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油泵。
背景技術:
機油泵內設有傳動齒輪,為實現高精度、低噪音要求,其傳動用注塑齒輪,通常采用軸件與塑料整體注塑完成。為實現通機大功率、高轉矩需求,軸件與塑料齒輪之間使用梅花形嵌件組合。加工過程為:軸件與精密加工后的嵌件過盈配合組合,組合后再與塑料齒輪整體注塑。具有的缺點是:嵌件工藝流程長,生產成本高。并且現有的機油泵對齒輪軸的軸向限位采用軸用擋圈、軸套等進行限位,結構復雜,裝配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機油泵,該機油泵采用塑料齒輪與傳動軸注塑為一體的結構,具有加工效率高及加工成本低的特點,并且塑料齒輪與傳動軸連接穩固;該機油泵還具有重量較輕、結構簡單及便于裝配的特點。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機油泵,包括泵殼和齒輪軸,所述齒輪軸包括同軸設置的傳動軸和塑料齒輪,所述傳動軸的右部的外圓面上分布有兩條螺旋溝槽,兩條所述螺旋溝槽反向相交,每條所述螺旋溝槽的一個側壁向該螺旋溝槽的上方彎曲以形成倒鉤結構,且所述倒鉤結構部分地懸于該螺旋溝槽之上;所述塑料齒輪通過注塑工藝形成在所述傳動軸的右部,兩條所述螺旋溝槽與所述塑料齒輪對應設置,且所述塑料齒輪上形成有填充在所述螺旋溝槽內的螺旋條,以增加所述塑料齒輪與所述傳動軸的附著力,所述塑料齒輪的右端面位于所述傳動軸右端面的左側;所述泵殼內設有呈筒狀的齒輪室,所述齒輪室內設有軸套、套筒及限位銷,所述傳動軸的右端部與所述軸套配合,所述傳動軸的左部與所述套筒配合且所述傳動軸穿過所述套筒,所述傳動軸的左端位于所述泵殼的外部,所述塑料齒輪位于所述齒輪室內且所述塑料齒輪上設有與所述限位銷滑動配合的環形凹槽,以限制所述齒輪軸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移,所述環形凹槽由所述塑料齒輪的外圓面向內凹陷而成。
進一步,所述傳動軸的左端的外圓面上設有平面,以在所述傳動軸的左端形成扁軸結構。
進一步,所述的泵殼上設有安裝耳,所述安裝耳上帶有通孔。
本實用新型中泵殼結構簡單,通過限位銷實現對齒輪軸的軸向限位,裝配方便;塑料齒輪通過注塑工藝形成在傳動軸上,并且在傳動軸上設有與塑料齒輪對應的螺旋溝槽和倒鉤結構,設有螺旋溝槽使塑料齒輪與傳動軸的結合非常牢靠,設置倒鉤結構進一步減小了塑料齒輪脫落的可能性,螺旋溝槽和倒鉤結構的加工十分簡單,利用螺旋溝槽和倒鉤結構來固定塑料齒輪,易于實現、減輕了齒輪軸的重量,并且具有加工效率高及加工成本低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齒輪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傳動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塑料齒輪與傳動軸的配合示意圖。
圖中:1—齒輪室;2—軸套;3—套筒;4—限位銷;5—安裝耳;6—傳動軸;7—平面;8—塑料齒輪;9—環形凹槽;10—螺旋溝槽;11—倒鉤結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4所示的一種機油泵,包括泵殼和齒輪軸,齒輪軸包括同軸設置的傳動軸6和塑料齒輪8,傳動軸6的右部的外圓面上分布有兩條螺旋溝槽10,兩條螺旋溝槽10反向相交,每條螺旋溝槽10的一個側壁向該螺旋溝槽10的上方彎曲以形成倒鉤結構11,且倒鉤結構11部分地懸于該螺旋溝槽10之上;塑料齒輪8通過注塑工藝形成在傳動軸6的右部,兩條螺旋溝槽10與塑料齒輪8對應設置,且塑料齒輪8上形成有填充在螺旋溝槽10內的螺旋條,以增加塑料齒輪8與傳動軸6的附著力,塑料齒輪8的右端面位于傳動軸6右端面的左側;
泵殼內設有呈筒狀的齒輪室1,齒輪室1內設有軸套2、套筒3及限位銷4,傳動軸6的右端部與軸套2配合,傳動軸6的左部與套筒3配合且傳動軸6穿過套筒3,傳動軸6的左端位于泵殼的外部,塑料齒輪8位于齒輪室1內且塑料齒輪8上設有與限位銷4滑動配合的環形凹槽9,以限制齒輪軸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移,環形凹槽9由塑料齒輪8的外圓面向內凹陷而成。
進一步,傳動軸6的左端的外圓面上設有平面7,以在傳動軸6的左端形成扁軸結構。扁軸結構以便于與傳動部件連接,傳遞扭矩。
進一步,的泵殼上設有安裝耳5,安裝耳5上帶有通孔。通過螺釘穿過安裝耳5上的通孔對泵殼進行安裝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