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屬于油氣田開發,具體涉及一種免投撈配注器及系統。
背景技術:
1、隨著全球對石油需求量的逐年增加,原有二次采油技術已經不足以應對時代發展需求,三次采油技術應運而生,它借助物理反應和化學反應的的共同作用,達到提升采油驅油效率的目的。聚合物驅油技術是三次采油技術之一,它是將一些可溶的高分子聚合物引入水中,在提高水相黏度的基礎上,降低它的滲透率,以此來優化油水流度比用以擴大波及系數,從而達到提高采油率的目的。在聚合物驅開發過程中,采用籠統注入方式,受到油層非均質性嚴重影響,高、低滲透層差異較大。為了改善聚合物驅開發效果,緩解層間矛盾,避免出現高滲透層無效循環嚴重、低滲透層動用程度低情況,必須采取分層注入工藝。常用聚合物驅注入工藝為偏心分注工藝。井下管柱采用單管偏心分注形式,用封隔器把各層段封隔開,每一層段對應一級偏心配注器。
2、注聚過程中,聚合物溶液流過配注器時可形成節流壓差,在調節分層注入壓力時,需要通過地面鋼絲作業投撈形式進行更換配注器,實現對分層注入壓力的調節,控制各層段的注入量,從而達到分層配注的目的,然而,該方法存在投撈成功率低、測試周期長、各層達不到配注要求等問題,限制了油層的動用程度,使聚驅效果大打折扣,嚴重影響油田公司油氣穩產。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目前在調節分層注入壓力時,需要多次更換配注器的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一種免投撈配注器及系統。
2、
3、在本申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免投撈配注器包括上接頭、下接頭和外筒;
4、所述上接頭,為回轉體,設有用于所述聚合物通過的第一通道;
5、所述下接頭,包括主體和活動連接于所述主體內部的內套;所述主體設有第二通道和與所述第二通道連通的出液口,所述第二通道與所述第一通道連通;所述內套可沿相對于所述主體往復移動,以使所述第二通道與所述出液口連通或斷開,所述內套外壁具有靠近所述出液口設置的降壓槽;
6、所述外筒,固定連接所述上接頭和所述下接頭;
7、其中,所述主體與所述內套同軸設置。
8、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內套具有抵接部,所述降壓槽設置在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抵接部之間,在所述抵接部與所述主體抵接的條件下,所述第二通道與所述出液口斷開;在所述抵接部與所述主體分離的條件下,所述第二通道與所述出液口連通。
9、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降壓槽包括多個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沿所述內套軸向依次設置。
1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內套遠離所述降壓槽一端設有用于連接調節裝置的卡接孔,以帶動所述內套相對于所述主體往復移動。
11、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主體內壁沿周向設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位于所述卡接孔與所述降壓槽之間;所述限位環抵接于所述內套。
12、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環螺紋連接于所述內套。
13、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內套外壁沿周向設有限位凸臺,所述限位凸臺位于所述降壓槽和所述限位環之間,所述限位凸臺抵接于所述主體內壁。
14、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主體與所述內套之間設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遠離所述上接頭設置。
15、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外筒通過銷與所述上接頭和所述下接頭連接;所述外筒與所述上接頭和所述下接頭之間設有密封件。
16、在本申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免投撈配注系統,包括多個沿井軸向依次設置的注入單元,所述注入單元包括封隔器、注入管和所述免投撈配注器;所述注入管連接所述封隔器和所述免投撈配注器;所述尾端的注入管連接有定壓球座。
17、根據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免投撈配注器及系統,包括上接頭、下接頭、外筒;上接頭為回轉體,設有用于聚合物通過的第一通道;下接頭包括主體和活動連接于主體內部的內套;主體設有第二通道和與第二通道連通的出液口,第二通道與第一通道連通;內套可沿相對于主體往復移動,以使第二通道與出液口連通或斷開,內套外壁具有靠近出液口設置的降壓槽;外筒固定連接上接頭和下接頭;其中,主體與內套同軸設置;
18、本申請的配注器在配注過程當中,聚合物由第一通道流入至第二通道,當內套相對于主體移動,第二通道與出液口連通時,聚合物由第二通道經連通位到達降壓槽,經降壓槽降壓后再流至出液口,最后由出液口注入至油層當中,達到注聚效果;當內套相對于主體移動,第二通道與出液口斷開時,停止注聚;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申請可通過內套的往復移動實現分層注入壓力調節,調節注入壓力的同時實現了注入量調節,不需多次更換配注器,實現免投撈的配注效果;同時,內套與主體同軸設置,相較于偏心設置,更不易致使聚合物堵塞。
1.一種免投撈配注器,用于配注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投撈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具有抵接部,所述降壓槽設置在所述出液口和所述抵接部之間,在所述抵接部與所述主體抵接的條件下,所述第二通道與所述出液口斷開;在所述抵接部與所述主體分離的條件下,所述第二通道與所述出液口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投撈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壓槽包括多個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沿所述內套軸向依次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免投撈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遠離所述降壓槽一端設有用于連接調節裝置的卡接孔,以帶動所述內套相對于所述主體往復移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免投撈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內壁沿周向設有限位環,所述限位環位于所述卡接孔與所述降壓槽之間;所述限位環抵接于所述內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免投撈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環螺紋連接于所述內套。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免投撈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套外壁沿周向設有限位凸臺,所述限位凸臺位于所述降壓槽和所述限位環之間,所述限位凸臺抵接于所述主體內壁。
8.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免投撈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與所述內套之間設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遠離所述上接頭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免投撈配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通過銷與所述上接頭和所述下接頭連接;所述外筒與所述上接頭和所述下接頭之間設有密封件。
10.一種免投撈配注系統,用于分層注入聚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沿井軸向依次設置的注入單元,所述注入單元包括封隔器、注入管和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免投撈配注器;所述注入管連接所述封隔器和所述免投撈配注器;所述尾端的注入管連接有定壓球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