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配件,特別涉及一種新型濾清器。
背景技術:
目前汽油濾清器一般布置在車輛下車體,常用安裝方式為在汽油濾清器上增加金屬安裝支架然后固定于車身。目前汽油濾清器的安裝支架,由螺栓通過安裝孔固定在車身上,安裝支架具有連接車身的安裝部,還有與安裝部連接或一體成型并環抱住汽油濾清器的上安裝臂和下安裝臂;上安裝臂和下安裝臂從與安裝部連接處對稱向外彎折,兩者共同形成一開口圓環形。這種安裝支架存在如下問題:1、安裝支架通過兩顆螺栓固定在車身(即車輛下車體)上,會占用下車體的布置空間,從而使原本就比較緊湊的下車體更加擁擠;2、汽油濾清器僅通過第一安裝臂和第二安裝臂夾緊,安裝不夠牢固,汽油濾清器存在從安裝支架的開口處脫落的風險;3、不同車型存在不型號的濾清器,不同的濾清器長度不一致,而目前的不同的濾清器需要配備不同大小的發安裝支架,這會增加生產成本,4、濾清器的進油口及出油口處分別設有出油管及進油管,出油管及進油管與外殼通過焊接連接,即出油管及進油管焊接于外殼及后無法拆除,然而進油管及出油管是濾清器中最容易損壞的部件,現有的濾清器在使用過程中,如若進油管或出油管出現損壞時,則整體即報廢,浪費資源,使用壽命短,針對上述這些缺陷,還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安裝方便且使用壽命長的新型濾清器。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濾清器,包括有外殼,外殼內設有過濾腔,過濾腔的軸向兩端分別設有進油口及出油口,過濾腔內設有濾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油口及進油口處設有促使過濾腔與外部導通的出油管及進油管,所述的外殼的軸兩兩端分別設有與進油口及出油口導通的開口,所述的進油管及出油管分別通過開口插入外殼內與進油口及出油口螺紋連接,所述的外殼設置開口處設有對進油管及出油管固定的固定組件,所述的固定組件包括固設于外殼軸向兩端開口處的安裝座,所述的安裝座包括有第一安裝座及第二安裝座,所述的第一安裝座及第二安裝座分別設有開口的橫向兩端,所述的第一安裝座及第二安裝座上分別設有導向桿且導向桿分別可沿第一安裝座及第二安裝座橫向往復滑動,所述的導向桿上分別套設有彈簧,所述的導向桿連接第一安裝座及第二安裝座一端的另一端上分別設有固定柱,所述的固定柱的一端與導向桿連接并抵觸彈簧,另一端與進油管或出油管連接;所述外殼的外表面設有可與油箱連接的安裝支架,所述的安裝支架包括有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所述的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一端鉸接連接,另一端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形成一個卡箍狀,所述的第一支架的外表面設有與油箱連接的連接部,所述的第二支架的外表面設有一固定支架,該固定支架上設有可對外殼兩端進行固定的限位擋片,所述的限位擋片與固定支架設有可調節限位擋片長度的調節機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一端鉸接連接,安裝時,直接將濾清器外殼放在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形成的卡箍內,然后能過螺栓將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固定,第二支架的外表面設置了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上設置了限位擋片,這樣設置后,兩邊的限位擋片剛好固定在濾清器外殼的兩端,防止濾清器脫落,而且限位擋片與固定支架設置了調節機構,這樣設置后,不同長度的濾清器可以使用同一種支架,使限位擋片貼合在濾清器外殼的兩端將其固定,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而在本實用新型中,出油管及進油管分別與外殼可拆卸連接,當出油管或進油管出現損壞時,可將出油管或進油管由外殼上拆除實施維修或更換,免于對整個濾清器實施報廢,節約了資源及使用成本,同時也延長了濾清器的使用壽命。而固定組件的設置具有輔助定位作用,可防止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進油管或出油管與濾清器脫離,當需要拆卸進油管或出油管時,將導向桿朝向安裝座的方向滑動,這時固定柱就離開進油管或出油管,這時就可以拆卸進油管或出油管,當安裝完畢,松開導向桿,彈簧促使導向桿自動回彈,使固定柱一直抵觸在進油管或出油管上,將進油管及出油管固定,防止進油管或出油管脫落,整體結構簡單牢固。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固定柱連接導向桿一端的另一端上設有凸塊,所述的進油管及出油管上分別設有與凸塊適配的凹槽。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凸塊與凹槽的設置是對固定柱與進油管及出油管進行定位,防止固定柱滑動。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導向桿上設有撥快。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撥快的設置是方便滑動導向桿。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調節機構包括有若干調節槽及調節塊,所述的限位擋片包括有第一限位擋片及第二限位擋片,所述的第一限位擋片及第二限位擋片上設別設有調節支架,所述的固定支架上設有安裝槽,所述的調節支架可置于安裝槽內并可在安裝槽內滑動,所述的調節槽設于固定支架上并與安裝槽導通,所述的調節塊包括有第一調節塊及第二調節塊,所述的第一調節塊及第二調節塊分別設于調節支架上且第一調節塊及第二調節塊可分別置于調節槽內并沿固定支架往復調節。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對不同型號的濾清器固定,調節方便,固定牢固,在生產時,不需要針對不同型號的濾清器生產相對應的濾清器,能節約生產成本。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調節塊為撓性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撓性塊方便調節,使調節支架在安裝槽內滑動方便,又能固定,為本領域首選,當然也可為其他的調節方式,本實用新型并不僅限于此。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調節支架分別與第一限位擋片及第二限位擋片的橫截面呈“L”形。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限位擋片及第二限位擋片剛好可以貼合濾清器的兩端將其固定,防止濾清器脫落。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第一限位擋片及第二限位擋片分別朝向濾清器的端面上固設有彈性橡膠塊。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彈性橡膠塊的設置是防止對濾清器表面磨損。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結構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體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濾清器,包括有外殼1,外殼1內設有過濾腔2,過濾腔2的軸向兩端分別設有進油口3及出油口4,過濾腔2內設有濾芯5,所述的出油口4及進油口3處設有促使過濾腔2與外部導通的出油管6及進油管7,所述的外殼1的軸兩兩端分別設有與進油口3及出油口4導通的開口8,所述的進油管7及出油管6分別通過開口8插入外殼1內與進油口3及出油口4螺紋連接,所述的外殼1設置開口8處設有對進油管7及出油管6固定的固定組件9,所述的固定組件9包括固設于外殼1軸向兩端開口8處的安裝座10,所述的安裝座10包括有第一安裝座11及第二安裝座12,所述的第一安裝座11及第二安裝座12分別設有開口8的橫向兩端,所述的第一安裝座11及第二安裝座12上分別設有導向桿13且導向桿13分別可沿第一安裝座11及第二安裝座12橫向往復滑動,所述的導向桿13上分別套設有彈簧14,所述的導向桿13連接第一安裝座11及第二安裝座12一端的另一端上分別設有固定柱15,所述的固定柱15的一端與導向桿13連接并抵觸彈簧14,另一端與進油管7或出油管6連接;所述外殼1的外表面設有可與油箱連接的安裝支架16,所述的安裝支架16包括有第一支架17及第二支架18,所述的第一支架17與第二支架18一端鉸接連接,另一端可通過螺栓19固定連接,第一支架17與第二支架18形成一個卡箍狀,所述的第一支架17的外表面設有與油箱連接的連接部20,所述的第二支架18的外表面設有一固定支架21,該固定支架21上設有可對外殼1兩端進行固定的限位擋片22,所述的限位擋片22與固定支架21設有可調節限位擋片22長度的調節機構23,在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支架17與第二支架18一端鉸接連接,安裝時,直接將濾清器外殼1放在第一支架17及第二支架18形成的卡箍內,然后能過螺栓19將第一支架17及第二支架18固定,第二支架18的外表面設置了固定支架21,固定支架21上設置了限位擋片22,這樣設置后,兩邊的限位擋片22剛好固定在濾清器外殼1的兩端,防止濾清器脫落,而且限位擋片22與固定支架21設置了調節機構23,這樣設置后,不同長度的濾清器可以使用同一種支架,使限位擋片22貼合在濾清器外殼1的兩端將其固定,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而在本實用新型中,出油管6及進油管7分別與外殼1可拆卸連接,當出油管6或進油管7出現損壞時,可將出油管6或進油管7由外殼1上拆除實施維修或更換,免于對整個濾清器實施報廢,節約了資源及使用成本,同時也延長了濾清器的使用壽命。而固定組件9的設置具有輔助定位作用,可防止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進油管7或出油管6與濾清器脫離,當需要拆卸進油管7或出油管6時,將導向桿13朝向安裝座10的方向滑動,這時固定柱15就離開進油管7或出油管6,這時就可以拆卸進油管7或出油管6,當安裝完畢,松開導向桿13,彈簧14促使導向桿13自動回彈,使固定柱15一直抵觸在進油管7或出油管6上,將進油管7及出油管6固定,防止進油管7或出油管6脫落,整體結構簡單牢固。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柱15連接導向桿13一端的另一端上設有凸塊24,所述的進油管7及出油管6上分別設有與凸塊24適配的凹槽25,在上述方案中,凸塊24與凹槽25的設置是對固定柱15與進油管7及出油管6進行定位,防止固定柱15滑動。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導向桿13上設有撥快26,在上述方案中,撥快26的設置是方便滑動導向桿13。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調節機構23包括有若干調節槽27及調節塊28,所述的限位擋片22包括有第一限位擋片29及第二限位擋片30,所述的第一限位擋片29及第二限位擋片30上設別設有調節支架31,所述的固定支架21上設有安裝槽32,所述的調節支架31可置于安裝槽32內并可在安裝槽32內滑動,所述的調節槽27設于固定支架21上并與安裝槽32導通,所述的調節塊28包括有第一調節塊33及第二調節塊34,所述的第一調節塊33及第二調節塊34分別設于調節支架31上且第一調節塊33及第二調節塊34可分別置于調節槽27內并沿固定支架21往復調節,在上述方案中,可對不同型號的濾清器固定,調節方便,固定牢固,在生產時,不需要針對不同型號的濾清器生產相對應的濾清器,能節約生產成本。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調節塊28為撓性塊,在上述方案中,撓性塊方便調節,使調節支架31在安裝槽32內滑動方便,又能固定,為本領域首選,當然也可為其他的調節方式,本實用新型并不僅限于此。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調節支架31分別與第一限位擋片27及第二限位擋片28的橫截面呈“L”形,在上述方案中,第一限位擋片27及第二限位擋片28剛好可以貼合濾清器的兩端將其固定,防止濾清器脫落。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限位擋片27及第二限位擋片28分別朝向濾清器的端面上固設有彈性橡膠塊35,在上述方案中,彈性橡膠塊35的設置是防止對濾清器表面磨損。
各位技術人員須知:雖然本實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思想并不僅限于此發明,任何運用本實用新型思想的改裝,都將納入本專利專利權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