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電磁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CDC減振器電磁閥總成。
背景技術:
汽車在行駛過程中,減振器能吸收不同路面傳來的沖擊,從而改變整車的操控性和舒適性。在汽車底盤開發階段,傳統的減振器只能提供一組阻尼力,而CDC減振器改善了這種局限性。CDC減振器主要是通過電磁閥和溢流閥來調節在不同電流下的阻尼力、調節汽車底盤硬度。在汽車底盤開發階段,CDC減振器需要通過調節被動阻尼力和通電后阻尼力來跟底盤進行匹配。在CDC減振器的開發過程中,需要對減振器的阻尼力進行調節,為減少CDC減振器在調節阻尼力時對電磁閥的損耗,需對電磁閥組件進行反復拆裝。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減振器電磁閥所存在的不方便拆卸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拆卸方便的半主動減振器電磁閥總成。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
CDC減振器電磁閥總成,包括電磁閥保護套、電磁閥保護蓋及設置在電磁閥保護套和電磁閥保護蓋之間的溢流閥與電磁閥,所述電磁閥保護蓋套設在電磁閥保護套外,兩者之間為間隙配合,電磁閥保護蓋與電磁閥保護套之間固定連接,將溢流閥和電磁閥固定在電磁閥保護套內。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電磁閥保護套外壁和電磁閥保護蓋內壁設置有配合的螺紋,電磁閥保護套和電磁閥保護蓋之間通過螺紋固定連接。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電磁閥保護蓋外端面上中心位置設置有安裝孔。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安裝孔為方形或正六邊形。
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地,所述電磁閥和電磁閥保護套之間設置有多個密封圈。
本發明電磁閥保護蓋與電磁閥保護套之間采用螺紋連接,相比于現有電磁閥總成結構,電磁閥總成的安裝和拆卸更加方便,電磁閥總成連接結構簡單,方便減振器通電阻尼力值的調試。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中:1-電磁閥,2-溢流閥,3-電磁閥保護套,4-電磁閥保護蓋,5-安裝孔,6、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現有電磁閥總成中電磁閥設置在電磁閥保護套內,電磁閥保護套在電磁閥處通過收口工藝,在電磁閥保護套外還設置有卡圈對電磁閥保護套和電磁閥進行固定。這種連接結構,在電磁閥總成的安裝和拆卸時很不方便,而在減振器通電阻尼力的調試時需要對電磁閥總成進行反復拆裝,現有的這種結構導致增加了減振器調試的周期和操作難度。
為解決現有電磁閥總成結構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CDC減振器電磁閥總成在現有結構上進行了改進,具體地,包括焊接在減振器總成上的電磁閥保護套3、電磁閥保護蓋4及設置在電磁閥保護套和電磁閥保護蓋之間的溢流閥2與電磁閥1,電磁閥保護蓋4套設在電磁閥保護套3外,兩者之間為間隙配合,電磁閥保護蓋4與電磁閥保護套3之間固定連接,將溢流閥2和電磁閥1固定在電磁閥保護套內。
如圖1,本實施例中電磁閥保護套3外壁和電磁閥保護蓋4內壁設置有配合的螺紋,電磁閥保護套3和電磁閥保護蓋4之間通過螺紋固定連接。
優選地,在電磁閥保護蓋4外端面上中心位置設置一安裝孔5。安裝孔5方便電磁閥保護蓋與電磁閥保護套之間的旋擰安裝。這里安裝孔5為方形或正六邊形,安裝時采用方形或六角頭扳手伸入安裝孔中,擰動扳手即可實現電磁閥保護蓋的安裝和拆卸。
為增加電磁閥的密封性,防止電磁閥保護套處出現漏油的情況,在電磁閥1和電磁閥保護套3之間設置有兩個O型密封圈6。
安裝時,將溢流閥和電磁閥安裝調整好后,用扳手將電磁閥保護蓋擰緊在電磁閥保護套上即可實現對電磁閥總成的安裝;當需要進行減振器通電阻尼力值調試時只需用扳手將電磁閥保護蓋擰開,然后將電磁閥和溢流閥取出進行更換,即可進行通電后阻尼力值等性能的調整,安裝拆卸操作方便。
本發明的說明書和附圖被認為是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本發明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所公開的技術內容,不需要創造性的勞動就可以對其中一些技術特征作出一些替換和變形,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