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泵動作檢測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泵控制裝置檢測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泵控制裝置循環系統的控制柜成套好了之后,只進行簡單的調試,就發到現場,未能模擬現場情況,無法確保設備運行100%正常率,這樣就有可能在現場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成本來解決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從而增加現場施工人員的工作時間、提高施工成本,甚至延長工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種可以模擬現場運行情況,確保設備運行100%正常率,從而減少現場施工人員的工作時間,控制項目的施工成本,減少項目施工和投入工期的泵控制裝置檢測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泵控制裝置檢測系統,包括智能控制器、水箱一、水箱二和若干測試水泵以及設置在水箱一內的液位計,每個測試水泵的進水口連接水箱一出水口,每個測試水泵的出水口連接水箱二進水口,水箱二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水箱一進水口,每個測試水泵與水箱一之間設有球閥,每個測試水泵與水箱二之間設有止回閥,所述智能控制器的信號接收端連接液位計,智能控制器的控制端連接每個測試水泵,所述水箱二與水箱一之間的管道上設有循環水泵。
本實用新型采用智能控制器接收液位計信號來控制測試水泵動作將水箱一的水泵到水箱二中,來模擬現場運行情況,確保設備運行100%正常率,從而減少現場施工人員的工作時間,控制項目的施工成本,減少項目施工和投入工期。
優選地,所述測試水泵的數量為三個,分別為第一測試水泵、第二測試水泵和第三測試水泵,所述水箱一底部設有配合第一測試水泵的第一水箱一出水口、配合第二測試水泵的第二水箱一出水口和配合第三測試水泵的第三水箱一出水口。
該種結構采用三個測試水泵進行模擬現場運行情況,使得其檢測效果更好,進一步確保設備運行100%正常率。
優選地,所述第一測試水泵通過第一支管與第一水箱一出水口連接,所述第二測試水泵通過第二支管與第二水箱一出水口連接,所述第三測試水泵通過第三支管與第三水箱一出水口連接,所述第一支管、第二支管和第三支管匯流后通過一根總管與水箱二進水口連接。
優選地,所述球閥包括設置在第一測試水泵與水箱一之間的第一球閥、設置在第二測試水泵與水箱一之間的第二球閥、設置在第三測試水泵與水箱一之間的第三球閥,所述止回閥包括設置在第一測試水泵與水箱二之間的第一止回閥、設置在第二測試水泵與水箱二之間的第二止回閥、設置在第三測試水泵與水箱二之間的第三止回閥,所述第一球閥和第一止回閥均位于第一支管上,所述第二球閥和第二止回閥均位于第二支管上,所述第三球閥和第三止回閥均位于第三支管上。
該種結構使得其可以更加逼真的模擬現場運行情況。
優選地,所述總管上設有流量計和智能壓力變送器,所述流量計和智能壓力變送器均連接智能控制器的信號接收端。
流量計檢測當前的瞬時流量和累計累積流量,通過RS485將瞬時和累積流量傳輸至智能控制系統;智能壓力變送器顯示當前水壓和傳輸水壓至智能控制系統;從而使得操作者可以隨時監控水流流量和水壓壓力。
優選地,所述總管上設有第四球閥,所述水箱二出水口與水箱一進水口之間的管道上設有第五球閥。
優選地,所述總管為DN25PVC管。
該種結構使得其可以更加逼真的模擬現場運行情況。
本實用新型采用智能控制器接收液位計信號來控制測試水泵動作將水箱一的水泵到水箱二中,來模擬現場運行情況,確保設備運行100%正常率,從而減少現場施工人員的工作時間,控制項目的施工成本,減少項目施工和投入工期。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水箱一,2.水箱二,3.液位計,4.流量計,5.智能壓力變送器,6.第一球閥,7.第二球閥,8.第三球閥,9.第四球閥,10.第五球閥,11.第一支管,12.第二支管,13.第三支管,14.第一測試水泵,15.第二測試水泵,16.第三測試水泵,17.第一止回閥,18.第二止回閥,19.第三止回閥,20.總管,21.循環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工作原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但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如圖1所示,一種泵控制裝置檢測系統,包括智能控制器、水箱一1、水箱二2和三個測試水泵以及設置在水箱一1內的液位計3,每個測試水泵的進水口連接水箱一出水口,每個測試水泵的出水口連接水箱二進水口,水箱二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水箱一進水口,每個測試水泵與水箱一之間設有球閥,每個測試水泵與水箱二之間設有止回閥,智能控制器的信號接收端連接液位計,智能控制器的控制端連接每個測試水泵,水箱二2與水箱一1之間的管道上設有循環水泵21。
三個測試水泵分別為第一測試水泵14、第二測試水泵15和第三測試水泵16,水箱一1底部設有配合第一測試水泵14的第一水箱一出水口、配合第二測試水泵15的第二水箱一出水口和配合第三測試水泵16的第三水箱一出水口。
第一測試水泵14通過第一支管11與第一水箱一出水口連接,第二測試水泵15通過第二支管12與第二水箱一出水口連接,第三測試水泵16通過第三支管13與第三水箱一出水口連接,第一支管11、第二支管12和第三支管13匯流后通過一根總管20與水箱二進水口連接。
球閥包括設置在第一測試水泵14與水箱一1之間的第一球閥6、設置在第二測試水泵15與水箱一1之間的第二球閥7、設置在第三測試水泵16與水箱一1之間的第三球閥8。
止回閥包括設置在第一測試水泵14與水箱二2之間的第一止回閥17、設置在第二測試水泵15與水箱二2之間的第二止回閥18、設置在第三測試水泵16與水箱二2之間的第三止回閥19。第一球閥6和第一止回閥17均位于第一支管11上,第二球閥7和第二止回閥18均位于第二支管12上,第三球閥8和第三止回閥19均位于第三支管13上。
總管20上設有流量計4和智能壓力變送器5,流量計4和智能壓力變送器5均連接智能控制器的信號接收端。總管20上設有第四球閥9,水箱二出水口與水箱一進水口之間的管道上設有第五球閥10。總管為DN25PVC管。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
當液位計檢測到水箱一內的液位達到開啟一臺測試水泵液位時,智能控制器會發出開泵命令,開啟一臺測試水泵(第一測試水泵),將水從水箱一經流量計和智能壓力變送器輸送到水箱二;當水箱一內的液位達到開兩臺測試水泵液位時,智能控制器會發出開泵命令,再開啟一臺測試水泵(第二測試水泵),將水從水箱一經流量計和智能壓力變送器輸送到水箱二;當水箱一內的液位達到開三臺泵液位時,智能控制器會發出開泵命令,再開啟一臺測試水泵(第三測試水泵),將水從水箱一經流量計和智能壓力變送器輸送到水箱二;
當液位計檢測到水箱一內的液位下降到停機液位時,系統自動停機;系統根據測試水泵運行臺時自動選擇臺時較少的測試水泵,確保測試水泵各個運行臺時相近。
本實用新型中的智能控制器主要是接收液位計傳遞的信號,控制測試水泵的運行;以及接收流量計和智能壓力變送器傳遞的信號,隨時監控流量和水壓;智能控制器是市面上采購的常規的智能控制柜或者智能控制系統,故不作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