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全站儀三腳架輔助工具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全站儀作為現代煤礦井下導線測量的主要工具,測量精度決定著礦井安全生產。測量精度主要受測量儀器、測量人員、測量方法及環境等條件的影響,煤礦井下條件惡劣,測量儀器支設受現場巷道底板影響較嚴重,特別是支設在受水浸泡的軟巖中,全站儀自身的重量使三角架腿緩慢下降,不僅影響測量精度,在下沉情況較大時,需重新支設儀器,增加了測量的工作量,并影響正常的掘進生產。鑒于上述情況,需設計一種防下沉穩固裝置滿足現場的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可以防止全站儀在軟巖底板中使用時下沉和移位,提高測量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包括有托盤,托盤中心,穿過托盤上下面設有中心圓孔,其特征在于,托盤上面,中心圓孔內一側焊接有緊固箍,緊固箍與中心圓孔的徑向面平行,緊固箍上一側邊設有螺絲A和螺母A,使用時,將全站儀三腳架支腿插進緊固箍和中心圓孔并通過緊固箍上的螺絲A和螺母A對全站儀三腳架支腿進行緊固,托盤下面四個角處各設有一個套筒,套筒兩側設有相互平行且共同垂直于托盤的滑道,所述的滑道穿過套筒內外壁,套筒內插設有支腿,所述的支腿下端為錐形結構;支腿上端兩側壁設有通孔,滑道內設有螺絲B,螺絲B穿過套筒上兩側的滑道和支腿上的通孔,螺絲B的螺紋末端設有螺母B。在使用的時候,將支腿調節到合適的高度,然后通過螺母B擰緊來固定住支腿在滑道內的位置,不工作時,可將支腿收進套筒內,節省了存放空間,如果支腿損壞,可將螺絲B和螺母B松開取下,然后將支腿從套筒內取出并更換。
優選的,所述的套筒為方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套筒為圓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支腿上端為方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支腿上端為圓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托盤為方形。
優選的,所述的托盤厚度為10毫米。
優選的,所述的托盤邊長為150毫米。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可以防止全站儀在軟巖底板中使用時下沉和移位,提高測量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的側面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的俯視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的套筒、滑道、螺絲、和支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的支腿和通孔的結構示意圖。
1-托盤 2-緊固箍 3-螺絲A 4-中心圓孔 5-螺絲B 6-支腿 7-螺母B 8-套筒 9-螺母A 10-滑道 11-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參照附圖1、附圖2、附圖3和附圖4,結合實施例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包括有托盤1,托盤1中心,穿過托盤1上下面設有中心圓孔4,其特征在于,托盤1上面,中心圓孔4內一側焊接有緊固箍2,緊固箍2與中心圓孔4的徑向面平行,緊固箍2上一側邊設有螺絲A3和螺母A9,使用時,將全站儀三腳架支腿插進緊固箍2和中心圓孔4并通過緊固箍2上的螺絲A3和螺母A9對全站儀三腳架支腿進行緊固,托盤1下面四個角處各設有一個套筒8,套筒8兩側設有相互平行且共同垂直于托盤1的滑道10,所述的滑道10穿過套筒8內外壁,套筒8內插設有支腿6,所述的支腿6下端為錐形結構;支腿上端兩側壁設有通孔11,滑道10內設有螺絲B5,螺絲B5穿過套筒8上兩側的滑道10和支腿6上的通孔11,螺絲B5的螺紋末端設有螺母B7。在使用的時候,將支腿6調節到合適的高度,然后通過螺母B7擰緊來固定住支腿6在滑道10內的位置,不工作時,可將支腿6收進套筒8內,節省了存放空間,如果支腿6損壞,可將螺絲B5和螺母B7松開取下,然后將支腿6從套筒8內取出并更換。
優選的,所述的套筒8為方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套筒8為圓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支腿6上端為方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支腿6上端為圓柱形結構。
優選的,所述的托盤1為方形。
優選的,所述的托盤1厚度為10毫米。
優選的,所述的托盤1邊長為150毫米。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整體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可靠性高,使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全站儀三腳架防下沉穩固裝置,可以防止全站儀在軟巖底板中使用時下沉和移位,提高測量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