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汽車管路固定支架。
背景技術:
在安全性日益重視的今天,客車全承載車型管線束走向不唯一,管線束固定方式仍采用管夾固定,現場裝配管線束復雜,耗時較多。目前客車管線束布置設計思路是采用的限位設計,沒有考慮到支架結構能夠保護管線束,后置發動機客車在日常行駛過程中有可能管線束與周圍部位磨蹭導致破損,引起功能失效、自然等現象發生。管線束布置固定問題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特別是后置發動機倉管線固定。
現有申請公布號為CN105691328A的中國專利,該專利公開了一種新型管線束支架結構,與車身骨架固定連接,包括導向板,設于所述導向板上端、并與車身骨架連接的上折彎連接板,以及設于導向板一側的管線束托板;同時所述管線束托板與所述導向板垂直設置;該專利通過安裝導向板和管線束托板,將管路及線束走向固定及位置唯一,車輛運行過程中,管線束可避免與周圍部件磨蹭,保護線束,提高整車安全險,同時避免了管線束管夾裝配時間,改為支架焊接或者螺栓連接固定,縮短現場安裝時間。
上述專利仍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但是該專利中的新型管線束支架結構需要通過扎帶將管路固定在支架上,這種固定管路的方式既不方便,而且在汽車使用過程中扎帶容易被管路蹭斷而使管路中支架上滑落而造成危險。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固定管路的方式既方便又不需要扎帶固定管路的汽車管路固定支架,通過在底板上設置固定板,并在固定板上設有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槽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汽車管路固定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設有用于穿設螺栓用的螺栓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設有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底板呈角度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底板上設置固定板,并在固定板上設置固定槽,將管路直接嵌設在固定槽內,該固定方式不需要扎帶,這樣可以避免扎帶在車輛使用過程中斷裂而造成安全隱患。同時使用固定槽固定管路的方式較為簡單,只需將管路卡接在固定槽內即可,方便操作。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呈L型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板采用L型設置可以增加固定槽與底板之間的距離,從而可以方便管路被卡接在固定槽內。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遠離所述固定槽一端與所述底板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固定板遠離固定槽的一端與底板相連接可以進一步的使固定槽與底板之間留有充分的空間以便將管路卡接在固定槽內,從而使固定槽更加穩固的被卡接在本實用新型上。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與所述底板呈90°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固定板與底板之間設置成90°可以使管路在固定在固定槽內后保持良好的狀態,從而避免因為固定板與底板之間的夾角過大或者過小而導致管路彎曲變形,使管路內的液體或者氣體無法正常通過的問題。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槽呈U型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固定槽采用U型設置可以使管路能夠不借助外物即可將管路固定在本實用新型上。同時固定槽采用U型設置可以使圓形的管路與固定槽更好的貼合,提升本實用新型的固定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槽靠近自由端一端設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所述固定座的自由端一體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固定槽靠近固定板的自由端設置加強筋可以提升固定板自由端的結構強度,從而提升固定板固定管路時的穩定性。同時可以提升本實用新型的耐用性。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開口處的寬度小于所述固定槽的底部半圓弧的直徑。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固定槽的開口處的寬度設置成小于固定槽的底部半圓弧的直徑,可以使管路被卡接在固定槽內后不容易從固定槽內脫出,從而提升了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管路的效果。
進一步的,所述底板相對于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設有用于卡接車身的定位鍵。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在底板上設置定位鍵,在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車身上時,可先通過定位鍵將本實用新型定位在車身上,再通過螺栓將其固定在車身上。同時,通過定位鍵和螺栓的雙重固定可以進一步的提升本實用新型在車身上的連接穩定性,從而提升卡接在固定槽的管路的連接牢固性。
進一步的,所述定位鍵與所述底板呈90°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定位鍵與底板設置呈90°可以提升底板與車身之間貼合程度,從而提升本實用新型在車身上的連接牢固性。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在底板上設置帶有固定槽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板達到了將管路固定在固定槽內,提升管路固定便捷性和穩定性的效果。同時通過固定槽卡接管路的固定方式方便了管路的固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圖中:1、底板;2、螺栓孔;3、固定板;4、固定槽;5、加強筋;6、定位鍵。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一種汽車管路固定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上設有用于穿設螺栓用的螺栓孔2。底板1上設有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板3,固定板3呈L型設置,固定板3與底板1呈90°設置。將固定板3與底板1之間設置成90°可以使管路在固定在固定槽4內后保持良好的狀態,從而避免因為固定板3與底板1之間的夾角過大或者過小而導致管路彎曲變形,使管路內的液體或者氣體無法正常通過的問題。
固定板3上設有固定槽4,固定槽4呈U型設置。固定槽4的開口處的寬度小于固定槽4的底部半圓弧的直徑。將固定槽4的開口處的寬度設置成小于固定槽4的底部半圓弧的直徑,可以使管路被卡接在固定槽4內后不容易從固定槽4內脫出,從而提升了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管路的效果。
固定板3遠離固定槽4一端與底板1連接。固定槽4靠近自由端一端設有加強筋5,加強筋5與固定座的自由端一體設置。在固定槽4靠近固定板3的自由端設置加強筋5可以提升固定板3自由端的結構強度,從而提升固定板3固定管路時的穩定性。同時可以提升本實用新型的耐用性。
底板1相對于固定板3的一端設有用于卡接車身的定位鍵6。定位鍵6與底板1呈90°設置。通過在底板1上設置定位鍵6,在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車身上時,可先通過定位鍵6將本實用新型定位在車身上,再通過螺栓將其固定在車身上。同時,通過定位鍵6和螺栓的雙重固定可以進一步的提升本實用新型在車身上的連接穩定性,從而提升卡接在固定槽4的管路的連接牢固性。
采用在底板1上設置帶有固定槽4用于固定管路的固定板3達到了將管路固定在固定槽4內,提升管路固定便捷性和穩定性的效果。同時通過固定槽4卡接管路的固定方式方便了管路的固定。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