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風扇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冷卻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風扇裝置。
背景技術:
風扇裝置被廣泛地應用于散熱器中,用于為發熱元件,比如汽車引擎散熱。現有的一種風扇裝置包括固定于固定架上的一電機及與電機轉軸連接的扇輪。所述固定架大致呈平板狀,所述電機安裝于固定架的中央。所述扇輪包括一筒狀輪轂及自輪轂向外延伸的若干扇葉。所述電機收容于所述輪轂內。然而,此種風扇裝置工作時,外界的雜物,如飛濺的水滴、污垢等容易進入到輪轂內,腐蝕電機,影響電機的正常工作甚至使用壽命。因此,函需一種能夠克服上述缺陷的方案。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種風扇裝置,包括一固定架、安裝于固定架上的一電機及由該電機驅動的一扇輪,所述扇輪包括一輪轂、自輪轂的外圍向外延伸的若干第一葉片,以及位于輪轂內的若干第二葉片,所述電機收容于所述輪轂內,所述電機與所述輪轂的徑向內周相間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設有至少一第一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凸伸至扇輪的輪轂內,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位于電機與所述輪轂的徑向內周之間而使得輪轂內外側形成迷宮式構造。較佳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沿電機的周向呈圓弧形延伸,且該圓弧所對應的圓心在所述電機的旋轉軸心上,所述扇輪的第二葉片自所述輪轂的徑向內周朝向輪轂的中央延伸,每一所述第二葉片對應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設有一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凸伸至所述凹槽內。較佳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有多個,所述多個第一弧形凸起部沿電機的周向依次間隔設置。較佳的,所述固定架還包括至少一第二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朝向所述扇輪凸伸并位于輪轂的徑向外側,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在軸向上與所述輪轂部分重疊。較佳的,所述固定架包括位于其中央的基座、環繞于基座外圍并與基座相間隔的框體以及連接于基座與框體之間的若干肋條,所述基座外圍與框體內周之間形成氣流通道,所述電機固定于所述基座上。較佳的,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自所述基座朝向所述扇輪凸伸。較佳的,所述基座呈環形,其內周設有若干固定部,所述電機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較佳的,所述電機通過若干螺絲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固定部上。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種風扇裝置,包括固定架、安裝于固定架上的電機及由該電機驅動的扇輪,所述扇輪包括輪轂、自輪轂的外圍向外延伸的若干第一葉片,以及設于輪轂內的若干第二葉片,一收容空間形成于所述第二葉片的徑向內端部之間,所述電機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間內,所述固定架上設有至少一第一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凸伸至扇輪的輪轂內并與所述輪轂及第二葉片共同形成一位于收容空間與輪轂外界之間的迷宮式構造。優選地,一環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二葉片上或形成于第二葉片與輪轂內圓柱面之間,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伸入所述凹槽內從而形成迷宮式構造。優選地,所述固定架上還設有至少一朝所述扇輪凸伸并位于輪轂徑向外側的第二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在軸向上與輪轂的側壁部分重疊,在徑向上與第一弧形凸起部部分重疊。上述風扇裝置的固定架上設置的第一弧形凸起部使得輪轂內外側形成迷宮式構造,可有效地防止外界雜物如水滴、污垢等從輪轂外部進入到輪轂內部,干擾電機的正常工作或侵蝕電機。為了能更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特征以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并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
圖I是本發明一實施例的冷卻裝置的主視圖;圖2是圖I所示冷卻裝置的固定架的局部示意圖;圖3是圖I所示冷卻裝置另一角度的局部示意圖;圖4是圖3所示部分沿IV-IV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詳細描述,將使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顯而易見。圖I所示為本發明一實施例的風扇裝置I。該風扇裝置I用于散熱裝置中,比如汽車的內燃機用的散熱裝置。該風扇裝置I包括一固定架2及安裝于該固定架2上的一風扇6。所述風扇6包括一扇輪7及驅動該扇輪7的一電機8。所述電機8固定于所述固定架2上,從而使得該風扇6裝配于該固定架2上。該固定架2包括位于中央的一基座5、環繞于基座5外圍并與基座5相間隔的一框體18,以及連接于基座5與框體18之間的若干肋條4。框體18大致呈中空板狀,其中間形成一通孔19。所述基座5位于通孔19的中央。每一肋條4的一末端與框體18的內周連接,另一末端與基座5的外圍連接,從而將基座5固定于框體18的中央。所述框體18的內周與基座5的外圍之間形成一氣流通道3,用于供風扇6所產生的氣流通過。優選地,所述固定架2由注塑方式形成,也即是說,所述基座5、框體18、肋條4經由注塑成型方式一體成型。優選地,所述肋條4呈弧形。請同時參閱圖2及圖3,所述基座5大致呈圓環形,其內周設有若干固定部20,用于固定所述電機8。本實施例中,所述電機8通過螺絲9固定于基座5的固定部20上。所述扇輪7固定于電機8的轉軸(圖未不)上。電機8工作時驅動扇輪7旋轉, 扇輪7旋轉時產生氣流,從而為發熱部件散熱。所述扇輪7包括一輪轂10,自輪轂10外圍延伸的若干第一葉片11以及位于輪轂10內的若干第二葉片14。請同時參閱圖4,所述輪轂10大致呈一端封閉的圓筒狀,其包括呈圓筒狀的一側壁IOa及連接于側壁IOa軸向一端的一底板10b。所述第一葉片11自所述側壁IOa的外圍向外延伸。所有第一葉片11的徑向外端與一圓環部12連接。所述第二葉片14的徑向內端相互間隔并界定一容置空間13,用于收容所述電機8。所述第二葉片14自所述側壁IOa 的內周面一體沿徑向朝向輪轂10的中央延伸。當扇輪7裝配于電機8上時,所述第二葉片 14環繞于電機8徑向上的外圍。電機8驅動扇輪7旋轉時,所述第二葉片14旋轉并產生氣流為電機8散熱。請同時參閱圖2和圖4,所述固定架2的基座5沿軸向凸伸形成至少一第一弧形凸起部15,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15沿基座5的周向延伸。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15彎曲成圓弧形,且該圓弧所對應的圓心在電機8的旋轉軸心上。優選地,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15 — 體形成于基座5上。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15有多個,所述多個第一弧形凸起部15所對應圓周的半徑相等,且所述多個第一弧形凸起部15沿基座5的周向依次間隔設置。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15相對更靠近基座5的內周。當風扇6安裝于固定架2上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15凸伸至扇輪7的輪轂10內部,且第一弧形凸起部15位于電機8與輪轂10的側壁IOa之間,使輪轂10內外側之間形成迷宮狀構造,從而防止外界雜物,如飛濺的水滴、污垢等進入到輪轂10內,影響電機8正常工作或使用壽命。此外,所述多個第一弧形凸起部15成離散分布,所述迷宮狀構造對氣流也有一定的導引作用,使輪轂10外部的氣流更容易進入到輪轂10內,加速電機8的散熱。優選地,所述扇輪7的每一第二葉片14的徑向外端14a對應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 15設有一凹槽16,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15的頂端收容于第二葉片14的凹槽16內。可選地,所述第二葉片也可自輪轂的底板IOb延伸,而所述第二葉片的徑向外端與所述側壁IOa 間隔形成一間隙,用于收容所述固定架2的第一弧形凸起部15。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15凸伸至所述間隙內而使輪轂10的內外側形成迷宮狀構造。優選地,所述基座5上進一步設有至少一第二弧形凸起部17。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17沿基座5的周向呈弧形延伸。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17在基座5的徑向上位于第一弧形凸起部15的外側,即第二弧形凸起部17相對第一弧形凸起部15更靠近基座5的外周。 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17朝向扇輪7凸伸,且位于輪轂10徑向上的外側,即第二弧形凸起部 17位于輪轂10的側壁IOa的外部。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17在軸向上與輪轂10的側壁IOa 部分重疊,在徑向上與第一弧形凸起部15部分重疊。第二弧形凸起部17的設置使得外界雜物進入到輪轂10內部的行程更為曲折,進一步避免電機8受到外界雜物的干擾或腐蝕。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風扇裝置,包括一固定架、安裝于固定架上的一電機及由該電機驅動的一扇輪, 所述扇輪包括一輪轂、自輪轂的外圍向外延伸的若干第一葉片,以及位于輪轂內的若干第二葉片,所述電機收容于所述輪轂內,所述電機與所述輪轂的徑向內周相間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設有至少一第一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凸伸至扇輪的輪轂內, 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位于電機與所述輪轂的徑向內周之間而使得輪轂內外側形成迷宮式構造。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風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沿電機的周向呈圓弧形延伸,且該圓弧所對應的圓心在所述電機的旋轉軸心上,所述扇輪的第二葉片自所述輪轂的徑向內周朝向輪轂的中央延伸,每一所述第二葉片對應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設有一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凸伸至所述凹槽內。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風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有多個,所述多個第一弧形凸起部沿電機的周向依次間隔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風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還包括至少一第二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朝向所述扇輪凸伸并位于輪轂的徑向外側,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在軸向上與所述輪轂部分重疊。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任意一項所述的風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包括位于其中央的基座、環繞于基座外圍并與基座相間隔的框體以及連接于基座與框體之間的若干肋條,所述基座外圍與框體內周之間形成氣流通道,所述電機固定于所述基座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自所述基座朝向所述扇輪凸伸。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風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呈環形,其內周設有若干固定部,所述電機固定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電機通過若干螺絲固定于所述基座的固定部上。
8.一種風扇裝置,包括固定架、安裝于固定架上的電機及由該電機驅動的扇輪,所述扇輪包括輪轂、自輪轂的外圍向外延伸的若干第一葉片,以及設于輪轂內的若干第二葉片,一收容空間形成于所述第二葉片的徑向內端部之間,所述電機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間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設有至少一第一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凸伸至扇輪的輪轂內并與所述輪轂及第二葉片共同形成一位于收容空間與輪轂外界之間的迷宮式構造。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風扇裝置,其特征在于一環形凹槽位于所述第二葉片上或形成于第二葉片與輪轂內圓柱面之間,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伸入所述凹槽內從而形成迷宮式構造。
10.根據權利要求8或9所述的風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還設有至少一朝所述扇輪凸伸并位于輪轂徑向外側的第二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二弧形凸起部在軸向上與輪轂的側壁部分重疊,在徑向上與第一弧形凸起部部分重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風扇裝置,包括一固定架、安裝于固定架上的一電機及由該電機驅動的一扇輪,所述扇輪包括一輪轂、自輪轂的外圍向外延伸的若干第一葉片,以及位于輪轂內的若干第二葉片,所述電機收容于所述輪轂內,所述電機與所述輪轂的徑向內周相間隔,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上設有至少一第一弧形凸起部,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凸伸至扇輪的輪轂內,所述第一弧形凸起部位于電機與所述輪轂的徑向內周之間而使得輪轂內外側形成迷宮式構造,可有效地防止外界雜物如水滴、污垢等從輪轂外部進入到輪轂內部,干擾電機的正常工作或侵蝕電機。
文檔編號F04D29/38GK102606526SQ20121000464
公開日2012年7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25日
發明者皮瓦特, 菲爾狄 申請人:德昌電機(深圳)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