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單向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及工程機械的技術領域,涉及汽車及工程機械的制動系統, 更具體地說,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單向閥。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商用車柴油機燃油系統用的單向閥內部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如本說明書附圖中的圖1所示,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用的單向閥包括閥體1、 單向閥彈簧4、單向閥門總成6,所述的單向閥彈簧4通過彈簧座3固定,所述的單向閥門總成6通過0形密封圈5密封,擋圈2使所述的彈簧座3軸向定位。在上述結構中,所述的0形密封圈5易損壞,0形密封圈5與閥體1接觸密封,易造成泄漏,影響產品性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單向閥,其目的是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單向閥,包括閥體、單向閥門總成和單向閥彈簧,所述的閥體上設有進氣端口和出氣端口,所述的單向閥彈簧安裝在彈簧座上,在所述的彈簧座朝向出氣端口的一面,設彈簧底座,在所述的彈簧座與彈簧底座之間,設擋圈。所述的單向閥門總成的閥芯插在所述的彈簧座孔中,并與所述的彈簧座形成配
I=I O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現有產品的結構進行改型設計和更新換代,簡化了產品結構,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產能和性能,避免了多出泄漏的現象,從而提高產品的性能和使用壽命,為各型車輛大批量裝配打下了基礎。
下面對本說明書各幅附圖所表達的內容及圖中的標記作簡要說明圖1為說明書背景技術部分所涉及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為1、閥體,2、擋圈,3、彈簧座,4、單向閥彈簧,5、0形密封圈,6、單向閥門總成,7、彈簧底座。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所涉及的各構件的形狀、構造、各部分之間的相互位置及連接關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藝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如圖2所表達的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是一種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單向閥, 屬于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供能裝置,包括閥體1、單向閥門總成6和單向閥彈簧4,所述的閥體1上設有進氣端口和出氣端口。單向閥通過進氣端口與管道進行螺紋連接來實現氣體輸送。在常態下,單向閥門總成6與閥體1的閥口處于接觸密封狀態中。在工作狀態下, 向單向閥進氣端口進氣,當氣壓達到一定時,氣壓將單向閥門總成6向右推動,使閥門與閥口脫離,單向閥牌導通狀態,而氣體反向流動時,由于單向閥彈簧的作用,閥口處于關閉狀態,使單向閥處于截止狀態。為了解決在本說明書背景技術部分所述的目前公知技術存在的問題并克服其缺陷,實現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的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單向閥,所述的單向閥彈簧4安裝在彈簧座3上,在所述的彈簧座3朝向出氣端口的一面,設彈簧底座7,在所述的彈簧座3 與彈簧底座7之間,設擋圈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以保持真空度或壓縮空氣壓力,使其管路氣壓保持穩定運行。本實用新型的提供的單向閥即減少多余的零件,又增加了必要的新零件;隨單向閥門總成結構的改進,將0形圈省略了,同時增加了一個零件彈簧座7,新結構零件便于加工和安裝,降低了操作難度。本實用新型簡化了產品結構,縮短了生產周期,提高了產品的產能和性能,降低了采購成本,為各型車輛大批量裝配打下了基礎。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單向閥門總成6的閥芯插在所述的彈簧座3孔中,并與所述的彈簧座3形成配合。上述的單向閥改進了單向閥內部零件結構;將彈簧座3、單向閥彈簧4和單向閥門總成6等零部件結構都進行了改進,加強了其產品的密封性。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的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單向閥,包括閥體(1)、單向閥門總成(6)和單向閥彈簧G),所述的閥體(1)上設有進氣端口和出氣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閥彈簧(4) 安裝在彈簧座C3)上,在所述的彈簧座C3)朝向出氣端口的一面,設彈簧底座(7),在所述的彈簧座⑶與彈簧底座(7)之間,設擋圈O)。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單向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閥門總成(6)的閥芯插在所述的彈簧座(3)孔中,并與所述的彈簧座(3)形成配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及工程機械制動系統的單向閥,包括閥體(1)、單向閥門總成(6)和單向閥彈簧(4),所述的閥體(1)上設有進氣端口和出氣端口,所述的單向閥彈簧(4)安裝在彈簧座(3)上,在所述的彈簧座(3)朝向出氣端口的一面,設彈簧底座(7),在所述的彈簧座(3)與彈簧底座(7)之間,設擋圈(2)。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對現有產品的結構進行改型設計和更新換代,簡化了產品結構,縮短了生產周期,降低成本,提高了產品的產能和性能,避免了多出泄漏的現象,從而提高產品的性能和使用壽命,為各型車輛大批量裝配打下了基礎。
文檔編號F16K15/02GK201963962SQ20102067156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1日
發明者喬躍平, 葉新年, 張龍才, 王 華, 謝裕興 申請人:蕪湖盛力制動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