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閥門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層單門電動鎖風翻板閥。
背景技術:
雙層單門電動鎖風翻板卸料閥廣泛應用于化工,食品,建材,冶金,電力等行業,現有雙層單門電動鎖風翻板卸料閥為上下設置的雙層卸料閥,每層卸料閥包括閥體、卸料翻板、傳動軸,傳動軸平置、貫穿、支承在閥體兩側側壁上,卸料翻板上部固定連接在閥體內的傳動軸上,轉動傳動軸,可打開或關閉卸料閥;閥體一側設有撥桿,另一側設有配重結構;撥桿一端與傳動軸端部連接,可帶動傳動軸轉動;配重結構包括配重塊、配重桿、軸承;軸承連接在傳動軸端部,可與傳動軸同步轉動;配重桿一端與軸承固定連接,另一端呈懸伸狀,配重塊套裝在配重桿上。現有雙層單門電動鎖風翻板卸料閥的主要缺陷在于:使用時空氣容易竄流。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解決使用時空氣竄流問題的雙層單門電動鎖風翻板卸料閥。
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技術目標。
雙層單門電動鎖風翻板卸料閥,為上下設置的雙層卸料閥;每層所述卸料閥包括閥體、卸料翻板、傳動軸,所述傳動軸平置、貫穿、支承在閥體兩側側壁上,卸料翻板上部固定連接在閥體內的傳動軸上,轉動傳動軸,可打開或關閉卸料閥;所述閥體一側設有撥桿,另一側設有配重結構;所述撥桿一端與傳動軸端部連接,可帶動傳動軸轉動;所述配重結構包括配重塊、配重桿、軸承;所述軸承連接在傳動軸端部,可與傳動軸同步轉動;所述配重桿一端與軸承固定連接,另一端呈懸伸狀,配重塊套裝在配重桿上;其改進之處在于:所述閥體設有配重結構的一側設有互鎖裝置;所述互鎖裝置包括拉力彈簧、兩根拉桿;所述拉桿一端與軸承固定連接,拉力彈簧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兩根拉桿處于懸伸狀的另一端。
上述結構中,所述閥體設有撥桿的一側設有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驅動動力機械、支承架、驅動桿、滾輪;所述支承架固定連接在閥體一側,驅動動力機械固定連接在支承架上端面,驅動桿一端與驅動動力機械輸出軸固定連接,另一端呈懸伸狀;所述滾輪鉸連接在驅動桿懸伸的桿端,設置在上下撥桿之間。
上述結構中,所述配重塊兩端設有螺母,螺母螺紋連接在配重桿上,可調節螺母,移動配重塊在配重桿上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積極效果:
1. 閥體設有配重結構的一側設有互鎖裝置,始終有一個卸料翻板處于關閉狀態,解決使用時空氣竄流問題;通過拉力彈簧,使得卸料翻板可靠復位。
2. 閥體設有撥桿的一側設有驅動裝置,通過驅動裝置可實現上下卸料閥循環工作;設置滾輪,使得驅動靈活。
3.可通過調整配重塊在配重桿上的位置,調整配重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后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并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所示雙層單門電動鎖風翻板卸料閥,為上下設置的雙層卸料閥;每層卸料閥包括閥體1、卸料翻板2、傳動軸3,傳動軸3平置、貫穿、支承在閥體1兩側側壁上,卸料翻板2上部固定連接在閥體1內的傳動軸3上,轉動傳動軸3,可打開或關閉卸料閥;閥體1一側設有撥桿4,另一側設有配重結構5;撥桿4一端與傳動軸3端部連接,可帶動傳動軸3轉動;配重結構5包括配重塊5.1、配重桿5.2、軸承5.3;軸承5.3連接在傳動軸3端部,可與傳動軸3同步轉動;配重桿5.2一端與軸承5.3固定連接,另一端呈懸伸狀,配重塊5.1套裝在配重桿5.2上;配重塊5.1兩端設有螺母5.4,螺母5.4螺紋連接在配重桿5.2上,可調節螺母5.4,移動配重塊5.1在配重桿5.2上的位置。
閥體1設有配重結構5的一側設有互鎖裝置6;互鎖裝置6包括拉力彈簧6.1、兩根拉桿6.2;拉桿6.2一端與軸承5.3固定連接,拉力彈簧6.1的兩端分別連接在兩根拉桿6.2處于懸伸狀的另一端。
閥體1設有撥桿4的一側設有驅動裝置7;驅動裝置7包括驅動動力機械7.1、支承架7.2、驅動桿7.3、滾輪7.4;支承架7.2固定連接在閥體1一側,驅動動力機械7.1固定連接在支承架7.2上端面,驅動桿7.3一端與驅動動力機械7.1輸出軸固定連接,另一端呈懸伸狀;滾輪7.4鉸連接在驅動桿7.3懸伸的桿端,設置在上下撥桿4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