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真空烘干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真空缸體缸蓋密封結構。
背景技術:
工業清洗工藝中常用真空干燥的方式對被清洗工件進行干燥處理,即將被清洗工件置于密閉的真空槽體內烘干。真空槽體的真空度對于真空干燥處理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達到較高的真空度,真空槽體必須具備很好的密封措施,其中缸蓋的密封是其中特別關鍵的一步。
但是,現有的真空缸體缸蓋密封結構不足有:一是密封圈固定到缸蓋上時,容易脫落;二是真空缸體反復開合缸蓋時,原來密封圈容易發生不可逆形變甚至斷裂,導致真空缸體密封失效。如圖5、6所示,現有的密封圈采用的是圓形截面。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真空缸體缸蓋密封結構,能夠提高真空缸體密封性能,同時延長密封圈的使用壽命。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真空缸體缸蓋密封結構,包括開蓋氣缸、缸蓋導向軌道以及缸蓋升降組件,所述開蓋氣缸與缸蓋上表面連接,所述缸蓋升降組件設置在缸蓋的相對兩側,所述缸蓋導向軌道對應缸蓋抬升位置設置;在缸蓋內表面與缸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是方形截面且中間具有凸起部的橡膠密封圈。
進一步的,所述缸蓋升降組件包括滾輪以及升降氣缸,所述滾輪安裝在缸蓋側邊并與機架側壁接觸,所述升降氣缸推動缸蓋上下運動。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通過一組密封圈壓條固定在缸蓋內表面。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圈設置在一組密封圈壓條之間,所述密封圈壓條與密封圈方形截面的兩側配合,中間是凸起部。
進一步的,所述一組密封圈壓條通過螺釘安裝在缸蓋的內表面。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采用了方形截面且中間具有凸起部的橡膠密封圈,使缸蓋依靠自重壓緊缸面時,實現密封圈與缸蓋的緊密配合,從而達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通過密封圈壓條使得密封圈固定到缸蓋上時更牢固。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缸體缸蓋密封結構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真空缸體缸蓋密封結構俯視圖;
圖3為圖1中A部局部放大圖;
圖4為圖3中B部局部放大圖;
圖5為現有密封圈主視圖;
圖6為現有密封圈A1-A1截面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圈主視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的密封圈B1-B1截面圖。
圖中,1-缸蓋,2-缸體,21-缸面,3-開蓋氣缸,4-缸蓋導向軌道,5-缸蓋升降組件,6-密封圈,7-密封圈壓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實用新型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4所示,一種真空缸體缸蓋密封結構,包括開蓋氣缸3、缸蓋導向軌道4以及缸蓋升降組件5,所述開蓋氣缸3與缸蓋1上表面連接,所述缸蓋升降組件5設置在缸蓋1的相對兩側,所述缸蓋導向軌道4對應缸蓋1抬升位置設置;在缸蓋1內表面與缸體2之間設置有密封圈6;如圖7、8所示,所述密封圈6是方形截面且中間具有凸起部的橡膠密封圈。
其中,所述缸蓋升降組件5包括滾輪以及升降氣缸,所述滾輪安裝在缸蓋側邊并與機架側壁接觸,所述升降氣缸推動缸蓋上下運動。
其中,所述密封圈通過一組密封圈壓條固定在缸蓋內表面。
其中,所述密封圈6設置在一組密封圈壓條7之間,所述密封圈壓條7與密封圈6方形截面的兩側配合,中間是凸起部。
其中,所述一組密封圈壓條7通過螺釘安裝在缸蓋1的內表面。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