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拉打氣的打氣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上拉打氣的打氣筒,包括打氣筒本體、拉桿及活塞裝置;打氣筒本體在其頂部設有出氣孔并在其底部設有進氣孔,拉桿軸向貫穿打氣筒本體,活塞裝置設在打氣筒本體內,其包括塊體、閥件及氣封環;本實用新型將出氣孔設在打氣筒本體的頂部,能夠以上拉方式打氣,并且巧妙地運用閥件的重量自然封閉穿孔;因此,使用的結構精簡,能節省制造成本,十分方便實用。
【專利說明】上拉打氣的打氣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打氣用具,尤其是一種上拉打氣的打氣筒。
【背景技術】
[0002]一般現有技術的打氣筒是將出氣孔設在打氣筒本體的底部。若要打氣時,將拉桿向下推,使空氣能夠從出氣孔流出進而打氣。
[0003]然而,市面上充斥著以下推方式打氣的打氣筒,并沒有可以利用上拉方式打氣的打氣筒供使用者選擇,無法依不同使用者的習慣施力方式來打氣,實有改善的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以下推方式打氣、并沒有辦法利用上拉方式打氣的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種上拉打氣的打氣筒,其將出氣孔設在打氣筒本體的頂部,能夠以上拉方式打氣,且巧妙地運用閥件的重量自然封閉穿孔的原理,達到此目的,使用的結構精簡,能節省制造成本,十分方便實用。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先前技術問題所提出的上拉打氣的打氣筒,包括:
[0006]一打氣筒本體,其內部為中空并設有一頂部、一底部、一出氣孔及至少一個進氣孔,該出氣孔貫穿該打氣筒本體的頂部,該進氣孔貫穿該打氣筒本體的底部;
[0007]一拉桿,其軸向穿設在該打氣筒本體內并可沿著該打氣筒本體軸向移動,其中,該拉桿設有一頂部及一底部,該拉桿的頂部軸向貫穿該打氣筒本體的頂部異于該出氣孔的位置,該拉桿的頂端位于該打氣筒本體外,該拉桿的底部位于該打氣筒本體內;以及
[0008]—活塞裝置,其設在該打氣筒本體內,其包括一塊體、一閥件及一氣封環,該塊體固設結合在該拉桿的底部,該塊體設有一頂面及一穿孔,該塊體的頂面朝向該拉桿的頂部,該穿孔貫穿該塊體異于該拉桿的位置,且該穿孔平行于該塊體的軸線;該閥件樞設在該塊體的頂面并可封閉該穿孔的開口 ;該氣封環套設在該塊體的外周面并緊抵在該打氣筒本體的內周面。
[0009]較佳地,該打氣筒本體設有多個進氣孔。
[0010]較佳地,該打氣筒本體包括一筒體及一結合嘴,該結合嘴螺固在該筒體的頂面,前述的出氣孔位于該結合嘴內并軸向貫穿該結合嘴。
[0011]較佳地,該打氣筒另設有一底筒及一踩踏繩,該底筒螺固在該打氣筒本體的底部,該踩踏繩位于該底筒內,該踩踏繩在兩相對側分別設有一結合端及一環形部,該結合端固設在該打氣筒本體的底部。
[0012]較佳地,該出氣孔處設置一逆止結構。
[0013]本新型的技術手段可獲得的功效增進為:活塞裝置的結構精簡,方便制造,且能夠節省制造成本。以上拉方式打氣能夠提供使用者更多元靈活的打氣方式,方便性及實用性極佳。【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立體外觀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垂直剖面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活塞裝置的立體外觀圖;
[0017]圖4是圖3的另一立體外觀圖;
[0018]圖5是圖3的立體分解圖;
[0019]圖6是本實用新型踩踏繩置在底筒的立體外觀示意圖;
[0020]圖7是圖6的側視示意圖;
[0021]圖8是本實用新型上拉打氣的動作示意圖。
[0022]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0023]10打氣筒本體 IOA筒體
[0024]IOB結合嘴 11 出氣孔
[0025]12進氣孔20拉桿
[0026]30活塞裝置31塊體
[0027]311穿孔32 閥件
[0028]33氣封環40底筒
[0029]50踩踏繩51結合端
[0030]52環形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31]為能詳細了解本新型的技術特征及實用功效,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現,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0032]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上拉打氣的打氣筒的較佳實施例,如圖1至圖7所示,其包括:一打氣筒本體10、一拉桿20、一活塞裝置30、一底筒40及一踩踏繩50等元件,其中:
[0033]該打氣筒本體10內部為中空并設有一頂部、一底部、一出氣孔11及一個以上的進氣孔12,該出氣孔11貫穿該打氣筒本體10的頂部,該至少一個進氣孔12貫穿該打氣筒本體10的底部。較佳地,該打氣筒本體10設有四個進氣孔12。本實用新型只要有至少一個進氣孔12即可作用,因此本實用新型對于進氣孔12的數量不作特定的限制。
[0034]較佳地,該打氣筒本體10包括一筒體IOA及一結合嘴10B,該結合嘴IOB螺固在該筒體IOA的頂面,該出氣孔11位于該結合嘴IOB內并軸向貫穿該結合嘴10B。
[0035]該拉桿20軸向穿設在該打氣筒本體10內并可沿著該打氣筒本體10軸向移動,其中,該拉桿20設有一頂部及一底部,該拉桿20的頂部軸向貫穿該打氣筒本體10的頂部異于該出氣孔11的位置,該拉桿20的頂端位于該打氣筒本體10外,該拉桿20的底部位于該打氣筒本體10內。
[0036]該活塞裝置30位于該打氣筒本體10內并包括一塊體31、一閥件32及一氣封環33,該塊體31固設結合在該拉桿20的底部,該塊體31設有一頂面及一穿孔311,該塊體31的頂面朝向該拉桿20的頂部,該穿孔311貫穿該塊體31異于該拉桿20的位置,且該穿孔311平行于該塊體31的軸線;該閥件32樞設在該塊體31的頂面并可封閉該穿孔311的開口 ;該氣封環33套設在該塊體31的外周面并緊抵在該打氣筒本體10的內周面。氣封環33套設在塊體31為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所能理解的技術手段,本實用新型在此不詳細描述。
[0037]該底筒40螺固在該打氣筒本體10的底部,該踩踏繩50位于該底筒40內,該踩踏繩50在兩相對側分別設有一結合端51及一環形部52,該結合端51固設在該打氣筒本體10的底部。
[0038]如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于使用時,使用者的腳套入環形部52并踩踏住該踩踏繩50,使踩踏繩50及打氣筒本體10固定不動,并使打氣筒本體10維持直立的狀態。此時,閥件32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會自然地以自身重量蓋設封閉穿孔311的開口。
[0039]接下來,使用者的手握持住拉桿20的頂部,將拉桿20向上拉。在向上拉動的過程中,由于閥件32封閉穿孔311,因此活塞裝置30上方及打氣筒本體10所形成的空間里容置的空氣能夠被導引至出氣孔11,藉此能夠打氣。
[0040]然后,使用者的手再將拉桿20向下推。在推動的過程中,外界的空氣會從進氣孔12流入,并流經穿孔311而將閥件32向上推,最后空氣會流入活塞裝置30上方及打氣筒本體10所形成的空間里。
[0041]最后,當拉桿20被推到底時,閥件32再次因為地心引力而自然地以自身重量封閉穿孔311的開口。以上述步驟不斷重覆,藉可完成打氣的動作。
[0042]當使用者打氣完畢后,將踩踏繩50收摺好,接下來將底筒40螺合在打氣筒本體10,藉此能夠將踩踏繩50收納于底筒40內,方便整理,便利性極佳。
[0043]本實用新型也可在出氣孔11處設置一逆止結構,藉此能夠在打氣時達到逆止的功能,使打出去的氣不會逆流至打氣筒本體10,打氣更為順暢,十分實用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上拉打氣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打氣筒本體,其內部為中空并設有一頂部、一底部、一出氣孔及至少一個進氣孔,該出氣孔貫穿該打氣筒本體的頂部,該進氣孔貫穿該打氣筒本體的底部; 一拉桿,其軸向穿設在該打氣筒本體內并沿著該打氣筒本體軸向移動,其中,該拉桿設有一頂部及一底部,該拉桿的頂部軸向貫穿該打氣筒本體的頂部異于該出氣孔的位置,該拉桿的頂端位于該打氣筒本體外,該拉桿的底部位于該打氣筒本體內;以及 一活塞裝置,其設在該打氣筒本體內,其包括一塊體、一閥件及一氣封環,該塊體固設結合在該拉桿的底部,該塊體設有一頂面及一穿孔,該塊體的頂面朝向該拉桿的頂部,該穿孔貫穿該塊體異于該拉桿的位置,且該穿孔平行于該塊體的軸線;該閥件樞設在該塊體的頂面并封閉該穿孔的開口 ;該氣封環套設在該塊體的外周面并緊抵在該打氣筒本體的內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拉打氣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打氣筒本體設有多個進氣孔。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上拉打氣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打氣筒本體包括一筒體及一結合嘴,該結合嘴固定在該筒體的頂面,該出氣孔位于該結合嘴內并軸向貫穿該結合嘴。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上拉打氣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打氣筒另設有一底筒及一踩踏繩,該底筒固定在該打氣筒本體的底部,該踩踏繩位于該底筒內,該踩踏繩在兩相對側分別設有一結合端及一環形部,該結合端固設在該打氣筒本體的底部。
5.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上拉打氣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出氣孔處設置一逆止結構。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拉打氣的打氣筒,其特征在于,該出氣孔處設置一逆止結構。
【文檔編號】F04B33/00GK203702490SQ201420028625
【公開日】2014年7月9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16日
【發明者】蔡文程 申請人:蔡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