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動系統(tǒng),尤其是公開了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該產品包括調整臂,所述的調整臂內部設有渦輪蝸桿傳動機構,所述的渦輪和蝸桿的輪齒為鋸齒形,所述的調整臂設有臺階孔,所述的渦輪位于臺階孔內;所述的調整臂上部設有調整撥叉,所述調整臂內還設有彈簧座、調整桿和單向離合結構,所述單向離合結構包括設在蝸桿一端的離合環(huán)、單向器、錐形彈簧和端蓋;所述的離合環(huán)在和蝸桿相對的端面設有錐形輪齒,所述的蝸桿在和離合環(huán)相對的端面設有錐形輪齒,所述的離合環(huán)上的錐形輪齒模數(shù)和壓力角均與蝸桿上對應的錐形輪齒相同。以上所述的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傳動更可靠,加工精度高,使用性能良好。
【專利說明】
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動系統(tǒng),尤其是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簡稱自動調整臂,它能自動、及時地調整由磨損而增大的間隙,使制動間隙始終保持在設計范圍內。對于制動蹄與制動鼓接觸后由于傳力零件的彈性變形而出現(xiàn)的調整臂角行程,則不予以調整。
[0003 ] 公開號為CN200975431Y的中國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總成,該制動間隙調整臂中渦輪蝸桿之間的輪齒采用對稱形輪齒,在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渦輪蝸桿咬合導致轉動發(fā)卡的早期失效;而且對稱性輪齒傳動能力較差,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噪音;現(xiàn)有技術中,渦輪所在的孔為通孔,在加工過程中只能選擇毛坯面作為基準,難以定位準確,加工精度差。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渦輪蝸桿傳動更可靠,運行噪音小;機加工基準明確,加工精度高的汽車自動間隙調整臂。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包括調整臂,所述的調整臂內部設有渦輪蝸桿傳動機構,所述的渦輪和蝸桿的輪齒為鋸齒形,所述的調整臂設有臺階孔,所述的渦輪位于臺階孔內;所述的調整臂上部設有調整撥叉,所述調整臂內還設有彈簧座、調整桿和單向離合結構,所述單向離合結構包括設在蝸桿一端的離合環(huán)、單向器、錐形彈簧和端蓋;所述的離合環(huán)在和蝸桿相對的端面設有錐形輪齒,所述的蝸桿在和離合環(huán)相對的端面設有錐形輪齒,所述的離合環(huán)上的錐形輪齒模數(shù)和壓力角均與蝸桿上對應的錐形輪齒相同。
[0006]以上結構的制動間隙調整臂,在調整制動間隙時無需人工操作就能制動完成調整過程,而且渦輪蝸桿傳動系統(tǒng)采用鋸齒形輪齒,傳動更可靠,不會發(fā)生發(fā)卡等等早期失效,而且相對于對稱性輪齒,鋸齒形輪齒運行更平穩(wěn);所述的蝸桿所在的孔為臺階孔,加工時可以選用臺階面為基準面,基準面明確,定位可靠,能更好的保證機加工精度。
[0007]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蝸桿靠近離合結構一端伸出調整臂并于末端設有花鍵;所述的蝸桿上的花鍵和S凸輪軸上對應的花鍵連接,用于傳動。
[0008]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單向器設有凸邊,所述調整桿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凸邊相嵌。
[0009]作為優(yōu)選,所述調整桿與調整撥叉活動連接;當調整撥叉運動時,調整桿將運動傳遞到調整臂內部。
[0010]作為優(yōu)選,還包括回位裝置,所述的回位裝置由回位銷和回位彈簧組成。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的主視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
[0015]如圖所示的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包括調整臂I,所述的調整臂I內部設有渦輪蝸桿傳動機構,所述的渦輪4和蝸桿2的輪齒為鋸齒形,所述的調整臂I設有臺階孔3,所述的渦輪4位于臺階孔3內;所述的調整臂I上部設有調整撥叉8,所述調整臂I內還設有彈簧座、調整桿7和單向離合結構,所述單向離合結構包括設在蝸桿2—端的離合環(huán)6、單向器5、錐形彈簧和端蓋;所述的離合環(huán)6在和蝸桿2相對的端面設有錐形輪齒,所述的蝸桿2在和離合環(huán)6相對的端面設有錐形輪齒,所述的離合環(huán)6上的錐形輪齒模數(shù)和壓力角均與蝸桿2上對應的錐形輪齒相同;以上結構的制動間隙調整臂,在調整制動間隙時無需人工操作就能制動完成調整過程,而且渦輪蝸桿傳動系統(tǒng)采用鋸齒形輪齒,傳動更可靠,不會發(fā)生發(fā)卡等等早期失效,而且相對于對稱性輪齒,鋸齒形輪齒運行更平穩(wěn);所述的渦輪4所在的孔為臺階孔3,加工時可以選用臺階面為基準面,基準面明確,定位可靠,能更好的保證機加工精度;所述的蝸桿2靠近離合結構一端伸出調整臂I并于末端設有花鍵;所述的蝸桿2上的花鍵和S凸輪軸上對應的花鍵連接,用于傳動;所述的單向器5設有凸邊,所述調整桿7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凸邊相嵌;所述調整桿7與調整撥叉8活動連接;當調整撥叉8運動時,調整桿7將運動傳遞到調整臂I內部;所述的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還包括回位裝置,所述的回位裝置由回位銷10和回位彈簧9組成。
[0016]在使用時將上述的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I通過蝸桿2上的花鍵安裝在制動鼓的S凸輪軸上,此時的S凸輪軸與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I連成一體。當踩下制動踏板時,制動氣室推動調整臂I向制動方向旋轉運動,同時S凸輪軸在蝸桿2的帶動下旋轉一個相應的角度,制動蹄張開,開始制動,此時調整臂I內通孔的下端剛好和單向器5的凸邊接觸;當制動蹄摩擦片磨損后蹄鼓間隙增大,制動氣室繼續(xù)推動調整臂11旋轉運動,此時通孔下端被單向器5的凸邊擋住,單向器5只能隨著調節(jié)桿上的通孔做旋轉運動,而此時蝸桿2由于彈簧座預緊力的作用與離合環(huán)6處于嚙合狀態(tài),由于離合環(huán)6相對與調整臂I處于靜止,單向器5小齒向上打滑,直到摩擦襯片靠到制動鼓上,過量間隙被消除為止;制動力矩迅速增大,使蝸桿2軸向移動,克服彈簧座的預緊力,導致蝸桿2和離合環(huán)6分離;松開制動踏板時,制動氣室的推桿連同制動臂開始回位,消除制動原件的彈性形變,蝸桿2回位,蝸桿2和離合器結合,然后調整桿7的通孔下端離開凸邊,直到凸邊接觸通孔上端,制動器恢復正常間隙。
[0017]以上所述的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蝸輪蝸桿傳動更可靠,運行噪音小;機加工基準明確,加工精度高,使用性能良好。
[0018]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包括調整臂(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調整臂(I)內部設有渦輪蝸桿傳動機構,所述的渦輪(4)和蝸桿(2)的輪齒為鋸齒形,所述的調整臂(I)設有臺階孔(3),所述的渦輪(4)位于臺階孔(3)內;所述的調整臂(I)上部設有調整撥叉(8),所述調整臂(I)內還設有彈簧座、調整桿(7)和單向離合結構,所述單向離合結構包括設在蝸桿(2)一端的離合環(huán)(6)、單向器(5)、錐形彈簧和端蓋;所述的離合環(huán)(6)在和蝸桿(2)相對的端面設有錐形輪齒,所述的蝸桿(2)在和離合環(huán)(6)相對的端面設有錐形輪齒,所述的離合環(huán)(6)上的錐形輪齒模數(shù)和壓力角均與蝸桿(2)上對應的錐形輪齒相同。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蝸桿(2)靠近離合結構一端伸出調整臂(I)并于末端設有花鍵。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單向器(5)設有凸邊,所述調整桿(7 )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與凸邊相嵌。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桿(7)與調整撥叉(8)活動連接。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汽車制動間隙調整臂,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回位裝置,所述的回位裝置由回位銷(10)和回位彈簧(9)組成。
【文檔編號】F16D65/48GK205715382SQ201620653882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8日
【發(fā)明人】成觀輝
【申請人】浙江萬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