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風力發電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風力發電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風力發電裝置,其葉片長而窄,其發電所需的風力要求比較苛刻,而且其迎風面不容易兜風,所以其旋轉速度和功率都比較小。
傳統的風力發電葉片類型各式各樣,多長見的劃漿式葉片,狹轍細長,撲風面小,材料制作上要求特別高,缺陷多,因其為高塔架設,穩定性差,風特別大時,結構損失嚴重,另外成本高,維修不方便,利潤轉回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投資小、效率高的風力發電裝置。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包括發電機、旋轉葉片、風向標、擋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發電機通過轉軸與所述旋轉葉片連接,該轉軸的頂端設有軸承;所述軸承與所述風向標連接,該風向標的尾端設有所述擋風板;所述旋轉葉片為瓦面葉片,其一面為迎風面,另一面為阻風面;所述擋風板置于所述旋轉葉片的阻風面一側。
所述擋風板與所述風向標之間的夾角呈135°。
所述旋轉葉片的邊緣設有空心管,其上端和下端均設有圓周空心管。
所述旋轉葉片由葉片Ⅰ、葉片Ⅱ和葉片Ⅲ構成;所述葉片Ⅰ、葉片Ⅱ和葉片Ⅲ的一端均與所述轉軸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1、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旋轉葉片為瓦面設計,其迎風面受到的風力比較充足,因此在風力發電過程中,其旋轉所能提供的發電功率大,而且其翻面為弧形,在其旋轉的過程中收到的風力阻力非常小,不影響風力發電時的葉片旋轉,瓦面葉片和擋風板對寬大葉片有配合較好的起動作用。
2、本實用新型在風向標后方設計的擋風板,可有效將吹向瓦面葉片阻風面的風力阻擋,而只有瓦面葉片的迎風面接收到風力動力,讓風力發電時的葉片旋轉更加不消耗功,最大限度地提供風力發電的功率。
3、本實用新型的旋轉葉片的受風面寬大,因此提供的發電動能更加充足,提供的發電量更大,能實現風力發電的最大功率效率。
4、本實用新型在瓦面葉片的邊緣設計有空心管,其上端和下端均設有圓周空心管,不但能更加有效地縮小體積,還能成倍增加向心動能,而且對葉片可以起穩固作用。
5、本實用新型投資小、維修方便。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發電機;2—轉軸;3—旋轉葉片;3A—葉片Ⅰ;3B—葉片Ⅱ;3C—葉片Ⅲ;4—軸承;5—風向標;6—擋風板;7—空心管;8—圓周空心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一種風力發電裝置,包括發電機1、旋轉葉片3、風向標5、擋風板6。發電機1通過轉軸2與旋轉葉片3連接,該轉軸2的頂端設有軸承4;軸承4與風向標5連接,該風向標5的尾端設有擋風板6;旋轉葉片3為瓦面葉片,其一面為迎風面,另一面為阻風面;擋風板6置于旋轉葉片3的阻風面一側。
其中:擋風板6與風向標5之間的夾角呈135°。擋風板6既是取風阻板,也是聚風板。
旋轉葉片3的邊緣設有空心管7,其上端和下端均設有圓周空心管8。
旋轉葉片3由葉片Ⅰ3A、葉片Ⅱ3B和葉片Ⅲ3C構成;葉片Ⅰ3A、葉片Ⅱ3B和葉片Ⅲ3C的一端均與轉軸2相連。
使用時,在風場安裝好本實用新型。當風來時,風向標5在風力的作用下旋轉,其尾端的擋風板6將吹向旋轉葉片3阻風面的風擋住,而旋轉葉片3迎風面受到風的推動,開始旋轉,旋轉葉片3的旋轉帶動發電機1工作,從而實現發電。
當采用大型風力發電的方式時,考慮到季風氣候的影響,取消風向標5,并將擋風板6增加為3個,按圓周120度夾角固定于地面之上,以避免對裝置造成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