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農機用柴油機的領域,涉及一種農機用柴油機后端動力輸出口結構,尤其是涉及后端安裝液壓油泵的動力輸出口結構設計。
背景技術:
1、配套農用機械的柴油機,因驅動農機具需要柴油機提供動力輸出口用于安裝驅動液壓泵,而且因驅動的農機具經常要求實現轉向、提升等多種功能,就需要柴油機提供多個動力輸出口來安裝多個用于實現不同功能的液壓油泵。特別是一些農機配套不僅要求液壓泵安裝在柴油機后端,而且要求液壓泵安裝后在柴油機本體空間內。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機用柴油機后端動力輸出口結構,以解決農機用柴油機、特別是軸向空間要求比較嚴格的農機上安裝驅動液壓泵多個動力輸出口需求。
2、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農機用柴油機后端動力輸出口結構,包括設于柴油機機體上的齒輪室、以及設于所述齒輪室上的飛輪殼,所述齒輪室中的曲軸齒輪安裝在曲軸上,并通過惰齒輪帶動pto齒輪,內花鍵軸通過滾動軸承安裝在所述pto齒輪上,從而在所述飛輪殼上安裝液壓泵。
3、優選的,所述曲軸齒輪、所述惰齒輪、所述pto齒輪均為鍛件,所述曲軸齒輪安裝在曲軸上,所述惰齒輪安裝在所述齒輪室上,所述pto齒輪通過過盈配合的所述內花鍵軸兩端的所述滾動軸承安裝在所述飛輪殼和所述齒輪室上。
4、優選的,所述齒輪室上設有油道取油口、外置進油道和內置輸油道,所述飛輪殼上設有外置回油管,所述油道取油口從柴油機本體取潤滑油,通過所述外置進油道進入所述內置輸油道,所述內置輸油道中的潤滑油除潤滑所述惰齒輪的轉動軸外,還通過飛濺來潤滑隔熱齒輪的接觸面,潤滑油通過所述外置回油管返回柴油機本體,以實現循環。
5、優選的,所述齒輪室為鑄件,安裝固定在柴油機機體上。
6、優選的,所述飛輪殼為鑄件,安裝固定在所述齒輪室上。
7、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包括以下有益技術效果:
8、該結構通過一套后端齒輪傳動裝置和齒輪室,在柴油機后端增加一個動力輸出口,安裝的液壓泵在柴油機本體空間之內。本實用新型后端動力輸出口結構解決了農機用柴油機、特別是軸向空間要求比較嚴格的農機上安裝驅動液壓泵多個動力輸出口需求。
1.一種農機用柴油機后端動力輸出口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柴油機機體上的齒輪室(1)、以及設于所述齒輪室(1)上的飛輪殼(8),所述齒輪室(1)中的曲軸齒輪(2)安裝在曲軸上,并通過惰齒輪(3)帶動pto齒輪(4),內花鍵軸(6)通過滾動軸承(5)安裝在所述pto齒輪(4)上,從而在所述飛輪殼(8)上安裝液壓泵(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機用柴油機后端動力輸出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軸齒輪(2)、所述惰齒輪(3)、所述pto齒輪(4)均為鍛件,所述曲軸齒輪(2)安裝在曲軸上,所述惰齒輪(3)安裝在所述齒輪室(1)上,所述pto齒輪(4)通過過盈配合的所述內花鍵軸(6)兩端的所述滾動軸承(5)安裝在所述飛輪殼(8)和所述齒輪室(1)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機用柴油機后端動力輸出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室(1)上設有油道取油口(9)、外置進油道(10)和內置輸油道(11),所述飛輪殼(8)上設有外置回油管(12),所述油道取油口(9)從柴油機本體取潤滑油,通過所述外置進油道(10)進入所述內置輸油道(11),所述內置輸油道(11)中的潤滑油除潤滑所述惰齒輪(3)的轉動軸外,還通過飛濺來潤滑隔熱齒輪的接觸面,潤滑油通過所述外置回油管(12)返回柴油機本體,以實現循環。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機用柴油機后端動力輸出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室(1)1為鑄件,安裝固定在柴油機機體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農機用柴油機后端動力輸出口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飛輪殼(8)為鑄件,安裝固定在所述齒輪室(1)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