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傳動技術設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漲緊皮帶輪。
背景技術:
漲緊皮帶輪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為了保持適當的皮帶漲緊力,避免皮帶打滑、補償皮帶磨損和老化后引起的伸長量,需要一定的扭矩。當皮帶漲緊皮帶輪運轉時,運動的皮帶可能在漲緊皮帶輪中激起振動,會導致皮帶和漲緊皮帶輪過早磨損。為此,對漲緊皮帶輪添加阻力機構。但因影響漲緊皮帶輪扭矩和阻力的參數較多,各參數的影響也不盡相同,所以漲緊皮帶輪各部件與扭矩和阻力的關系非常復雜。
目前,市場上的漲緊皮帶輪,它包括漲緊皮帶輪本體。這種漲緊皮帶輪本體雖然有著一定的自動調節皮帶松緊的能力,但因為漲緊皮帶輪各部件之間的連接強度容易照成對皮帶松緊的變化,從而使得漲緊皮帶輪本體過多的磨損,從而導致壽命的減短,并且因為漲緊皮帶輪對于皮帶的限位效果較差,安裝軸承時容易造成軸承的損壞,以及在連接傳動軸承后潤滑效果較差都是目前存在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強度高,壽命長,對軸承安裝時的保護效果好以及潤滑效果好的漲緊皮帶輪。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漲緊皮帶輪,包括漲緊皮帶輪本體,其特征是:所述漲緊皮帶輪本體包括輪輻,輪輻上設有軸承室和工作區,軸承室內設有軸承,軸承室和工作區之間設有連接加強區,所述連接加強區包括第一連接部、連接加強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與工作區相互連接,第二連接部和軸承室相互連接,連接加強部置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連接加強部呈圓弧狀,第一連接部、連接加強部和第二連接部一體連接,所述工作區包括左邊緣、多楔槽和右邊緣,多楔槽置于左邊緣和右邊緣之間,所述多楔槽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間的內壁間距由多楔槽的開口往槽底方向依次遞減。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漲緊皮帶輪本體包括輪輻,輪輻上設有軸承室和工作區,軸承室內設有軸承,為了加強軸承室和工作區之間的結構強度,軸承室和工作區之間設有連接加強區,連接加強區包括第一連接部、連接加強部和第二連接部,第一連接部與工作區相互連接,第二連接部和軸承室相互連接,連接加強部置于第一連接部和第二連接部之間,連接加強部呈圓弧狀,第一連接部、連接加強部和第二連接部一體連接,通過設有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接部、連接加強部和第二連接部的連接加強區,并且第一連接部與工作區相互連接,第二連接部和軸承室相互連接,連接加強部呈圓弧狀結構,使得在傳動的過程中,為工作區和軸承室之間提供持續的作用力,并且因為連接加強區采用圓弧狀結構,使得在使得工作區和軸承室之間的表面應力得到一定的反射,減小了表面應力的集中,從而增加了兩者間的連接強度,工作區包括左邊緣、多楔槽和右邊緣,多楔槽置于左邊緣和右邊緣之間,為了增加多楔槽的固定效果,多楔槽包括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間的內壁間距由多楔槽的開口往槽底方向依次遞減,通過第一槽面和第二槽面之間的內壁間距逐漸遞減,給皮帶在安裝時提供一個逐漸緊固的作用力,從而增加了兩者之間的安裝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軸承室的開口處設有用于方便軸承安裝的安裝過渡區,安裝過渡區包括依次彈性連接部和安裝導入部,所述彈性連接部和軸承室外側的輪輻相互連接,安裝導入部和軸承室內壁相互連接,彈性連接部和安裝導入部均呈圓弧狀。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軸承室的開口處設有用于方便軸承安裝的安裝過渡區,安裝過渡區包括依次彈性連接部和安裝導入部,彈性連接部和軸承室外側的輪輻相互連接,安裝導入部和軸承室內壁相互連接,彈性連接部和安裝導入部均呈圓弧狀,因為在將軸承安裝在軸承室內時,容易在安裝的過程中,若軸承室的開口呈較為尖銳的棱角狀,容易在安裝的過程中照成對軸承的損傷,以至于減小使用壽命,從而降低了實用效果,通過在軸承室的開口處設有用于方便軸承安裝的安裝過渡區,并且安裝過渡區包括依次連接的彈性連接部和安裝導入部,并且彈性連接部與軸承室外側的輪輻相互連接,安裝導入部與軸承室的室內壁相互連接,彈性連接部和安裝導入部均呈圓弧狀,因此在將軸承進行安裝時,首先軸承會與彈性連接部相碰觸,再通過安裝導入部使得軸承順利的進入軸承室,減小了對于軸承的損傷,從而增加使用壽命,以及實用性的提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軸承室的深度大于軸承的厚度。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軸承室的深度大于軸承的厚度,因為軸承室的深度大于軸承的厚度,在將軸承進行安裝時,可以使得軸承室和軸承之間形成有儲油槽,通過形成的儲油槽,可以將潤滑油儲存起來,然后持續的為軸承和連接軸提供潤滑效果,從而保證了傳動的穩定性,并且能夠減小軸承和傳動軸之間的磨損程度,從而增加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漲緊皮帶輪實施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1-輪輻,10-軸承室,11-工作區,110-左邊緣,111-多楔槽,112-右邊緣,113-第一槽面,114-第二槽面,12-連接加強區,120-第一連接部,121-連接加強部,122-第二連接部,13-安裝過渡區,130-彈性連接部,131-安裝導入部,2-軸承,3-儲油槽。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漲緊皮帶輪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漲緊皮帶輪,包括漲緊皮帶輪本體,漲緊皮帶輪本體包括輪輻1,輪輻1上設有軸承室10和工作區11,軸承室10內設有軸承,為了加強軸承室10和工作區11之間的結構強度,軸承室10和工作區11之間設有連接加強區12,連接加強區12包括第一連接部120、連接加強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第一連接部120與工作區11相互連接,第二連接部122和軸承室10相互連接,連接加強部121置于第一連接部120和第二連接部122之間,連接加強部121呈圓弧狀,第一連接部120、連接加強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一體連接,通過設有包括依次連接的第一連接部120、連接加強部121和第二連接部122的連接加強區12,并且第一連接部120與工作區11相互連接,第二連接部122和軸承室10相互連接,連接加強部121呈圓弧狀結構,使得在傳動的過程中,為工作區11和軸承室10之間提供持續的作用力,并且因為連接加強區12采用圓弧狀結構,使得在使得工作區11和軸承室10之間的表面應力得到一定的反射,減小了表面應力的集中,從而增加了兩者間的連接強度,工作區11包括左邊緣110、多楔槽111和右邊緣112,多楔槽111置于左邊緣110和右邊緣112之間,為了增加多楔槽111的固定效果,多楔槽111包括第一槽面113和第二槽面114,第一槽面113和第二槽面114之間的內壁間距由多楔槽111的開口往槽底方向依次遞減,通過第一槽面113和第二槽面114之間的內壁間距逐漸遞減,給皮帶在安裝時提供一個逐漸緊固的作用力,從而增加了兩者之間的安裝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軸承室10的開口處設有用于方便軸承2安裝的安裝過渡區13,安裝過渡區13包括依次彈性連接部130和安裝導入部131,彈性連接部130和軸承室10外側的輪輻1相互連接,安裝導入部131和軸承室10內壁相互連接,彈性連接部130和安裝導入部131均呈圓弧狀,因為在將軸承2安裝在軸承室10內時,容易在安裝的過程中,若軸承室10的開口呈較為尖銳的棱角狀,容易在安裝的過程中照成對軸承2的損傷,以至于減小使用壽命,從而降低了實用效果,通過在軸承室10的開口處設有用于方便軸承2安裝的安裝過渡區13,并且安裝過渡區13包括依次連接的彈性連接部130和安裝導入部131,并且彈性連接部130與軸承室10外側的輪輻1相互連接,安裝導入部131與軸承室10的室內壁相互連接,彈性連接部130和安裝導入部131均呈圓弧狀,因此在將軸承2進行安裝時,首先軸承2會與彈性連接部130相碰觸,再通過安裝導入部131使得軸承順利的進入軸承室10,減小了對于軸承2的損傷,從而增加使用壽命,以及實用性的提升。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軸承室10的深度大于軸承的厚度,因為軸承室10的深度大于軸承的厚度,在將軸承進行安裝時,可以使得軸承室10和軸承之間形成有儲油槽3,通過形成的儲油槽3,可以將潤滑油儲存起來,然后持續的為軸承和連接軸提供潤滑效果,從而保證了傳動的穩定性,并且能夠減小軸承和傳動軸之間的磨損程度,從而增加使用壽命。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