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沖程的打氣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沖程的打氣筒,及具有雙重沖程的打氣筒。
背景技術:
打氣筒可以說已經是廣用于社會的一項工具,因為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或是休閑中都是大眾所不可或缺的,正因為如此所以打氣筒的種類也就愈來愈多,再加上近年來社會一直朝向科技化及多元化邁進,相對地為了符合時代的朝流而使得打氣筒的功能及種類愈來愈多。
如中國臺灣第246944號公告的打氣筒雙向進氣活塞的改良構造專利前案,其主要特征在于該二止漏環各具有一圈環形的身部,自該身部外端往外傾斜延伸預定長,形成一環錐形分唇部,該二止漏環分別其身部套設在該活塞體分二環槽中,使其二唇部相對,其身部可與該活塞體形成氣密,其唇部可與氣缸觸貼形成氣密,該唇部并可往活塞體方向變形,供氣體通過。由于該缺點尚多,而且相當不具實用性,所以實需改良。
由該案的主要特征中可以看出該主要通過二止漏環上所具有的環錐形的唇部,來達到雙向進氣的功效,請參看該案圖1所示,該圖1中可以清楚的看出該“唇部”的內部為空心的,而相信熟知機械技術的人都應該知道該空心的唇部所承受的壓力一定是非常的有限,而且該空心的唇部又必須經常受到壓力的壓迫,而使得該唇部相當容易變形,每當該唇部變形或是松弛之后,很可能會導致漏氣的現象產生,所以該唇部已嚴重影響到該打氣筒的整體結構及其所能達到的功效,此部份便成為該必須加以改進的重點之一。
而由上述所言,可知該打氣筒雙向進氣活寨之改良構造,尚需改進許多地方,其所能達到的功效更是相當有限,于是本實用新型設計人便以此類產品豐富的經驗,進而加以研究設計一種雙沖程的打氣筒的結構,以將上述的各種缺點改進,為一具實用性的創作。
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相當簡易的構件,便可使該打氣筒于灌氣和收回時都可以達到灌氣的功效,不但節省了相當大的時間和力氣,且組裝方便,成本降低的雙沖程的打氣筒。
另外本實用新型更可通過在打氣筒頭部裝設一單向閥,而在本體上稍作變化便同樣可以使本實用新型達到相當的效果,實為一具實用且多樣化的雙沖程的打氣筒。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種雙沖程的打氣筒,其主要包括一頭部,頭部下螺設一打氣筒本體,打氣筒本體內套設一導管,并設一固定蓋螺于打氣筒本體尾端,且于氣缸頭部尾端結合一連桿與握把,其主要特征在于導管上套設一活塞及一氣缸頭部,而活塞與氣缸頭部之間形成一以供和導管相連通的通道,并于活塞與氣缸頭部設有一凹環槽,且于凹環槽對稱設有缺口,于凹環槽上套設一O形環。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如下1.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其利用缺口與O形環間的配合,而使得本實用新型不管是在向外拉動或向內推動時,其皆可達到打氣的功效,而且本實用新型又可于打氣筒的頭部加設一單向閥,并去除活塞的缺口,其同樣可以達到雙重打氣的功能,實為一具雙功能的雙沖程的打氣筒。
2.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其構件不像傳統的結構那樣復雜,而且在組裝上也相當的方便,加上本實用新型所通過的缺口及其它結構的強度都相當佳,所以其已破除所有習用打氣筒的缺點,為一相當具有利用價值的創作。
3.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其所通過的缺口是實心的,所以其能承受相當大的應力,加上整體結構都非常穩固,所以其增進了許多的功效,在打氣筒的領域里更是值得利用的。
為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功效,現舉一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一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分解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外觀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剖面動作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剖面動作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實施例剖面動作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另一實施例剖面動作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的圖3中O型環往上移動的局部放大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的圖4中O型環往下移動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有關于一種雙沖程的打氣筒,請配合參閱圖1、圖3所示,這種雙沖程的打氣筒,其主要包括一打氣筒本體10,該打氣筒本體10的頂端及底端皆設有螺紋部101、102,在打氣筒本體10上方螺設有一頭部20以供銜接一氣嘴,該頭部20兩端各設有一通孔22,而在頭部20內并設有一通氣道21,通氣道21上螺設有一導管11,并在打氣筒本體10內部及導管11上依序設有一活塞12及氣缸頭部13,其中該活塞12和氣缸頭部13相連接,并在該活塞12與氣缸頭部13之間形成一通道124以供氣體通過之用,且在該活塞12及氣缸頭部13外端各向內凹設一凹環槽125、132,該凹環槽125、132上并各容置一O形環134,并在該凹環槽125、132的兩端設有相對稱的缺口126、133此處特別如圖3所示,另外在活塞12的內部同樣凹設一凹環槽122,該凹環槽122上并同樣容置有一O形環123,而在氣缸頭部13尾端并設有一螺紋131以供螺設一連桿15,另外設有一對橡膠片17及塞體18并分別將其套合于頭部20與導管11銜接處及連桿15與固定蓋16銜接處,且該橡膠片17更具有控制氣體單向流進,而無法流出的作用。
一連桿15,其設有螺紋部151以供和螺設于氣缸頭部13的螺紋131相配合,而使該連桿15和氣缸頭部13結合固定之,其中該連桿15和一握把14結合在一起,最后設有一固定蓋16,該固定蓋16中間穿設一穿孔161以供容置連桿15,于固定蓋16兩端并設有一通孔163,又其固定蓋16的內部設有一螺紋部162以供螺合至打氣筒本體10底部的螺紋部102上。
請繼續參看圖1、圖3所示,而本實用新型欲裝配時,首先將打氣筒本體10與頭部20螺合在一起,再將導管11螺入頭部20的通氣道21上,并將活塞12及氣缸頭部13套入導管11,接著將固定蓋16鎖于打氣筒本體10的尾部,最后將連桿15穿過穿孔161而將連桿15與握把14結合于氣缸頭部13的底部,如此便完成整體裝配的過程,而本實用新型的外觀圖如圖2所示。
請參看圖3所示,該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動作圖,當本實用新型由握把14將活塞12與氣缸頭部13往后拉動時,由于該活塞12與氣缸頭部13的凹環槽125、132所容置的O形環134受到氣壓的壓迫而使該O形環134分別頂于凹環槽125、132上方(此部份請配合參看圖7所示),其中一O形環134頂于凹環槽125上方,并使該活塞12與打氣筒本體10內壁密封住,而另一O形環134則頂于凹環槽132的缺口133上方,此時打氣筒本體10內部的氣體將會由氣缸頭部13缺口133的間隔流往通道124,進而由通道124流經導管11再流入氣缸頭部20,并使該氣體由通氣道21灌出;同時當握把14往外拉動時,由于氣缸頭部20兩端各設有一通孔22,故外界的氣體便會由此通孔22流入打氣筒本體10內部,而因橡膠片17與單向閥相同具控制氣體流進而無法流出的作用,故由通孔22流進的氣壓便可填補于打氣筒本體10內部,以達到充氣的目的。
接著參看圖4所示,該圖4同樣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動作圖,而當本實用新型由握把14往內推動時,此時活塞12與氣缸頭部13的O形環134會頂向凹環槽125、132下方,由圖中可以看出其中一O形環134會頂于活塞12的缺口126下方(此部份請配合參看圖8所示),而氣缸頭部13的O形環134同樣頂于凹環槽132下方而將氣缸頭部13與打氣筒本體10內壁密封住,此時,容納于打氣筒本體10內部的氣體便會由活塞12缺口126的間隙流至通道124,并經由通道124流至導管11內部,進而將氣壓流至通氣道21,達到灌氣的目的;同時當握把14往內推動時,由于固定蓋16兩端各設有一通孔163,故外界的氣體便會由此通孔163流入打氣筒本體10內部,更因橡膠片17與單向閥相同具控制氣體流進而無法流出的作用,故由通孔163流進的氣壓便可填補于打氣筒本體10內部,以達到充氣的目的。
請再參看圖5、圖6所示,此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剖面動作圖,該圖5、圖6與本實用新型不同之處在于頭部20加設一單向閥30,另外于活塞12的凹環槽125上無設缺口133,而當本實用新型往后拉動時(如圖5所示),O形環134便會往上方移動,而打氣筒本體10內部的氣體便會由氣缸頭部13缺口133的間隙流往通道124,并由通道124流經導管11,最后由頭部20的通氣道21流出;同時,外界的氣體同樣會由通孔22流入打氣筒本體10內部,以達到充氣的目的。
另外當本實用新型往內推動時(如圖6所示),此時O形環134便會往下移動而將活塞12與打氣筒本體10之間及氣缸頭部13與打氣筒本體10之間密封住,此時打氣筒本體10內部的氣壓無法流經活塞12及氣缸頭部13,但該氣壓仍可由單向閥30流入,進而流出頭部20的通氣道21,并達到灌氣的目的;同時外界的氣體同樣會由通孔163流入打氣筒本體10內部,以達到充氣的目的。
而本實用新型的雙沖程的打氣筒,其不管是在拉動或是推動時同樣都可以達到灌氣及同時充氣的效果,而本實用新型之另一實施例同樣可以達到雙重灌氣及充氣的功效,所以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實為一相當實用且富經濟效益的創作。
綜合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雙沖程的打氣筒在使用時其完全沒有傳統的結構所產生的缺陷,而且可以很快速的達到雙重的打氣,相當具進步性。
權利要求1.一種雙沖程的打氣筒,其主要包括一頭部,頭部下螺設一打氣筒本體,打氣筒本體內套設一導管,并設一固定蓋螺于打氣筒本體尾端,且于氣缸頭部尾端結合一連桿與握把,其主要特征在于導管上套設一活塞及一氣缸頭部,而活塞與氣缸頭部之間形成一以供和導管相連通的通道,并于活塞與氣缸頭部設有一凹環槽,且于凹環槽對稱設有缺口,于凹環槽上套設一O形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沖程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其于頭部內設有一以供氣體灌出的通氣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沖程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其于頭部內加設一單向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沖程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其于氣缸頭部與固定蓋兩端皆設有一通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沖程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于打氣筒本體兩端設有以供使氣壓單向流進的一對橡膠片及固定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一種雙沖程的打氣筒,其主要包括一頭部,頭部下螺設一打氣筒本體,而于打氣筒本體內部并依序設有一導管,導管外穿設有一活塞與氣缸頭部,并通過一固定蓋螺于打氣筒本體底部,且將一連桿與握把結合至氣缸頭部下方,其中活塞與氣缸頭頭部皆凹設一凹環槽,該凹環槽上并套設一O形環,并通過凹環槽的兩端所設的對稱缺口而使得本實用新型不管是在向后拉動,或向前推動時都可以達到灌氣的功能,實為一兼具雙沖程的打氣筒。
文檔編號F04B33/00GK2714839SQ20042008776
公開日2005年8月3日 申請日期2004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04年8月17日
發明者吳樹木 申請人:吳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