承,第三軸承和第四軸承分別設置在第三軸承套和第四軸承套內,第三軸承套和第四軸承套分別固定在第二立支撐的內側;第二風輪葉片固定在第二風輪軸上;所述的第一風輪支架與第二風輪支架結構相同,分別設置在發電機的兩側,所述的發電機與第一風輪支架及第二風輪支架之間分別設有第一殼體連接件和第二殼體連接件;所述的發電機的第一發電機軸和第二發電機軸與地面水平設置。
[0004]本實用新型使用了全阻力型風葉及臥式安裝使用的水平軸獨特方式,最大的利用風能,做到了風輪旋轉就可以發電,汽車在行駛中20KM/H-200KM/H可以正常發電,大大增加了續航能力,具有生存空間寬廣的特點,對汽車的風阻影響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噪音低不會對駕駛室產生大的影響。
【附圖說明】
[000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06]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風輪的結構示意圖;
[0007]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二風輪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一風輪結構示意圖的側視圖;
[0009]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第二風輪結構示意圖的側視圖。
[0010]圖中,1、發電機,2、發電機軸,3、第一發電機軸,4、第一殼體連接件,5、第一聯軸器,6、第一風輪軸,7、第一風輪支架,8、第二發電機軸,9、第二殼體連接件,10、第二聯軸器,U、第二風輪軸,12、第二風輪支架,13、發電機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連接線,14、風力發電機控制器,15、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與蓄電池連接線,16、蓄電池,17、蓄電池與直流控制分配器連接線,18、直流控制分配器,19、直流控制分配器與負載電器連接線,20、負載電器,21、第一風輪葉片,22、第二風輪葉片,23、第一立支撐,24、第一橫支撐,25、第一軸承,26、第二軸承,27、第一軸承套,28、第二軸承套,29、第二立支撐,30、第二橫支撐,31、第三軸承,32、第四軸承,33、第三軸承套,34、第四軸承套,35、第一風輪軸套,36、第二風輪軸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11]參照附圖,一種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包括有發電機1、發電機軸2、發電機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連接線13、風力發電機控制器14、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與蓄電池連接線15、蓄電池16、蓄電池與直流控制分配器連接線17、直流控制分配器18、直流控制分配器與負載電器連接線19及負載電器20,發電機1、風力發電機控制器14、蓄電池16、直流控制分配器18、及負載電器20安裝在電動車安裝孔上,利用發電機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連接線13將發電機I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14連接,利用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與蓄電池連接線15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14與蓄電池16連接,利用蓄電池與直流控制分配器連接線17將蓄電池16與直流控制分配器18連接,利用直流控制分配器與負載電器連接線19將直流控制分配器18與負載電器20連接,其特征在于:發電機I的發電機軸2同軸設有第一發電機軸3和第二發電機軸8,發電機I的第一發電機軸3利用第一聯軸器5與第一風輪軸6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一風輪軸6上固定套裝第一風輪軸套35,第一風輪軸套35上固定第一風輪葉片21,構成第一風輪,發電機I的第二發電機軸8利用第二聯軸器10與第二風輪軸11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二風輪軸11上固定套裝第二風輪軸套36,第二風輪軸套36上固定第二風輪葉片22,構成第二風輪,第一風輪和第二風輪結構相同,所述的第一風輪葉片21和第二風輪葉片22分別為若干個;所述的第一風輪軸6設置在第一風輪支架7內,第一風輪支架7由第一立支撐23和第一橫支撐24構成,第一風輪軸6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軸承25和第二軸承26,第一軸承25和第二軸承26分別設置在第一軸承套27和第二軸承套28內,第一軸承套27和第二軸承套28分別固定在第一立支撐23的內側;第一風輪葉片21固定在第一風輪軸6上;所述的第二風輪軸11設置在第二風輪支架12內,第二風輪支架12由第二立支撐29和第二橫支撐30構成,第二風輪軸11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三軸承31和第四軸承32,第三軸承31和第四軸承32分別設置在第三軸承套33和第四軸承套34內,第三軸承套33和第四軸承套34分別固定在第二立支撐29的內側;第二風輪葉片22固定在第二風輪軸11上;所述的第一風輪支架7與第二風輪支架12結構相同,分別設置在發電機I的兩側,所述的發電機I與第一風輪支架7及第二風輪支架12之間分別設有第一殼體連接件4和第二殼體連接件9;所述的發電機I的第一發電機軸3和第二發電機軸8與地面水平設置。
[0012]本實用新型為一種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可采用前置安裝、車頂安裝、車后部安裝或車下部安裝方式,如果發電機單獨與第一風輪及殼體連接件或第二風輪及殼體連接件安裝即可以在電動汽車的兩側安裝形成單體車用風力發電機在電動汽車上的側位安裝方式。發電機軸通過聯軸器及殼體連接件連接風輪,相繼帶動發電機軸轉動,進行發電,經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蓄電池、直流控制分配器供給負載工作;風輪與發電機軸通過聯軸器及殼體連接件連接平穩正時針運轉。所述的風輪通過聯軸器及殼體連接件與發電機軸連接正時針平穩運行。
[0013]本實用新型使用全阻力型風葉及臥式安裝使用的水平軸獨特方式,最大的利用風能,做到了風輪旋轉就可以發電,汽車在行駛中20KM/H-200KM/H可以正常發電,大大增加了續航能力,具有生存空間寬廣的特點,對汽車的風阻影響非常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噪音低不會對駕駛室產生大的影響。
【主權項】
1.一種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包括有發電機(I)、發電機軸(2)、發電機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連接線(13)、風力發電機控制器(14)、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與蓄電池連接線(15)、蓄電池(16)、蓄電池與直流控制分配器連接線(17)、直流控制分配器(18)、直流控制分配器與負載電器連接線(19)及負載電器(20),發電機(1)、風力發電機控制器(14)、蓄電池(16)、直流控制分配器(18)、及負載電器(20)安裝在電動車安裝孔上,利用發電機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連接線(13)將發電機(I)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14)連接,利用風力發電機控制器與蓄電池連接線(15)將風力發電機控制器(14)與蓄電池(16)連接,利用蓄電池與直流控制分配器連接線(17)將蓄電池(16)與直流控制分配器(18)連接,利用直流控制分配器與負載電器連接線(19)將直流控制分配器(18)與負載電器(20)連接,其特征在于:發電機(I)的發電機軸(2)同軸設有第一發電機軸(3)和第二發電機軸(8),發電機(I)的第一發電機軸(3)利用第一聯軸器(5)與第一風輪軸(6)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一風輪軸(6)上固定套裝第一風輪軸套(35),第一風輪軸套(35)上固定第一風輪葉片(21),構成第一風輪,發電機(I)的第二發電機軸(8)利用第二聯軸器(10)與第二風輪軸(11)固定連接在一起,第二風輪軸(11)上固定套裝第二風輪軸套(36),第二風輪軸套(36)上固定第二風輪葉片(22),構成第二風輪,第一風輪和第二風輪結構相同。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風輪軸(6)設置在第一風輪支架(7)內,第一風輪支架(7)由第一立支撐(23)和第一橫支撐(24)構成,第一風輪軸(6)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一軸承(25)和第二軸承(26),第一軸承(25)和第二軸承(26)分別設置在第一軸承套(27)和第二軸承套(28)內,第一軸承套(27)和第二軸承套(28)分別固定在第一立支撐(23)的內側;第一風輪葉片(21)固定在第一風輪軸(6)上;所述的第二風輪軸(11)設置在第二風輪支架(12)內,第二風輪支架(12)由第二立支撐(29)和第二橫支撐(30)構成,第二風輪軸(11)的兩端分別設有第三軸承(31)和第四軸承(32),第三軸承(31)和第四軸承(32)分別設置在第三軸承套(33)和第四軸承套(34)內,第三軸承套(33)和第四軸承套(34)分別固定在第二立支撐(29)的內側;第二風輪葉片(22)固定在第二風輪軸(11)上。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電機(I)與第一風輪支架(7)及第二風輪支架(12)之間分別設有第一殼體連接件(4)和第二殼體連接件(9)。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風輪支架(7)與第二風輪支架(12)結構相同,分別設置在發電機(I)的兩側。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方位安裝的車用風力發電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風輪葉片(21)和第二風輪葉片(22)分別為若干個。
【文檔編號】F03D80/70GK205714584SQ20162068660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7月1日
【發明人】雒龍泉, 雒進進, 雒存存
【申請人】雒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