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設備支架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折彎支撐桿轉盤結構。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中,人們日益關注生活環境中對健康構成威脅的潛在危險,例如空氣質量、噪音等,因此越來越的環境監測設備走入了公眾的視野。此類設備由于多屬于精密儀器,對于檢測的環境條件要求較高,普遍需要避免震動等外界因素的干擾,因此大多配有支架、支座等結構。
為了使得檢測設備可以多角度采集數據,現有的支架結構中常采用分段轉向桿結構,在同一支撐桿的不同段設置垂直鉸接和水平鉸接結構,使得支架產生不同的轉向角度。但是此類支撐桿由于雙向鉸接結構之間存在一定距離,因此在環境較復雜的外界環境中,會受到障礙物的干擾造成一些無法達到的死角。
為解決上述問題,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集合垂直和水平鉸接兩種結構于一身的彎折支撐桿轉盤結構,以實現支撐桿不受復雜環境影響完成各角度的轉向彎折作業。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折彎支撐桿轉盤結構,支撐桿1同軸安裝于底座5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桿1與底座5間設有轉盤結構;所述支撐桿1與轉盤結構水平鉸接構成折彎結構,所述轉盤結構與底座5垂直鉸接構成旋轉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轉盤結構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鉸鏈法蘭2、固定法蘭3和旋轉法蘭4;所述支撐桿1和鉸鏈法蘭2經水平鉸鏈相鉸接,構成折彎結構;所述旋轉法蘭4套裝于固定法蘭3中,同時將固定法蘭3固定于底座5上,構成旋轉結構;所述鉸鏈法蘭2與旋轉法蘭4經垂直鉸鏈相鉸接,將折彎結構和旋轉結構合二為一構成水平和垂直雙方向鉸接的轉盤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支撐桿1底部設有與鉸鏈法蘭2的半徑和圓心角相同的圓弧形底盤11,圓弧形底盤11的第一弦邊16設有垂直于底盤的并與支撐桿1連接的固定片12,所述固定片12的底部設有鉸鏈安裝孔13;所述鉸鏈法蘭2為圓弧形,在鉸鏈法蘭2的第二弦邊25設置的鉸鏈固定裝置21與固定片12底部的鉸鏈安裝孔13相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圓弧形底盤11設有第一螺絲孔14和垂直于圓弧形底盤11并與支撐桿1連接的龍骨15,所述鉸鏈法蘭2設有內外兩圈螺絲孔,內圈螺絲孔為第一沉頭孔22,外圈螺絲孔為第二螺絲孔23,第二螺絲孔23與第一螺絲孔14規格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旋轉法蘭4套裝于固定法蘭3中,所述固定法蘭3相間設有兩種規格的螺絲孔,分別為第二沉頭孔31和第三螺絲孔32,固定法蘭3通過第二沉頭孔31與底座5上的第五螺絲孔51相連接,第三螺絲孔32、第二螺絲孔23和第一螺絲孔14規格相互對應。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固定法蘭3的上內徑小于下內徑,所述旋轉法蘭4的上外徑和下外徑分別與固定法蘭3的上內徑和下內徑相適配。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旋轉法蘭4上設有與第一沉頭孔22規格相應的第四螺絲孔41,所述旋轉法蘭4通過第一沉頭孔22與鉸鏈法蘭2垂直鉸接。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固定片12的頂部設有用于連接緩沖裝置的第一安裝孔17。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鉸鏈法蘭2的立面在平行于第二弦邊25的直徑兩端分別設有用于連接緩沖裝置的第二安裝孔24。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方案為:所述緩沖裝置為帶有支架的氣/液壓桿。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將鉸接支撐桿的鉸鏈法蘭和旋轉法蘭進行了連接,使得此單一結構既可以實現彎折又可以實現旋轉,大大降低了結構的復雜程度,可在遇到障礙物時完成規定的彎折動作;
2.本實用新型在支撐桿、鉸鏈法蘭和旋轉法蘭三部分上設置了專門的螺絲孔,在非使用狀態下可以防止雙向鉸鏈結構的動作,提高了存放時的安全性;
3.本實用新型還可于彎折部分外接緩沖裝置,防止彎折過程過快導致監測設備損傷或對操作人員造成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爆炸圖。
圖中主要元件說明:1—支撐桿,11—圓弧形底盤,12—固定片,13—鉸鏈安裝孔,14—第一螺絲孔,15—龍骨,16—第一弦邊,17—第一安裝孔,101—約束螺栓,2—鉸鏈法蘭,21—鉸鏈固定裝置,22—第一沉頭孔,23—第二螺絲孔,24—第二安裝孔,25—第二弦邊,202—聯接螺栓,3—固定法蘭,31—第二沉頭孔,32—第三螺絲孔,303—固定螺栓,4—旋轉法蘭,41—第四螺絲孔,5—底座,51—第五螺絲孔。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彎折支撐桿轉盤結構,支撐桿1同軸安裝于底座5上方,支撐桿1與底座5間設有轉盤結構,該轉盤結構包括自上而下設置的鉸鏈法蘭2、固定法蘭3和旋轉法蘭4;支撐桿1和鉸鏈法蘭2經水平鉸鏈相鉸接,構成折彎結構;旋轉法蘭4套裝于固定法蘭3中,同時將固定法蘭3固定于底座5上,構成旋轉結構;鉸鏈法蘭2與旋轉法蘭4經垂直鉸鏈相鉸接,將折彎結構和旋轉結構合二為一構成水平和垂直雙方向鉸接的結構。
支撐桿1底部設有與鉸鏈法蘭2的半徑和圓心角相同的圓弧形底盤11,圓弧形底盤11的第一弦邊16設有垂直于底盤的并與支撐桿1連接的固定片12,該固定片12的底部設有鉸鏈安裝孔13;鉸鏈法蘭2為圓弧形,在鉸鏈法蘭2的第二弦邊25設置的鉸鏈固定裝置21與固定片12底部的鉸鏈安裝孔13相鉸接。
圓弧形底盤11還設有第一螺絲孔14和垂直于圓弧形底盤11并與支撐桿1連接的龍骨15用以增加折彎結構的強度。
鉸鏈法蘭2設有內外兩圈螺絲孔,外圈第二螺絲孔23與第一螺絲孔14規格對應,而內圈第一沉頭孔22與設于旋轉法蘭4的第四螺絲孔41通過聯接螺栓202連接。同時旋轉法蘭4套裝于固定法蘭3中,設于固定法蘭3表面的第二沉頭孔31與設于底座5上的第五螺絲孔51通過固定螺栓303相連接,而設置于固定法蘭3表面的另一種螺絲孔——第三螺絲孔32與第一螺絲孔14和第二螺絲孔23通過約束螺栓101相連接。
上述固定法蘭3的上內徑小于下內徑,所述旋轉法蘭4的上外徑和下外徑分別與固定法蘭3的上內徑和下內徑相適配,套裝于固定法蘭3內的旋轉法蘭4可以自由旋轉。
此外,支撐桿1的固定片12頂部設置有用于連接緩沖裝置的第一安裝孔17,鉸鏈法蘭2的立面設有用于連接緩沖裝置的第二安裝孔2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本實用新型在非使用狀態時,如圖1所示,使用約束螺栓101將支撐桿1圓弧形底盤11上的第一螺絲孔14、鉸鏈法蘭2的第二螺絲孔23和固定法蘭3上的第三螺絲孔32相連接,由于鉸鏈法蘭2為折彎結構與旋轉結構的共享構件并且在各自的結構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相互鉸接的支撐桿1和鉸鏈法蘭2的折彎功能被屏蔽;由鉸鏈法蘭2和套裝于固定法蘭3中的旋轉法蘭4形成的旋轉功能也被屏蔽。在非工作狀態時,可以保護折彎結構和旋轉結構并防止誤操作,同時使整個結構處于靜止狀態也大大提高了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狀態時,將連接支撐桿1、鉸鏈法蘭2和固定法蘭3的約束螺栓101移除,由于鉸鏈法蘭2為折彎結構與旋轉結構的共享構件并且在各自的結構中都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此時設于固定片12上的鉸鏈安裝孔13與鉸鏈法蘭2的鉸鏈固定裝置21形成的折彎結構可以使支撐桿1完成彎折動作,而鉸鏈法蘭2與套裝于固定法蘭3中可自由轉動的旋轉法蘭4通過螺絲連接形成的旋轉結構也可以同時使連接于支撐桿1的鉸鏈法蘭2完成旋轉動作,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支撐桿1的折彎角度和旋轉法蘭4的旋轉角度,使支撐桿1在復雜環境中避開障礙物,完成折彎和旋轉動作。
本實用新型在支撐桿1的固定片12頂部設置有用于連接緩沖裝置的第一安裝孔17,鉸鏈法蘭2的立面設有用于連接緩沖裝置的第二安裝孔24,可以加裝氣壓/液壓緩沖裝置,在使用過程中減少支撐桿1彎折過猛導致的結構損傷,還可以防止因誤碰誤觸導致連接在支撐桿1上的監測儀器碰撞底座損害。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案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