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5489221閱讀:24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氣扇,尤其涉及一種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
背景技術
如圖1A和圖1B所示,現有無刷直流馬達換氣扇100的扇葉蝸牛殼IO 是由安裝扇葉馬達的馬達安裝板11和風路蝸牛殼12構成,其中風路蝸牛 殼具有吸風口 13和出風口 14。換氣扇的電路板部分上有延時、調速功能 和整流等作用的各種元器件,都是將其容置于一個電路板盒15內,該電 路板盒位于扇葉蝸牛殼10的進風口上,這樣的安裝方式導致電路板盒15 的厚度增加到扇葉蝸牛殼10的厚度上,使得換氣扇100的厚度變大,安 裝時會受到天花板背面空間厚度的限制。
一種機身厚度薄,安裝時不受天花板背面空間厚度限制的換氣扇就成 為業界的期盼。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換氣扇厚度變薄的換氣扇電路板 盒固定構造。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
在框架內水平裝配的扇葉蝸牛殼的上下方向的邊上,設有和上述扇葉 蝸牛殼的上下方向同厚度的電路板盒。
本實用新型中,電路板盒的厚度和扇葉蝸牛殼的厚度相同,并安裝在 扇葉蝸牛殼上下方向的邊上,因此,可以把裝有電路板盒的扇葉蝸牛殼水 平地放置在框架內,電路板盒位于框架和扇葉蝸牛殼之間的空間,使得換 氣扇的厚度變小,達到減少該換氣扇安裝到建筑物后的厚度。
所述電路板盒的接線口對著扇葉蝸牛殼的馬達。
扇葉馬達為內部設有整流回路和馬達驅動回路的DC無刷直流馬達, 電路板盒安裝于交流電源和上述DC無刷直流馬達之間,電路板盒中裝有 可以削減或隔斷來自交流電源和DC無刷直流馬達的噪音的過濾回路。 所述的電路板盒和扇葉蝸牛殼上的馬達安裝板為同一安裝面。 所述電路板盒和所述的扇葉蝸牛殼之間設有第一組固定結構和第二 組固定結構。
所述的第一組固定結構是位于扇葉蝸牛殼的風路蝸牛殼的側面和位 于電路板盒上的相互對應的開孔,用螺絲或者螺栓予以固定。
所述的第一組固定結構是位于扇葉蝸牛殼的風路蝸牛殼的側面形成 的突出的軸孔和與其對應的位于電路板盒上的能夠插入所述軸孔的軸部。
所述的第一組固定結構是位于扇葉蝸牛殼的風路蝸牛殼的惻面形成 的突出的開孔和與其對應的位于電路板盒上的能夠插入所述開孔的彈性 定位裝置,該彈性定位裝置上設有卡位。
所述的第二組固定結構為馬達安裝板上和位于電路板盒上的相互對 應的開孔,用螺絲或者螺栓予以固定。
所述的第二組固定結構為馬達安裝板上形成的突出的軸孔和與其對 應的位于電路板盒上的能夠插入所述軸孔的軸部。
所述的第二組固定結構為馬達安裝板上形成的突出的開孔和與其對 應的位于電路板盒上的能夠插入所述開孔的彈性定位裝置,該彈性定位裝 置上設有卡位。
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組,還包括一個由上腳、腰身和下腳組成的Z 型部件,Z型部件的上腳部位設有螺絲孔,下腳部位設有安裝電路板盒的 開孔;扇葉蝸牛殼的馬達安裝板上設置與該螺絲孔相互配合的螺絲孔;電 路板盒上設置與該開孔相互配合的固定裝置。
在所述的Z型部件腰身上還設有彈性固定裝置,上述裝置上設有卡位, 扇葉蝸牛殼上設置對應能容置該彈性固定裝置的幵孔。
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組,在所述的馬達安裝板上形成的突出的第一 開孔;還包括一個Z型部件,該Z型部件的上腳部位設有能夠插入所述第 一開孔的彈性定位裝置,該彈性定位裝置上設有卡位;該Z型部件的下腳 部位設有安裝電路板盒的開孔,所述安裝電路板盒的開孔和電路板盒上設
置相互配合的固定裝置。
在Z型部件腰身上和扇葉蝸牛殼的風路蝸牛殼的側面部分上相互設置 對應的帶螺絲孔的凸臺。
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組,還包括在風路蝸牛殼的側面形成的突出的
第二開孔,以及在該z型部件腰身部位設有能夠插入所述第二開孔的彈性
固定裝置,上述彈性固定裝置上設有卡位。
所述的電路板盒上的固定裝置為兩個凸塊。
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組,在風路蝸牛殼外側設置直接成型的凸塊, 該凸塊中設有安裝電路板盒的開孔,上述開孔和電路板盒上設置有相互配 合的固定裝置。
綜上所述,電路板盒厚度和扇葉蝸牛殼厚度相同,并安裝在扇葉蝸牛 殼上下方向的邊上,使得框架內水平放置扇葉蝸牛殼的換氣扇的厚度變 小,該構造的薄型換氣扇不容易受天花板背面厚度空間的影響。


圖1A和圖1B是公知技術的電路板盒安裝位置示意圖2A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安裝拆解示意圖2B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安裝后的整體示意圖3A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電路板盒示意圖3B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安裝示意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安裝示意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安裝示意圖6A是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電路板盒示意圖6B是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Z型部件示意圖6C是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扇葉蝸牛殼示意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示意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七實施例示意圖9A和圖9B是本實用新型第八實施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2A和圖2B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安裝拆解和安裝后的 整體示意圖。換氣扇100的扇葉蝸牛殼10由馬達安裝板11和風路蝸牛殼 12構成,扇葉馬達20上設有第一電路板盒30,在框架200內水平放置的 扇葉蝸牛殼10與框架200之間設有和上述扇葉蝸牛殼10的厚度相同的電 路板盒40。
電路板盒40上設有向扇葉馬達20提供電源的接線口 46,該接線口對 著扇葉蝸牛殼10的扇葉馬達20。從電路板盒40到扇葉馬達20的接線47 在馬達安裝板11上可以取得最短的距離,電路板盒40可以容易地安裝在 扇葉蝸牛殼10的沿面上。
換氣扇100是連接交流電源使用的,上述扇葉馬達20的內部裝有整 流回路和馬達驅動回路的無刷直流DC馬達,電路板盒40位于交流電源和 上述無刷直流DC馬達之間,電路板盒40中裝有削減或隔斷從交流電源發 出的噪音或從無刷直流DC馬達發出的噪音的過濾回路。
由于整流回路設在扇葉馬達20中,所以從電路板盒40伸出的接線47 可以不區分極性,可以使用和交流馬達相同的接線,也就是說無刷直流DC 馬達的接線可以簡單地進行。
電路板盒40的接線口 46設在向著扇葉馬達20的面上,這樣的結構
可以在馬達安裝板11上進行接線,并可以通過最短的距離來接線,避免 噪音疊加的接線過長而導致來回走線,還可以抑止向外部發出噪音。
上述電路板盒40通過扇葉蝸牛殼10上的第一組固定構造50和第二 組固定構造60固定。
上述第一組固定構造50是扇葉蝸牛殼10的風路蝸牛殼12的側面形 成突出的軸孔51,在電路板盒40上形成軸部52,安裝時該軸部52插入 該軸孔51中,另外,第二組固定構造60是在馬達安裝板11上形成有開 孔61,在電路板盒40上也形成開孔62,上述軸部52插入上述軸孔51后, 用螺絲或者螺栓將開孔61和開孔62予以固定。
本實施例中,電路板盒40長方體的形狀,需要按照縱向安裝。但是 要同時確定縱方向的上下部分的安裝位置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本方案 中,先插好下方的軸孔51和軸部52再回轉,然后固定上方的螺絲,通過 這樣的構造,可以容易地把電路板盒40安裝在扇葉蝸牛殼10的沿面上。提高組裝時的工作效率的同時,不會增加扇葉蝸牛殼上下方向的厚度,使 換氣扇機身變薄。
安裝后,如圖2B所見,電路板盒40的安裝面與扇葉蝸牛殼10的馬 達安裝板11為同一水平面。由于組裝時能在同一水平面把電路板盒40和 馬達安裝板11固定在風路蝸牛殼12上,這樣操作時方便,也提高了組裝 效率,減少了工時的同時,不會增加扇葉蝸牛殼上下方向的厚度,使換氣 扇100機身變薄。本圖中未示接線口 46和接線47。
如圖3A和圖3B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示意圖。與第一實施 例不同在于,電路板盒40安裝在扇葉蝸牛殼10上的方式不同。本實施例 中在扇葉蝸牛殼10的風路蝸牛殼12的側面以及馬達安裝板11上形成的 突出的開孔53和開孔54。與該開孔53和開孔54對應,在電路板盒40 上形成兩個彈性定位裝置41和43,該彈性定位裝置41和43上分別設有 卡位42和44,彈性定位裝置41和43分別插入該開孔53和開孔54內, 并且卡位42和44卡在開孔53和54上,形成第一組固定結構50和第二 組固定結構60。本實用新型通過電路板盒上的兩個彈性定位裝置和扇葉蝸 牛殼10上的風路蝸牛殼12的側面以及馬達安裝板11上形成的突出的開 孔53和開孔54的配合,把電路板盒固定在蝸牛殼沿面上。完全不用上螺 絲,減少工時和降低成本的同時,不會增加扇葉蝸牛殼上下方向的厚度, 使換氣扇機身變薄。
當然也可以將第一組固定結構50和第二組固定結構60中的任何一組
固定結構用兩個螺絲孔代替。
本實施例和以下的實施例中電路板盒40的接線口 46和接線47的設 置和第一實施例都相同,下文不再予以重復。
如圖4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示意圖。其中第二組固定結構 60為兩個螺絲孔。在馬達安裝板11上形成有開孔61,在電路板盒40上 也形成開孔62,用螺絲或者螺栓將開孔61和開孔62予以固定,形成第二 組固定結構60。此時,第一組固定結構50仍為彈性定位裝置和開孔的配 合,具體結構和圖3相同,在此不再重復。
如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示意圖。其中第一組固定結構 50為兩個螺絲孔。在風路蝸牛殼12的側面上和位于電路板盒40上的相互 對應的開孔55和開孔56,可以用螺絲或者螺栓予以固定。此時,第二組 固定結構60仍為彈性定位裝置和開孔的配合,具體結構和圖3相同,在 此不再重復。
如圖6A、圖6B和圖6C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示意圖。為Z 型部件70,該Z型部件70上下方向有水平放置的上腳部位71和下腳部位 73,連接上腳部位71和下腳部位73之間有腰身79,上述上腳部位71設 有螺絲孔72,扇葉蝸牛殼10的馬達安裝板11上設置螺絲孔61,用螺絲 或者螺栓將開孔61和螺絲孔72予以固定。上述下腳部位73設有開孔74, 電路板盒40安裝有兩個凸塊44和凸塊45的固定裝置,搭在下腳位73的 開孔74的端部741上。Z型部件70腰身79上還設有彈性固定裝置75, 該彈性固定裝置上設有卡位76,扇葉蝸牛殼10的風路蝸牛殼12的側面上 設置開孔53,所述的彈性固定裝置75上的卡位76容置其中。
安裝時,只要把電路板盒40插入開孔74中,通過凸塊44和凸塊45 分別固定在端部741上,就可以把電路板盒40固定在Z型部件70上,提 高了組裝效率。然后將Z型部件70腰身上的彈性固定裝置75上的卡位76 插入風路蝸牛殼12側面的開孔53,最后再通過開孔61和螺絲孔72將Z 型部件70固定在蝸牛殼10上。
如圖7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示意圖。和第五實施例不同之 處在于在Z型部件70的上腳部位71也設成彈性固定裝置。如圖所示,上 腳部位71處設有彈性固定裝置77,該彈性固定裝置77上設有卡位78。 扇葉蝸牛殼的馬達安裝板上設對應的開孔,供卡位78的插入并予以固定 彈性固定裝置77 (圖中未示)。本實施例中,不需要使用一個螺絲,提高 了組裝效率。
如圖8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七實施例示意圖。和第六實施例不同之 處在于只在Z型部件70的上腳部位71設彈性固定裝置77,上設有卡位 78。扇葉蝸牛殼的馬達安裝板上設對應的開孔,供彈性固定裝置77的插 入并予以固定(圖中未示)。
如圖9A和圖9B所示,是本實用新型第八實施例示意圖。在扇葉蝸牛 殼10外側設置直接成型的凸塊80,該凸塊80中設有開孔81,電路板盒 40安裝在其中,上述開孔81和電路板盒40上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固定裝置。
安裝時,先通過扇葉蝸牛殼10外側開孔和電路板盒40上互相配合的固定 裝置,把電路板盒40先固定在扇葉蝸牛殼10外側上,再用螺絲把電路板 盒40固定在扇葉蝸牛殼10上。通過以上的設計,簡單牢固地把電路板盒 固定到蝸牛殼上,提高了組裝效率的同時,不會增加扇葉蝸牛殼上下方向 的厚度,使換氣扇機身變薄。
權利要求1、一種換氣扇的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框架內水平裝配的扇葉蝸牛殼的上下方向的邊上,設有和上述扇葉蝸牛殼的上下方向同厚度的電路板盒。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電路板盒的接線口對著扇葉蝸牛殼的馬達。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扇葉馬達為內部設有整流回路和馬達驅動回路的DC無刷直流馬達,電路 板盒安裝于交流電源和上述DC無刷直流馬達之間,電路板盒中裝有削減 或隔斷來自交流電源和DC無刷直流馬達的噪音的過濾回路。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電路板盒和扇葉蝸牛殼上的馬達安裝板為同一安裝面。
5、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電路板盒和所述的扇葉蝸牛殼之間設有第一組固定結構和第二組 固定結構。
6、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組固定結構是位于扇葉蝸牛殼的風路蝸牛殼的側面和位于電 路板盒上的相互對應的開孔,用螺絲或者螺栓予以固定。
7、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組固定結構是位于扇葉蝸牛殼的風路蝸牛殼的側面形成的突 出的軸孔和與其對應的位于電路板盒上的能夠插入所述軸孔的軸部。
8、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一組固定結構是位于扇葉蝸牛殼的風路蝸牛殼的側面形成的突 出的開孔和與其對應的位于電路板盒上的能夠插入所述開孔的彈性定位 裝置,該彈性定位裝置上設有卡位。
9、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組固定結構為馬達安裝板上和位于電路板盒上的相互對應的 開孔,用螺絲或者螺栓予以固定。
10、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組固定結構為馬達安裝板上形成的突出的軸孔和與其對應的 位于電路板盒上的能夠插入所述軸孔的軸部。
11、 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第二組固定結構為馬達安裝板上形成的突出的開孔和與其對應的 位于電路板盒上的能夠插入所述開孔的彈性定位裝置,該彈性定位裝置上 設有卡位。
12、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組,還包括一個由上腳、腰身和下腳組成的Z型部 件,Z型部件的上腳部位設有螺絲孔,下腳部位設有安裝電路板盒的開孔; 扇葉蝸牛殼的馬達安裝板上設置與該螺絲孔相互配合的螺絲孔;電路板盒 上設置與該開孔相互配合的固定裝置。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腰身上還設有彈性固定裝置,上述裝置上設有卡位,扇葉蝸牛殼 上設置對應能容置該彈性固定裝置的開孔。
14、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馬達安裝板上形成第一開孔;還包括一個Z型部件,該Z型部件 的上腳部位設有能夠插入所述第一開孔的彈性定位裝置,該彈性定位裝置 上設有卡位;該Z型部件的下腳部位設有安裝電路板盒的開孔,所述安裝 電路板盒的開孔和電路板盒上設置相互配合的固定裝置。
15、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腰身上和扇葉蝸牛殼的風路蝸牛殼的側面部分上相互設置對應的 帶螺絲孔的凸臺。
16、 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組,還包括在風路蝸牛殼的側面形成的突出的第二 開孔,以及在該Z型部件腰身部位設有能夠固定在所述第二開孔的彈性固 定裝置,上述彈性固定裝置上設有能夠插入上述第二開孔的卡位。
17、 根據權利要求12到16所述的任一項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路板盒上的固定裝置為兩個凸塊。
18、 根據權利要求l所述的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其特征在于,在風路蝸牛殼外側設置直接成型的凸塊,該凸塊中設有安裝電路板盒的開 孑L,上述開孔和電路板盒上設置有相互配合的固定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氣扇電路板盒固定構造,在框架內水平裝配的扇葉蝸牛殼的上下方向的邊上,設有和上述扇葉蝸牛殼的上下方向同厚度的電路板盒,使得電路板盒不會以堆積的方式安裝在扇葉蝸牛殼上,具有使換氣扇機身變薄的效果。
文檔編號F04D29/62GK201068903SQ20072012768
公開日2008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7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7日
發明者周漢忠, 楊德聰 申請人:廣東松下環境系統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远县| 梅州市| 田阳县| 班玛县| 上饶市| 昭通市| 富阳市| 丹巴县| 大同市| 利辛县| 万州区| 隆尧县| 怀宁县| 中山市| 蒲城县| 松原市| 顺昌县| 弥勒县| 阜康市| 旅游| 体育| 石河子市| 建平县| 青阳县| 舒兰市| 定兴县| 安平县| 河间市| 湟中县| 定结县| 花莲市| 策勒县| 禄丰县| 肇庆市| 临沂市| 萍乡市| 原平市| 红河县| 长沙市| 南平市| 姜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