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特別是涉及一種采礦采空區充填體及尾礦庫的濾排水裝置。
背景技術:
1、隨著安全、環保及資源回收要求的不斷提高,充填采礦法已成為礦山開采的主要方法,采空區的充填料主要為膏體(似膏體)及全尾砂充填,在充填過程中無論采用膏體(似膏體)或全尾砂充填均會產生大量充填水,不及時濾除,隱患極大。目前的采空區充填濾水及尾礦庫排滲濾水設施濾排水速度較慢,效果較差,尤其針對青藏高海拔寒冷地區埋入的管體極易凍裂或堵塞,因此,以上所述是礦山目前存在的較大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采礦采空區充填體及尾礦庫的濾排水裝置,該裝置解決了上述技術問題。
2、為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采礦采空區充填體及尾礦庫的濾排水裝置,包括塑料管,所述塑料管的管壁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孔洞;所述塑料管外圍包裹有過濾層;所述多個塑料管沿采空區充填體邊豎向布置和采空區底部橫向布置;所述豎向布置的塑料管與橫向布置的塑料管分別接通;所述多個橫向布置的塑料管一端由密閉墻主流至井下水倉。
3、進一步的,所述塑料管內徑為10-100mm,外徑為12-110mm。
4、進一步的,所述塑料管的管壁厚為2-10mm。
5、進一步的,所述孔洞的孔徑為0.8-1.2mm;所述多個孔洞之間的孔間距為0.8-1.2mm。
6、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7、通過塑料管在采空區充填體邊豎向布置和采空區底部橫向布置,形成了一個穩定的管道網絡,有助于保持充填體的結構穩定性,減少采空區的塌陷風險。塑料管上的孔洞設計允許水通過,從而實現了充填體內的水分與外部環境的有效交換。塑料管外圍的過濾層的設置可以阻擋充填體中的雜質和顆粒進入管道系統,避免管道堵塞,保證水的順暢流動。通過合理的管徑和管壁厚度設計,使得塑料管既滿足強度要求又便于安裝。同時,管道網絡的布局設計也便于后期的維護和管理。因此,該濾排水裝置形成了一個高效、穩定、易維護的充填體排水系統,對于提高礦山開采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義,且在井下3萬-5萬m3采空區在采用裂隙、巖層濾排水后,當裂隙、巖層較發育時,濾排水時間為8個月左右,裂隙、巖層不發育時的濾排水時間至少需要15個月,而采用本裝置后2-3個月即可將采空區的積水排濾完畢。
1.一種采礦采空區充填體及尾礦庫的濾排水裝置,包括塑料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1)的管壁上均勻分布有多個孔洞(3);所述塑料管(1)外圍包裹有過濾層(2);所述多個塑料管(1)沿采空區充填體(4)邊豎向布置和采空區底部橫向布置;所述豎向布置的塑料管(1)與橫向布置的塑料管(1)分別接通;所述多個橫向布置的塑料管(1)一端由密閉墻(5)主流至井下水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礦采空區充填體及尾礦庫的濾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1)內徑為10-100mm,外徑為12-110mm。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采礦采空區充填體及尾礦庫的濾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管(1)的管壁厚為2-10m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礦采空區充填體及尾礦庫的濾排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3)的孔徑為0.8-1.2mm;所述多個孔洞之間的孔間距為0.8-1.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