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打氣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打氣筒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打氣筒。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自行車和打氣筒都是單獨存在的,自行車要打氣時必須找好打氣筒才能給自行車充氣。現市場上有一種自行車在自行車的架上設有打氣筒支架,在支架上卡上一只打氣筒,使用時從支架上取下打氣筒可給自行車車胎充氣,但如打氣筒丟失只會留下支架,不可能繼續給自行車充氣。同時,現有的打氣筒,由于傳統的打氣筒是在座管的邊上開孔來安裝氣筒在里面,此安裝方式不僅會對座管的硬度大大減弱,而且會讓座管在騎車的過程中可以產生變形的情況,因此,需要設計出一種不會影響座管的硬度,又能夠攜帶方便的新型打氣筒來滿足現在的需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打氣筒,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打氣筒,包括座管、內管、活塞、橡膠管前蓋、氣嘴連接桿、氣嘴連環、內管蓋、內芯和腳踏,所述座管設置在內管的外側,所述活塞密封安裝在座管的左側,所述活塞連接有橡膠管,所述氣嘴連接桿通過橡膠管前蓋與橡膠管密封連接,所述氣嘴連環設置在座管的內側,且氣嘴連環套在內管的右端,所述內管蓋分別與氣嘴連環和內芯密封連接,所述內芯與內管聯通,所述腳踏設置在內芯的右端,所述腳踏的外側設有氣嘴外管。
[0005]優選的,所述座管與內管的直徑比為1.5:1。
[0006]優選的,所述腳踏的中間設有出氣孔。
[0007]優選的,所述座管的下方內部設有螺紋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新型打氣筒,由于傳統的打氣筒是在座管的邊上開孔來安裝氣筒在里面,此安裝方式不僅會對座管的硬度大大減弱,而且會讓座管在騎車的過程中可以產生變形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情況,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法是在外管的下方內部設有螺紋,其腳踏一端與螺紋相連接,腳踏的中間設有出氣孔,當使用時,先把內管和氣嘴外管固定連接,然后拉出來就可以打氣了 ;當不使用時候,把內管縮放在外管的里面,此安裝方式不僅可以把打氣筒安裝在自行車的座管里面,讓打氣筒和自行車一體化,而且攜帶方便,結構簡單;同時,與傳統的座管打氣筒要在座管上開孔的安裝方法相比,本實用新型不會影響座管的強度,而且穩定安全。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座管、2內管、3活塞、4橡膠管、5橡膠管前蓋、6氣嘴連接桿、7氣嘴連環、8內管蓋、9內芯、10腳踏、11氣嘴外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圖1-2所示的一種新型打氣筒,包括座管1、內管2、活塞3、橡膠管前蓋5、氣嘴連接桿6、氣嘴連環7、內管蓋8、內芯9和腳踏10,所述座管1與內管2的直徑比為1.5:1,所述座管1設置在內管2的外側,所述座管1的下方內部設有螺紋,所述活塞3密封安裝在座管1的左側,所述活塞3連接有橡膠管4,所述氣嘴連接桿6通過橡膠管前蓋5與橡膠管4密封連接,所述氣嘴連環7設置在座管1的內側,且氣嘴連環7套在內管2的右端,所述內管蓋8分別與氣嘴連環7和內芯9密封連接,所述內芯9與內管2聯通,所述腳踏10設置在內芯9的右端,所述腳踏10的外側設有氣嘴外管11,所述腳踏10的中間設有出氣孔。
[0014]結構原理:本實用新型的安裝方法是在座管1的下方內部設有螺紋,其腳踏10的一端與螺紋相連接,腳踏10的中間設有出氣孔,當使用時,先把內管2和氣嘴外管11固定連接,然后拉出來就可以打氣了 ;當不使用時候,把內管2縮放在座管1的里面,此安裝方式不僅可以把打氣筒安裝在自行車的座管1里面,讓打氣筒和自行車一體化,而且攜帶方便,結構簡單;同時,與傳統的打氣筒要在座管1上開孔的安裝方法相比,本實用新型不會影響座管的硬度,而且穩定安全。
[0015]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打氣筒,包括座管(1)、內管(2)、活塞(3)、橡膠管前蓋(5)、氣嘴連接桿(6)、氣嘴連環(7)、內管蓋(8)、內芯(9)和腳踏(10),所述座管(1)設置在內管(2)的外側,所述活塞(3 )密封安裝在座管(1)的左側,所述活塞(3 )連接有橡膠管(4 ),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嘴連接桿(6 )通過橡膠管前蓋(5 )與橡膠管(4 )密封連接,所述氣嘴連環(7 )設置在座管(1)的內側,且氣嘴連環(7)套在內管(2)的右端,所述內管蓋(8)分別與氣嘴連環(7)和內芯(9)密封連接,所述內芯(9)與內管(2)聯通,所述腳踏(10)設置在內芯(9)的右端,所述腳踏(10)的外側設有氣嘴外管(1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1)與內管(2)的直徑比為1.5: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腳踏(10)的中間設有出氣孔。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打氣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座管(1)的下方內部設有螺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打氣筒,包括座管、內管、活塞、橡膠管前蓋、氣嘴連接桿、氣嘴連環、內管蓋、內芯和腳踏,所述氣嘴連接桿通過橡膠管前蓋與橡膠管密封連接,所述氣嘴連環設置在座管的內側,且氣嘴連環套在內管的右端,所述內管蓋分別與氣嘴連環和內芯密封連接,所述內芯與內管聯通,所述腳踏設置在內芯的右端,所述腳踏的外側設有氣嘴外管。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把打氣筒安裝在自行車的座管里面,讓打氣筒和自行車一體化,而且攜帶方便,結構簡單;同時,與傳統的座管打氣筒要在座管上開孔的安裝方法相比,本實用新型不會影響座管的強度,而且穩定安全。
【IPC分類】F04B33/00, B62K19/42
【公開號】CN204961202
【申請號】CN201520684987
【發明人】陳麗君
【申請人】陳麗君
【公開日】2016年1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