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弧形垂直軸風力發電機裝置。
背景技術:
風能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其蘊藏量巨大,全球風能資源總量約為2.74×109兆瓦,其中可利用的風能為2×107兆瓦。中國風能儲量很大、分布面廣,開發利用潛力巨大。當然風能的利用離不開風力發電機,風力發電機的品質和價格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當前風力發電機有水平軸風力發電機和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其中水平軸風力發電機技術發展的比較快,應用技術也趨于成熟。垂直軸風力發電機技術發展的較慢一些,因為垂直軸風力發電機對研發生產的技術要求比較高,尤其是對葉片和發電機的要求。
近幾年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的技術發展很快,尤其小型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由于其轉速低,大大提高了風機的穩定性,沒有噪音,啟動風速低等優點,使其更適合在人們居住的地方安裝,提高了風力發電機的使用范圍。但現有技術中的垂直軸風力發電機也存在一些問題:以固定的機構調整帆葉迎風角使順風時阻力最大,逆風時阻力最小。由于機構固定,微風能啟動的,大風就要過載,因而大風時要下閘停機。若強風能利用時,微風時就不能啟動。有效發電時間較短。有的調整帆葉阻力的機構過于簡單,順逆風阻力比不大,不能高效地吸收風能。旋轉軸承都采用機械軸承,效率較低,也時常發生故障。同時機構比較脆弱,難于滿足家庭工業作坊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風電轉化效率高、便于檢修的弧形垂直軸風力發電機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弧形垂直軸風力發電機裝置,包括機架機體部分和外葉片部分;所述外葉片部分傾斜固定在機架機體部分的外側;所述機架機體部分包括旋轉軸與內葉片,所述內葉片置于旋轉軸的外側,所述旋轉軸中設有發電機組。進一步地,所述外葉片部分通過三角互導架固定在機架機體部分的外側。
進一步地,所述外葉片沿豎直方向傾斜15°-60°。
進一步地,所述外葉片部分為玻璃鋼材質的葉片。
進一步地,所述內葉片以旋轉軸為中心呈螺旋狀。
進一步地,所述內葉片包括數層內葉片豎向排列,各層內葉片螺旋開口方向不同。
進一步地,所述發電機組通過螺接的方式固定在旋轉軸上。
本實用新型一種弧形垂直軸風力發電機裝置,結構簡單易操作,具有穩固的組合結構及較佳的結合強度,可有效避免外力或振動所造成的松脫情形;采用葉片傾斜結構,符合流體動力學原理,可更有效的利用風能,提高轉化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面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分析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弧形垂直軸風力發電機裝置,包括機架機體部分1和外葉片部分2;所述外葉片部分2傾斜固定在機架機體部分1的外側;所述機架機體部分1包括旋轉軸3與內葉片4,所述內葉片4置于旋轉軸3的外側,所述旋轉軸3中設有發電機組5。所述外葉片部分2通過三角互導架6固定在機架機體部分1的外側。所述外葉片部分2沿豎直方向傾斜15°-60°。所述外葉片部分2為玻璃鋼材質的葉片。所述內葉片4以旋轉軸3為中心呈螺旋狀。所述內葉片4包括數層內葉片4豎向排列,各層內葉片4螺旋開口方向不同。所述發電機組5通過螺接的方式固定在旋轉軸3上。
當本實用新型的風力發電機裝置結構固定完畢后,即開始工作,當風力較小時,風主要推動外葉片部分2旋轉工作,進而帶動整個風力發電機結構進行發電作業;當風力較大時,內葉片4開始旋轉工作且成為主要的旋轉動力來源,這樣可以更有效的利用風能。且外葉片部分2的傾斜結構設計,更符合流體動力的原則,提高轉化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