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三類油層注聚開發模式,具體的是一種撬裝注聚模式。
背景技術:
1、大慶的高臺子油田、太北開發區和杏南開發區過渡帶屬于三類油層,河道砂發育規模小、小層多、單層厚度薄、滲透率低,經長期注水開發,目前含水級別較高,整體采出程度較低,但油層中剩余潛力比較大。2004年開展的高臺子局部注聚試驗,利用現有井網對具有連通的油層進行注聚,取得較好的增油效果,提高采收率已經達到10個百分點以上,為窄小河道砂體挖潛提供了可行的技術手段,但該種注聚模式是以井區為單位進行開發,開發過程中發現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每個井區的注水井多,一個井區又包含若干配水間,所以在井區內圍繞每個配水間建設的注聚系統是各自不同的,
2、不具有統一性,因此在進行注聚時,地面的配制及注入系統需要進行個性化建設,地面投資大,具體如圖1所示,配水間內所有注聚單井均需調頭到配注撬。而且由于各井區注水井數、注入量不同,所以需要配備的注入撬規格多,注入撬的通用性不強,導致地面工作量較大、投資高;二是如按井區注聚模式進行開發,受各個井區單元面積、井數等諸多因素限制,在井區外,還有很多滿足條件的注入井未列入規劃安排,造成部分儲量損失,影響聚驅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公開提供一種依托配水間的撬裝注聚方法,解決現有撬裝注聚模式,因依托井區而設計導致的地面工作量較大、投資高、聚驅開發效果差及不能兼顧井區外儲量的問題。
2、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所述的依托配水間的撬裝注聚方法,包括配制撬及注入撬,其中:
3、所述注入撬包括注聚閥組,所述注聚閥組以可拆卸的方式通過配水間管線連接注入井;
4、所述配制撬將配制的聚合物母液通過所述注聚閥組注入所述注入井。
5、在本公開及可能的實施例中,對于注水井數目少于等于3的配水間,將所述配水間區域內的單井進行調頭處理;
6、所述調頭處理是將所述單井調頭到注水井數目大于3的相鄰配水間以進行合并注聚。
7、在本公開及可能的實施例中,對于交叉存在于鄰接配水間區域的單井進行調頭處理;
8、所述調頭處理是將交叉存在的所述單井調頭到所述鄰接配水間。
9、在本公開及可能的實施例中,所述配制撬包括分散裝置;
10、配水間高壓水儲存水罐內,通過所述水罐為所述分散裝置提供配制用污水,在所述分散裝置中所述污水與聚合物干粉進行混合,形成設定濃度的聚合物母液。
11、在本公開及可能的實施例中,將所述聚合物母液輸送至熟化罐中以進行熟化,經所述熟化的所述聚合物母液通過粗過濾器及精過濾器過濾后由轉輸泵輸入所述注入撬。
12、在本公開及可能的實施例中,利用所述配水間高壓水作為稀釋用水,所述注入撬的注入泵將所述聚合物母液及所述稀釋用水通過靜態混合器混合后經由所述注聚閥組注入所述注入井。
13、本公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公開的依托配水間的撬裝注聚方法,依托配水間進行開發,可以將絕大多數的井囊括在內,避免儲量損失;因為是通過在配水間外建配制撬和注入撬,注聚結束后,將配制撬和注入撬挪走就可以給下一個配水間注聚,撬裝可以重復利用,避免設備閑置;而且在后續水驅注水時,只需要移走撬裝裝置就可恢復原流程注水,工作量小;有效解決現有撬裝注聚模式,因依托井區而設計導致的地面工作量較大、投資高、聚驅開發效果差及不能兼顧井區外儲量的問題。
1.一種依托配水間的撬裝注聚方法,包括配制撬及注入撬,其特征在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依托配水間的撬裝注聚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依托配水間的撬裝注聚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依托配水間的撬裝注聚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依托配水間的撬裝注聚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依托配水間的撬裝注聚方法,其特征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