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四通結構,特別涉及一種復合型四通結構。
背景技術:
在傳統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的鉆井、試油和完井采油過程中,會使用不同類型的鉆采、測試、壓井設備,由于各種設備的功能、尺寸及性能特點不同,因此需要在井口配合使用不同類型的四通。現有的金屬四通管都是較為堅硬的結構,而在安裝時,往往會有一些角度的差異,若是需要調整,則需要整個四通管拆下來,甚至整個管道都需要調整,才能夠正確安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能避免因壁過薄而發生斷裂現象的復合型四通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本發明的復合型四通結構,包括四通主腔體,四通主腔體兩側均連接有四通本體,四通本體外接連接管,連接管一端穿過四通本體與四通主腔體連接,四通主腔體上豎向安裝有主流管,主流管與四通主腔體連通,且主流管頂部穿過四通主腔體與一氣井井口連接,主流管與氣井井口連通,氣井井口上安裝有蓋體,主流管底部分別穿過一副腔和一套管延伸在護套內,護套可拆卸連接在主流管上,副腔設置在四通主腔體下表面上,且副腔與四通主腔體之間內置氣壓管,套管設置在副腔下表面上,且套管卡接在副腔上。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發明所述副腔內壁設有環形臺階。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發明所述四通主腔體與四通本體之間連接有密封墊,密封墊分別卡接在四通主腔體及四通本體上。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發明所述四通本體表面包覆有防護套管。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發明所述四通主腔體與副腔之間連接有緩沖墊片,緩沖墊片為兩個,兩緩沖墊片分別靠近副腔兩側面設置。
進一步的,作為一種具體的結構形式,本發明所述連接管與四通本體之間設有加厚凸臺。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復合型四通結構能避免因壁過薄而發生斷裂現象,且部件之間銜接緊密,無需頻繁更換四通本體,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可更好的用于鉆井和采油等作業中。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四通主腔體;2.四通本體;3.連接管;4.氣井井口;5.蓋體;6.副腔;7.套管;8.主流管;9.護套。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如圖1所示的本發明復合型四通結構的優選實施例,包括四通主腔體1,四通主腔體1兩側均連接有四通本體2,四通本體2外接連接管3,連接管3一端穿過四通本體2與四通主腔體1連接,四通主腔體1上豎向安裝有主流管8,主流管8與四通主腔體1連通,且主流管8頂部穿過四通主腔體1與一氣井井口4連接,主流管8與氣井井口4連通,氣井井口4上安裝有蓋體5,主流管8底部分別穿過一副腔6和一套管7延伸在護套9內,護套9可拆卸連接在主流管8上,副腔6設置在四通主腔體1下表面上,且副腔6與四通主腔體1之間內置氣壓管,套管7設置在副腔6下表面上,且套管7卡接在副腔6,所述副腔6內壁設有環形臺階,所述四通主腔體1與四通本體2之間連接有密封墊,密封墊分別卡接在四通主腔體1及四通本體2上,所述四通本體2表面包覆有防護套管,所述四通主腔體1與副腔6之間連接有緩沖墊片,緩沖墊片為兩個,兩緩沖墊片分別靠近副腔6兩側面設置,所述連接管3與四通本體2之間設有加厚凸臺。
本發明的復合型四通結構能避免因壁過薄而發生斷裂現象,且部件之間銜接緊密,無需頻繁更換四通本體,大大節省了工作時間,可更好的用于鉆井和采油等作業中。所述副腔6內壁設有環形臺階,便于其他構件與副腔6之間的連接,使其連接更加穩定;所述四通主腔體1與四通本體2之間連接有密封墊,密封墊分別卡接在四通主腔體1及四通本體2上,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所述四通本體2表面包覆有防護套管,防護套管的設計能保護四通本體2不易受到損壞,延長了四通本體2的使用壽命;所述四通主腔體1與副腔6之間連接有緩沖墊片,緩沖墊片為兩個,兩緩沖墊片分別靠近副腔6兩側面設置,具有一定的緩沖性,避免沖擊過大造成損壞;所述連接管3與四通本體2之間設有加厚凸臺,加厚凸臺的設計大大提高了使用性。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