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流量控制裝置,更詳細地說,涉及通過電磁閥來控制流體的流量的流量控制裝置。
另外,本發(fā)明涉及具有這樣的流量控制裝置的血壓計。
背景技術:
以往,如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245911號公報)所示,作為血壓計已知如下裝置:通過電磁閥控制作為流體的空氣的流量,來調節(jié)用于在被測定部位阻止血液流動的袖帶(準確地說是袖帶內的流體袋)的壓力。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6-245911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要解決的問題
在該種血壓計中,大多情況下,作為用于控制流量的電磁閥使用常開式(在非通電時閥芯使流路全開的形式)的電磁閥,在動作時,對電磁閥的螺線管施加(通電)驅動電壓,借助螺線管的電磁力使閥芯移動,來調節(jié)流路的截面積。在非通電時,由于上述電磁閥處于全開狀態(tài),所以不對上述袖帶加壓。這是為了,在萬一發(fā)生事故等而電源斷開(停止通電)時,保證被測定者的安全。
通常,這樣的電磁閥的流量-驅動電壓特性為:若實際的驅動電壓(即通電電流)變得足夠高,則電磁閥全閉,流量變?yōu)榱恪T隍寗与妷鹤兊眯∮谀持?將其稱為“流動開始電壓”)時,電磁閥打開,流體開始流動。另外,若驅動電壓變小,則流量逐漸增加,在驅動電壓低于臨界點(將此稱為“臨界電壓”)時,電磁閥全開,流量急劇地增加(也就是說,變得不能控制流量)。因此,需要將動作時的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流動開始電壓和臨界電壓之間的范圍(將其適當稱為“有效設定范圍”)內。
在此,在大多情況下,在通過血壓計進行測定時,使袖帶壓暫且高于被測定者的最高血壓(收縮期血壓),然后,在減壓過程中觀測被測定部位的脈搏波。在此情況下,在開始減壓時,希望在有效設定范圍內將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臨界電壓附近,使排氣流量變大,來快速進行減壓。
但是,電磁閥的臨界電壓有時會因袖帶壓(電磁閥的上游側的壓力)、周圍溫度、產品個體間的偏差等因素而變化。因此,在想要在有效設定范圍內將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臨界電壓附近時,有可能低于該電磁閥的臨界電壓。電磁閥的驅動電壓一旦低于臨界電壓,則存在流量一下子增加,袖帶壓急劇地降低,從而不能夠充分地確保用于觀測脈搏波的壓力范圍的問題。尤其,價格低廉的電磁閥存在有效設定范圍窄的趨勢,因此該問題變得很嚴重。
因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借助驅動電壓使電磁閥開閉來控制流體的流量的流量控制裝置,其能夠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另外,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這樣的流量控制裝置且能夠縮短測定血壓所需的時間的血壓計。
用于解決問題的手段
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使上述電磁閥開閉的驅動電壓與流體經(jīng)過上述電磁閥開始流動的流動開始電壓和使上述電磁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的臨界電壓之間存在相關關系。本發(fā)明是根據(jù)這樣的本發(fā)明人的發(fā)現(xiàn)而創(chuàng)作出的。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流量控制裝置,通過驅動電壓使電磁閥開閉來控制流體的流量,其中,具有:流量檢測部,對經(jīng)過上述電磁閥流動的流體的流量進行檢測;相關關系存儲部,針對具有與上述電磁閥實質相同的特性的樣品電磁閥,存儲流體經(jīng)過上述樣品電磁閥開始流動的流動開始電壓與上述樣品電磁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之間的相關關系;以及控制部,在開始控制上述流體的流量時,使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變化,求出在上述流量檢測部檢測出上述流體開始流動時的驅動電壓來作為流動開始電壓,按照上述電磁閥的上述流動開始電壓,基于針對上述樣品電磁閥的上述相關關系,換算并求出上述電磁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然后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上述流動開始電壓與上述臨界電壓之間的范圍內。
在此,“電磁閥”可以是常開式電磁閥和常閉式電磁閥中的任意一種。
另外,“具有與上述電磁閥實質相同的特性的樣品電磁閥”是指:具有與控制上述流體的流量的電磁閥實質相同的流量-驅動電壓特性。“實質相同”是指:允許因制造偏差而個體間的特性存在差異。例如,“樣品電磁閥”可以是具有與控制上述流體的流量的電磁閥相同型號的另外的個體,也可以是上述電磁閥本身。另外,“樣品電磁閥”可以為多個。
對于“流動開始電壓”和“臨界電壓”,根據(jù)電磁閥的型號不同,有時流動開始電壓比臨界電壓高,有時流動開始電壓比臨界電壓低。
在本發(fā)明的流量控制裝置中,相關關系存儲部,針對具有與應該驅動的電磁閥實質相同的特性的樣品電磁閥,存儲流體經(jīng)過上述樣品電磁閥開始流動的流動開始電壓與上述樣品電磁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之間的相關關系。控制部,在開始控制上述流體的流量時,使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變化,求出在流量檢測部檢測出上述流體開始流動時的驅動電壓來作為流動開始電壓(此外,此時的驅動電壓,在流動開始電壓附近,也就是說在充分遠離臨界電壓的位置進行變化)。接著,控制部按照上述電磁閥的上述流動開始電壓,基于針對上述樣品電磁閥的上述相關關系,換算并求出上述電磁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此后,控制部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上述流動開始電壓與上述臨界電壓之間的范圍(有效設定范圍)內,通過該驅動電壓使上述電磁閥開閉,來控制上述流體的流量。
這樣,在本發(fā)明的流量控制裝置中,利用針對上述樣品電磁閥的上述相關關系,換算并求出上述電磁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因此能夠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在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相關關系存儲部所存儲的針對上述樣品電磁閥的上述相關關系包括將上述流體的壓力變更設定為多個值的時的關系。
在此,上述流體的“壓力”是指:對樣品電磁閥施加的上游側與下游側之間的壓差。
在上述流體的壓力發(fā)生變化時,克服電磁閥(或樣品電磁閥)所包括的螺線管的電磁力而按壓上述電磁閥的閥芯的流體的力發(fā)生變化。因此,即使有效的驅動電壓相同,經(jīng)過上述電磁閥的上述流體的流量也發(fā)生變化。伴隨于此,流動開始電壓與臨界電壓之間的相關關系可能發(fā)生變化。因此,在該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上述相關關系存儲部所存儲的針對上述樣品電磁閥的上述相關關系包括將上述流體的壓力變更設定為多個值時的關系。由此,上述電磁閥的臨界電壓成為考慮了上述流體的壓力的壓力。因此,能夠進一步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在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測量上述流體的壓力的壓力傳感器,上述控制部在開始進行控制時通過上述壓力傳感器檢測上述流體的壓力,在開始進行控制時的上述流體的壓力為除了賦予了上述相關關系存儲部所存儲的上述相關關系的多個壓力以外的值時,上述控制部基于與上述多個壓力對應的上述相關關系,通過插補法或外插法,求出與開始進行控制時的上述流體的壓力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與臨界電壓之間的相關關系,上述控制部在基于上述電磁閥的上述流動開始電壓換算并求出上述臨界電壓時,利用所求出的相關關系。
在該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在開始進行控制時通過上述壓力傳感器檢測上述流體的壓力。在開始進行控制時的上述流體的壓力為除了賦予了上述相關關系存儲部所存儲的上述相關關系的多個壓力以外的值時,上述控制部基于與上述多個壓力對應的上述相關關系,通過插補法或外插法,求出與開始進行控制時的上述流體的壓力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與臨界電壓之間的相關關系。并且,在基于上述電磁閥的上述流動開始電壓換算并求出上述臨界電壓時,利用所求出的相關關系。由此,即使在開始進行控制時的上述流體的壓力為除了賦予了上述相關關系存儲部所存儲的上述相關關系的多個壓力以外的值時,也能夠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在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控制部在控制期間通過上述壓力傳感器檢測上述流體的當前壓力,在上述流體的當前壓力從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壓力發(fā)生變化時,上述控制部基于與上述多個壓力對應的上述相關關系,換算并求出針對上述電磁閥的當前的流動開始電壓和臨界電壓。
在該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通過上述壓力傳感器檢測上述流體的當前壓力。在上述流體的當前壓力從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壓力發(fā)生變化時,上述控制部基于與上述多個壓力對應的上述相關關系,換算并求出針對上述電磁閥的當前的流動開始電壓和臨界電壓。由此,即使在控制期間上述流體的壓力發(fā)生變化,也能夠實時且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在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其特征在于,針對上述樣品電磁閥的上述相關關系包括將周圍溫度變更設定為多個值時的關系。
在此,“周圍溫度”是指:包圍上述樣品電磁閥(或電磁閥)的環(huán)境的溫度。
在周圍溫度發(fā)生變化時,電磁閥(或樣品電磁閥)所包括的螺線管的電阻也發(fā)生變化。因此,即使有效的驅動電壓相同,對于上述電磁閥的通電電流也會發(fā)生變化,上述電磁閥的開度也會發(fā)生變化。伴隨于此,流動開始電壓與臨界電壓之間的相關關系可能發(fā)生變化。因此,在該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針對上述樣品電磁閥的上述相關關系包括將周圍溫度變更設定為多個值時的關系。由此,上述電磁閥的臨界電壓為考慮了周圍溫度的壓力。因此,能夠進一步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在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檢測上述電磁閥的周圍溫度的溫度傳感器,上述控制部在控制期間通過上述溫度傳感器檢測上述電磁閥的當前周圍溫度,在上述電磁閥的當前周圍溫度從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周圍溫度發(fā)生變化時,上述控制部基于與上述多個周圍溫度對應的上述相關關系,換算并求出針對上述電磁閥的當前的流動開始電壓和臨界電壓。
在該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中,上述控制部在控制期間通過上述溫度傳感器檢測上述電磁閥的當前周圍溫度。在上述電磁閥的當前周圍溫度從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周圍溫度發(fā)生變化時,上述控制部基于與上述多個周圍溫度對應的上述相關關系,換算并求出針對上述電磁閥的當前的流動開始電壓和臨界電壓。由此,即使在控制期間上述電磁閥的周圍溫度發(fā)生變化,也能夠實時且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本發(fā)明的血壓計具有:用于壓迫被測定部位的袖帶;用于調節(jié)上述袖帶的壓力的電磁閥;以及上述流量控制裝置。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血壓計,例如在使袖帶壓暫時高于被測定者的最高血壓(收縮期血壓)然后開始進行減壓時,能夠在有效設定范圍內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臨界電壓的附近。因此,能夠在減壓開始時使排氣流量變大然后迅速進行減壓。結果,能夠縮短測定血壓所需要的時間。另外,因為電磁閥的驅動電壓不低于臨界電壓,所以能夠避免在測定血壓時出現(xiàn)袖帶壓一下子降低而產生測定錯誤的情況。另外,變得易于采用有效設定范圍存在變小的趨勢的價格低廉的電磁閥。
尤其,在針對上述樣品電磁閥的上述相關關系包括將周圍溫度變更設定為多個值時的關系時,上述控制部換算并求出的上述電磁閥的臨界電壓為考慮了周圍溫度的電壓。而且,測定血壓的步驟大多在不需要考慮周圍溫度T的變化的比較短的期間(典型地為1分鐘左右)內進行。此時,即使不具有溫度傳感器,也能夠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發(fā)明效果
根據(jù)以上內容可知,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流量控制裝置,能夠高精度地將電磁閥的驅動電壓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另外,根據(jù)本發(fā)明的血壓計,能夠縮短測定血壓所需的時間。另外,能夠在測定血壓中避免出現(xiàn)袖帶壓一下子降低而產生測定錯誤的情況。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的結構框圖。
圖2中的(A)是表示通過上述流量控制裝置對電磁閥施加的驅動電壓的波形的圖。圖2中的(B)是表示對于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有效值)和通電電流(有效值)之間的關系的圖。
圖3是表示上述電磁閥的結構的圖。
圖4是表示上述電磁閥動作時的閥芯附近的狀態(tài)的圖。
圖5是表示上述電磁閥的周圍溫度T==23℃時的流量-驅動電壓特性(Q-V特性)的圖。
圖6是表示上述電磁閥的周圍溫度T==45℃時的Q-V特性的圖。
圖7是表示上述電磁閥的周圍溫度T==5℃時的Q-V特性的圖。
圖8是表示具有與應該被控制的電磁閥實質相同的特性的5個樣品電磁閥在將上游側的壓力P設定為300mmHg的條件下的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相關關系的圖。
圖9是表示具有與應該被控制的電磁閥實質相同的特性的5個樣品電磁閥在將上游側的壓力P設定為150mmHg的條件下的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相關關系的圖。
圖10是表示上述流量控制裝置的控制部進行的處理流程的圖。
圖11是示意性表示在控制期間施加于上述電磁閥流動的流體的壓力發(fā)生了變化時換算并求出當前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的方法的圖。
圖12是示意性表示在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壓力為賦予了相關關系存儲部所存儲的相關關系的壓力300mmHg和150mmHg之間的值時,通過插補法,求出與開始進行控制時的上述流體的壓力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相關關系的方法的圖。
圖13是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血壓計的外觀的圖。
圖14是表示上述電子血壓計的概略結構的框圖。
圖15是表示與上述電子血壓計的電磁閥的控制相關的主要部分的結構的框圖。
圖16是表示通過上述電子血壓計測定血壓的流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一邊參照附圖一邊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圖3例示出應該被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控制的電磁閥233的結構。該電磁閥233是例如安裝在歐姆龍健康株式會社制造的“上臂式血壓計HEM-7320F”上的常開式電磁閥。
該電磁閥233具有“コ”形的磁軛273、固定在該磁軛273的中央的壁237a上的大致圓筒狀的磁芯274、作為施力部的螺旋彈簧275、大致圓棒狀的柱塞(可動鐵芯)276、容納在磁軛273中由非磁性的塑料材料制成的線圈骨架280和用于對磁軛273的開放端進行堵塞的大致矩形板狀的磁軛蓋290。磁軛273、磁芯274、柱塞276和磁軛蓋290由磁性材料構成,在動作時構成磁路。
線圈骨架280具有卷繞有螺線管線圈279的圓筒狀部分281和一對端板282、283,圓筒狀部分281和一對端板282、283形成為一體。一對端板282、283夾持在磁軛273的中央的壁與磁軛蓋290之間,且固定在磁軛273上。
磁芯274貫穿磁軛273的中央的壁237a,延伸至線圈骨架280的圓筒狀部分281的途中。在磁芯274的內部,在軸向上貫穿形成用于使流體從外端270e向內端270f流通的流通孔270。
柱塞(可動鐵芯)276容納在線圈骨架280的圓筒狀部分281內,且能夠在軸向上滑動。在柱塞276的一端(與磁芯274的流通孔270相面對的一側的端部)276e安裝有由橡膠那樣的彈性體制成的閥芯261。
螺旋彈簧275被壓縮安裝在磁芯274和柱塞276之間,對柱塞276向遠離磁芯274的方向施力。
在螺線管線圈279處于非通電狀態(tài)的非動作時,如圖3所示,借助螺旋彈簧275的作用力,設置在柱塞276的一端276e上的閥芯261與磁芯274的內端(與閥芯261相面對的一側的端部)270f分離。由此,磁芯274的內端270f與閥芯261之間的間隙Δ處于全開狀態(tài)。另外,柱塞276的另一端276f從磁軛蓋290突出到外部,與線圈骨架280的圓筒狀部分281的端部281f抵接且被卡止。流體從上游側的壓力源(未圖示)供給至磁芯274的外端270e,經(jīng)由流通孔270和上述間隙Δ,向下游側的線圈骨架280的圓筒狀部分281(具有向外部環(huán)境開放的未圖示的流體流出口)流動。
在螺線管線圈279處于通電狀態(tài)的動作時,如圖4所示,螺線管線圈279所產生的磁力克服螺旋彈簧275的作用力,使閥芯261與柱塞276一起在線圈骨架280內移動。由此,成為磁芯274的內端270f與閥芯261之間的間隙Δ變狹窄的狀態(tài),來調節(jié)經(jīng)由流通孔270流通的流體的流量Q。
對螺線管線圈279施加例如圖2中的(A)所示的具有矩形脈沖波形的驅動電壓(峰值V0)。通過PWM(脈沖寬度調制)使脈沖波的占空比(t1/t2)變化,由此以可變的方式設定驅動電壓的有效值V。如圖2中的(B)所示,對螺線管線圈279施加的通電電流的有效值I與驅動電壓的有效值V成正比。以下,將驅動電壓的有效值僅稱為驅動電壓V。另外,將通電電流的有效值僅稱為通電電流I。
就作為流體的空氣而言,該電磁閥233表現(xiàn)出圖5~圖7所示的流量-驅動電壓特性(Q-V特性)(以驅動電壓V為橫軸,以流量Q為縱軸)。另外,將從上游側向電磁閥233(的流通孔270的外端270e)供給的作為流體的空氣的壓力作為參數(shù)可變地設定為30mmHg、150mmHg和300mmHg(表示相對于下游側的大氣壓的壓差。以下相同)。此外,流量應該被控制的對象不限于空氣,因此以下適當?shù)胤Q為“流體”。
如圖5所示,在周圍溫度T=23℃(常溫)的情況下,隨著對電磁閥施加的上游側的壓力P變高為30mmHg、150mmHg、300mmHg,Q-V特性如曲線C30、C150、C300所示向右上偏移。這是因為,例如在圖4中,若上游側(左側)的壓力P變高,則克服螺線管線圈279的電磁力來按壓閥芯261的流體的力變大。因此,在上游側的壓力P變高時,即使有效的驅動電壓V相同,流過電磁閥233的流體的流量Q也變大。換而言之,為了在上游側(左側)的壓力P變高時維持相同的流量Q,不得不增大對螺線管線圈279的通電電流I(也就是磁力),與柱塞276一起向上游側強力按壓閥芯261。在本例子中,隨著上游側的壓力P變高為30mmHg、150mmHg、300mmHg,流體開始流動的流動開始電壓Vs依次變高為大致2.5V、2.9V、3.3V(分別以↑標記表示),并且電磁閥233成為全開狀態(tài)的臨界電壓Vf也依次變高為大致1.1V、1.7V、2.1V(分別以△標記表示)。
如圖6所示,在周圍溫度T=45℃(高溫)時,與圖5的周圍溫度T=23℃(常溫)時的特性相比,Q-V特性整體向右側偏移。這是因為,在周圍溫度T變高時,螺線管線圈279的電阻變大,因此為了維持相同的通電電流I,不得不增大驅動電壓V。在本例子中,在上游側的壓力P分別為30mmHg、150mmHg、300mmHg時,流動開始電壓Vs大致分別為2.8V、3.4V、3.9V(分別以↑標記表示),并且臨界電壓Vf分別大致為1.3V、1.9V、2.5V(分別以△標記表示)。
相反,如圖7所示,在周圍溫度T=5℃(低溫)時,與圖5的周圍溫度T=23℃(常溫)時的特性相比,Q-V特性整體向左側偏移。這是因為,在周圍溫度T變低時,螺線管線圈279的電阻變小,因此為了維持相同的通電電流I,不得不使驅動電壓V變小。在本例子中,在上游側的壓力P分別為30mmHg、150mmHg、300mmHg時,流動開始電壓Vs大致分別為2.4V、2.8V、3.0V(分別以↑標記表示),并且臨界電壓Vf大致分別為1.1V、1.6V、2.0V(分別以△標記表示)。
根據(jù)圖5~圖7可知,在對電磁閥233施加的上游側的壓力P和周圍溫度T變化時,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也發(fā)生變化。在此,本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電磁閥233以及具有與其相同的Q-V特性的電磁閥(將這些稱為“樣品電磁閥”)中,在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之間存在共通的相關關系。
圖8、圖9作為分布圖示出具有與電磁閥233實質相同的Q-V特性(在本例子中,同樣型號)的5個樣品電磁閥在將各自的上游側的壓力P分別設定為300mmHg、150mmHg的條件下的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相關關系。在這些圖中,各◇標記表示在周圍溫度T=23℃(常溫)下的1個樣品電磁閥的數(shù)據(jù)點。各□標記表示在周圍溫度T=2℃(低溫)下的1個樣品電磁閥的數(shù)據(jù)點。另外,各△標記表示在周圍溫度T=50℃(高溫)下的1個樣品電磁閥的數(shù)據(jù)點。
根據(jù)圖8可知,在上游側的壓力P=300mmHg的情況下,在周圍溫度T作為參數(shù)變更設定為2℃、23℃和50℃多個值時,上述5個樣品電磁閥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之間以正相關關系變化。在本例子中,該相關關系近似線段RL300(以下適當稱為“相關關系RL300”)。另外,根據(jù)圖9可知,在上游側的壓力P=150mmHg的情況下,在周圍溫度T作為參數(shù)變更設定為2℃、23℃和50℃多個值時,上述5個樣品電磁閥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之間以正相關關系變化。在本例子中,該相關關系近似線段RL150(以下,適當稱為“相關關系RL150”)。
這樣,在上游側的壓力P被設定為300mmHg、150mmHg的情況下,在周圍溫度T發(fā)生變化時,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之間表現(xiàn)出正相關關系RL300、RL150。因此,只要知道電磁閥233的流動開始電壓Vs,不論周圍溫度T如何,利用他們之間的相關關系,就能夠換算并求出電磁閥233的臨界電壓Vf。例如,在上游側的壓力P為300mmHg時,若如圖8中虛線A1所示那樣電磁閥233的流動開始電壓Vs為3.10V,則能夠如圖8中虛線A2所示那樣,求出電磁閥233的臨界電壓Vf約為1.10V。此時,應該設定的用于驅動電磁閥233的驅動電壓V的范圍(有效設定范圍)大約為1.10V~3.10V。此外,在圖8中,在線段RL300上,用附圖標記D1表示與Vs=3.10V、Vf=1.10V對應的點。
通過比較圖8和圖9可知,在壓力P從300mmHg變化為150mmHg時,線段RL150相對于線段RL300向左側偏移。這是因為,與臨界電壓Vf相比,流動開始電壓Vs受到上游側的壓力P的影響大。
圖1是表示基于電磁閥233的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存在相關關系這樣的發(fā)現(xiàn)而得到的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流量控制裝置200的結構框圖。該流量控制裝置200,為了通過電磁閥233控制流體的流量而具有相關關系存儲部251、控制部201、占空比計算部202、脈沖產生部203、閥驅動電路230、電源部253、壓力傳感器231和作為流量檢測部的流量傳感器232。
電磁閥233位于與流體流入口220連接的配管238和與流體流出口240連接的配管239之間。流體從上游側的壓力源(未圖示)經(jīng)過流體流入口220和配管238向電磁閥233(的流通孔270的外端270e)供給。經(jīng)過電磁閥233的流體經(jīng)過配管239和流體流出口240向外部環(huán)境(處于大氣壓下)放出。此外,忽略由配管238、239產生的壓力損失。
壓力傳感器231檢測在配管238中流動的流體的壓力。作為該壓力傳感器231能夠使用壓電電阻式的公知的壓力傳感器,例如市售的三美電機株式會社制造的壓力傳感器(例如商品編號為MMR901XA,動作壓力范圍為0~40kPa(300mmHg))等。
流量傳感器232檢測在配管238中流動的流體的流量。作為該流量傳感器232,能夠使用例如市售的歐姆龍株式會社制造的MEMS(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流量傳感器(形D6F-02A1-110,流量檢測范圍為0~2L/min)等。
相關關系存儲部251存儲針對具有與應該控制的電磁閥233實質相同的特性的樣品電磁閥的驅動電壓,流體經(jīng)過樣品電磁閥開始流動的流動開始電壓Vs與樣品電磁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Vf之間的相關關系。在該例子中,存儲表示圖8、圖9中所示的相關關系的線段RL300、RL150的算式。在本例子中,相關關系存儲部251由EEPROM(Electrically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電可編程序只讀存儲器)構成,但是可以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隨機存取存儲器)、存儲卡或SSD(Solid State Drive:固態(tài)硬盤)等構成,來代替EEPROM。
電源部253向該流量控制裝置200的各部分供給電力。尤其,該電源部253對占空比計算部202和閥驅動電路230供給DC電壓(具有與圖2中的(A)中的V0相當?shù)拇笮?。在本例子中,設定DC電壓V0=6V。
控制部201控制該流量控制裝置200整體的動作。尤其,該控制部201基于壓力傳感器231和流量傳感器232的輸出,以使流過電磁閥233的流體的流量Q變?yōu)槟繕肆髁?設定為QTARGET)的方式,計算并決定應該對電磁閥233(的螺線管線圈279)施加的驅動電壓V。在本例子中,控制部201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運算處理裝置)構成,按照存儲在未圖示的存儲器中的程序以及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
占空比計算部202對控制部201所決定的驅動電壓V與電源部253所供給的DC電壓V0(=6V)進行比較,計算用于形成圖2中的(A)所示的矩形脈沖波形的占空比(t1/t2),使得能夠通過閥驅動電路230得到控制部201所決定的驅動電壓V。
脈沖產生部203產生具有占空比計算部202所計算的占空比(t1/t2)的矩形脈沖波形。
這些占空比計算部202以及脈沖產生部203的功能通過上述的CPU的處理來實現(xiàn)。
閥驅動電路230包括用于接通或斷開來自電源部253的DC電壓V0(=6V)的開關元件(未圖示)。該開關元件基于來自脈沖產生部203的矩形脈沖波形進行開關控制(公知的PWM控制)。由此,該閥驅動電路230輸出圖2中的(A)所示的矩形脈沖波形,來作為應該對電磁閥233施加的驅動電壓(有效值V)。輸出的脈沖波形的占空比為(t1/t2),峰值V0=6V。
圖10表示該流量控制裝置200的控制部201通過電磁閥233對流體的流量Q進行控制的處理流程。此外,該處理流程是不需要考慮周圍溫度T的變化的比較短期間的流程。
i)在開始進行控制時,首先,如圖10中的步驟S1所示,控制部201通過壓力傳感器231檢測流體的當前壓力(也就是說,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壓力)P。在本例子中,設定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壓力為P=300mmHg。
ii)接著,控制部201使電磁閥233的驅動電壓V變化,通過流量傳感器232檢測流體開始經(jīng)過電磁閥233進行流動的情況,求出檢測出該流體開始流動時的驅動電壓,來作為流動開始電壓Vs(圖10中的步驟S2)。在本例子中,如圖8中虛線A1所示的例子那樣,設定流動開始電壓Vs為3.10V。此外,此時的驅動電壓V在流動開始電壓Vs附近從電磁閥233切斷流體時的高電壓側向流動開始電壓Vs變化。也就是說,驅動電壓V在足夠偏離臨界電壓Vf(在本例子中,從大約1.4V至0.8V)的位置進行變化。
iii)接著,如圖10中的步驟S3所示,控制部201對應于電磁閥233的流動開始電壓Vs,利用存儲在相關關系存儲部251中的樣品電磁閥的相關關系(在本例子中,表示圖8中所示的相關關系的線段RL300的算式),換算并求出電磁閥233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Vf。在本例子中,由于流動開始電壓Vs=3.10V,所以如圖8中虛線A2所示,求出電磁閥233的臨界電壓Vf為1.10V。如上所述,該臨界電壓Vf能夠在不檢測周圍溫度T的情況下求出。
iv)接著,如圖10的步驟S4所示,控制部201將電磁閥2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范圍(有效設定范圍)內,來對流體的流量Q進行控制。在此時刻,將有效設定范圍設定為3.10V~1.10V,來對流體的流量Q進行控制。
具體地說,控制部201借助流量傳感器232檢測當前的流量Q,求出當前的流量Q與目標流量QTARGET之間的差量(Q-QTARGET)。然后,以使該差量變?yōu)榱愕姆绞剑嬎銘搶﹄姶砰y233(的螺線管線圈279)施加的驅動電壓V。在此,在控制部201所計算的驅動電壓(設定為VCALC)脫離有效設定范圍3.10V~1.10V時,例如在VCALC=1.05V時,控制部201在有效設定范圍內將驅動電壓V修正為臨界電壓Vf附近的例如1.15V的電壓(作為臨界電壓Vf的安全系數(shù)設置0.05V)。這樣通過控制部201而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的驅動電壓V由圖1中的占空比計算部202、脈沖產生部203以及閥驅動電路230被施加至電磁閥233。由此,進行反饋控制,使流體的流量Q成為目標流量QTARGET。
這樣,在該流量控制裝置200中,利用樣品電磁閥的相關關系換算并求出電磁閥233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Vf,因此能夠高精度地將電磁閥2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v)此后,如圖10的步驟S5所示,只要壓力傳感器231所檢測的壓力P不發(fā)生變化(在步驟S5中為“否”),則以規(guī)定的周期繼續(xù)進行步驟S4的控制。通過控制部201,根據(jù)剛檢測到的壓力(將此設定為PPREV)與當前壓力P之間的差量(絕對值,即|P-PPREV|)是否超過閾值(將此設定為α。例如α=10mmHg。),來判斷壓力是否發(fā)生變化。此外,在開始進行控制時,將壓力傳感器231所檢測的當前壓力P設定為PPREV。
vi)另一方面,在壓力傳感器231所檢測的壓力P發(fā)生變化時(在步驟S5中為“是”),也就是說,在|P-PPREV|>α時,如圖10中的步驟S6所示,控制部201針對電磁閥233換算并求出與當前壓力P對應的當前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
圖11示意性地示出在壓力傳感器231所檢測的壓力P發(fā)生變化時,換算并求出當前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的方法。在該圖11中示出在圖8中所示的線段RL300上與開始進行控制時的Vs=3.10V、Vf=1.10V對應的點D1,和在圖9中示出的線段RL150上與上述D1對應的點D2。另外,通過矢量B1表示壓力P從300mmHg向150mmHg變化時的Vs、Vf從點D1向點D2的偏移。
在此,假設當前壓力P例如為賦予了相關關系存儲部251所存儲的相關關系的300mmHg與150mmHg之間的值Px(單位mmHg)。此時,在圖11中所示的矢量B1(表示Vs、Vf從點D1向點D2偏移)乘以下式(1)的比,
(300mmHg-Px)/(300mmHg-150mmHg)……(1)
通過插補法,求出點D1與點D2之間的內分點Dx。在圖11的例子中,該內分點Dx表示當前壓力P(=Px)所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2.95V和臨界電壓Vf=1.10V(圖11中由虛線A3、A4表示)。
這樣,在壓力傳感器231所檢測的壓力P發(fā)生變化時,能夠換算并求出當前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
此外,在當前壓力P為超過300mmHg或低于150mmHg的值時,通過外插法求出外分點(未圖示),可以求出該外分點所表示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另外,可以預先在相關關系存儲部251中存儲覆蓋這樣的壓力P的相關關系,然后通過插補法求出相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
vii)接著,返回圖10的步驟S4,控制部201將電磁閥2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與當前壓力P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2.95V)與臨界電壓Vf(=1.10V)之間的范圍(當前的有效設定范圍)內,來對流體的流量Q進行控制。
此后,控制部201在每次壓力傳感器231所檢測的壓力P變化時(在步驟S5中為“是”),反復進行步驟S6、S4的處理。由此,在控制期間,即使在上述流體的壓力P發(fā)生變化時,也能夠實時且高精度地將電磁閥2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在以上的例子中,在圖10的步驟S1中,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壓力P=300mmHg,但是不限于此。在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壓力P例如為300mmHg與150mmHg之間的值(將其設定為Py)時,如圖12所示,利用相關關系存儲部251所存儲的線段RL300和線段RL150的算式,通過插補法,求出與該壓力Py對應的表示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相關關系的線段RLPy的算式。例如,通過矢量B3、B4表示從線段RL300的端點E1、E2分別向線段RL150對應的端點E3、E4的偏移。在這些矢量B3、B4乘以下式(2)的比,通過插補法,求出點E1與點E3之間的內分點Dy以及點E2與點E4之間的內分點Dy′。
(300mmHg-Py)/(300mmHg-150mmHg)……(2)
然后,求出連接這些內分點Dy、Dy′的線段的算式,來作為表示與壓力Py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相關關系的線段RLPy的算式。此后,在圖10的步驟S3中,按照電磁閥233的流動開始電壓Vs,利用表示該相關關系的線段RLPy的算式,換算并求出電磁閥233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Vf。例如,如圖12中虛線A5、A6所示,若電磁閥233的流動開始電壓Vs為2.85V,則能夠求出電磁閥233的臨界電壓Vf為1.10V。由此,即使在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壓力P例如為300mmHg與150mmHg之間的值Py的情況下,也能夠高精度地將電磁閥2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范圍(有效設定范圍)內。
此外,在開始進行控制時的壓力P為超過300mmHg或低于150mmHg的值時,可以通過外插法,求出表示與該壓力P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相關關系的線段的算式。另外,可以預先在相關關系存儲部251中存儲覆蓋這樣的壓力P的相關關系,然后通過插補法求出相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
另外,上述的處理流程是不需要考慮周圍溫度T的變化的比較短期間內的流程,但是不限于此。
例如,在圖11中,通過矢量B2,表示在壓力P=300mmHg的條件下,在周圍溫度T從23℃(常溫)向50℃(高溫)變化時,從點D1至對應的點D3為止的Vs、Vf沿著線段RL300的移動。設置溫度傳感器234(如圖1中虛線的框所示),檢測剛檢測到的溫度(將其設定為TPREV)與當前的溫度T(單位℃)之間的差量(T-TPREV)。控制部201根據(jù)該差量(絕對值,即|T-TPREV|)是否超過閾值(將其設定為β。例如β=3℃。),來判斷周圍溫度是否變化。在溫度傳感器所檢測的周圍溫度T發(fā)生了變化時,也就是說|T-TPREV|>β時,針對電磁閥233,換算并求出與當前周圍溫度T對應的當前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此外,在開始進行控制時,將溫度傳感器234所檢測的當前周圍溫度T設定為TPREV。
具體地說,在圖11中所示的矢量B2(表示Vs、Vf從點D1向點D3的移動)乘以下式(3)的比,通過插補法,求出點D1與點D3之間的內分點Dx′。
(T-23℃)/(50℃-23℃)……(3)
該內分點Dx′表示與當前周圍溫度T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如圖11中虛線A3、A4所示)。
由此,即使在控制期間周圍溫度T發(fā)生變化,也能夠實時且高精度地將電磁閥2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此外,在周圍溫度T從23℃(常溫)降低時,能夠使用圖8中的周圍溫度T從23℃(常溫)至2℃(低溫)的數(shù)據(jù)。此時,代替算式(3),使用下式(4)的比。
(23℃-T)/(23℃-2℃)……(4)
在壓力P和周圍溫度T雙方都發(fā)生變化時,能夠利用矢量B1和矢量B2的合成矢量,求出與當前壓力P以及周圍溫度T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因此,在控制期間,即使在壓力P和周圍溫度T雙方都發(fā)生變化的情況下,也能夠實時且高精度地將電磁閥2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在以上的例子中,電磁閥233為常開式電磁閥,但是不限于此。本發(fā)明的流量控制裝置還能夠用于常閉式電磁閥。另外,對于“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由于電磁閥的類型不同,有時流動開始電壓Vs比臨界電壓Vf高,有時流動開始電壓Vs比臨界電壓Vf低。本發(fā)明的流量控制裝置能夠用于各種情況。
圖13表示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方式的電子血壓計(整體由附圖標記1表示)的外觀。該電子血壓計1具有佩戴在被測定者的上臂上的袖帶20、主體10和連接上述的袖帶20和主體10的柔性軟管38。在袖帶20中內置有用于壓迫上臂的流體袋22。在主體10上設置有顯示裝置50和操作部52。在本例子中,操作部52包括電源開關52A、存儲器開關52B和前進/返回開關52C、52D。
如圖14所示,在主體10上,除了上述的顯示裝置50和操作部52,還安裝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100、存儲器51、電源部53、壓電電阻式的壓力傳感器31、向流體袋22供給作為流體的空氣的泵32、用于調節(jié)流體袋22的壓力(袖帶壓)的閥33(與上述的電磁閥233相同的閥)、將來自壓力傳感器31的輸出轉換為頻率的振蕩電路310、驅動泵32的泵驅動電路320和驅動閥33的閥驅動電路330(相當于圖1中的閥驅動電路230)。壓力傳感器31、泵32和閥33經(jīng)由設置在主體內部的空氣配管39和與該空氣配管39連通的上述軟管38,與內置在袖帶20中的流體袋22連接。由此,在壓力傳感器31、泵32、閥33與流體袋22之間流通作為流體的空氣。
顯示裝置50包括顯示器以及指示器等,根據(jù)來自CPU100的控制信號顯示規(guī)定的信息。
在操作部52中,電源開關52A接受使電源部53開閉的指示以及開始測定血壓的指示。存儲器開關52B接受用于使存儲在存儲器51中的血壓值的測定結果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顯示裝置50上的指示。前進/返回開關52C、52D接受在顯示裝置50上使顯示內容返回至過去或前進等的變更指示。這些開關52A、52B、52C、52D將與用戶的指示對應的操作信號輸入CPU100。
存儲器51存儲用于控制電子血壓計1的程序、用于設定電子血壓計1的各種功能的設定數(shù)據(jù)以及血壓值的測定結果的數(shù)據(jù)。另外,存儲器51作為相關關系存儲部,存儲針對具有與應該控制的閥33實質相同的特性的樣品電磁閥的驅動電壓的、流體開始經(jīng)過樣品電磁閥進行流動的流動開始電壓Vs與樣品電磁閥成為全開狀態(tài)的臨界電壓Vf之間的相關關系。另外,存儲器51能夠用作執(zhí)行程序時的工作存儲器等。
電源部53向CPU100、壓力傳感器31、泵32、閥33、顯示裝置50、存儲器51、振蕩電路310、泵驅動電路320以及閥驅動電路330各部分供給電力。
振蕩電路310基于電信號值進行震蕩,該電信號值是基于電阻因來自壓力傳感器31的壓電電阻效果而發(fā)生的變化產生的,并且振蕩電路310向CPU100輸出具有與壓力傳感器31的電信號值對應的頻率的頻率信號。
CPU100按照存儲在存儲器51中的用于控制電子血壓計1的程序,對應于來自操作部52的操作信號,經(jīng)由泵驅動電路320驅動泵32,并且經(jīng)由閥驅動電路330驅動閥33的控制。閥33進行開閉,以排出流體袋22中的空氣,或者將流體袋22中的空氣封入,來控制袖帶壓。另外,CPU100基于來自壓力傳感器31的信號,計算血壓值,并控制顯示裝置50以及存儲器51。
尤其,如圖15(與電磁閥的控制相關的主要部分的結構框圖)所示,為了借助閥33調節(jié)作為流體的空氣的流量,該CPU100作為上述的控制部201、占空比計算部202以及脈沖產生部203(圖1參照)發(fā)揮作用,并且作為流量檢測部204發(fā)揮作用。此外,根據(jù)圖15可知,在本例子中可以不設置溫度傳感器。
流量檢測部204基于內置在袖帶20中的流體袋22的容量和壓力傳感器31所檢測出的袖帶壓(流體袋22的壓力)的變化,計算經(jīng)過閥33的流體的流量Q(單位ml/min)。
此外,經(jīng)過閥33的作為流體的空氣經(jīng)過閥33的流體流出口33e向外部環(huán)境(大氣壓)放出。
圖16示出通過該電子血壓計1測定血壓的流程。該電子血壓計1按照通常的示波測量法測定血壓。此外,該測定流程是不需要考慮周圍溫度T的變化的比較短期間內的流程。在進行測定時,在被檢測者的被測定部位(在本例子中為上臂)預先卷繞袖帶,根據(jù)操作部52的操作指示開始進行測定。
i)在開始測定血壓時進行如下控制:首先,CPU100經(jīng)由閥驅動電路330關閉閥33,然后,經(jīng)由泵驅動電路320驅動泵32,一邊通過壓力傳感器31觀測袖帶壓P,一邊向流體袋22輸送空氣。由此,使流體袋22膨脹并且逐漸增加袖帶壓(步驟S11)。在增加袖帶壓且達到目標壓力(設定為高于被檢測者的最高血壓。在本例子中設定為300mmHg)(在步驟S12中為“是”)時,CPU100經(jīng)由泵驅動電路320使泵32停止。
ii)接著,CPU100經(jīng)由閥驅動電路330,使閥33的驅動電壓V逐漸降低(步驟S13),通過流量傳感器232檢測空氣是否開始經(jīng)過電磁閥233流動(在步驟S14中為“是”)。作為流動開始電壓Vs求出檢測出該空氣開始流動時的驅動電壓(步驟S15)。接著,基于該流動開始電壓Vs,利用針對存儲在存儲器51中的樣品電磁閥的相關關系(在本例子中,為表示圖8中所示的相關關系的線段RL300的算式),換算并求出閥33成為全開狀態(tài)時的臨界電壓Vf。并且,將閥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范圍(有效設定范圍)內,來控制空氣的流量Q(步驟S16)。存儲在存儲器51中的線段RL300的算式包括周圍溫度T變更設定為多個值時的關系,因此CPU100所求出的電磁閥的臨界電壓Vf是與周圍溫度T對應的電壓。
由此,能夠高精度地在有效設定范圍內將閥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臨界電壓Vf的附近。因此,能夠在減壓開始時增大排氣流量,快速進行減壓。結果,能夠縮短測定血壓所需要的時間。另外,由于閥33的驅動電壓V不低于臨界電壓Vf,在測定血壓的過程中能夠避免出現(xiàn)袖帶壓一下子降低而出現(xiàn)測定錯誤的情況。另外,變得易于采用有效設定范圍具有窄的趨勢的價格便宜的電磁閥。
iii)接著,CPU100一邊通過壓力傳感器31觀測袖帶壓P,一邊以適于測定血壓的目標減壓速度使袖帶壓P減壓。在該減壓過程中,取得被測定部位的脈搏波所引起的袖帶壓P的變化(步驟S17)。
iv)此后,在取得因脈搏波而引起的袖帶壓P的變化的步驟結束(在步驟S17中為“是”),或者從袖帶20完全排出空氣且CPU100所指示的驅動電壓V達到臨界電壓Vf(步驟S18中為“是”)時,CPU100通過示波測量法將公知的算法適用于取得的數(shù)據(jù)(因脈搏波而引起的袖帶壓P的變化),計算血壓值(收縮期血壓和舒張期血壓)(步驟S19)。此后,CPU100將計算的血壓值顯示至顯示裝置50(步驟S20)。
該測定血壓以不需要考慮周圍溫度T的變化的1分鐘的左右進行。而且,在上述的步驟S16中CPU100所求出的電磁閥的臨界電壓Vf與周圍溫度T對應。因此,即使不具有溫度傳感器,也能夠高精度地將上述電磁閥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此外,在上述減壓過程中,CPU100可以實時地進行通過插補法求出與當前的袖帶壓P對應的相關關系的處理(與圖10中的步驟S6相當)。此時,通過換算能夠實時地求出與各個時刻的壓力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因此,能夠實時且高精度地將閥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流動開始電壓Vs與臨界電壓Vf之間的范圍(有效設定范圍)內。
另外,在24小時測定血壓時等長時間持續(xù)測定的用途中,在控制期間,壓力P和周圍溫度T雙方都可能發(fā)生變化。此時,優(yōu)選還具有溫度傳感器,測定閥33的周圍溫度T。由此,利用圖11中所示的矢量B1和矢量B2的合成矢量進行換算,能夠求出與當前壓力P以及周圍溫度T對應的流動開始電壓Vs和臨界電壓Vf。因此,在控制期間中,即使壓力P和周圍溫度T雙方都發(fā)生變化,也能夠實時且高精度地將閥33的驅動電壓V設定在有效設定范圍內。
上述的實施方式僅是例示,能夠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范圍的情況下進行各種變形。上述的多個實施方式能夠分別單獨成立,但是也能夠將實施方式彼此組合。另外,不同實施方式中的各種特征,能夠分別單獨成立,但是還能夠將不同實施方式中的特征彼此組合。
附圖標記說明
1 電子血壓計
20 袖帶
22 流體袋
33 閥
51 存儲器
100 CPU
200 流量控制裝置
201 控制部
233 電磁閥
251 相關關系存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