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360°立體螺旋送風式電扇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扇技術,具體涉及一種可進行360°立體螺旋送風的電扇。
背景技術:
電扇是人們散熱取涼的常用工具,它經濟實用、耐用、無污染,是一種環保型散熱納涼工具。但是,多年來電扇的結構一直沒有大的改進,至今仍停留在單一方向(前方)的送風方式上,靠機械臂搖頭來換取一定角度的擺動。這種對人體或物體進行直吹的方式,常常使人們在使用時由于涼風長時間直吹人體某個部位,導致身體不適,甚至引發中風。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種360°立體螺旋送風式電扇,通過360°立體螺旋送風,使空氣旋轉式流動,從而帶走人體或物體周圍的熱量,達到散熱納涼的目的,使人體感覺更舒適,更安全。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360°立體螺旋送風式電扇,它包括有機座、控制器、電機、轉軸、扇葉支柱筒、扇葉、支承架和防護網。其中電機和控制器安裝在機座上,轉軸與電機連接,其改進點是將扇葉支柱筒豎直安裝固定在轉軸上,在扇葉支柱筒圓周方向上豎向焊接有扇葉,在扇葉外安裝有球形的防護網,防護網固定在支承架上,支承架固定在機座上。這樣,豎直的扇葉在電機的帶動下水平旋轉形成立體圓柱形的風柱,使人體或物體周圍的空氣360°旋轉,均勻帶走人體或物體散發的熱量。
進一步,將每片扇葉設計為豎向呈螺旋線狀,這樣可以形成螺旋上升的立體氣流,可以更有效地散熱和換氣。
本結構的電扇完全改變了現有電扇的送風方式,采用了立體的360°螺旋送風方式,以推動人體或物體周圍的空氣旋轉式流動來全方位帶走熱量,更科學,更合理,散熱效果好,對人體更安全,更舒適。
圖1是本實用新型在未裝防護網和支承架時的結構圖;圖2是扇葉支柱筒及扇葉的組裝后的結構圖;圖3是圖2的俯視圖;圖4是支承架的結構圖;圖5是防護網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參見圖1,360°立體螺旋送風式電扇包括有機座1、控制器2、電機6、轉軸3、扇葉支柱筒4、扇葉5、支承架7和防護網8。電機6和控制器2安裝在機座1上,控制器2可包括無級調速裝置、定時、紅外遙控接收裝置等現有電風扇適用的電控制設備。轉軸3與電機6連接,隨電機轉動。扇葉支柱筒4豎直安裝固定在轉軸3上,其安裝時先是由扇葉支柱筒4通過上下端的方孔與轉軸3的扁方連接,然后在轉軸上套上方孔卡片,將其卡腳插入扇葉支柱筒的插孔中,再在轉軸上端緊固螺帽,即完成。參見圖2和圖3,在扇葉支柱筒4圓周方向上豎向焊接有扇葉5,每片扇葉在豎向呈螺旋線狀。防護網8的結構見圖5,用于安裝在扇葉外,安裝時將球形防護網8用螺釘固定在支承架7上,支承架的結構見圖4,最后由支承架7通過螺栓固定在到機座1上,即罩住了扇葉。支承架7上設有轉軸支承座9,用于將轉軸的頂端插入其中,形成支承。防護網8也可采用圓柱形等其他形狀。
本電扇可制作成臺式、落地式,也可改變扇葉與支柱筒相連的螺旋線方向,使風向下,制作成懸吊式風扇。
本電扇可廣泛用于家庭日常生活,會議室、辦公室、餐廳、賓館等對人體進行散熱納涼和換氣,也可用于糧食、布匹、煙草等倉庫的散熱換氣。
權利要求1.360°立體螺旋送風式電扇,包括機座、控制器、電機、轉軸、扇葉支柱筒、扇葉、支承架和防護網,電機和控制器安裝在機座上,轉軸與電機連接,其特征在于,扇葉支柱筒豎直安裝固定在轉軸上,在扇葉支柱筒圓周方向上豎向焊接有扇葉,在扇葉外安裝有球形的防護網,防護網固定在支承架上,支承架固定在機座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60°立體螺旋送風式電扇,其特征在于,每片扇葉豎向呈螺旋線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360°立體螺旋送風式電扇,其特征在于,扇葉支柱筒與轉軸的固定是由扇葉支柱通過上下端的方孔與轉軸的扁方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一種360°立體螺旋送風式電扇,包括機座、控制器、電機、轉軸、扇葉支柱筒、扇葉、支承架和防護網,電機和控制器安裝在機座上,轉軸與電機連接,扇葉支柱筒豎直安裝固定在轉軸上,在扇葉支柱筒圓周方向上豎向焊接有扇葉,每片扇葉豎向呈螺旋線狀,在扇葉外安裝有球形的防護網,防護網固定在支承架上,支承架固定在機座上。本結構的電扇完全改變了現有電扇的送風方式,采用了立體的360°螺旋送風方式,以推動人體或物體周圍的空氣旋轉式流動來全方位帶走熱量,更科學,更合理,散熱效果好,對人體更安全,更舒適。
文檔編號F04D29/34GK2823606SQ20052001008
公開日2006年10月4日 申請日期2005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05年10月9日
發明者鄭毅 申請人:鄭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